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研究热点5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0-02-26 共16399字
  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所以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篇文章就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大家介绍几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的范文,供给大家思考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第一篇:道家乐观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摘要:物质充裕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精神“空虚”这一巨大困境,相应产生了许多地消极和悲观情绪,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威胁和损害。在中国道家传统文化中存在丰富的乐观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妄为的乐观思想,强调“安时处顺”。面向大学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乐观思想的教育,积极向上,克服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悲观主义,维护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传统文化; 乐观思想; 大学生心理健康; 道家;
 
  乐观是个体对结果的一种正向期待,是指对人、事、物及其未来报以积极的看法,在主观上对它们的发展轨迹进行积极评价。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情绪指标,有研究测查乐观人格和心理健康两个指标,发现乐观人格分数和心理健康分数存在显着正相关[1];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个体整体气质性乐观与自尊、自我效能、生活满意度等指标有显着正相关,与抑郁、焦虑、压力等指标显着负相关[2]。
心理健康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物质的极大充裕和精神的极度困乏之间的深刻矛盾,致使该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中产生了更多的抑郁、自卑等负性情绪,这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伤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许多哲学意义,充满厚重的人文情怀,其中乐观心理思想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构建积极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中国道家传统文化中“安时处顺”的乐观思想
 
  道家认为“道法自然”,世间万物都有自身的规律,依照自身本性运行,人心生出仁、义、礼、乐,反之仁、义、礼、乐又迷惑人心[3]。道家的乐观是忘我的乐观,安时处顺,消除人与万物之间的矛盾,达到“天人合一”,超然自我的境界。正如《庄子·逍遥游》中所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乐观是一种精神境界,与物质财富、感官享乐无关,强调“知足不辱”,《道德经》倡导少私寡欲,主张“无为而治”,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做到与“道”合一。
 
  1.1 道家“以内乐外”的乐观思想,抱朴守拙,倡导提升精神境界
 
  道家倡导“以内乐外”(《淮南子》),真正“乐”不在于物的丰富,感官享乐,而在于自得其性,自得其乐。道家重视精神的恬适、心灵的豁达,讲究内心清净无为,洒脱自然,通过内心和精神上的超然来达到外在的乐观,《庄子·天道》提到“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道家的乐观不受外物所扰,同时也不打扰外物,是一种追求本真,通于自然的乐观,是一种精神快乐。魏晋时期受道家影响很大的嵇康曾指出“有主于中,以内乐外,虽无钟鼓,乐已具矣”,阐明了道家主张抱朴守拙,精神之乐高于物质需要和感官享受,正呼应了《庄子·至乐》,它强调了道家的乐是指摆脱世俗之乐,追求符合万物常性的精神境界。
 
  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形成了一套“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庄子·大宗师》)和“与天合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的乐天主义的哲学,这种“乐”虽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感性之乐,但也没有绕过和抛弃感性之乐,而是企图超脱,最终至乐。着名的濠梁之上的辩论,庄子见鱼出游从容,而知鱼之乐。对道家来说,乐观并非是一种享乐,并不是消解人性欲望,而只是消解了关于功名等世俗欲望,并对人的本能之欲进行内涵转换,而将人之欲框定于对生命的尊重,顺应自然[4],是一种心智的顿悟和超越,是一种主张“无为而治”“惟道是从”的绝对自由的境界。
 
  1.2 道家追求本真,化忧为乐,主张心灵的虚静和超然,降低焦虑和抑郁
 
  在《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代表了我们顺其自然的加强道德修养,无忧无虑,达到心灵的虚静超然,从而做到不焦虑、不抑郁,不受压力所迫,回归本真。庄子认为的极致人格状态为“至人、真人、神人”顺应环境,从精神层面达到对死、生、梦、醒的超越,凭借体悟“道”,至于极致人格状态:以观察者角度审视人生的美妙,不问是非功过,忘乎物我,达到天人合一的极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种人格状态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审美人世万物,这种审美本身就是“至乐”[5]。
 
