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刑事侦查学论文

浅谈疑难案件突破的思维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29 共3771字
论文摘要

  评价一个案件是否是疑难案件, 最重要的特征和标准就是是否有侦查僵局的出现. 对于侦查主体来说, 疑难案件的 "疑" 就是指前期侦查的线索中断, 不能继续追查下去, 而又没有新的线索被发现, 整个案件处于一种或多种假说之中且无法肯定地去验证. 案件前景昏暗, 迷雾重重.

  而疑难案件的 "难" 则是侦查主体判断上的摇摆不定. 据此, 本文认为, 疑难案件就是指因某种原因造成侦查线索的断绝, 使侦查主体不能合理地对侦查出路、 案件事实或作案人做出肯定性结论且僵局外显的案件.

  一、疑难案件案例分析

  侦查僵局出现时, 应冷静考虑以下因素的转换: 首先, 对于已经获取的证据, 要进一步挖掘其证据价值, 试图找出原来没有发现的新内容新线索并加以分析.

  例如可以委派另外的专家对之前的证据进行重进鉴定. 其次, 分析整个案件的构成, 分析并找出其中那些因素造成了侦查僵局的出现, 并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 再去考虑应对疑难案件的思维策略选择. 侦查行为是一种规划和运筹. 理论上,我们可以对侦查过程的某一步或更多部进行提前规划, 但事实上做不到. 因为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具有转换可能的变数非常多, 没有人能够对案件各种可能性进行分类和计算.

  正是疑难案件的诸多不确定性引起诸多问题, 使我们在对其研究之前有必要限制问题扇面, 以缩小聚焦的角度.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将结合新疆 "8.16" 案例提出以下突破疑难案件的思维方法.

  某年 8 月 15 日, 新疆昌吉州昌吉市公安局接到报案, 称该州银监局局长周某 (男, 汉族, 46岁, 2004 年 5 月从巴州调任昌吉州银监局担任局长) 乘坐王某 (男, 汉族, 36 岁, 昌吉市信用联社司机) 驾驶的奥迪 A6 于 8 月 15 日凌晨 2 时 18分从乌鲁木齐市鸿福大酒店返回昌吉途中失踪.

  接报后, 昌吉市公安局迅速开展查找工作, 同时上报自治区公安厅请求协助查找. 8 月 16 日 9 时许, 新疆石河子市公安局接到报案, 称该市二建工区南侧苗圃中发现两具无头男性尸体. 初步勘查, 两具男尸身体裸露, 在现场北侧发现两件男式短袖 T 恤、 一条红色内裤、 两根皮带. 13 时,石河子市公安局在现场勘查工作尚未全部完成的情况下, 及时将案情上报区公安厅. 经分析认为在石河子二建工区发现的两具无头男尸极有可能就是 15 日失踪的周某、 王某. 经指纹比对、 家属辨认及 DNA 检验鉴定, 确认两具无头男尸确系周某、 王某. 一号尸体周某左手有枪弹贯通伤, 头部下面有血泊. 二号尸体王某身体左侧被扎数刀,头部下面有血泊. 在血泊下的泥土中, 勘查人员挖出一枚口径 7.62 毫米 "五四" 式手枪弹头.

  侦查人员调取收费站录像时发现, 15 日 2 时40 分, 当被劫的奥迪 A6 车经过该收费站时, 一辆红色奇瑞出租车 (车牌号为新 A-0596) 尾随其后. 当日, 该出租车司机肖某 (男, 汉族, 37岁, 乌鲁木齐县永丰乡人) 被找到. 肖反映, 8月 15 日 2 时 30 分左右, 肖驾驶出租车在乌鲁木齐市阿勒泰路大得酒店门前候客时, 两名 30 岁至45 岁的汉语系男子, 自称是某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的民警, 要搭乘肖的出租车追赶前面一辆藏有毒品的奥迪 A6 车. 肖遂依照两名男子的要求追赶、尾随奥迪 A6, 当车行驶至三坪农场附近时, 两名男子要求肖超车并将奥迪 A6 截停. 之后, 两名男子下车将坐在奥迪 A6 车后排座戴眼镜的高个子男人 (周某) 与司机 (王某) 用手铐铐住并控制在奥迪 A6 车的后排座. 两名男子付给肖车费后要求肖带路到昌吉, 但是, 当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至距昌吉 7 公里的路段时, 两名男子驾驶被劫奥迪 A6 车超过奇瑞出租车, 声称要去石河子查找 10 千克毒品, 让肖自己返回乌鲁木齐. 肖表示同意, 两名男子随即驾驶奥迪车继续向昌吉方向驶去. 案发几日后, 本案被抢的奥迪 A6 车在某小区楼下被发现, 车完好无损.

  二、疑难案件突破的思维方法

  (一) 质疑提出法

  质疑提出法的核心目的在于使造成疑难案件侦查僵局的问题因素转化成侦查主体要去解决的问题, 这样有助于激发侦查主体主观创造性思维.

  质疑提出法有以下几种可能性方案: 完善原有方式方法; 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建立新的特殊解决问题方法; 尝试在以往侦查中没用过的新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案件情况有针对地提出下列问题:

  之前阶段侦查活动已经查明了什么, 出现了什么情况, 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我们应经采用了哪些方法进行侦查; 是什么导致了侦查僵局, 在侦查过程中我们是否存在失误; 证据锁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 为达到最终侦破的目的, 哪些信息是必需的; 整个侦查过程进行到僵局时可否由其他侦查主体从 "零" 开始, 用另一个思路突破僵局.

