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农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安徽省沿淮流域肉鹅养殖情况调研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10 共4816字
标题

  安徽省沿淮区域河道滩地、丘陵坡地面积较大,水草资源丰富,养鹅历史悠久。国内较着名的地方品种皖西白鹅、霍邱雁鹅等兼出自此地,特别是皖西白鹅,以其耐粗性好、肉质优良、产绒产裘性能优越而闻名。近年来,沿淮区域的蚌埠、滁州、淮南地区肉鹅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逐渐形成了养殖优势区域,笔者对此区域的养殖模式、养殖品种、饲料商品化程度、疾病防控、屠宰加工等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并基于调查结果对当地肉鹅养殖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安徽省肉鹅产业化运作提供参考。

  1 肉鹅养殖的现状与分析

  1.1 养殖模式多元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

  安徽省沿淮区域的肉鹅养殖主要有放牧+补饲、小水面半放养、有水平养、有水棚养、无水旱养等多种模式,后面几种模式多由放牧+补饲演变而来。放牧+补饲方法在 2009 年前占主导,是较为传统的模式,目前这样模式仅用做种鹅生产,特别是种鹅青年期,群体规模 1 000~2 000 羽居多。

  小水面半放养模式指靠近小水面(河道、小水库)建棚,设有运动场,除饲料外,还有少部分水草补饲。一般来说,小水面半放养模式下,鹅体重较大,羽毛生长优良,鹅卖相较好。但冬季饲料增重比偏大,成活率因管理水平不同而差异较大。小水面半放养的群体规模多在 2 000~4 000 羽,是目前本区域的主导模式。

  有水平养模式指除有运动场外,还有人工开挖的洗浴池或者面积较小的池(鱼)塘,基本无水草补饲。有水平养模式体重和羽毛稍逊于小水面半放养,但饲料增重比略低。有水平养的群体规模多在2 000~3 000 羽,所占比例仅次于小水面半放养。

  有水棚养模式指全程舍内网上棚养,饮水区域较大,水多为长流水,多由鸭棚改造而来,棚养规模较大,多在 4 000~7 000 羽。有水棚养模式下鹅体重小、羽毛生长差,但饲料增重比和成活率较好,一般这类鹅多送往屠宰场,不做活禽销售,价格较前 2 种模式低 0.6~1.0 元/kg.无水旱养模式指采用舍内平养,有运动场,无洗浴池。这类场地很不理想而逐渐被淘汰。

  调查发现,安徽沿淮区域肉鹅养殖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对蚌埠、滁州、淮南 3 市 8 县的肉鹅养殖情况的不完全统计(表 1),2014 年出栏量达到 1 010 万只,已成为该地区家禽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良种繁育体系已经建立,品种逐步优化

  本区域种鹅场以中型品种为主,以泰州白鹅、扬州白鹅为母本,以皖西白鹅、四季鹅为父本生产商品代。小型品种种鹅在当地基本无饲养,在 6~9 月份,本地种鹅进入休产期,从东北、山东等购进东北籽鹅、五龙鹅种蛋孵化。本区域内的父母代因靠近原产地,血统较为纯正,所产商品代杂交优势明显。以泰州母和皖西公所产杂一代为例,使用中等营养水平的日粮(粗蛋白 15%,禽代谢能 10.46 MJ/kg),冬春季节饲喂 68~70 d,平均体重达到 4 kg 以上,夏季饲喂 72 d 左右,平均体重超过 3.6 kg.笔者统计了较为典型的 5 户养殖户,其代表性生产性能数据见表 2.