  道家主张乐观和忧患同时处于事物阴阳两极中,《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讲究阴阳调和,即化忧为乐,一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乐观心理,逆境的极点是顺境的起点。道家认为生命本身就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困境和挫折,渴望自由又无法逃避人生痛苦,付出努力也受现实世界束缚,存在诸多忧患,正如《庄子·德充符》中提到“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讲的是世俗间各种各样的物质和主观感受,世俗之乐绝非是道家所追求的乐,我们虽无法改变世俗间不幸和困难,但我们可转化,通过改变和提升精神境界,做到齐生死、顺应时命、无情无欲,即“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心灵的虚静和超然是化忧为乐的转折点,摆脱世俗的困扰是获得乐的关键。
 
  2 中国道家传统文化中乐观思想的启示
 
  以老庄代表的道家“安时处顺”的乐观思想,促使我们知足常乐的品质,追求精神上的自然,同时也具有对现实社会的关怀。根据道家传统文化所阐释的乐观思想,可将“乐观思想”贯穿心理健康教育育人理念转变,显性的融入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补充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涵,在回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潮趋势的同时,构筑更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育人体系。
 
  2.1 用“乐观思想”转变心理健康教育育人理念
 
  道家“以天合天”,顺性、顺势而为,生成自身的感受。一直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出发点,从而忽视了更多“健康”学生对高品质心理健康需求,同时,西方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在中国落地时需要消化吸收和文化基础错位问题,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引入以道家“乐观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心理育人理念,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从制度层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心理育人相结合,把“乐观思想”的相关教育加入高校心理育人的顶层制度框架中。二是人力层面,加强高校心理健康四级育人体系中“乐观思想”的培育,尤其要与辅导员队伍中已开始的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同时建立一批具备“乐观思想”的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三是实施层面,将“乐观思想”融入心理咨询、心理课程建设、心理活动全过程。
 
  2.2 用“乐观思想”显性融入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
 
  道家所倡导的乐观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乐观,是境界提升后的心理与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是心灵超然的境地。它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人的喜怒哀乐,鼓励人们超脱物质世界的束缚。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咨询和治疗是解决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事实上,高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普遍来自西方,然后通过本土心理咨询师的相关研究、培训并结合个人理解进行本土化,致使心理咨询技术的本土化过程差异大、时间长、难度高。因而需要通过显性手段将“乐观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一是形成道家的“乐观思想”的方法论,有效融合到认知行为疗法、现实疗法等咨询治疗过程。二是将“乐观思想”中的“道法自然”等作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目标结果。三是逐渐形成西方心理咨询技术与道家“乐观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结合的本土化心理咨询技术。
 
  2.3 用“乐观思想”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道家乐观心理思想对自怨自艾充满了排斥和否定,主张人和自然的统一和谐、内外合一,提倡“以内乐外”,倡导个体向内承担责任承担义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其中必修课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行的课程涵盖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而选修课主要以人际心理、心理素质训练、潜能开发等为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两类型课程对道家“乐观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述甚少。因而,用“乐观思想”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一是将道家“乐观思想”融入必修课程设置,如情绪调节、生命的意义等加入道家忧乐观、自然观等。二是积极开发设置以道家“乐观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用乐观思想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
 
  2.4 用“乐观思想”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涵
 
  道家倡导“追求本真”“安时处顺”而顺其自然,不“妄为”,对个体和社会有积极意义。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当引入道家“乐观思想”,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涵。一是追求本真,加强个性化的心理宣传、教育、帮扶工作,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表达,进行“乐观思想”的引导。二是将道家“乐观思想”融入高校学生心理社团建设,将传统文化和心理教育有效结合,寓教于乐,提升学生心理社团吸引力和成效。三是将道家“乐观思想”加入心理健康活动中,营造“乐观”的浸润式环境,鼓励大学生积极面对,承担责任和义务,通过“乐观思想”来加快成长的质量和步伐,更好的应对困境和挫折。
 
  3 结语
 
  道家传统文化中的乐观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与进化,传统的乐观心理重视精神上的感受,摈弃了身体和物质享受,同时,在忧、乐的对立转化上,更侧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当前大学生中存在及时行乐、享乐主义、物质至上的趋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背离的,即使物质极大充裕,缺乏心灵或精神满足,从而不能有乐观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乐观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发扬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机能的建构,使大学生在迷乱的物质世界里获得心灵安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让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中迸发出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林乃磊,张小明,等.初中生乐观人格,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9):1092-1093.
  [2]齐晓栋,张大均,邵景进,等.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4):392-404.
  [3]陈永涌.论中国古代乐观心理的文化内涵[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6):157-160.
 
