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刑事侦查学论文

以犯罪现场遗留物描绘嫌犯的方法技巧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4-21 共3231字
论文摘要

  1 现场遗留物概述

  现场遗留物是行为人在实施某种行为时在现场留下的其自身携带的物质物品。现场遗留物为侦查活动提供线索,可以为认定罪犯等提供依据,甚至还可为警犬追踪和鉴别提供嗅源。可见,现场遗留物可以应用于侦查实践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现场遗留物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1)可疑作案工具:如刀斧类、匕首类、剪锯钻钳类、枪支弹药类、毒品毒物等。2)可疑人身物:如人体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人体气味、以及血迹、毛发、唾液等生物检材。3)可疑携带物:如衣帽、手套、烟头、火柴盒、纸张票据、食用的残余物以及包装袋等。4)可疑附带物:如泥土、植物根茎叶、花粉、油漆、油垢等。
  根据其物质形态的大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一定的大小、形态的宏观物品。如现场遗留的刀具、衣物、烟头火柴等;另一类是物小、量少、辨认价值不大的微量物品。前一类物品,一般在侦查实践中比较重视。但随着通信设备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侦查措施的流失也相对比较严重。加之作案人反侦查意识的增强,前一类犯罪遗留物的发现提取难度也将随之加大。相反,后一类物质则不容易被作案人破坏,其也将成为我们新形势下侦查工作的一个重点。

  2 刻画犯罪嫌疑人概述

  刻画犯罪嫌疑人,亦称“犯罪嫌疑人画像”,即通过现场勘查情况及侦查讯问等工作对犯罪嫌疑人分析,以描绘出其大致的情况,以供侦查机关及时控制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侦查方法。通过对犯罪人的刻画,可以缩小侦查人员摸排范围,甚至提供比较准确的犯罪嫌疑人。特别是在案发不久,如果能迅速对犯罪人进行准确的刻画,并据此进行设卡阻截或者排查,将大大加快侦查破案进程。刻画犯罪嫌疑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物特征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层次,涉及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也相对比较广泛,加之笔者能力和水平有限,也不可能加以穷举。故在此仅从其主要的三个方面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刻画犯罪嫌疑人的外貌体态特征、刻画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刻画犯罪嫌疑人的社会特征。

  3 如何利用现场遗留物

  3.1 必须充分重视现场遗留物的发现提取和利用

  现场遗留物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已被多数侦查人员认可,但仍有不少人对此认识不足。特别是现场遗留的一些大众化物品,因为利用价值不到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避免因重视不够而造成工作被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现、提取现场遗留物。做到:1)及时、客观、全面、细致的发现提取现场遗留物;2)及时进行现场访问,确定发现物是否为现场遗留物;3)在提取现场遗留物之前要详细记录,固定他们的原始状态;4)对遗留物要加强保护措施,及时登记,妥善处理。

  3.2 必须对现场遗留物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现场遗留物因其种类、性质、使用程度不同,反映出的特征和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不同的现场遗留物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以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利用。1)从现场遗留物的种类进行分析。现场遗留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对不同种类的现场遗留物,分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服装类现场遗留物应着重分析作案人的年龄、身高、身份、职业等;对工具类的现场遗留物应着重分析来源、性能、分布范围等;对其他生活类现场遗留物应着重分析作案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通过分析,对作案人进行充分的刻画。2)从现场遗留物的产地、性能、使用、销售范围进行分析。常见的现场遗留物往往是有正式商标的产品,这类物品因使用量大,分布广泛,特征少,侦查活动中往往得不到重视。但对这类现场遗留物只要认真梳理,照样对缩小侦查范围,确定侦查方向提供依据。3)从现场遗留物的使用程度进行分析。
  有许多现场遗留物,虽然是常用物品,但由于长期使用,产生了一些特殊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可以刻画作案人的动作习惯、爱好、居住地等,而且利用这些特征可以将现场遗留物和其他同类物品区分开来,为以物找人创造条件。4)从现场遗留物包含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有许多现场遗留物不是完整的物品,而是一些微量的物质和碎片,如泥土、杂草、金属碎屑、碎纸片等等,这些物质看起来量小,普通,但往往包含着一定的特征,只要我们找出这些特征,就可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用现场遗留物刻画犯罪嫌疑人方法步骤

