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地处中原地区,位于河南最北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之时,始设彰德府,至此彰德与邺、相州等名字一样,成为安阳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
应该说,在元代,彰德并不属于今天通俗意义上的河南省的建制,而隶属于中书省,大概属于今河北地区。彰德的这个多省交界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彰德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一方面,从北宋末年开始,以彰德地区为代表的北方地区经历长期的战乱,金灭北宋、蒙古灭金的战役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打响,战争给该地区带来了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文化交融,使得该地区的文化呈现一种多元发展并融合的态势;另一方面,彰德地区西依太行,东临平原,境内多条河流穿越,景色优美,尤其是西部山区远离战乱,吸引很多文人雅士来此隐居游历,创造了安阳地区灿烂的历史文化。
由于有着亘古的历史积累,元代期间在继承汉之百戏、隋唐之参军戏,接受民间大曲,唱赚、宋金杂剧、诸宫调的影响,在瓦肆与勾栏当中,形成了元杂剧。而彰德地区,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北方中原地区,是元杂剧的流布的主要地区。在元代的戏曲发展中,无论是戏曲文学、戏曲活动,还是戏曲文物在彰德地区都有着大量的遗存,作为可贵的戏曲历史文化资源值得今人珍惜。
一、彰德地区元代戏曲文学的发展
在整个元代,可考的彰德籍戏曲作家多人,其中有详细文字资料记载的主要有郑廷玉与赵文殷等人。
郑廷玉,彰德人,杂剧作家,生卒年月不详。钟嗣成《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名次位于关汉卿、高文秀之后。其名下有杂剧23种。现存6种。它们是《楚昭公疏者下船》、《包待制智勘后庭花》、《布袋和尚忍字记》、《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宋上皇御断金凤钗》、《崔府君断冤家债主》。其中《宋上皇御断金凤钗》、《崔府君断冤家债主》两种的著作权有异议。
关于郑廷玉的具体生平,钟嗣成并没有具体介绍,在《天一阁》本《录鬼簿》后有贾仲明补录的挽词云:《金凤钗》《打李焕》《后庭花》,《忍字记》《栾城驿》《双教化》,《凤凰儿》《料到底》偷闲暇。《因祸致福》关目冷,《贬扬州》《债主冤家》。《渔父辞剑》才情壮,《孙恪遇猿》节佳,《疏者下船》安顿精华。贾仲明的挽词实际只是对郑廷玉作品名目的罗列,并没有更为详细的资料。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郑廷玉之词,如佩玉鸣銮”,在“群英所编杂剧”目中,列郑廷玉所编杂剧二十一种。
在元代作家当中,郑廷玉是一位比较高产的杂剧作家。其作品题材广泛,艺术手法高超,语言本色、通俗生动,与他熟悉社会生活,洞察人情世态有莫大的关系。其作品所表现的主题也比较复杂,有对元代的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丑恶现象的无情揭露和鞭挞,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展现出卓越的讽刺艺术。但是在郑廷玉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中,又包含着天命论、因果论的消极思想,有着非常强烈的教化观念,这在元杂剧的作品中不太多见,也使作品的丰厚意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张本一先生认为,郑廷玉作品的主题倾向正是受到金元时期彰德地区儒学思想影响的产物。“他们的杂剧创作较之当时河朔其他地域的杂剧创作存在着更加明显的返儒倾向。”
赵文殷也做赵文益,钟嗣成《录鬼簿》同样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其身份为教坊色长,教坊色长是教坊的管理人员,也是一名职业演员,赵文益是一位以艺人的身份写作杂剧的剧作家。《录鬼簿》著录其作品三部:《渡孟津武王伐纣》、《宦门子弟错立身》(次本)、《张果老度脱哑观音》。“天一阁本”《录鬼簿》在传略后补贾仲明撰挽词云:教坊色长有学规,文敬超群众所推,乐星谪降来彰德。编《莱檐儿仙》传奇,撰《武王伐纣》精微。秀华夷,风物美,乐章兴南北东西。
在今安阳市内黄县赵高固村依然存有元代赵文殷墓,《安阳戏曲志》当中收录赵文殷神道碑文,收录如下:赵文殷,元朝人,(1244—1325)大戏曲家、书法家、画家。文者宗辈也,殷者生地也。因生于故殷城(今内黄县毫城)故名文殷。自幼好戏曲,爱书画。素与郑庄之郑廷玉为友,学戏于梨园,结社于安阳。因技艺超群,深得魏国公赵文敏赏识,举为教坊色长,名满天下。其著作有:《宦门子弟错立身》《渡孟津武王伐纣》《张果老度脱哑观音》等传世。泰定二年正月,醉酒而丧。弟子大戏月余,义葬与故国东南(今赵高固)。赵氏祖茔,因移于此。
虽然在整个元代,收录于史籍文献的彰德籍杂剧作家只有以上两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元代之时,戏曲艺术还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虽然有文人参与创作,但是在整个社会文化层面,戏曲艺术还未能获得更多的重视,关于元代戏曲艺术的文献留存也着实有限。我们相信,在整个元代仍然有一大批彰德籍的杂剧作家活跃在剧坛上,只不过由于文献的缺失,并没有留下具体的姓氏。
二、元代彰德地区的戏曲活动
一般说来,戏曲创作是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戏曲艺术本身具有二重性,这样就使得戏曲的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独立,因而在上文我们专门论述了元杂剧的创作问题,而此处的戏曲活动则更多的指戏曲演出、戏曲鉴赏与批评活动。