  文献来源:陈国栋,佟卓尔.道家乐观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2):23-24.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第二篇:人际关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摘要:交往是人类社会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对于个人来说,进行人际交往可以提高个人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是保证人格发展成熟的重要途径。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更是一堂必修课,是进行正常大学生活的必要手段。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普遍都存在着一些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他们对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矛盾与冲突感到无所适从,这些问题干扰着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甚至会导致大学生失眠、焦虑、恐惧、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而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就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对人际关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与阐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人际交往; 大学生; 训练; 心理健康; 分析;
 
  一、引言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而人际交往是每个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学生通过日常的人际交往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寻求别人的理解,还可以建立深厚的友谊,共同探讨人生的方向。人际关系处理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都不可避免的会与其他人发生联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由于其年龄与心理特点,他们渴望独立,脱离父母的束缚,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他们就需要与别人交往,但在实践中许多大学生因为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或者是与人交往的技巧,使得他们在交往中体会不到乐趣,反而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
 
  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1.完善个性发展
 
  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完善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后天的生活与学习工作环境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影响是十分大的,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个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中,那么他就会受到积极的影响,自己慢慢的也会变得乐观向上,对任何事物都抱有希望,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也能看到这件事情积极的一面。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也会提高对自己的认知,不断的学习他人的优秀的品质,从而完善自己的个性。
 
  2.心理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着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上帝,就是野兽”,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人际关系对人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背井离乡,离开父母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学习,很容易就会在心里产生失落感与孤独感,在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找人去倾诉交流,排解心中的抑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在与他人的交谈中获得关爱,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3.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每个大学生最终都是需要走上社会的,而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都是在大学中完成的,大学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每个人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就是建立自己人际关系的过程,大学是大学是社会化进程的起点,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加速阶段,在大学时期,每个人通过与他人进行形形色色的交流来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同时也促进交往内容的不断深化,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学到进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明确自身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断走向成熟。
 
  三、当前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
 
  1.根据年级分析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方面有着显着的不同,在交往过程中的表达方式、行为举止以及思想理念等方面都有差异,主要原因还是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大一学生刚刚从激烈的全国考试中解脱出来,对大学生活充满希望,尤其是在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朋友时,难免会出现激动、好奇以及不知所措的情绪。大二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活以后,对大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初步的转变,通过一年时间段接触,大家在完成学业之余开始有针对性的交朋友。到了大三,大家基本上都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开始慢慢的通过实习和社会实践来接触社会,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而对于大四学生来说,面对考研、就业等压力,大家基本上就开始为自己未来的道路选择而忙碌,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意愿就会相对弱一些。大学生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特定阶段的烦恼,在恋爱问题、考试焦虑和孤独感等问题上,基本上呈现出年级越高,人际交往烦恼越大的特点。
 
  2.根据性别分析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也大不相同。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评价和认知、交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坦诚程度等特征上,基本上呈现出女性高于男性的特点,这表明女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更主动一些。在大学生活中,男性的心理问题要多于女性,这主要是因为男女的心理成熟程度不同,女生相对要比男生早熟一点。另外,社会对男女角色的期望不同,多年来社会的传统文化对男女角色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观念和看法,社会认为男性要更坚强一点,要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在面对问题时要表现出比较坚韧的态度,这种性别角色上的区别对待,使得许多大学男生在面对挫折时,基本上都选择压抑自己的内心想法,独自承受巨大的痛苦,基本上不会去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以维护自身的男性自尊。而女生往往不同,他们在遇到一些不太顺心的事情时,会直接向别人倾诉,排解自身的抑郁情绪,缓解心理障碍。
 
