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叶荨麻又名焮麻、哈拉盖等,系荨麻科荨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酸含量高,且其资源丰富,寿命长,是一种优良野生饲用植物, 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张晓庆和赵山志,2008;刘翠花等,2007)。 开发利用麻叶荨麻作饲料,有利于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缺乏的现状和人畜争粮的矛盾。本文就国内外有关麻叶荨麻营养成分、饲料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1 麻叶荨麻的营养成分
1.1 蛋白 质 荨 麻属植物蛋白质含量高 , 而且消化率高。 刘悦秋和孙向阳(2005)试验表明,荨麻中 70%的蛋白质为可消化蛋白。 敖特根等(2007)试 验表明 ,麻叶荨麻嫩茎 、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9.33%、25.16%。张晓庆等(2010a)报道, 麻叶荨麻全株营养期粗蛋白质含量高达34.39%,与 优质苜蓿在营养期的含量相当 ,但是随着生长时间的推移, 粗蛋白质含量呈降低趋势。 邹林有(2012)研究指出,麻叶荨麻粗蛋白质含量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但总体保持较高水平,最高可达 35.83%。可见麻叶荨麻在营养期的前期具有高含量的粗蛋白质,此时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蛋白质补充料。
1.2 脂 肪 张晓庆等 (2010a)研 究表明 ,麻叶荨麻成熟期粗脂肪含量高达 6.13%, 高于同期苜蓿中的含量,之后含量逐渐降低。邹林有(2012)也指出麻叶荨麻中粗脂肪含量在 6 月份有迅速下降趋势,之后开始升高,9 月份达到最大。
1.3 多糖 霍文兰和曹艳萍(2007)采用改进的硫酸-苯酚定糖法对麻叶荨麻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麻叶荨麻各部位均含有一定量的多糖,但含量相差较大,多糖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籽 (5.76%)>叶(3.48%)>茎 (1.71%)>根(1.25%)。 李喆(2008)也曾以葡萄糖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麻叶荨麻叶中多糖含量,结果为 5.96%。 麻叶荨麻中含有的多糖是其抗炎、抗风湿的有效成分(张晓庆,2010a;高楠,2006)。
1.4 纤维 麻 叶荨麻营养前期中性洗涤纤维和酸 性 洗 涤 纤 维 含 量 较 低 , 分 别 为 17.79% 和19.37%,低 于同期苜蓿中的含量 ,之后开始升高(邹林有,2012;张晓庆,2010a)。
1.5 氨基酸 敖特根等(2007)、邹林有(2012)研究指出, 麻叶荨麻中的氨基酸总量在其整个生长期内呈下降趋势,但整体保持较高水平,最高含量出现在营养前期,为 24.48%,且嫩叶中的含量是嫩茎中的 3.08 倍。 麻叶荨麻中的氨基酸不仅含量高,而且种类十分丰富,已经测出 17 种,其中有 7种动物体必需氨基酸(未测定色氨酸)。 在麻叶荨麻的嫩叶和嫩茎中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最高,这两种氨基酸是呈鲜味的氨基酸,也是决定麻叶荨麻食物口味口感的内在因素。
1.6 矿物质和维生素 张晓庆等(2010b)以野生麻叶荨麻作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麻叶荨麻矿物质含量很高,富含 Ca、Mg、K、Fe,常量元素中 K 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 Fe 含量最高。 整体上看,各元素含量除 Na 升高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且 K/Na 比值较高,推测麻叶荨麻可能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这在冀恬等 (2012) 和邹林有(2012)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此外,敖特根等(2007)的试验结果表明,嫩叶中的 Fe、Zn、Mn 含量比嫩茎的含量高, 而嫩茎中的 Cu 含量比嫩叶高出 3.58 倍。
麻叶荨麻含有很高的维生素成分,维生素 C、维生素 E 含量可高达 79.67、4.844 mg/100 g,其嫩叶中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B6含量分别为0.059、1.280、0.047 mg/100 g, 胡 萝 卜 素 含 量 为56.213 mg/100 g。 维生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呈下降趋势, 幼嫩时采收可获得维生素类物质的最大收益(邹林有,2012;张晓庆等,2010a)。
2 麻叶荨麻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2.1 麻叶荨麻 在 猪 生产中的 应 用 猪对酸性饲料的耐受性较强, 容易将食入的植物有机酸转化成体脂,所以荨麻喂的猪膘肥体壮,这在养猪生产实践中普遍得到证实(张晓庆和赵山志,2008)。猪适宜利用各生长期荨麻,可从幼苗期开始。在新疆一带,人们经常采集鲜嫩茎叶、花序、籽实,经蒸煮或水烫处理,加拌糠鼓、精料,代替其他青粗饲料喂猪,或将麻叶荨麻晒干后除去老粗茎秆,将细嫩茎、叶、花序、籽实混合粉碎作粗饲料,效果很好(许长乐,1981)。
2.2 麻 叶荨麻 在 鸡 生产中的 应 用 王瑞云等(2003)试验结果表明,用荨麻糊浆饲喂的健康蛋种鸡的产蛋率、饲料报酬、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均显着提高, 出售种蛋的经济效益提高了 17.7%, 出 售 雏 鸡 的 经 济 效 益 提 高 了46.8% , 幼 禽发病率明显降低 。 另外 , 张平远(2004)报道,用荨麻饲料喂产蛋鸡,鸡蛋品质可明显改善,且蛋黄颜色加深。家禽适宜利用各生长期的荨麻。在新疆,人们用麻叶荨麻饲喂家禽的方法与饲喂猪的方法相同(许长乐,1981)。
