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传统语言学乔姆斯基学派认为,语言能力从根本上是创造性的。然而,现代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发现,自然话语中的90%是由半固定的组块结构来实现的. “程式语” (formulaic se-quences)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已经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以往有关程式语的研究或是基于语料库的描述性研究,或是基于二语习得的应用性研究,很少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程式语的心理现实性,程式语心理表征加工的研究仍是一个前沿的研究领域。翻译是从 “源语输入”至“译语输出”的信息加工过程,其中涉及译语语码转换和表达。众多研究表明:程式语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存储、提取优势.
程式语心理表征到底以什么样的范式进行存储、加工和提取?程式语心理表征与译语词汇提取之间是否相关?这些仍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程式语表征与加工范式
人们早就认识到,大脑对程式语的认知加工方式有所不同。一些研究表明:在词汇和句法两极之间存在着大量固定或半固定的板块结构,这些模 式 化 的 语 块 是 语 言 交 际 中 最 理 想 的 单位.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赋予这种组块结构以不同的名称。据不完全统计,在英语中 用 来 表 示 这 种 词 汇 程 式 的 术 语 多 达57个,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术语有:
formulaicsequences(Wray & Perkins,2000)、lexicalbundles(Biber & Conrad,1999)、lexical phra-ses(Nattinger & DeCarrico,1992)、prefabri-cated chunks(Becker,1975)等。
Wray Per-kins首次提出 “程式语” (formulaic sequences)的概念,并将之定义为: “一个由单词或其它意义成分组成的连续或非连续的序列,该序列是或看起来是预制的,即在使用时是从记忆中整体提取或存储的而不是通过语言的语法生成或分析的 .”该 定 义 是 目 前 为 止 涵 盖 面 最 广 的 定义 之 一 , 其 中 的 “程 式 ” 强 调 某 语 言 形 式可 以 重 复 使 用 而 无 需 创 造 新 的 形 式 , 而“预 制” (prefabrication)强 调 可 以 作 为 随 时使 用 的 单 元 存 储.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运用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的方法来探索程式语的心理表征及其加工范式,并取得了一些重大的进展。
目前,有关程式语表征加工的心理语言学实验主要有:(1)语音表征研究。程式语的识别标准有很多,语音表征识别便是其一。程式语有两个语音特征:一是语流顺畅,二是语调构型(contour)正常,即音调、重音、连接自然.Schmitt et al.根据词汇组块的语音标准设计了语音加工的实验,研究了程式语心理加工形式,认为不同类型的程式语表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2)反应时实验。包括“在线语法判断任务”(on-line grammat-icality judgement task,OLGJ)、“单词监控范式”(word monitoring paradigm)和“自定步速阅读实验”(self-paced reading task)。蒋楠的“在线语法判断任务”证实了程式语表征在心理词库中是整体加工,从而节约了语法分析.Sosa & Mac-Farlane运用“单词监控范式”研究了不同频率的程式语中功能词的反应时,表明高频程式语是以整体 形式存储的.Conklin & Schmitt通过“自定步速逐句阅读实验”研究同一程式语在不同语境下字面义与整体义的加工差异,证明了程式语具有加工优越性.(3)眼动仪实验。Under-wood et al.使用“眼动跟踪方法”研究了受试在阅读过程中是如何加工习语的,测量受试对每个习语末尾词的注视频率与时长,得出本族语者的确很少注视程式性语境中的末尾词,而且注视时间更短.这就表明,程式语相对于创造性语言具有加工优势。(4)脑电位相关实验研究(ERP).中国学者张辉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or ERP)研究汉语熟语理解的神经机制,探讨不同情况下韵律和句法对四字格成语加工过程的影响.Siyanova et al.研究二项式短语的加工过程,从ERP的角度为程式语的心理现.