  3.根据专业分析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我们以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比较为例,理科生在人际交往的主动性、交往的互助性等方面要强于文科生,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认为文科生应该比理科生更加主动,其实是因为理科生平时所学专业的影响,他们基本上逻辑都比较严密,在人际交往中比文科生有更为正确的理念,他们对于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都会主动去追求,因此比文科生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另外,理科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难免会做许多实验,在实验中需要与别人相互协助来完成,所以就会表现出更多的互助性。而对于文科生来说,他们在情绪失调的问题上要高于理科生,这主要是因为文科生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受到各种文化冲击,对不同地域和不同种族的文化都有接触,久而久之就会有更多的情绪体验,也更容易变得多愁善感,情绪也比理科生更容易失调。
 
  4.根据地域分析
 
  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相较城市大学生来说经济方面会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对大学生活感到不适应,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多样性,也给农村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慢慢的农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出现封闭、被动的特点,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严重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在学习方面,农村学生可能一直以来都是学习中的佼佼者,但是到了大城市以后,许多优秀的人集中到了一起,在学习中难免会产生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大学生很容易就会把自己否定,认为自己就是不如别人,因此缺乏生活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性教育方面,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村学生在中学时代所接受的性教育很少,这在大学生活中也会对他们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四、大学生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大学生要想在大学生活中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要遵从以下几方面的交往原则:(1)诚信原则。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第一原则就是诚信,互相之间要真诚相待,信守诺言,这也是人们最为看重的品质。(2)宽容原则。人与人在交往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收敛自己的脾气,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宽容是矛盾的润滑剂,是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关键。(3)尊重原则。尊重对方是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必须遵守的原则,互相尊重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情感,不能因为自身的优势就蔑视对方,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样的交往是不对等的,自然也不会长久。(4)适度原则。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有选择性的进行交往,把握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既不能封闭自我,也不能泛泛而交,对交往对象要慎重选择。
 
  五、小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于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地域的大学生来说,在交往过程中都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几点基本原则,但由于本人学历的局限性,尚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大家谅解。
 
  参考文献
  [1]韩健,刘烨.《刍议人际关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华章,2013,(12):110-111.
  [2] 刘佰桥.《人际交往训练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07,(10):11-12.
  [3] 韩雪茹.《人际交往能力对飞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科教创新,2016,(5):192-192.
  [4]彭伟.《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院报,2016,33(12):14-15.
 
  文献来源:冷艳,李斌,杜勇.人际关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24):244-24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第三篇: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摘要: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已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网络虽然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带来了方便、为生活带来了娱乐,但也存在一些消极问题,如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沉迷于游戏等,这不利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为弱化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高职院校在教育工作中必须积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合适、合理、健康地在网络天空翱翔。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网络心理健康; 教育途径;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每一位高职学生,如何趋利避害也成了高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为减轻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于高职学生现存的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开展教育,引导每一位高职大学生更好地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心理健康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现状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网络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包括对大学生的人格、情感、人际关系、社会化认知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网络影响开始沉迷于网络,“网瘾少年”“网瘾少女”比比皆是,有的学生是受游戏的影响,有的学生则是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还有的学生甚至会因为网络误入歧途,参与网贷、网络赌博等,这让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的一生甚至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首先,对高职学生进行适当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心理健康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对高职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的个人发展、综合素养提升,更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很多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时常会做出错误的行为选择,在影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适当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给学生以方向,更有利于构建民主法治、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强化认知,科学引导
 
  要想让学生摆脱网络的负面影响,能够正确利用网络,教师就必须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政教育工作中,既要在书本内容中添加相关内容,又要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同时教师要注意利用案例实施教学,直接而又生动地与学生心灵产生对接,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负面危害。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引导,通过开展讲座、举办活动、案例分析等方式鼓励学生摆脱网络泥沼,正确使用网络。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每一位学生更能够警醒自己,也能够正确地使用网络。此外,教师要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大千世界的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沟通,适当监督
 
  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分析每一位学生所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改变过去的无差别化教学,以更好地提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既要运用和蔼的方式、倾听的态度去和学生交流,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监督和引导,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一言一行,对存在特殊行为活动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以防止学生误入网络深渊,“防患于未然”。
 
  (三)开设平台,解决问题
 
  教师要注意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以及网络心理健康平台,给学生以寻求帮助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的心理压力才会缓解,才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和教师一同携手对抗消极的“网络恶魔”。
 
  当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校园网等及时传播正能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料,无时无刻地影响学生。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观看下深化对网络的认知,进而实现有效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四、结语
 
  新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了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教育机会,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开展恰当的网络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常敏.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J].文教资料,2013(25).
  [2]李红梅.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效性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11).
  [3]何雯,王静.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13(04).
 
