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圆圈符号的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16 共2617字
论文摘要

  一

  《元刊杂剧三十种》 ( 以下简称 《三十种》)中,有多处圈符,有的为一圈符 "○",有的为两圈符 "○○",对于这些圈符的作用,徐沁君先生与宁希元先生均有说明.

  徐先生在 《冤家债主》第四折校记 "谁不奉一人圣旨"条中说: "…… '圣慈'原作二圆圈.'圣慈'二字据息、臧本补.按: 二圆圈疑当作 '圣旨'二字.元刊本狄君厚 《介子推》第二折,遇有 '圣旨'、'懿旨'等字样,均以二圆圈表示之."①宁先生也在该剧第四折校记 "赛五岳灵神,谁不奉一人圣旨"条中说: "元人写书,凡遇 '皇帝'、 '圣旨'字样,或二文全讳作 '○○',或偏讳,下字作 '皇○'、'圣○'.《元史·孛术鲁翀传》叙文宗时,帝祀天地、社稷、宗庙,翀为礼仪使,详纪仪节于笏: '遇至尊不敢直书,必识以两圈.帝偶取笏视,曰: 此为皇帝字乎? 因大笑,以笏还翀.'又, 《介子推》第二折于 '圣旨'、 '懿旨'诸字,或识以双圈,或写作 '圣○',皆可为证."②两位先生都认为 "○○"、 "○"代表 "圣旨"、"懿旨"、"皇帝"等,宁先生更是直言其作用是为避皇帝 "讳",并且引用文献来说明,似很有道理.

  二

  但是,"○○"、"○"此符号的真正作用是不是避讳呢? 我们将 《三十种》中圈符列以图表来分析: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说明: ( 1) 宁希元: "皇帝,讳作 '皇○'."①徐沁君: "钦奉皇命宣, '命'字原作一圆圈.今补.臧本作 '帝主宣'"②.今从宁说代"帝",不从徐说.

  ( 2) 宁希元: "圣旨,原本讳作 '圣○',今补."③徐沁君: "圣明, '明'字原无,作一圆圈.据臧本补."④今从宁说代 "旨",不从徐说.

  从表 1 可以看出,《三十种》中圈符的数量还是不少的.上表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的圈符是代替 "圣旨"、"懿旨"、 "皇帝"、 "旨"、 "帝"等字的,有一处是代 "天子"的,一处是代 "鬼"字的,有五处疑为分开唱词与科白,一处作用不明.然而上述 "天子"、 "圣旨"、 "皇帝"等词语,在 《三十种》中也可以直书.

  "天子"一词,在 《三十种》中出现有 50 多次,唯有 《衣锦还乡》第四折 "怎敢和大唐天子做对门家"中 "天子"识以双圈 ( 参表 1) ,其余各剧皆直书为 "天子".值得深思的是, 《衣锦还乡》中除 "大唐天子"外,在第一折中,"天子"尚出现五次,但均直书以 "天子"而不以圈符代之,如: 【混江龙】 "圣明天子百灵扶"、 【醉中天】"天子交微臣坐都堂食君禄"、【那吒令】"元赖着圣天子有齐天洪福"、【鹊踏枝】"托赖着圣明天子"、【赚煞尾】 "你怎能够一封天子召贤书"?由此可见,双圈符是不大可能避 "天子"一词的.

    《三十种》中 "圣旨"、 "皇帝"两词亦可以直书: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从表 2、表 3 来看,有些剧中又不以圈符代"圣旨"、 "皇帝"一词.在 《火烧介子推》中有五处都是代 "圣旨"、"旨"或 "帝"字的,有一处是直书的; 在 《霍光鬼谏》中,有一处是以双圈代替的,有一处是直书的.这就说明在同一剧中,以圈符代之,还是直书 "圣旨",是具有很大随意性的.所以很难说双圈符是为了避 "圣旨"二字的.而 "皇帝"一词,在有的剧中以圈符代之,有的剧中则直书,也很难下结论说双圈符是为了避 "皇帝"一词的.

  而且,《东窗事犯》与 《七里滩》中,圈符似有别的作用.尤其是 《东窗事犯》第四折 [滚绣球]"抵多少远在儿孙近在身.唬○谩神."中的"○"显然代 "鬼"字,难道 "鬼"也要避讳吗?而其余的 "○"似乎不代任何字,似乎是为了隔开唱词与科白的.

  所以,纵观以上三张表格对圈符、"圣旨"一词直书、"皇帝"一词直书情况的统计、分析,以及对 "天子"一词直书情况的叙述来看,宁希元先生所主张的 "圈符是为了避 '皇帝'、'圣旨'、'懿旨'"的说法,值得商榷.