2.3 麻叶荨麻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张晓庆和赵山志(2008)等在内蒙古进行的饲养试验中发现,怀孕母羊饲喂荨麻后产奶量明显增加,双羔无需补喂牛奶,羔羊增重快,产后母羊及羔羊疾病少,张晓庆等(2010a)另一试验结果表明,麻叶荨麻在营养期和开花期品质优良,适合饲喂泌乳前 3 月的高产乳牛, 也可用于肉牛或处于生长期的后备小母牛;成熟期品质较差,可饲喂维持状态的肉牛;枯黄期品质极差,纤维木质化程度很高,有效能值和消化率很低,不能被家畜利用。此外,Phillips 和 Foy(1990)研究认为晒干的荨麻混合到饲料中能增加奶牛的产奶量。 牛、羊、驼等反刍家畜也可采食麻叶荨麻,在新疆人们常把麻叶荨麻割晒贮存,供越冬渡春及春繁期补饲弱乏畜或仔畜用(许长乐,1981)。
2.4 麻叶荨麻对模式动物的影响 荨麻水提、醇提物对氢化可的松引起的小鼠胸腺重量降低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表明荨麻对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张晓庆和赵山志,2008)。 Toldy 等(2005)研究发现,荨麻能影响小鼠大脑的生理功能,减少自由基的浓度, 增加大脑 AP-1 中 DNA 的结合性,认为荨麻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 也可能是一种抗细胞凋亡的补充物,能够促进脑细胞的存活。李妍和张庆林(2005)试验证明,麻叶荨麻也有提高鼠抵抗力作用。
3 影响麻叶荨麻青贮品质的因素
麻叶荨麻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都很高, 但因其茎叶螫毛刺嘴,导致家畜采食较少。 目前,青绿饲草的加工利用方式主要有鲜草打浆、 晒制干草和制成青贮饲料。 由于麻叶荨麻叶片大、 茎干粗壮,不像禾本科牧草干枯后仍可茎叶俱全,枯黄后其茎叶常呈墨绿色、焦脆易破碎,晒制干草会造成严重的营养损失, 而利用鲜草打浆又受到季节的限制,相比之下,颗粒饲料以及干粉工厂化生产,青贮饲料或者鲜草打浆等调制不失为比较适宜的加工利用方法。 目前研究报道比较多的方法是青贮。青贮既可以很好地保存养分,又能消除茎叶密生的螫毛(含有乙酰胆碱和组胺,具有刺激性),从而提高适口性。如果想得到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一方面麻叶荨麻要适时刈割利用; 另一方面是青贮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把握。
3.1 麻叶荨麻的 刈割 利 用 时 期 麻叶荨麻营养期前期各种营养成分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最高,是放牧家畜自由采食和加工利用最佳时期。张晓庆等(2010a)研究表明,麻叶荨麻的营养价值和饲用品质随着机体成熟度的增加而极显着降低。
但是开花期的青贮饲料质量也较好, 成熟期虽然草品质差,但脂肪含量最高,水分含量较低,也可调制青贮饲料。
3.2 麻叶荨麻的青 贮 特 性 水分含量是决定牧草青贮发酵品质的重要因素, 适宜青贮的含水量应为 60% ~ 67%, 大于 72%, 则发酵品质变差;发酵所需的最低含糖量为 6% ~ 12%,缓冲能应低于 550 mE/kg 干物质(Smith,1962)。 过高的灰分与粗蛋白质含量也会导致青贮料 pH 较高。 对麻叶荨麻而言,自身 pH 高达 8.8,较高的水分、灰分、粗蛋白质和缓冲能值,还有含量很低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仅为 6.68 g/kg 干物质), 远远低于生产优质青贮饲料的需要量,都不利于青贮发酵。 与青贮苜蓿相比 (Jones 等,1992), 麻叶荨麻的可青贮性较差 , 不利用添加剂处理很难成功青贮(张晓庆等,2010c)。
3.3 添 加 剂 对 麻 叶荨麻 青 贮 发 酵 品 质 的 影响Kennedy(1990)研究表明,青贮牧草时添加甲酸能够显着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氨态氮(NH3-N)浓度,而对牧草的干物质、纤维组分和有机物质体外消化率均无影响。 张晓庆等(2013)通过在鲜刈麻叶荨麻中添加不同剂量甲酸并根据费氏评分原则证实,青贮麻叶荨麻时,不经甲酸处理或经 2、4、6 mL/kg 甲酸处理均不能得到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但高剂量的甲酸(6 mL/kg)显着降低了麻叶荨麻青贮饲料的 NH3-N 含量,增加了干物质含量和体外消化率, 对青贮发酵品质和植物细胞壁组分利用效率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4 小结
麻叶荨麻分布广泛,抗逆性极强,富含营养物质,且能提高畜禽免疫能力,可以用来饲喂各种畜禽,养猪效果尤为良好。 但因其有螫毛,牲畜不敢采食,且叶片容易粉碎,不易干草调制,所以颗粒饲料以及干粉工厂化生产, 青贮饲料或鲜草打浆等调制方式更适合其特点。 随着饲料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 麻叶荨麻作为饲料添加剂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敖特根,施和平,阿荣,等.内蒙古产麻叶荨麻嫩叶与嫩茎的营养成分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5):143 ~ 146.
[2] 高楠.放线菌 1146 活性代谢产物跟踪分离及结构鉴定 & 荨麻药材质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
[3] 霍 文 兰 ,曹 艳萍.麻 叶荨麻 不同 部 位 多 糖 的 提 取 及 定 量 测 定[J].食 品 科技,2007,12:99 ~ 104.
[4] 冀恬,矫晓丽,迟晓来,等.IC ~ AES 测定麻叶荨麻中的 16 种元素.光谱实验室,2012,29(1):210 ~ 212.
[5] 李妍,张庆林.荨麻多糖提取分离、结构分析及功能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