  文献来源:田本滢.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J].亚太教育,2019(11):49.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第四篇: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然后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新媒体相结合;开展网络适应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建立和完善多元的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干预机制;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技术支持系统下出现的一种媒体形式,其信息资源丰富,信息获取便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效能。大学生思维敏捷、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新媒体已全面而深刻地融入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尚浅、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对新媒体呈现的繁杂信息缺乏客观的认知和判断,对新媒体冲击下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理性的思考,常常对大学生的认知、情绪及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进入新媒体时代以前,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教师、课堂和教材,这些知识和信息是经过筛选的人类文明的经典和精华。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搜索并下载资料,信息内容更加丰富,来源渠道更加多样,但是大量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也随之进入大学生的头脑。
 
  (一)新媒体会导致大学生认知效能下降
 
  大学生长期接触新媒体可能导致其感知能力下降,甚至可能麻痹其认知。现代大学生基本都能做到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但是当外部信息超过其正常心理负荷后,极有可能导致其产生心理压力或思维混乱,并且这些未经消化的信息长时间残留在学生潜意识中,会降低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大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从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二)新媒体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虚幻化
 
  首先,在新媒体时代的人际交往中,由于主要运用文字描述或声音判断、想象对方,因此很容易被对方的话语或声音影响判断,这种交往通常和现实中以具体活动和事件为载体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相差甚远,交往的深度不仅较浅,而且交往的建设性差,往往是虚幻的。一些大学生在现实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后转而依赖新媒体的虚拟人际交往来寻求安慰,这样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潜入其中,对大学生进行不良诱导,导致其产生消极的观念、情绪和行为。
 
  (三)新媒体会导致大学生情感体验趋向冷漠
 
  新媒体环境下,情感互动虽然可以通过文字和符号进行,但人们无法体验到面对面交流产生的真实丰富的情感。这导致大学生缺乏多样的情感体验,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愿意回应别人的情感表达,甚至会下意识地逃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对周围事物变得漠不关心,最终可能导致大学生情感的缺失和异化。
 
  (四)新媒体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从过去的理想主义逐渐转为世俗功利主义。新媒体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不可控性,大量的西方文化观点充斥其中,对大学生产生了无意识和微妙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被个人主义思想诱导,被追求物质和利润的价值取向所诱惑,导致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出现扭曲。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
 
  本研究通过对某省6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调查,以期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状况。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省普通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57份。
 
  (三)研究内容
 
  问卷设计兼顾不同高校的学科特点,确保问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主要围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互联网使用情况、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以及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等五个维度展开。
 
  (四)研究结果
 
  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第一,是否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满意。91%的学生在回答“是否满意自己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时选择了“满意”。80%的学生在回答“是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时选择了“没有”,但是选择“有”的学生仍然高达20%。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群体中出现自杀行为的概率较大。第二,主要存在的心理困惑。学生在回答“你的心理困惑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时,排在前三位的选项依次为个人发展规划、就业和学业。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是对未来发展的迷茫和不确定性。第三,是否能够认识自身的优势。学生在回答“你认为自己具备哪些优势”时,选择“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学生占27%,选择“情商高”的学生占32%,选择“智商高,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占54%。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是积极健康的,对自己的发展充满信心和美好预期。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第一,总体效果评价。在回答“你认为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有效”时,仅有7%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较有效”。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包括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格塑造等内容,而选择挫折教育、性心理知识及创新教育的学校占比仅为6%、5%、5%。授课形式多以小班讲授为主。关于教学效果,46%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一般,还有26%的学生认为效果不理想。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情况。53%的学生在回答“你们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情况”这一问题时,选择的是“偶尔开展”,而且选择“从未开展过”的学生占了15%,可以看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没有真正引起高校的重视,更没有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广泛和积极的影响。第四,心理咨询开展情况。在回答“在出现心理困惑时,是否会选择去做心理咨询”时,54%的学生选择“会”,而在回答“你更希望通过哪种方式进行心理咨询”时,选择微信、QQ等网络咨询方式学生为64%,选择面对面现场咨询的仅为17%,从中可以看出,网络咨询已成为大学生更为认可的心理咨询方式。第五,心理社团及心理网站开展情况。在问及“你是否知道学校有心理社团或心理协会及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时,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知道”。由此可见,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社团及网站的建设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方面成效甚微。
 
