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奶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乳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学者认为,安全事件的根源之一在于奶牛散养户分散和落后的生产方式,由此带来奶牛疫病防控难度加大、个体奶站掺假等问题[1].另一方面,全国各地区规模化奶牛场正在悄然兴起。整体来看,规模化奶牛场生产过程更为集约化,单产、奶价较好,整体经济效益占优势,但盲目发展和规模过大带来的周边环境污染、饲养成本增加、疾病防控困难等各方面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如何实现奶牛养殖“高效、生态、安全”的基本要求,养殖模式和生产方式起到决定性作用。针对我国现有国情,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是社会转型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未来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1 我国家庭牧场的概念内涵
家庭农场是一个泊来词,含义类似于我国的专业大户。从国际视角来看,美洲、欧洲等地区的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84 年,法国已有农场 126 万个,农业劳动力 180 多万人,平均每个农场只有 1.5 个劳动力,绝大部分都是家庭农场[2].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数据,2007 年美国的家庭农场约 190 万个。2010 年,美国收入超过 100 万美元的农场有 88%属于家庭农场,而生产的农产品占全美农产品总量的 79%.家庭农业在巴西国家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已经占到农业总产值的 1/3.
在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尚处于积极探索的阶段。现阶段我国对家庭农场并无明确统一的概念,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牧场属于家庭农场的一种类型。1996 年,我国学者提出家庭牧场的概念,道尔吉帕拉木[3]认为,所谓家庭牧场就是以草场和牲畜的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商品畜牧业生产为目的,具有一定基础设施和畜群规模,能够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的畜牧业生产单位。此家庭牧场概念提出较早,但不失前瞻性,与我国现阶段发展家庭牧场的基本要求吻合。邱青瑞[4]认为,家庭牧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单位,远离村居,从事单一类别畜禽专业化养殖,具有适度规模,达到“场合标准化、场区园林化、设施现代化、种养循环化、粪污零排化”要求的畜牧生产经营模式。王薇[5]提出,家庭牧场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主经营的奶牛养殖生产方式。
可见,家庭牧场是我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一种创新,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无不以农户和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其经营形式的基本脉络为兼业户到专业户再到专业大户。在我国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可能是未来畜牧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之一。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演化过程,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家庭牧场的实质内涵和阶段特征。
1.1 以农户家庭为经营主体
据统计,截至 2012 年年底,我国农村承包集体耕地的农民家庭约 2.3 亿户,仍在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家庭约 1.9 亿户,他们经营的耕地面积(包括流转来的耕地)占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 92.5%.陈锡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农户家庭无论在主体数量上还是在经营土地的数量上,都仍将占据绝大多数。这表明,无论怎么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必须坚持集体土地的承包权属于农户家庭,不能忽视农户家庭经营这个基本面,这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6].
1.2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家庭牧场在经营和生产的具体过程中,主要经营者和劳动力来源以家庭成员为主,即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也是家庭牧场和养殖企业的主要区别之一。家庭牧场的经营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并具有维持家庭牧场正常运转的经营管理水平。与大田生产类种植业不同,畜牧业的劳动对象是动物,一般需要每天饲养,不存在劳动的间断期,而且动物的生长发育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小于植物,所以畜牧业的劳动季节性一般远远小于大田生产[7].因此,为满足适度规模家庭牧场的生产要求,除家庭劳动力以外,一般还需要雇用长期稳定且具有一定专业化技术的劳动力。
1.3 集约化生产
家庭牧场的生产方式不同于农户的分散饲养,主要进行养殖业的专业化生产,即通过土地流转,适当的劳动、资本和技术投入,建立标准化的养殖场所和设施,实施统一管理和生产,使家庭牧场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均达到较高水平,实现可持续的牧场发展。国外家庭牧场集约化生产过程中,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草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以土地资源投入为主来发展畜牧养殖;美国和欧洲国家多以资本和技术投入为主;许多发展中国家仍以劳动力投入为主,养殖模式较为传统。
1.4 商品化经营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畜牧业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仅用以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随着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品产量逐渐增加,除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外仍有剩余,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向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转化,畜牧业发展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经营产品也逐步多元化。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促进了乳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庭牧场将是奶牛养殖、乳品生产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可根据市场需求,通过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养殖,商品化经营,为城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产品,且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实现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
1.5 适度规模养殖
现阶段,个体养殖户分散、落后的养殖方式无法实现现代机械化、信息化设施设备投入生产和形成奶牛养殖规模效益,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适度规模经营是家庭牧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现有家庭农场一般以土地经营面积来反映其种植规模,家庭牧场以牲畜存栏量或出栏量反映其养殖规模,事实上适度规模经营不仅指土地面积和牲畜数量需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更要求家庭牧场的经营质量达到适当水平,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以及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前提下,保证现有要素合理组合和充分利用,实现家庭牧场的利润最大化,从业农民收入与城镇家庭收入水平基本相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诸多影响因素,就养殖业来说,土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程度、劳动者素质以及风险都是影响经营者对生产规模决策的重要因素。这也决定了适度规模并无统一标准,而是因地而异,视不同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