三、翻译的认知加工过程
翻译是一个从源语理解与意义诠释到译语言转换与表达的复杂认知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长时记忆中贮存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受到激活,同时工作记忆则贮存接收到的各种即时相关信息,由于无法进行直接观测,学界长期把翻译过程描述成了“黑匣子”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为核心的心理学,它把人的大脑比拟为计算机的信息加工 系 统,认 为 大 脑 就 是 一 个 “中 央 处 理 器”
(CPU).Bell的“翻译过程论”建立在认知信息加工原理论基础之上,该理论认为翻译过程就是从源语至译语的信息加工的循环往复的流程。
Stei-ner则赞成:翻译过程是意义在或纵或横的在某一层面的转移。
纵向加工模式是指翻译过程是一个先理解后翻译的过程,而横向加工模式认为,译者在阅读源语的同时进行语码的转换和重组。
信息加工学派和联接主义学派主张信息加工范式在认知心理学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从而启发我们用认知信息加工模式的视角来审视翻译过程。“源语输入---理解---生成---译语输出”构成了译者翻译的全过程。图中的双箭头表明了理解、生成与认知系统交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与表征之间存在同样的交互作用和影响。
联结主义模型与信息加工模式所主张的信息线性处理方式不同,联结主义神经网络模型共有三层神经单元群:接受层、转换层和输出层,其结构可以定义为拓扑的,实质是确定神经元之间的互联结构。图2表明,这个互联结构的各组成要素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种体验因素的相互作用,翻译过程的神经网络结构表现出分布表征、并行加工和单元互补的特点,最终体现了翻译具有多重互动性的认知翻译观。
四、程式语心理表征与译语词汇提取翻译过程是语言加工任务的一部分,类似于一头连接源语的输入,一头连接目标语的输出的符号加工循环。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在工作记忆中加工、编码、解码和提取,存储在长时记忆中。
由于程式语心理表征中各组成部分共现的频率高于随机的频率,所以大脑记忆系统中神经元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连接会不断加强,以至于在语言加工过程中,多个神经元节点会被同时激活,整体从心理词库中提取。
基于以上程式语心理表征加工理论和翻译过程的认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描述不同二语水平者程式语表征加工特征,来研究程式语加工范式对翻译过程中词汇提取质量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问题:(1)不同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其程式语心理表征呈现何种特征?(2)程式语表征水平与汉-英译语词汇提取质量(含流利度和准确度)存在何种关系?(3)四种类型程式语表征水平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预测汉-英译语词汇提取的质量?
1.实验过程
为了研究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两项实验任务。第一项任务采用计算机软件支持的程式语“在线语法判断任务”(OLGJ),心理语言学实验程序软件控制刺激项“启动词”的呈现、计时及记录平均反应时(以毫秒计)和正确率。第二项任务是“在线词汇翻译”作业,计算机软件记录受试者词汇提取平均反应时(或流利度)和目标语输出的正确率(或准确度)。参加本研究的有效受试者共65名,是江苏某本科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年级和三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前者共33名,是高考英语成绩位 居 后 的 大 一 新 生 (高 考 英 语 成 绩 平 均 分73.26分),被视为低二语水平受试。后者的是专4考试成绩位居前32名的三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专4平均分92.43分),被视为高二语水平受试。
实验一材料及过程:由80个高频程式语组成。研究者的假设前提是为了确保数据效度,这些程式语应是语言加工和提取过程中的基本单元。根据BNC语 料 库 中 的 出 现 频 次 (频 次>2000)最终确定了高频程式语共40个。四种类型的程式语,每类10个:(1)多词结构;(2)约定俗成的表达法;(3)限制性短语;(4)句子构建(Nat-tinger,J.R. & DeCarrico,J.S的 分 类 法,)。
另外参考了CLEC中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错误,并且考虑近义词等因素,选取了另外40个程式语作为干扰项。
