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心理语言学论文

对偶修辞格的中华文化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8-18 共4569字

  修辞学家陈望道在 《修辞格发凡》中给对偶做了这样的定义: “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作对排列成功的,都叫做对偶辞”[1].对偶又称 “对称”“对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恒久的魅力,其源头可以追溯到 《墨子·小取》中有关 “侔”的阐述: “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其中, “侔”便包含了对偶、对照的含义。对偶修辞格大量存在于诗歌、散文和其他文艺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其在形式上力求整齐美观,语句互相映衬和补充,如 《诗经·采薇》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上下两句对应整齐,相得益彰; 在音调上,对偶句讲究音韵和谐,节奏铿锵,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下音韵平仄相对,抑扬顿挫相交,读之音乐感强,品之韵律优美; 在表意上,对偶句又体现凝练集中,生动形象,如皮鞋广告:“皮张之厚无以复加,利润之薄无以复减”,用“皮张”对应 “利润”, “厚”对应 “薄”, “加”对应 “减”,此句迎合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追求性价比高,经济实惠的心理需求,增加消费者对广告的吸引力,形成对产品和品牌的良好印象; 在抒情上,对偶句更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如祝寿对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便是用对偶的形式表达祝福的心声,语句真切形象,便于记忆。

  作为一种语言表现手法,对偶在汉语构词造句和技巧运用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在思维模式、美学追求、民族心理等方面折射出深厚而独特的中华文化特征。

  一、对偶修辞格蕴含阴阳和合的辩证思维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 《道德经》中: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天下万物都有 “阴”“阳”两面,他们是既关联又矛盾对抗的两种力量,也是万物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根源。因此,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人们把阴阳看做是组成自然界与社会的一切事物基本要素,世界由阴阳二元构成,认为所有事物都处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这种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又相互转化,即整个世界处在一个阴阳和合而不相排斥的 “太和”状态,只有阴阳二气和合统一并和谐运行,才能维持自然界的平衡有序,就像道家太极图所描绘的阴阳鱼图形,阴阳二鱼交融于一个圆形之中,既对立又互补。如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 汉代董仲舒言: “天道之常,一阴一阳”.

  用普遍的阴阳交合化生万物的宇宙观来解释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事物,成为中国哲人对世界运动与宇宙结构的根本认识与体验,正如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 《中国哲学简史》中写道: “在中国思想里,阴、阳是宇宙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则。中国人相信,阴阳的结合与互相作用产生一切宇宙现象”; 再有风水理论就注重阴阳和合,无论选址、空间布局抑或建造施工,都需要有阴有阳,且要互相呼应; 还有道教追求的修道养生,认为人基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和是阴阳平衡的唯一标准,只有阴阳平衡,人体机能才会表现正常,才会实现保命养生。所以想长寿的人,当 “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为一,久则彬彬自见。”( 《太平经》) .

  阴阳之道所揭示的对立统一辩证思维构成了对偶修辞格形成的哲学基础,可以说阴阳和合的二元对立观点与汉语对偶修辞格有着必然的联系。事物内部的一阴一阳包含着矛盾的对立面,它们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和补充,即互依、互补。所谓互依,是指对立双方互为存在的理由,并相互依存;所谓互补,是指对立的双方在性质和功能上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如此传统思维对应在对偶修辞上,便是对偶句中的上下两句看似表达两种对立的事物,实际是殊途同归,意义暗合。如纪晓岚对联趣事:

  出句--- “细羽家禽砖后死”

  对句--- “粗毛野兽石先生”

  句中 “粗”对 “细”、“毛”对 “羽”、 “野”

  对 “家”、“兽”对 “禽”、 “石”对 “砖”、 “先生”对 “后死”,此句上下对仗工整,语义相称,反映在哲学层面,则体现以阴阳和合为基础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诸如此类的还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老子 《老子》第五十八章) 、 “智者千虑必有一忧,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司马迁 《史记·淮阴侯列传》) 、“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 李乐薇 《我的空中楼阁》) 等等。除此之外,对偶句中平仄交错的音韵要求也体现出阴阳相配的哲学观,例如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张仲素 《春闺思》) 一句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相对交错; 又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句则表现的是“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的相对交错。如果我们把平声理解为阴,仄声理解为阳,那么平仄对称的语音设计犹如阴阳胶着,彼此呼应,彼此调和,使对偶句有了长短、高低、升降的变化,音节错落有致,抑扬顿挫。同时,也体现作者在造句过程中运用阴阳和合辩证思维传达语言信息的独具匠心。

  二、对偶修辞格体现感观形式的美学追求

  作为一种意识与情感活动,审美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求,是主体对客体认同所产生的精神愉悦及情感碰撞的体验与存在。为了达到语言表达的预期效果,修辞格往往运用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使词语、篇章产生一定的美学效果和美学属性。谭永祥先生认为: “辞格是富有表现力的,是形式或意义上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言语美学现象。”[2]

  在汉语中,对偶修辞格是运用比较比较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它以其音节匀称、平仄相间、两边平衡等特点使人产生一种稳定、愉悦、和谐的审美体验。首先对偶修辞格体现视觉美。对偶句式讲究字数相等、句法相同或相近、语义相关或相反,以达到高度的对称平衡,如此整齐的形式,匀称的结构,往往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如 1991 年,《中国教育报》征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河北有位老教师看着他一生钟爱的满书架书籍,自然工整地对出下联:“十卷诚赋、九章勾股、八索文史、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此对偶句上下句词数相同,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恰当地运用从“一”到“十”、从“十”到“一”的数列,以对称平衡的语句给人赏心悦目的美感感受,充分表现教师职业的荣光和艰辛,也展示对联这种讲究文字艺术的对称文化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