  3. 学生使用网络情况。
 
  调查显示,学生利用网络主要还是进行休闲娱乐等活动,87%的学生选择了“每天都离不开网络”,可见大多数学生对网络都存在依赖性。
 
  4. 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
 
  在回答“你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什么”这个问题时,选择从网络上获取的人数占比为36%,选择从课堂上获取的人数占比为24%,可见互联网和课堂已成为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
 
  5. 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
 
  在回答“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时,56%的学生选择的是“帮助小部分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恢复正常”。在回答“你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期望”时,67%的学生选择了“希望能够帮助大部分人正确认识自己和规划自己,进而获取幸福感和成就感”,这反映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美好预期,也折射出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调查发现,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资讯的主要载体,高校应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新媒体相结合
 
  高校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应该认清新媒体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作用。实践中,高校要通过开发与大学生学习、娱乐相关的网站和App等建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新媒体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思想以图文并茂的网络新媒体形式展现出来,以此对大学生进行普及教育,防止其在新媒体时代出现心理特征异化。同时,高校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系列活动,如以“呵护心灵,放飞青春”为主题的团组织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强心理健康观念,缓解心理压力,满足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娱乐方面的健康需求,使其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开展网络适应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复杂多元、良莠并存的社会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各高校研究的热点话题。
 
  对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适应网络,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的塑造和培养。一方面,高校要引导学生对上网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的习惯,避免大学生过度利用网络带来的心理危害。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有效挖掘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的积极因素,如根据大学生实际心理问题开设网上心理学选修课程,将网络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走积极、健康的网络之路[1]。
 
  (三)建立和完善多元的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标准和文明素质,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学校课程及学生实际心理健康状况出发,有的放矢地采取具体措施。高校可以设立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及时有效地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在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让学生能够直接和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教师进行沟通;“利用高校图书馆优质的图书情报资源,针对学生测评结果推介相应知识,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上实现自助式学习”[2]。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障碍,寻找更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构建起建设性的、多元的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
 
  总之,“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校心理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以预防和促进发展为导向。”[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化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充分激发其潜能,使其获得乐观积极的健康心态,拥有积极、健康、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程振凯.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正外部性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2):259-261.
  [2]龚焕燊.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平台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0):124-128.
  [3]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8):125-132.
 
  文献来源:周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83-84.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第五篇:谈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研究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开展相应的学生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大学生; 寝室关系; 心理健康; 对策;
 
  笔者自从事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以来,接触过各式各样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烦恼的学生,其中很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人际交往困扰前来咨询的。经过交谈了解到,困扰他们最多的是寝室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笔者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且与学生交流发现:人际关系困扰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寝室人际关系又是大学生所有人际关系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心理健康
  一、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因素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独生子女居多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很少有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经验,在入大学之前也较少有住校的机会。他们来到大学,开始寝室生活,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同吃同住,一开始会有较大的新鲜感,但新鲜感很快被不同的生活习惯、不断的小摩擦等因素消磨掉,寝室人际关系开始出现问题。由于现在的大学生个性鲜明、以自我为中心,极少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寝室矛盾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反而使问题扩大化、严重化。例如有的学生生活作息时间与大多数人不同,喜欢熬夜,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同寝室其他同学休息,当同学向他提意见时,他觉得是别人没事找他麻烦,这就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不会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二)家庭经济水平不同
 
  同寝室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经济水平差距明显。可能在中学时期,同班同学都与自己家庭条件相似,所以并没有明显的贫富差异。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来自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也有的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这就会使一些学生,尤其是家庭条件比价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感或仇富心理,表现为退缩、自闭、不愿与人交流,或自我保护、攻击性强,这些都不利于寝室关系的和谐。
 