实验在学校语言实验室的计算机上完成,测试环境安静、柔和。受试者对某个词串进行判断,具体包括两个心理操作步骤:(1)识别词串中的字词;(2)句法分析与判断。刺激项以黑体字形式出现在以浅灰色背景色的计算机屏幕中心,指令要求被试尽快判断屏幕上出现的“词串”是否是真实的程式语,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正确的按“F”键,错误的按“J”键。
实验二材料及过程:为了保证两个实验保持连贯,具有相关效度,实验二选取了实验一中的12个程式语作为测试项目。在BNC语料库中重新选择8个程式语。研究者依据《朗曼现代英语词典》选择例句,然后把例句中部分内容翻译成中文对等词作为测试项目。按这些步骤,确定了20条旨在测试词汇翻译任务中的四类程式语表征的句子(每类5条)。
“在线词汇翻译”实验要求受试者把20个中文句子中的程式语翻译成英文,测试结果(含反应时和准确率)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汉译英的“反应时”(流利度)指的是句子呈现时和受试者第一反应时(即输入翻译词的第一个字母的时间)之间的时差。汉译英的“准确度”是另一关键指标,研究者邀请母语为英语的教师担任评分者。记分系统兼顾基于词频和意义,将答案归入四个“真实性”程度(标为0~3)。
2.实验结果实验数据
整理后被录入统计软件SPSS13.0,首先,分析高、低二语水平者四种类型的程式语心理表征提取速度和准确率的组间差异;其次,高、低二语水平者程式语表征水平和译语词汇提取质量(“流利度”和“准确度”)的相关性;第三、四种类型程式语表征对于汉-英译语词汇提取质量的预测度。
(1)高、低二语水平者程式语心理表征差异性特征实验一的结果包括:受试者程式语“在线判断(反应时)”作业中所表现出的平均反应时(MRL:Mean response latency)、准确率(AR:Accuracyrate)和表征效率(RE:Representation efficiency)(表征效率以平均反应时为分母,以准确率为分子,即RE=AR/MRL)。我们运用SPSS 13.0社科统计软件,统计出高、低二语水平者四类程式语表征效率平均值的T检验组间差异。
表1反映了高、低二语水平者在四类程式语表征质量上所呈现的组间差异,且其差异(除程式语4准确率外)均有统计学的显着意义(p=.000<.01))。也就是说,高二语水平者程式语表征的质量指标(含反应时、准确度和表征效率)优于低二语水平者,并处于显着的领先地位。
(2)程式语表征水平与译语词汇提取质量的相关性实验二结果回答了程式语表征水平与汉-英译语词汇提取质量(含流利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统计数据源于汉英译语词汇提取的结果,即计算机记录下的关于对四类程式语的平均流利度(即平均反应时)和平均准确度(即平均词汇翻译得分)。高、低二语水平受试的译语词汇提取平均反应时分别为3762.4203毫秒和7698.9485毫秒。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受试在译语词汇提取速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显着意义(t=-6.771,p=.000<.01)。高、低二语水平受试译语词汇提取的平均准确度分别为71.7813和61.0303,且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受试在译语词汇提取质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显着意义(t=-4.850,p=.000<.01)。程式语表征效率与译语词汇提取流利度(或反应时)呈负相关(r=-.808),且具有统计学的显着意义(p=.000<.05),程式语表征水平与译语词汇提取准确度呈正相关(r=.775),且具有统计学的显着意义(p=.000<.05)。较高的相关值和显着意义说明受试的程式语表征水平越高,其译语词汇提取的流利度、准确度就也越高。
(3)四种类型程式语表征对译语词汇提取质量的预测力为了探究四种类型程式语表征水平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预测汉-英译语词汇提取的质量,我们进行了基于高、低二语水平的程式语表征预测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于高二语水平者,回归分析显示四个独立变量(RE1:多词结构、RE2约定俗成表达法、RE3限制性短语、RE4句子建构)共同可以预测词汇提取“流利度”
32.90%的变化。
具体而言,程式语2(约定俗成表达法)拥有最强的预测力(-.574),且达到统计学的显着意义水平(p=.001<.01)。“准确度”的回归分析显示四个 独 立 变 量 一 起 可 以 预 测 词 汇 提 取 准 确 度50.60%的变化。程式语3(限制性短语程式语)对于提取的“准确度”具有最强的预测力(.711),且达到统计学的显着意义水平(p=.000<.01)。
上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涉及高二语水平组受试的表征预测力,低二语水平组受试又是怎样?