  而且,元代刻书不行避讳,这是众所周知的.

  陈垣在 《史讳举例》谈到 "元讳例"时说:

  "避讳之繁,至宋金而极,至元则反之,廿二史劄记廿九有元帝后皆不讳名一条.一部元史,惟程讵夫传言: '讵夫名文海,避武宗庙讳,以字行.'余无所见.讵夫盖生宋世,犹习宋人之遗风."①陈红彦在讲到 "元代刻书的特点"时,也专门提到 "元刻的另一个显着特征是不行避讳"②这一点.这都说明终元朝一代,均不行避讳.

  宁希元先生引用的孛术鲁翀用 "○○"代"皇帝"一词,来说明 "○○"为避讳符号,不足为据.孛术鲁翀为金代贵族,金代避讳之风甚盛,《史讳举例·辽金讳例》指出:

  "不过金自灭辽之后,与宋人接触频繁,适当宋人避讳极盛之时,故金亦受其熏染,其避讳遂比辽为盛.③"这说明金虽为少数民族,但在灭辽后,受宋人避讳之风甚重,而由金入宋的孛术鲁翀还保留金人避讳习俗,再加上他十分仰慕汉民族文化,在元朝又受到极大的尊敬与待遇,所以,为了表示对元代皇帝的尊敬,他就借用金人用 "空字"避讳的形式来表示对元朝皇帝的感恩,但元朝本不行避讳,所以,在元文宗偶尔翻阅其笏板时,发现 "○○"符号时,觉得甚为惊讶,以至于问"此为皇帝字乎?"从元文宗的反应可以看出,元朝皇帝对汉人与金人的这种以 "○○"来代替"皇帝"一词的做法并不熟悉,否则也不会向臣子发问,并进而大笑之了.所以,陈红彦在提到程讵夫 ( 名文海) ,为避元武宗之名 "海山"而以字行时说:

  "他 ( 程讵夫) 用避讳,一是宋代人的积习难改,二是借此机会,表示深受元人恩宠的尊重,甚至是阿谀."④孛术鲁翀的避讳,不敢说是阿谀,至少能说明他 "金人避讳之积习难改",然一人避讳,不代表元人都避讳,正如上述陈垣、陈红彦评价程讵夫的避讳一样.

  所以,《三十种》的 "○○"此符号的作用并不是用来避讳的.

  三

  《三十种》属于坊间刻本,坊刻本其特点之一就是简体字盛行甚至用笔画少的字来代替笔画繁多之字.《三十种》中就经常用 "人、一"等字来随意代替笔画繁复的汉字,所以徐沁君先生云:

  "元本遇笔划繁复的字,往往用 '人'、 '一'等字代替."①既然 《三十种》已有用简笔代繁复之字之惯例,而古人亦有以 "方框"避讳之俗与以圈符避讳"皇帝"之先例,《三十种》可以将此三者 "合三为一",最终出现用圈符代替 "圣旨"、 "懿旨"、"皇帝"等做法,但这样做的目的并非是为了避讳,而是元时坊间本为求速成,虽已不行避讳,但刻工在刊刻时,还是识以圈符来代替,这样可以节省刻工不少时间.

  而用圈符来代替事物之名以求简易之法,元人已有文献记录,元吴澄 《易纂言外翼》卷七:

  "故传写洛书与河图,通作圆圈,取其省易也.如后世以隶书代篆,以掷钱代蓍之类,亦取省易云尔."可见,古人已用圆圈来代 《洛书》与 《河图》,目的就是 "取其省易也".这也更能印证《三十种》的 "○○"亦为 "取其省易也".

  如此一来, 《三十种》中出现以 "○○"代"圣旨"、"懿旨"、 "皇帝"等情况,并不是元人为了避讳,而是坊间刻本为追求刊刻简便而借用"○○"来达到 "取其省易"之目的.然而,由于《三十种》属于坊间刻本,所以,在刊刻时,并不严格遵守这一规定,这也是为什么同一剧中同是"圣旨"二字,有的用圈符*写,有的却不用而直书的原因.

  综上,《三十种》中圈符的作用大致有二: 一为刊刻简易而代替 "圣旨"、"懿旨"、"皇帝"等字,甚至代 "鬼"字,然而 《三十种》是坊间刻本,有时并不严格遵守这一做法,因而这些字有时也可以直书而不用圈符代替; 一为隔开唱词与科白.唯有 《东窗事犯》第三折 [秃厮儿] "臣望写黄阁千年○不朽,标青史万代名留."中的"○"不知何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