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幼儿园男性教师缺乏困境与化解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2-12 共8366字
摘要

  一、我国幼儿园男教师缺乏之现状分析

  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男性教师缺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今,这个事实已经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意识到。学术界对 “幼儿园男性教师缺乏” 这一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但是近 30 年过去了,这一情况并无多大改变。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希望在短时间内发生改观仍面临诸多困难,因此 “幼儿园男教师缺乏” 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

  首先,从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层面上来说,我国正规学校培养的男性幼儿教师很有限,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女比例约为 1∶ 30 - 1∶ 40[1]。盖振华等人通过对个别师范院校的调查研究,得出数据: 济南幼儿师范学校 10 年间培养的男生总数仅占学生总数的 2% ,华中师范大学近 4 年共招收学前教育本科生 213 人,其中男生仅 32 人[2]。可见,在学前教师培养层面,男女学生性别比例已明显失衡,也就是说,在幼儿园教师的供给源头上已经出现了结构的失衡,所以最终从事幼儿园教育事业的男性教师匮乏,似乎也是必然的结果了。

  其次,尽管经正规院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男学生数量已经十分有限了,但是在这有限的男学生队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愿意从事幼儿园教育事业。根据中国教育部 2010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幼儿园教职工共有1849301 人,其中男性教师159955 人,约占总人数的 8. 6%; 幼儿园专任教师 1144225 人,其中男性教师 23389 人,约占总人数的 2%[3]。

  再次,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现任男性教师的流失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大多数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一段时间后,会进入一个所谓的“职业倦怠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可能在这个时期离开现有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其他职业。相对于女性,男性工作者对工作的自由度、创新性、职位上升空间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再加上社会舆论、家庭经济负担等方面的压力,在从事一段时间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后,又有一部分男性教师会离开幼儿园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据统计,在全国近90 万名幼儿教师队伍中, 稳定的带班男性幼儿教师大概只有 3000 人,并且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在有着近 1 亿人口的河南省,全省稳定的男性幼儿教师不到 100 人[4]。所以,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男性教师的流失是目前我国幼儿园男性教师缺乏的又一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我国正规院校招生的男性学前教育学生人数不足是幼儿园男性教师缺乏的第一层原因,接受学前教育培养的男学生中有一部分并不愿意选择幼儿园教育工作是幼儿园男性教师缺失的第二层原因,这也可以被称之为幼儿园男性教师的第一次流失; 已经从事幼儿园教育事业的男教师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转而从事其他职业是幼儿园男性教师缺失的第三层原因,这可以被称之为幼儿园男性教师的二次流失。所以,源头上供给不足再加上两次人员流失,最终导致了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二、我国幼儿性度发展现状分析

  ( 一) 性度及双性化

  1. 性度

  性度是抛开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差异,把人们在体质、性格、能力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特征抽象出来,分为男性和女性特点两大类在某人身上的比重[5]。性度又可分为男性度和女性度,所谓男性度就是男性特点在某人身上所占的比重,所谓女性度就是女性特点在某人身上所占的比重。从性度角度看,世界上绝对纯粹的男性特点和女性都是不存在的,任何人都是男性和女性特点的结合体。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任何人无论男女,其与生俱来就是 “两性同体”的,即其天性中就具备了男女两性的潜在特点,只是由于社会分工和由来已久的对男人和女人特点的认同和影响,使男人的男性度受到更多的引导、鼓励和强化,而女性度受到限制、压抑,男人就更加男性化。同理,女人就成其为女人[6]。

  2. 双性化

  从传统意义上而言,人们都希望男人应该男性化,也就是男性度高; 女人应该女性化,也就是女性度高。反之,如果女人的男性度水平高于人们认可的一般水平,就容易被称为 “假小子” “女汉子”; 如果男人的女性度水平高于人们认可的一般水平,则经常被称为 “娘娘腔”。诚然,男性和女性在身体结构、衣着、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的确存在着差异,但是这种不同不应该被视为绝对的、不可流动的,更不应该被扩大化,绝对的 “男性化”和 “女性化”个体并不是理想的人格模型。

  不过,令人宽慰的是,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 始 关 注 “双 性 化” 人 格 问 题。其 实 早 在1964 年, 罗斯就提出了 “双性化 ” 概念, 即 “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7]。

  1974 年,贝姆根据双性化的概念, 以社会赞许性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的量表,他将被试分为四种性别角色类型: 双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女性化类型、未分化类型[8]。此外,贝姆的研究还提出: 女性度高的女子和男性度高的男子在从事那些与传统角色相反的活动时,成绩很差,那些行为严格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男女儿童往往智力低下,创造力不强。相反,那些比较自由地摆脱严格的性别定型的儿童与成人,往往具有较丰富的行为反应,心理更具稳定性。

  ( 二) 我国幼儿性度发展现状

  对个体的人格发展而言,最理想的形式应该是形成双性化人格,即既具有男性化特点又具有女性化的特点。然而,在个体发展的起初———婴幼儿阶段,存在着过多的 “女性化” 教育,笔者这里所讲的 “女性化” 教育是从教育者的性别角度所做的界定,意为幼儿的抚养者和教育者大多数为女性。首先,从家庭教育的层面而言,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通情况,家庭中的父亲迫于家庭经济压力、社会舆论以及个人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少或者不参与家庭教育,结果导致了儿童在家庭阶段与女性角色 (如母亲、祖母、外祖母) 相处时间更多,而很少有时间与男性相处。其次,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时,他 (她) 们接触到的仍然为女性较多的教育环境,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所呈现的数据那样,幼儿园也存在着 “女性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均由女性担当的情况下,幼儿的性度发展出现了偏差: 男孩的男性度不高,女性度偏高; 女孩的男性度更低,女性度更高。其表现为: 男孩缺乏探索、主动、冒险精神,而变得被动、安静、服从; 女孩则更加乖巧、胆小、缺乏自信。据北京市教育局的一项调查表明: 处于过度 “女性化” 教育环境中的孩子有 12% 的人有性格异常的表现,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他们大多感情丰富,多愁善感,胆怯,缺乏自信; 在行动方式上,他们遇事惊慌失措,不 善 应 变, 易 受 暗 示, 缺 乏 主 见, 谨 小慎微。[9]

  三、我国幼儿性度发展现状的成因

  笔者在上文中提及,我国幼儿性度发展现状不甚理想的原因可能包括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方面的,因文章篇幅有限,在本文中,笔者将着重从幼儿园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师队伍构成的角度对这一现状的成因进行分析。

  ( 一) 社会学习理论———幼儿观察源和模仿源的缺失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 1952 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在其学习理论中强调 “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他认为: 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习得的,个体可以依靠观察学习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个体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