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戏曲文化产品从投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策划一系列文化热点事件可以使戏曲尽可能延长其作为产品投放市场的生命周期。首演成功后,青春版《牡丹亭》团队通过策划一系列文化热点事件充分为美国巡演宣传造势。首先,白先勇为当地高校师生和主流社区免费开展了十场介绍昆曲和《牡丹亭》创作经过的讲座,进行商业“预热”,极大地调动了媒体的口味,激发了潜在消费者的观赏兴趣;其次,进军学术界,在伯克莱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牡丹亭》及其社会氛围:从明朝至今昆曲的时代内涵与文化展示”研讨会。这场研讨会由中、美、加等多所大学的着名学者参加,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昆曲在世界学术领域的覆盖和传播;再次,进军政界,在其团队的公关下,圣芭芭拉市女市长亲自宣布2006年10月3-8日为“牡丹亭”周,并通过在街道悬挂彩旗的方式来表示当地政府对这一活动的高度重视。如此宣传,青春版《牡丹亭》很快就引起了世界主流媒体的关注,《纽约时报》、《芝加哥先驱报》、《人民日报》、央视、凤凰卫视等三十多家新闻媒体都对演出盛况进行了详尽报道和评价。青春版《牡丹亭》也通过这一系列热点文化事件,在美国民众间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并成功成为聚焦海内外的媒体事件。
通过名人效应和热点事件的宣传推广,原本平常的戏曲创作和演出活动被加以放大和强化,戏曲产品从开发到投放市场的每一个步骤、过程、细节都成为吸引眼球的热闹场面或者流行时尚,煽起了大众的消费激情,也进一步刺激了人们对戏曲演出产品的消费欲望,从而延长了戏曲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
四、媒介传播整合化
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传播媒介,随着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传播方式迅猛发展,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除了传统媒体即报刊、广播、电视之外,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即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3G、4G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媒介--新媒体应运而生。与传统媒介不同,新媒体大多是一些“私人用品”,正是由于这种私密性, 使得使用者对内容拥有绝对的选择权, 从而也就使得戏曲传播的个性化特征和互动性特征愈来愈明显。戏曲艺术要在当代赢得广阔的市场和生存空间,就必须积极适应新媒体的这种传播特性,使受众群体最大化。
一是在戏曲院团和相关行业中增设新媒体部,将某个戏曲产品从剧目创作、资金募集、舞台表演、音乐创作、服装设计、人物造型等都挂到网站上去,使得剧目还未真正献演就形成产品关注热度;利用微信、微博、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等投放发布消息、组织活动、联动戏迷和社会各界,参与多领域的戏曲产品研发。
二是建立戏曲艺术音视频门户网站(及智能终端应用软件),以新媒体手段为依托,系统搭建集戏曲剧种介绍、名家名段介绍、戏曲演出信息、戏曲高清视频、戏曲评论专栏、戏曲论坛、戏曲博客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戏曲网站目前虽然数量众多,但都呈点状分布,网友无法在一个网站上有效获得戏曲各方面的相关信息,在全球数字化、大资料、大数据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打破常规思路,运用新技术、新架构对戏曲艺术进行多维度、立体化的内容创作与展示。
三是开发手机戏曲APP客户端,实现3G、4G移动平台的交叉互动优势,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戏曲信息的发布者、把关人,甚至剧目创作者和演出者,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传播戏曲信息,个性地表达自己对戏曲的看法,实现手机戏曲卡拉OK大家唱和随点随播,从而达到与网友共享、普及戏曲知识、传播戏曲艺术、促进戏曲艺术繁荣的效果。
整合一切媒介形态,尤其是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戏曲生产和营销中的作用是戏曲艺术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也是戏曲艺术在大数据时代积蓄力量获得新的传承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五、业态承载融合化
戏曲除了演出外,还可以与更多产业业态高度融合发展,全面实现戏曲与现代生活的高效对接。比如我们可以借鉴拉斯维加斯构建世界“赌城”的成功经验,全方位实现戏曲文化与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的无缝对接。通过戏曲主题酒店、戏曲艺术酒吧、戏曲特色餐饮,戏曲特色购物、戏曲狂欢节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形成多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一个集戏曲的演出、博览、创作、旅游、培训、主题公园、动漫等衍生产品开发于一体的“戏曲文化航母”--中国戏曲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已落户北京丰台,该中心同时也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所列的20个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之一。根据规划,中国戏曲文化中心总占地面积约5万至1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惟一的戏曲文化园区,其内核包括中国戏曲博物馆、戏曲剧场群、戏曲创意街区。其中戏曲创意街区将建设涵盖戏曲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酒吧等功能在内的戏曲主题公园,打造面向游客的戏曲体验区,并建立开放式剧场,使观众近距离了解戏曲文化魅力。此外,该中心还将建设集戏曲剧本剧目创作中心、戏曲电影电视创作中心、戏曲版权交易中心、戏曲人才培训中心等于一体的中国戏曲文化创作研发中心。
③这个项目的落地,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化实现路径的一次积极的探索,也是推动各地方戏曲的产业化升级和市场运作的一次良机,将为中国戏曲注入强有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宋培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成功案例解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2] 杨守松。昆曲之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 李康化。文化市场营销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13.
[4] 邓晓芒。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 肖凭,文艳霞。新媒体营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