回归分析显示四个独立变量一起仅可以预测词汇提取“流利度”17.90%的变化。从具体自变量来看,程 式 语1(多 词 结 构)拥 有 最 强 的 预 测 力(。423)且达到统计学的显着意义水平(p=.014<.05)。与流利度指标明显不同的是,四个变量关于“准确度”的整体预测力高达59.6%.具体来看,低二语水平者程式语1(多词结构)拥有最强的预测力(.589),且达到统计学的显着意义水平(p=.000<.01)。
3.分析与讨论
(1)程式语表征的二语水平效应联结主义模型为上述统计结果中的高、低二语水平者程式语心理表征差异性特征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解释性框架。现代认知心理学 “联结主义范式”被看作是探讨心智加工的一种新的科学理论,“并行分布处理”构成该范式的核心思想,它把信息加工的过程描述为“大规模并行的”、可以“同时处理大量信息”的过程[20]134.我们可以大致推测:二语学习者的程式语表征将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较之低二语水平者,高二语水平者程式语心理表征的概念知识的“分布表征”更加趋向于完善,程式语心理表征单元之间的“权重”(weights)的正强度更高,单元之间的联结也呈“强势”状态,并且能够实现基于神经激活的“并行”操作和加工。不仅如此,本研究中的高二语水平受试的程式语表征现状和当前水平还可预示低二语水平受试程式语表征的发展趋势和表征特征。
(2)译语词汇提取的程式语表征效应较之低二语水平者,高二语水平受试在词汇提取时所呈现了较少反应时和较高准确率,程式语表征水平与译语词汇提取质量具有相关性。实际上,汉英翻译词汇提取涉及两种语言词汇的转换,其转换效率(含流利度和准确度)势必与二语学习者的内在心理词汇表征范式和表征质量密切相关。“联结主义”模型为高速、高效的汉英词汇翻译提取加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高二语水平者记忆知识的分布表征是联结主义神经网络优势的前提条件,有了分布表征,才有实现并行加工和操作互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水平二语者的译语词汇提取的前提条件是双语词汇知识的分布表征,这是确保其高速并行加工有效实现的基础;同时分布表征还可以提高二语学习者记忆加工的容错性和操作互补性,使汉英词汇提取的高准确率得以保证。
(3)程式语表征对译语词汇提取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四种类型的程式语表征对于译语词汇提取流利度和准确度有着不同的预测力,具体为:高水平二语者程式语2(约定俗成表达法)和程式语3(限制性短语)对于译语词汇提取质量有着很强的预测力;低水平二语者程式语1(多词结构)对于译语词汇提取质量有着很强的预测力。各类程式语表征对译语词汇提取质量产生非对称的影响效应,这是由程式语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结构、语义特点决定的。从四类程式语的语义和形式的限制性而言,程式语1多词结构<程式语2约定俗成表达法<程式语3限制性短语<程式语4句子构建。低二语水平者倾向于“自由组合”表征,而高二语水平者则倾向于“限制性组合”表征。换而言之,随着二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习者的程式语心理表征逐渐从“自由”走向“限制”的模式。从程式语表征的角度支持了“自由走向限制”的二语表征发展路径的推断性假说。
五、结语
受二语水平影响,两组受试的程式语心理表征加工范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程式语心理表征对于译语词汇提取的效应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类型的程式语表征对译语词汇提取有着非对称的影响效应。由于译语词汇提取过程中涉及了认知加工的众多因素,比如二语学习者语法能力,心理词汇知识,百科知识等,本实验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可以从影响程式语表征认知加工的词内、词外因素方面,以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加工特征展开进一步的验证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杨玉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1999(3):24-27.
[2]陈万会.词块的心理现实性及其特征[J].外语学刊,2008(6):60-62.
[3]刘婷,詹宏伟.陌生语块突显对其附带习得及文本理解的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