  4.1 收集

  现场发现与收集遗留物的渠道比较广泛,主要通过现场勘验、检查工作的进行与开展,以及现场搜查等侦查措施的运用加以实现。犯罪遗留物的收集不仅应该注重宏观遗留物的收集,也应该注重微观遗留物的收集。

  4.2 犯罪嫌疑人画像分析

  犯罪嫌疑人的刻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物特征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层次,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4.2.1 犯罪嫌疑人自然特征

  刻画犯罪嫌疑人自然特征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衣着特征、冠带特征、习惯和爱好等。刻画作案人的自然特征可以根据犯罪遗留在现场上的物质信息可以对犯罪人不同的人身形象特征进行刻画。

  4.2.2 犯罪嫌疑人心理特征

  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是内在的、隐蔽的,受心理活动支配的行为是外在的、暴露的。但犯罪人心理活动特点必然在犯罪行为中暴露出来,表现在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之中。刻画心理特征主要是分析作案人的文化意识、道德品质、人格类型、犯罪经验和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一方面,要分析作案人是否属于人格异化、心理变态以及属于何种异化变态。另一方面,要对人格正常者,分析其实施具体行为时的心理状态。
  侦查人员通过现场遗留物的解读,可以刻画出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判断犯罪人作案的动机、目的以及作案过程中或作案之后的心理状态,为案件的侦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现场遗留物的特征,进行犯罪嫌疑人的刻画,对侦破一系列案件、串并联案件精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实现侦查途径的优化,达到侦查效益的最大化亦有重要的价值。尽管犯罪人心理特点的刻画在侦破一系列案件中取得巨大的成功,但由于该领域研究的不成熟与适用范围的局限性。在当前我国相关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关于不同案件犯罪行为的统计数据严重不足,统计的方法也不规范。因此,对犯罪人进行犯罪心理特点的刻画,应采取谨慎、适度的原则。

  4.2.3 犯罪嫌疑人社会特征

  刻画犯罪嫌疑人社会特征主要涉及:职业、社会身份、生活状况、前科情况、以及与受害人之间的关系、作案人数等。
  1)职业的刻画。
  犯罪嫌疑人由于长时间从事某种行业,逐渐形成一系列反射链系统,即形成自己的一种职业习惯特征。嫌疑人在作案的过程中无论有无意识的支配,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物质、物品。
  2)社会身份的刻画。
  社会身份的刻画主要涉及犯罪嫌疑人的职务、地位高低,是干部、工人、还是农民等。根据现场遗留的身份证件、行业标志等,则可以直接指明作案人的社会身份,甚至指明犯罪嫌疑人。
  3)住所、地域范围的刻画。
  住所、地域范围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状况、活动地范围等状况。通过对现场遗留物所反映的产地、性能、销售渠道等方面信息的解读,对于判断犯罪人所处的地域范围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特征的刻画包含的种类比较丰富、多样,要根据现场遗留不同种类的物品,刻画出不同类型的犯罪嫌疑人特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犯罪现场上遗留的血迹的种类、血迹的多少、分部情况,可以推断犯罪人受伤的情况、估计作案人数等。
  用现场遗留物刻画犯罪嫌疑人,即给犯罪嫌疑人“画像”。通过现场收集到遗留物分析,同时和犯罪模拟画像、现场分析重建、摸排等侦查措施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来准确刻画出犯罪嫌疑人的各方面情况,供侦查机关确定有效地侦查措施与方法,以迅速、准确、及时打击犯罪嫌疑人,从而对侦破案件有重大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海.主编.刑事案件侦查[M].法律出版社,2012,2.
  [2]罗大华,何为民.犯罪心理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大中.犯罪现场勘查[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4]马丽霞.犯罪现场勘查[M].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7.
  [5]马忠红.刑事侦查学总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6][美]特维.犯罪心理画像[M].李玫瑾,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4.
  [7]张映雪.浅谈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方法[J].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