  本地种鹅的养殖模式相对较为粗放,多为寄养型。孵化场依据自己多年经验会从原种场选择父母代种鹅,自己饲养一部分。同时选择本区域内养殖经验相对丰富、养殖设施较好、地处相对偏僻、受外界影响小的场地寄养种鹅,回收种蛋,孵化后发放鹅苗。理论上讲,这是现阶段较为合理的一种模式。

  1.3 饲料商品化程度较高

  2009 年以前,肉鹅养殖停留在传统的放牧+补饲模式,全价颗粒饲料的普及程度不高。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自配料虽便宜,但费时费力,不利于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绝大部分养殖户逐渐使用全价颗粒饲料。本地饲料企业依据传统养鹅经验与实践,逐渐摸索出适合于本地区的配方,并在养殖户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用料程序。养殖户会根据养殖模式、季节、行情、补饲情况选择用料程序。近年来,在绿色健康养殖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理念的倡导下,出现了部分种草养鹅的案例:种植黑麦草轮牧+补饲、种植墨西哥玉米做青贮饲料养殖,是生产高档鹅肉的一种方式[1].对于大部分鹅场,青绿饲草的产量很难保证鹅群需要,青绿饲料多在鹅龄 15~40 d 投放,作为调节肠道健康,缓解换料、羽毛快速生长等应激的“福利”性措施[2].

  1.4 疾病防控体系尚可,诊疗水平有待提高

  本区域形成了以养鹅带头人、养殖合作社、种鹅场(大部分养鹅带头人都兼任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并有自己孵化场)为主体,当地基层兽医体系为辅助的疾病防控体系。依据多年的诊疗经验与当地流行病学发生规律,对早期疾病的诊疗防控尚可,但对复杂病例缺乏诊疗设备与技术手段,防治效果有限。部分养殖合作社能够不定期举办培训班、推广会,普及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防控技术,有一定的科普效果,附带商业宣传。

  2 存在问题

  2.1 鹅苗渠道略显混乱,种鹅养殖亟需规范

  本地种鹅配套系纯正,所产鹅苗也较为优质,但目前这种优势正在被弱化。由于近年来肉鹅养殖效益较好,加上种鹅产蛋的季节性强,繁殖率低,鹅苗价格时常处于高位。寄养的种鹅场越来越追求肉鹅养殖效益的“短平快”,转向肉鹅养殖。部分场地趋于老化,但鉴于行情的原因又舍不得淘汰,或者淘汰后没有新场地。笔者曾经拜访过这样的场地,水循环不畅,大肠杆菌性腹膜炎较为严重,养殖户请专家、教授做自家抗体疫苗。另有新场地建设比较盲目,养殖规模过大,存在饲养管理技术上的缺陷,对预防接种疫苗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过于追求规模,忽视群体整齐度与质量[3].也有外购的鹅苗,经过长途运输后,鹅苗严重脱水,体质下降,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肉鹅品种的季节性繁殖与低繁殖率制约了养鹅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肉鹅养殖业的热度,利于维持适度规模与效益。每年 8-10 月,大型品种鹅苗一苗难求,价格超过 30 元/只。为此,种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研究很有必要。

  2.2 区域内没有屠宰深加工企业,产业链不完整

  由于本区域内没有屠宰深加工企业,2012 年禽流感爆发之前,本地成鹅主要销往扬州、泰州地区的活禽交易市场,很少送往屠宰场。禽流感之后,主要以送宰为主。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产业链的前段种鹅养殖、种蛋孵化、商品鹅饲养、饲料加工等环节已经聚合,形成了养殖集群,为产业化的运作奠定了基础。但是产业链的后段屠宰、食品精深加工相分离,没有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完整产业链模式。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型养殖企业或者农户资金实力不足,缺乏技术,无力进行屠宰、加工。此外,肉鹅屠宰加工企业不愿意承担种鹅养殖、孵化的市场风险、疾病风险、技术风险,不能有效地组织农户开展肉鹅养殖,经常出现开工不足现象。本区域肉鹅繁殖体系,以产肉性能、繁殖性能优秀的泰州鹅做母本,以产绒性能优秀的皖西白鹅做父本,兼顾了产肉、产绒性能,符合屠宰深加工企业的预期,如此优秀的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到产业链中去,值得反思。

相关标签:养殖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