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畜禽免疫工作,提高动物免疫效果,对发展畜禽生产,降低畜禽的发病率,提高养殖业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物免疫效果的体现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性的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如母源抗体的干扰、疫苗的质量、疫苗生产后在保管、运输及免疫程序、使用等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免疫效果直线下降。
1 畜禽免疫影响因素分析
1.1 疫苗选择不当
疫苗必须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血清型或菌群,才能起到保护作用。如选择与本地区流行的毒株在抗原上存在较大差异的,即使正确的接种了疫苗,仍达不到好的免疫效果。
1.2 疫苗质量
选用的疫苗不是正规生物制品厂家生产的,质量不合格或过了有效期,疫苗因运输、保存不当或接种前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或取出的时间相对过长,或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1.3 疫苗保存温度
在疫苗的保存过程中,千万不要使温度忽高忽低,或使疫苗反复冻融。一般活疫苗在-15 ℃以下保存,灭活疫苗在2℃~8℃保存,如不注意疫苗保存温度,动物注入疫苗保护率就低,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1.4 疫苗稀释液
疫苗稀释液有质量问题、稀释时间过长或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稀释冻干苗;饮水免疫的钦水器未消毒,清洗液或钦水中含有消毒药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1.5 母源抗体的干扰
尤其是弱毒疫苗在免疫动物时,如果动物存在较高的母源抗体会严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1.6 应激因素
动物抗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在环境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饲料突然改变、运输和转群等应激因素下接种疫苗,就会减弱动物的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1.7 用药情况
活疫苗接种后,疫苗菌(毒)株在机体内有效增殖,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如果免疫动物在此期间使用了某些药物,就会影响免疫效果。
1.8 其他
比如动物防疫员的素质及专业水平等。饲养管理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器械和用具不严格等因素都会影响免疫的效果。
2 提高免疫效果的技术措施
2.1 正确选择和使用疫苗
2.1.1 疫苗选择 选择疫苗时,应选择与当地的疫情和毒株相一致的疫苗。选择国家定点生产的疫苗,要严格按照规定运输、保管和使用,疫苗免疫接种前对疫苗逐一进行检查,保证疫苗无破损,封扣严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疫苗前,要认真阅读疫苗说明书,按说明书内容执行,没有特别注明孕畜能使用的最好不给孕畜注射。
2.1.2 稀释液的应用 配备稀释液时,要使用厂家配置的专用稀释液进行稀释,没有专用稀释液的,一般是病毒性活疫苗,应使用灭菌生理水稀释;细菌性活疫苗需用铝胶生理盐水稀释;气雾免疫的稀释剂最好使用蒸镏水(实践证明蒸镏水比生理盐水的效果好)。
在稀释疫苗时,应先用注射器抽取少量稀释液注入疫苗瓶中振荡,使其完全溶解,然后补充稀释液至规定量,再充分摇匀。
如原疫苗瓶装不下,可另换一个已消毒的大瓶或容器。
稀释或开封的疫苗,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用不完的一定要做消毁处理。
2.1.3 注射部位 家禽应选择在颈背部下,在此处自由活动区域大,注射疫苗后不影响头部的活动,而疫苗吸收均匀。再是胸部肌肉注射。尽量不要在腿部肌肉注射,因为如操作不当会损伤腿部血管和神经,可造成腿部肿胀,瘸腿或残疾。
2.1.4 注意事项 动物处于发病或发病潜伏期时不宜接种疫苗;转群与疫苗接种不宜同时进行;两种弱毒活疫苗或两种灭活疫苗不能同时接种,一般间隔7 d左右,以防止疫苗间产生相互干扰。
但也有一些疫苗之间间隔的时间还要长,如禽流感灭活疫苗和新城疫灭活疫苗一般最短也要间隔15 d。
2.2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疫病流行特点、动物的品种、日龄和饲养管理条件及疫苗的种类、性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免疫程序。
2.3 做好消毒工作
良好的环境卫生质量是提高免疫接种效果的基本保证,动物的圈舍和所有用具应结合实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消毒。
畜禽免疫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