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戏曲和电影都是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囊括表演、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由此戏曲舞台美术与电影场景设计也存在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本篇文章就以戏曲舞台美术与电影场景设计为研究对象,对二者进行比较,深入探寻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词 : 戏曲舞台美术;电影场景设计;相同点;不同点;
一、中国戏曲舞台美术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我国古代社会,包括京剧和全国各类地方剧种,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以表演、音乐、舞美为主要表现形式。
戏曲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呈现,它把文学和歌舞、说唱表演结合在一起,吸收了各种美学要素,唱、念、做、打俱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程式化的艺术。
戏曲舞台美术是戏曲舞台演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为戏曲演出营造环境、气氛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以及其他有助于戏曲演出的造型任务。
戏曲舞台美术主要是舞台空间的设计。观众观赏的演员表演都处在同个空间中,观众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达到欣赏的目的,演员通过表演将美的实践过程传达给观众。不同的是,观众虽然在同一剧场里观赏同一剧目,但根据座位位置的不同,看到的舞台画面也不同。
由于虚拟性是中国戏曲表演的一个显着特点,因而戏曲舞台美术也具有虚拟性。即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可以随时创造灵活多变的环境气氛,创造虚拟的舞台空间和景物。如汉剧《雁荡山》是纯武戏,其突出特点便是全场无一句台词,故观赏该剧能很快对武戏有所体会。剧中的武打动作,不仅给予观众感官上的畅快体验,也是推动情节和塑造人物的主要力量。如“攻城”,士兵一个接一个做出各种空翻动作,翻入城内,打开城门。士兵陆续进城,情节也逐渐发展到顶点,使全剧在高潮中落幕。另如孟海公“骑马”时跳起劈叉,不仅展示演员技艺之高,而且催生了马失前蹄这一小情节。通过贺天龙的表情、神态、动作,观众可以看到马从奔驰到精疲力竭,看到险峻的山路和整个战局。再如,中国传统戏曲舞台的“一桌二椅”,既可以看作是真实的桌椅,也可以把桌子当作山坡、点将台、高楼,椅子当作牢门、织布机等。所以戏曲舞台的美术设计要结合演员的表演动作才能起到展现环境特征的作用。
二、电影与电影场景设计
电影是综合了摄影、文学、戏剧、美术、音乐以及建筑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艺术。
电影美术是为银幕世界进行造型设计的美术,是电影创作的总体艺术构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最根本的造型任务是空间造型,即完成空间的各种结构、效果、气氛设计,要求景物和人物、景物和画面、景物和剧情、景物和语言能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场景是指戏剧、电影、电视剧中的场面。即戏剧、电影、电视剧中,由布景、音乐、登场人物等组成的景况。
电影场景是指展开电影情节单元的特定空间环境,是全片总体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幕造型的基本构成单位。场景中的“场”是电影中较小的段落,是故事中的一个片段的意思,是时间概念。“景”是景物的意思,是空间概念。“场景”指的是时间中的空间。
场景是除角色造型以外的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展开电影情节单元的特定空间环境。场景是随着故事展开,围绕在角色周围,与角色发生关系的所有景物。因此,角色所处的生活场所,以及陈设道具、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甚至包括作为社会背景出现的群众角色,都是场景设计的范畴,都是场景设计要完成的设计任务。
场景设计在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电影作品中,场景设计既要真实自然,又不能照搬生活,需要设计者用创新的精神进行创作,用艺术的思维去寻找符合剧情和人物,能够产生强烈效果的场景空间形象和造型语言形象。
对戏曲舞台美术与电影场景设计进行比较可发现,各门类艺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样才使它们区别于其他门类的艺术而独立存在,但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又不只是相互区别和相互独立,它们互相吸收与借鉴,互相融合与连接,因此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融通的。
戏曲舞台美术与电影场景设计也是一样的,都是演出空间的设计,但由于所依托的演出形式(艺术形式)不同,因此二者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在设计中也会有不同的体会。作为美术师和设计者,应认真研究、比较,以更好地完成不同门类艺术的设计任务。
三、戏曲舞台美术和电影场景设计的共同点
戏曲舞台美术和电影场景设计的整个创作过程和程序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