  不同类型的案件都有一系列不同特性的问题, 之前提出的问题不可能在所有疑难案件中普遍化. 在本案中, 运用质疑提出法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目标是局长还是司机,或者两者兼有之? 若为其中一人, 有必要将另一人残忍杀害吗? 若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则案件侦破便有了明确的方向. 本案之所以陷入僵局就是因为无法判断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以及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的附加行为过多 (两名被害人身上各有多处刀刺、 枪击等致命伤), 侦查人员应进一步探查犯罪嫌疑人在现场活动的动机, 尤其是与案件性质判断相悖的行为, 找出前期侦查过程中遗漏的隐含信息.

  (二) 迂回探索法

  对于疑难案件的侦查过程验证了案件侦查发展的非线性发展轨迹. 当案件侦查人员解决某个问题过程中遇到重大障碍时, 只能先从弄清它的特点规律等方面出发加以考虑, 有的障碍适合集中力量快速突破, 有的则适合适当迂回, 打外围战. 迂回探索法的理论核心在于通过重新排列摆放疑难案件构成要素, 或者绕过疑难案件中使其陷入僵局的要素, 寻找通常侦查主体容易忽略的.

  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 不从正面试图直接去解决所有问题以求打破僵局, 而是将重点转到与主要问题相联系其他问题上. 第二, 利用逆向思维从反方向获得传统侦查方式所忽略的信息, 自下而上重新梳理侦查思路. 例如, 在侦查过程中, 传统的侦查方式一般是在可能会隐藏证据、 线索甚至是犯罪嫌疑人的地方寻找, 采取迂回战术法则应扩大搜索范围, 寻找那些看似不可能实则非常隐蔽的地点. 这样可以出其不备并且隐藏侦查主体的活动轨迹. 第三, 将造成疑难案件僵局的各种因素及问题拆分开, 各个击破,最后再一点连线将问题整合, 突破侦查僵局. 第四, 转换时间和空间. 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将问题放置于另一个时间和空间, 跳出原有的固定思路, 扩展解决问题的方向. 很可能转换时间和空间之后, 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虽然迂回探索法不免让人觉得繁琐并且侦查主体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有时甚至与常理相悖, 但是研究发现,迂回探索法在公安机关侦破疑难案件的实际工作中, 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本案中, 很难判断犯罪嫌疑人的杀人动机究竟是局长还是司机还是两者兼有之, 但运用迂回的方式去考虑,我们应该发现另外一种可能: 两者都不是. 促使我们重新考虑案件的性质 "可能不是仇杀而是另有动机".

  同样, 现场判断仇杀的另外一个重要依据---杀人手段极其残忍---若用迂回的思路跳出定式去重新分析问题, 也可以将这种行为定义为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而不是真正对被害人有如此的 "深仇大恨". 这样, 案件的思路和性质分析则进入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局面.

  (三) 结构排列法

  侦查方法有一定的结构和顺序, 在一些情况下, 侦查主体忽略了侦查过程中的某些细节或禁锢于已有的结构和形式中. 面对侦查僵局, 侦查主体可以将案件的各个细节和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

  除此之外, 可以通过此种方法排除一些无关因素, 减轻侦查负担. 例如在 "8.16" 案件分析初期阶段, 侦查人员将犯罪嫌疑人抛车小区的行为当做犯罪嫌疑人杀人的后续行为, 并未对犯罪嫌疑人为何抛车该小区提出过多的疑问与侦查.

  运用结构排列法, 我们可以将犯罪嫌疑人的抛车行为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将其看做是犯罪行为的一个动态过程而非静态结果, 改变其在案件中的地位, 揭示案件现象的一个本质信息---犯罪嫌疑人是杀人抛车还是劫车杀人? 而抛车地点附近可能正是买主的住处. 案件分析就此向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 经侦查, 最终找到了买主, 进而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李某交待和徐某约定抢一部奥迪车 (事先找好买主,收预付, 劫车成功后按买主的要求将车停在指定地点, 买主通过银行卡支付余款后发现 "事情闹大了" 而未敢取车). 李、 徐抢劫的过程中, 确定被害人周某 "局长" 的身份后, 通过 "残忍的手段制造残忍的场面", 目的是以反侦查行为误导公安机关的侦查方向. 而肖某的出租车能追赶上奥迪 A6 实属个别情况, 因为当天犯罪嫌疑人已经实施过几次同样的 "追车" 行为, 均未成功.

  参考文献:

  [1] 李彪. 刑事案件侦查主要环节与类案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

  [2]杨 宗 辉,刘 为 军.疑 难 案 件 的特 征 及 成 因 研究[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3]杨 宗 辉,刘 为 军.疑 难 案 件 的 侦查 思 维 对 策[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5).

  [4]王秋杰.浅谈疑难案件的侦查对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5]欧舸.疑难案件侦查---侦查僵局突破[J].法制与社会,2009,(22).

  [6]张宗亮.试论侦查决策中的思维方法[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6,(2).

  [7]陈 志 新,魏 俐.犯 罪 行 为 过程 与 侦查 措施手段[J].辽宁警专学报,2003,(3).

  [8]任惠华.刑事案件侦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9]李锡海.侦察思维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

  [10]齐 文 详.王 洪 林.刑 事 侦 察 教 训 百 例[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