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以演员表演为中心,通过以唱、念、做及打为基础,并融入舞蹈、音乐、美术、武术等多种艺术因素而形成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先秦时期,就已萌芽,到唐代戏剧艺术已基本形成,明清时期是戏曲高度繁荣期.我国戏曲包括京剧、评剧、黄梅戏、越剧及豫剧等,经过社会的发展,其戏曲种类已发展到几十种.无论发展到哪一形式,最为基本的表演方式--"随处作场"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奠定了戏曲舞台"空场子"的美学基础.
一、"随处作场"过程的流走性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戏曲"随处作场"表演过程的流走性就已呈现出来,在《诗经·陈风》中明确记载"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表演者以羽毛为装饰品,并和着鼓击缶,沿着宛丘的地形即兴表演,随处而唱.戏曲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乐舞及白戏达到空前发展的地步.主要表现在:朝廷增修官方乐舞;征收民间各地散乐,集中培训以做庆典表演等.如《隋书·音乐志》中记载" 初于芳华苑积翠池侧 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从中可看出,隋炀帝为了庆贺突厥来访,最初将戏曲场子置于"芳华苑积翠池侧",而后又捻转到端午们外、建国门内等地方进行表演,充分体现出戏曲"随处作场"表演过程的流走性.到唐代时期,队伍表演形式较普遍,如《教坊记》中记载" 必择优者为首尾,既引队,众所瞩目,故须能者.乐将阕,稍稍失队 "表明唐代时期的队伍不仅注重表演,而且还注重舞蹈队形的变换.因此,唐朝时期的戏曲表演最突出表现为舞蹈队伍的收合聚散,也是衡量艺人技艺是否高超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随处作场"场合的流动性
尽管我国戏曲到宋代时期已得到空前发展,但这一时期的戏曲表演形只在较为宽阔的空地及搭建的棚子演出,并没有设定固定的戏剧表演场合.有相关文献已对此时期的戏剧表演形式进行了详细记载,同时杂居与其他乐舞均能够在乐队的伴奏下进行竞技,交替演出,并临时搭建乐棚,体现出戏曲表演场合的不固定性.尤其是一些"散乐"及"路歧",在民间四处漂泊,走街串巷,在集市、码头或者街道均能够看见他们的表演,以戏曲表演而作为谋生手段,这种流动性的表演方式也日益成熟起来.如耐得翁写的《都城纪胜》中对当时宋朝戏曲表演进行了详细表述" 诸色路歧人,在此作场,尤为骈阗 其他街市,如此空隙地段,多有作场之人."由此可见,当时各种各样的路歧人选择街市(炭桥药市、城东菜市、大瓦肉市)等,由于这些地区人口较密集,来往的人众多,在此献艺可引起众多行人的关注,为此停留而挣到谋生费用.由此看来,宋代时期路歧人的"随处作场"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见缝插针,同时表演技艺也形形色色.这些路歧人为了获取更多的"报酬",就努力变换各种表演技巧,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三、"随处作场"方式的自由性
对于戏曲表演人员而言,演出的空间可自由决定,并不仅仅局限于固定的舞台,特定的表演场合,只要超长发挥,任何场合均能够成为表演的"舞台".纵观我国戏曲表演历史长河,可将戏曲表演的形式分为三大类,即划地为场、搭建临时舞台及专门的舞台.首先,划地为场.这种表演形式在宋代时期最为常见,走在街道、集市或者码头任何地方都能够看见习戏曲表演者精彩的表演,形成了戏随人走,场由人定的局面.而对于当时较为富贵的官宦人家,邀请戏曲人员到自己院子或厅堂表演,只要在足够宽阔的空地上搭建临时舞台,戏曲表演者就能够表演.这样一来,不仅使表演显得雅致,而且还能够看清表演者的身段及动作变化等,利于想学戏曲人观看.其次,搭建临时舞台.临时舞台在过去是较为常见的表演形式,不仅可在热闹的集市、码头,而且还可在朝廷大院内,依据自然地形搭建临时的表演舞台.古代搭建出的舞台各种各样,体现出古人的聪明智慧及创造性,也表现出戏曲表演不受地形、空间限制,都能够即兴表演.最后,专门的演出场所.古代的演出场所与现代的演出场所类似,要想观看戏曲表演就必须买票才能够进入观看,是一种固定及公众的戏曲表演场所.这些固定场所并不局限于某一戏曲演员独享,而是根据观众的喜好来选择表演戏班.因此,表演场合虽是固定的,但是表演者却是流动的,促进当时戏曲表演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戏曲作为我国艺术瑰宝,在汉族传统艺术史上占着重要地位."随处作场"作为戏曲表演的基本形式,具有表演过程的流走性、表演场合的流动性、表演方式的自由性的特点,有利于促进我国戏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王雯.中国戏曲"随处作场"表演方式的特征[J].中国大学学报.2013,19(6):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