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测试中认知诊断理论的运用探析(2)
时间:2017-03-17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作者:李晓娟 本文字数:5919字
三、认知诊断理论在语言测试中的应用
与一般的测试相比,语言测试的认知诊断要对人的心理加工过程、认知结构等进行测量,这一点相对比较困难,因为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人脑的运转与思维过程,只能通过测试的结果来分析和加以诊断。由此可见,对认知诊断模型及发展、认知诊断操作流程和认知诊断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有清晰的认识是很好地将认知诊断理论应用到语言测试中并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的必要条件。
(一)认知诊断模型及其选择
认知诊断充分吸收了认知心理学对人类认知加工过程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的成果,开发出了具有认知诊断功能的心理计量模型(简称为认知诊断模型),并将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直接纳入计量模型中,进而提供认知诊断信息[11]3.它的实现是建立在三大理论基础之上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现代统计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首先,现代认知心理学为测试的编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测试的开发提供了指导;其次,心理测量学使测试所包含的认知属性等融合到了测量模型中,从而使被试的认知结构模式化,有利于实现对被试的认知诊断。最后,统计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实现了对数据的深层次分析,也有利于对未知参数作出估计。
心理测量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们经过不断尝试,开发出了越来越多的认知诊断模型,用以测量被试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并提供认知诊断信息。在众多的认知诊断模型中,RSM,AHM,RUM 和 DINA 目前在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但每种模型都是针对具体情景下提出的,各有其特点。实现语言测试的认知诊断,选用认知诊断模型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不同的认知诊断模型具有不同的认知假设,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认知诊断模型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该模型是否和测试项目反应机制相匹配,以及是否能够提供充分的技能诊断信息。
(二)认知诊断测试应用流程
语言测试的认知诊断,要求测试必须经过仔细挑选和认真设计,要涉及相关认知技能或认知属性,这样它才能够激发出被试的认知结构或技能掌握情况下的外在行为表现;此外,测试者由这些认知属性和测试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认知诊断模型或心理计量模型,从而将要测的技能与被试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化,再通过被试的测试表现来推出他们的内在知识结构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要达到以上目的,认知诊断的应用流程主要包含以下7个步骤(具体流程见图1):描述测量目的、创建属性空间--构建认知模型、根据认知模型设计测验Q矩阵、开发和分析评估任务、选择和评价认知模型(Q 矩阵)和认知诊断模型、模型参数估计、报告评估结果及补救。
认知诊断在开始前,测试者的测量目的必须十分明确,因为它决定了测试所涉及的属性和属性空间,同时,明确测量目的也是建立认知模型的基础,是实现诊断目的的前提条件。传统测试并未对被试在完成测试过程中的心理历程进行描述与说明,而认知诊断测试则将被试可能涉及的心理过程分解成多个认知属性或技能,并通过建立认知模型来做出诊断,这个认知模型又可以通过Q矩阵来进行数字化解释。由于属性空间的界定涉及多个领域,专家们经讨论后得出,认知模型不止一个,因此对于认知模型的选取,测试者需要谨慎地做出选择。在认知模型确定之后,测试的编制,即测试的设计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测试能否为被试提供充分详细的信息。测试的设计涉及到一些相关的原则和约束条件,如题型、信度和效度等等,因此测试者在设计测试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根据测试的设计,认知诊断任务的开发及施测便可以实行。再者,选择恰当的认知诊断模型进行评估也是不可或缺的,它能促使心理测量成功地对被试的认知结构和被试间的差异进行考查,实现对被试认知情况的诊断。在认知诊断评估的实施中,心理计量模型的参数必须是可以估计出来的,参数估计后,还要对测试的信效度、模型与资料的匹配度进行评估。在以上步骤结束后,分数报告就可以用来解释和说明许多问题了,当然,这里的分数报告不仅包括公布测试分数,也应包括对分数所做的解释。在认知诊断测试中,这些步骤也可以概括为五大过程:第一,诊断目标的确定。第二,认知模型的构建,目前认知心理学家还未开发适合于成就测试的认知模型,因此研究者可以采用与认知心理研究范式来构建适合认知诊断的认知模型。第三,测试项目的设计,这涉及到认知属性之间的层级关系,也就是测试各项目的考核方式。第四,项目的编写,即根据项目考核模式来编制相应的试题。第五,测试组卷,这一环节需要保证认知诊断测试编制的基本原则,例如试卷的项目考核模式应包含可达矩阵,且对每个属性的测量次数不少于三次等。
李晓娟. 认知诊断理论在语言测试中的应用研究[J]. 惠州学院学报,2017,01:97-100+115.
相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