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在感知基础上实现的理性认识形式。在幼儿园,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在课堂上,那么,怎样设计课堂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呢?
一、表象结合,寻找联系,发展思维
幼儿思维发展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种: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3~6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如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对称”设计思路:对称普遍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如人身体上的对称、蝴蝶翅膀的对称、汽车轮子的对称等,所以幼儿对对称的现象并不陌生,但对对称的概念却不理解,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有趣的对称”.活动中以“解救蛇侦探”为线索,通过幼儿给蝴蝶翅膀配对、找对称、游戏三个环节的闯关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对称和对称轴的概念,并探索发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最后利用PPT课件欣赏生活中对称物体,感知物体的对称美。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以表象结合,寻找联系,充分发展幼儿思维为原则。总之,整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个环节都用兴趣导入,更注重发展幼儿的主动性。
二、巧设悬疑,激发兴趣,引导思维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构筑理想的课堂更是我们教师所要研究追求的。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充满自由轻松的氛围,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在互动中学习。为了构筑理想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巧设悬疑,再让幼儿寻找联系,引导发散幼儿的思维。例如,中班的科学活动“相邻数”,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既轻松愉快,又紧扣主题:“小朋友的家在哪里?
家里有没有邻居?你的座位两边有没有邻居?有几个邻居?请你把你邻居的手举起来。”小结:小朋友都有2个邻居,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师:“小朋友有邻居,小动物今天可高兴了,因为它们今天也要搬进漂亮的蘑菇房了,看看它们有没有邻居?告诉教师小猪的邻居是谁?有几个?”“现在小动物搬进了漂亮的新家,也有了新邻居,可高兴啦,可是蘑菇房一模一样,小动物老是走错家门,怎么办呢?”(启发幼儿说出编门牌号的办法)。教师以数字妈妈的口吻说:“你们看,数字宝宝经常乱七八糟地挤在一起,根本找不到自己的邻居,谁能帮数字宝宝找邻居呢?”这样,让幼儿快快给数字宝宝排排队。教师:“我们再来看看,2和它的邻居之间有什么小密秘呢?”引出1比2少1,是2的小邻居,3比2多1,是2的大邻居。最后是游戏:用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什么数字不见了”和“开火车”反复练习5以内相邻数的概念,整个环节都是巧设悬疑,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和开发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活动体验,鼓励探索,开发思维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例如,中班综合活动《小松鼠进行曲》的设计过程:教师先用小朋友喜爱的小动物小松鼠为线索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客人,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啊?小朋友看看它是谁啊?对了,她是松鼠妈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松鼠妈妈要带她的宝宝出去晒晒太阳,还想摘些好吃的野果。为了能让宝宝们走得整齐又有劲,松鼠妈妈还放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让小松鼠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走,我们一起来听听是什么样的音乐好吗?”
教师:“这首曲子好听吗?这支曲子的名字就叫《小松鼠进行曲》。小松鼠们听着这支曲子走得可整齐了。你们知道小松鼠是怎样走路的吗?谁来学一学?”教师归纳总结小朋友模仿的步伐:双脚跳、单脚跳、踏步等。教师:“教师跟着音乐的节奏把小松鼠的脚印画出来吧!教师还给这些小脚印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拍“,表示一拍跳一下,现在由教师扮演松鼠妈妈,小朋友们扮演小松鼠,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表演一下好吗?”教师带领小朋友进行表演,在场地上按节奏走成圆圈。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设计了用自制乐器为自己伴奏,再一边表演“小松鼠进行曲”.活动设计自始至终围绕幼儿的兴趣进行,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是积极地在亲自感知和体验着音乐的节奏。并进行模仿表演,教师还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可以发出声音的“乐器”来,想办法让这些“乐器”为自己的表演添姿添彩。小朋友在探索和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大大开发了思维和动手创造能力,还增强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总之,为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思维,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活动。当然,教师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发挥高效课堂的能动性、有效性,并且了解幼儿兴趣的重要性与特点,尊重幼儿选择喜欢的游戏和其他活动的权利,使幼儿产生求知、探索的情感态度,扩展自己的视野,延展自己的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地学和全面地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教育部出版,1999.
[2]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安徽人民出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