(一)就戏曲、电影作品本身来讲,其作品主题的表达,都是积极地反映现实生活、历史生活。通过各自的艺术手段,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志趣,给人们以启发。因此,对于戏曲舞台美术师和电影场景设计者来说,进行设计前都要先阅读剧本,对剧目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
(二)戏曲舞台美术和电影场景设计都是以剧本为基础、以导演为中心的二度创作。戏曲要有剧本,影视作品也要有分镜头剧本,因此,对于戏曲舞台美术师和电影场景设计者来说,其创作不是单独地表达个人意向,而是都要以剧本为创作基础和创作依据,并且都要和导演进行沟通。
(三)戏曲舞台美术和电影场景设计都是对剧目的空间造型进行设计。即完成空间的各种结构、效果、气氛设计等。
(四)戏曲舞台美术和电影场景设计都有照明的布光要求,大部分都离不开灯光的辅助。
(五)戏曲舞台美术和电影场景设计的程序基本上是相同的,都需要阅读剧本、分析主题思想,以及制定目标、分析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对每一场或每一个片段进行分析,还要确定场景形象,设定场景基调、色彩和气氛,绘制设计图等。
四、戏曲舞台美术与电影场景设计的不同之处
戏曲舞台美术与电影场景设计主要是在地点、场面气势、设计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主要有:
(一)就戏曲和电影本身来讲,戏曲是观众和演员都处在同一个观演空间里,观众虽然在剧场里观看同一剧目,但根据位置的不同,舞台画面也不同。电影则是通过镜头,使观众对同一场面做共同的间接欣赏,不论观众处在电影院的什么位置,欣赏到的画面都是相同的。因此,二者对设计者的要求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戏曲的场景较少并且相对固定,电影的场景较多并且流动性、变化性较强。
(二)戏曲剧种很多,剧种不同,则可能导演不同、设计不同、时代不同,美术风格也不同,呈多样化的格局。电影虽然在作品的划分上有很多类别,但都是通过镜头投射在银幕上来表现的,因此戏曲舞台美术与电影场景设计的表现形式和风格是不同的。
(三)戏曲舞台美术设计,主要强调氛围的营造、材质的运用和颜色、灯光的处理,更多的是依靠创作者的艺术品位。电影则是大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生活中那些不可想象的动作画面,都可以在屏幕上实现。因此,戏曲舞台美术与电影场景设计的手段有所不同,戏曲舞台美术的手段较为单一,而电影场景设计的手段则比较丰富。
(四)戏曲多以一面景观面对观众,在演出的空间里,运动的场面也是有限的,即使是宏大的场面,也只能限定在一个规定的范围里。演员在舞台上可能只跑了一个圆场就象征着走过了许多路程。电影场景设计要考虑宏大场面的处理,特别是一些大场面的铺排,要选择适合的外景,为了符合拍摄要求,还要考虑如何对所选外景进行改造。因此,戏曲舞台美术的范围较小,而电影场景设计的范围要大得多。
(五)戏曲舞台美术主要将舞台形象集中在演员身上。特别是中国传统戏曲是程式化的艺术,它的基本特征是“写意”、“冲突”、“动作”和“综合性(即文学、音乐、表演、舞美的综合)”、“节奏性”、“程式性”、“虚拟性”,它的舞台设计也较为虚拟、程式和传统,其戏曲舞台美术的表现形式以人物造型为主,配以简单的桌椅和必要的小型道具,因此具有景物的虚拟性、时空的运动性和造型的装饰性等特点。电影不但可以专门呈现整个演员,也可以专门呈现演员外形的某几部分或详细介绍他周围的东西。电影场景设计要求真实自然,其中有很多实地实景。电影中每个场景的物质空间都与人物存在着密切联系,各类建筑和道具的构成都遵循它在人物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电影场景设计比戏曲舞台美术更真实、更细致。
(六)戏曲等舞台艺术的造型,虽然与电影相似或接近,但时间的概念是相对固定的,演出时的物理时间和舞台上的时间是相等的,在空间上,对观众而言,舞台与观众的相对观演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观众的视点在观看过程中,是基本固定的,对于艺术空间的感受也是相对固定不变的。电影造型艺术中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自由的,通过摄影机的运动和镜头组接,电影可以把时间进行压缩、省略或者延伸、放大。在空间构成上,电影艺术的造型形式表现出更高的自由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每一个镜头在银幕上停留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画面造型实际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众观看一部电影,其视点是随着镜头的组接和摄影机的运动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在时间和空间造型的设计上,要求电影场景设计比戏曲舞台美术有更多的变化。
(七)戏曲舞台美术设计出的场景是三维的,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同时由于戏曲舞台美术的装饰化追求,它的场景又具有假定性,和现实生活并不相同。它是流动的,地点不变,但时间、空间却发生了变化。电影场景设计则不同,电影美术师设计出的场景需要通过镜头拍摄下来,通过银幕传达给观众。由于并不直接面向观众,因此具有间接性。观众看到的场景也是平面的、镜头化的。在电影场景设计中,室内景要以真实生活环境和状态为标准,室外景要以自然环境为主,因此电影场景设计的特点是真实性,即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气氛。
总之,戏曲舞台美术和电影场景设计是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它们有自己的特殊性,也有共同的艺术规律。认真研究它们的特点,善于吸收和借鉴,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为繁荣文化艺术贡献力量,应是舞台美术师和电影美术师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