  (三)性格各异、情绪不稳定
 
  每个个体都有其自己独特的个性,不同性格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寝室,组成一个小团体,如何很好地融合是目前有些大学生还把握不好的。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容易融入集体中,但其有强烈的交往意愿,往往因交往不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性格张扬,容易引起他人反感。另外大学生的情绪有其独特的特点,具有两极性,即强烈、狂暴性和温和、顺从性并存;也具有封闭性,即感受不太愿意向外人吐露;还具有敏感性,到这一年龄阶段情感变得很细腻,情绪变得复杂丰富起来[1]。这些情绪特点和变化都不利于学生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
 
  (四)缺乏交流、沟通不畅
 
  笔者在实际咨询工作中发现寝室关系存在问题的最大原因还是同学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不畅。很多寝室的问题起因只是一些小矛盾,因彼此之间没有及时沟通,导致积怨越积越深,最终寝室关系破裂。
 
  (五)思想不成熟、行为幼稚
 
  由于现在很多家长和学校一味强调学习,导致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一门心思学习,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导致有一些学生虽然已经进入大学,但心理年龄与实际不符,表现为思想不成熟、行为幼稚。
 
  案例:丽丽(化名),19岁,大一学生,因寝室问题前来找咨询师咨询。据丽丽描述,她们寝室共有四人,除她之外,其他三人(以A、B、C代表)分为两伙,A和B一伙共同排斥C。丽丽认为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应该彼此友爱,并且从中调解,但调解的结果是A和B要求丽丽表明立场,是否选择跟C一起被孤立,同时C对丽丽的调解也不以为意。为此丽丽感觉很痛苦,叙述过程中几度痛哭。
 
  笔者接触过同类案例数量不在少数,在一般人看来,这可能是小学生才存在的行为,可是确实发生在大学校园里,还较为普遍。
 
  二、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经调查研究表明,不同的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关系和谐友好的寝室,成员相处融洽,关系紧密,满意度较高,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关系冷淡型的寝室,成员之间彼此漠不关心,缺乏沟通,各自进行活动,这样寝室关系的学生,满意度一般,认为寝室只是休息的地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如果其他人际关系处理得也不是很好,遇到挫折、危机时,缺乏社会支持,容易感到孤单、无助,进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关系敌对型寝室,成员之间有较大的矛盾冲突,关系对立,满意度低。长时间在这样关系的寝室中生活的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攻击性强等心理问题。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针对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培养学生健康和谐的寝室关系。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会造成很多寝室矛盾和问题,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寝室成员之间的矛盾,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和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要求学生出早操、晚上按时熄灯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二)传授学生正确的沟通方法
 
  寝室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往往是因为学生缺少沟通或不会沟通,教会学生有效的沟通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当遇到矛盾时,寝室成员要心平气和、开诚布公地进行交流,而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彼此理解、待人宽容。
 
  (三)在寝室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有些大学生除了上课没有其他文体活动,下课就窝在寝室,时间长了寝室成员间就会有摩擦产生。有的寝室学生是外务很多,基本不在寝室呆着,不到睡觉不回寝室。这些都不利于寝室成员之间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不利于沟通交流。学校要多组织一些以寝室为单位的文体活动和评比。现在很多学校都会进行文明寝室评比、特色寝室评比等,这样的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寝室的热爱之情,把寝室真正当成自己的家。另外,一些以寝室为单位的趣味运动比赛,以比赛的形式增加寝室成员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同时可以多鼓励学生开展一些自发性的活动,如寝室卧谈会、郊游活动等。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从学校角度来说,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拥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坚韧不拔的毅力、正确自我评估、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等,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难题,也有助于学生毕业之后走向社会能够充满自信地迎接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 注释:[1] 贾烜,樊富珉,基于身心灵理论的高校生命教育模式[J].北京教育(德育),2010(21).
  [2]王甫勤,顾源,小群体互动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3).
  [3]刘欣,不同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2006(15).
 
  文献来源:张玉婷.谈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86-8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