与创作的繁盛相对应,元代彰德地区的戏曲演出活动也十分繁盛。多部文献资料中都体现了此时戏曲演出活动的繁盛状况。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言:“凡唱曲有地所;东平唱【木兰花慢】,大名唱【摸鱼子】,南京唱【生查子】,彰德唱【木斛沙】,陕西唱【阳关三叠】、【黑漆弩】”以上所言均为杂剧曲牌,据廖奔、刘彦君先生考证,【木斛沙】应为唐代曲牌【穆护子】的变异,金末文人杜善夫还曾经为元好问弹奏过这支曲子。【木斛沙】在彰德的传唱说明了在安阳地区有最为流行的杂剧曲调,从而有可能形成独特的唱派,形成独特的演唱的地域风格。赵文殷作为著名的杂剧作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杂剧演员,其在彰德地区自然也有演出活动存在。
除了戏曲演出活动外,在元代彰德地区,戏曲鉴赏与批评活动也非常繁盛。上文所言之许有壬平生热爱戏曲,在彰德期间,闲暇有兴致的时候,参与“俗琴腔”的演出,《林县志·艺文》载:“往返九日……山中憩息,则有从者弦歌之娱。马上疲惫,则听和叔剧论,可以醒尘思,遣睡魔。”曾经在彰德地区活动的胡祗遹便是元初著名的戏曲评论家,虽然胡祗遹一生虽不曾创作杂剧,但他对杂剧创作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最有名的观点便是他在的《黄氏诗卷序》中提出的“九美说”。
女乐之百伎,惟唱说焉。姿质浓粹,光彩动人;举止娴雅,无尘谷态;心思聪慧,洞达事物之情状;歌喉清和圆转,累累然如贯珠;分付顾盼,使人解悟;一唱一说,轻重疾徐中节合度,虽记诵娴熟,非如老僧之诵经;发明古人嘉怒哀乐、忧悲愉佚、言行功业,使观听者如在目前,谛听忘倦,惟恐不得闻;温故知新,关键词藻,时出新奇,使人不能测度为之限量。
此外,其《紫山大全集》中,也保留有关元初戏曲的诗文,是元代戏曲的最早史料,弥足珍贵。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这首【双调】《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了,“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这首由当时著名的文人送给当时著名女艺人朱帘秀的曲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戏曲活动的繁盛。
应该说,经济的发展,元代一统之后社会的安定,市民经济的发展是戏曲艺术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土壤,考察元代彰德地区戏曲演出的兴盛除了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之外,更与彰德独特的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元杂剧创作与演出兴盛的集中区域有五个区域,分别为:大都地区、真定地区、平阳地区、真定地区、开封与洛阳。因为在元代,彰德从地域上看属于中书省,且地理位置紧靠真定地区,所以有些论者的论述中会将彰德地区的杂剧归入真定地区。即使彰德地区的杂剧创作与演出活动独立出来,我们依然能够理解彰德地区杂剧创作与演出繁盛的重要原因,上所言的五个区域,除了大都地区外,真定与彰德在北部接壤,平阳与彰德在西部接壤,洛阳与开封与彰德在南部相邻,东平与彰德在东部相邻,彰德正好处于四大杂剧活动中心的中心,可以想象在元代极为繁盛杂剧作家、杂剧演员在几大中心的迁徙过程中,彰德地区是其重要的中继站,自然而然也就促进了本地区杂剧活动的兴盛。
三、戏曲文物遗存
金元时期,彰德地区也有部分的戏曲文物遗存至今日。现列举如下:安阳县蒋村金墓戏俑及舞台模型:蒋村金墓位于安阳县蒋村,墓主姓魏,1982年发现。墓中碑记题年为“金大定二十六年”,即公元1186年。该墓之墓室南壁有一砖砌仿木制舞台,坐南面北,通高1.5米,台口宽66厘米,台高80厘米,台深10厘米。台上有五个戏俑,为四男一女,基本呈一字排列开,女演员靠中。四个男戏俑分列两旁皆头戴诨裹,身穿圆领窄袖长袍,四个男演员的注意力皆集中于女演员。戏楼对面的墙壁上,墓主人魏公与妻子以及家仆正在看戏。
白龙潭庙戏楼:白龙潭庙戏楼位于安阳市龙安区龙泉镇白龙庙村,始建年代不详,戏楼所属的白龙潭庙始建于元泰定丁卯年(1327年)。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续安阳县志》载:“元泰定年间,总管府总管马合漠因祈雨有应,立庙潭上。”其后明嘉靖、崇祯及清雍正、乾隆年间均重修。现保存比较完整,存有二进院落,两座大殿,四座庇殿,四座厢房,一间拜楼,一座戏楼。
该戏楼名为“神怡楼”,坐南朝北,与大殿相对。为悬山式砖木结构,总高7.5米,其中戏台台面高2米。下面有一方形拱通道,戏楼为石础,砖木结构,卷棚灰筒瓦顶,前台面积约26平方米,有台板;后台面积为18平方米,舞台进深7.5米,其中前台为 4.1 米,后台为 3.4 米,正面有四根方形石柱,石柱上刻有楹联两对,柱脚有石雕娃童拥抱形象。戏楼前为观众区,宽11米,深15的场地。
元代彰德地区有大量的戏曲文化资源留存今天,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集成者与创新者的新一代中国人,有必要合理而有效的利用这种古典戏曲文化资源,忠诚于中国的民族文化遗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3]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中国戏曲志·河南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4]安阳市文化局.安阳戏曲志(.送审稿)(内部资料)1988.
[5]李希凡.中华艺术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7]张本一.元初彰德地区的儒学传播及对杂剧的影响[J].殷都学刊,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