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资兴市以休闲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加速把东江湖打造成世界级旅游风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把资兴建设成最美最靓的中国水城,促进资兴市由资源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转型发展。深入有关部门、乡镇、企业采取座谈研究、实地调研等方式,对资兴市第三产业特别是餐饮、娱乐、购物、房产等旅游配套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当前资兴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资兴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资兴市第三产业发展成效显着
( 一) 第三产业的规模总量持续增加( 文章数据均来自资兴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湖南省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近三年资兴市 GDP 及构成情况来看,2011 年资兴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 7. 45 亿元,同比增长 20. 7%; 2012 资兴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 5. 56亿元,同比增长 25. 2%; 第三产业增加值由 2009 年的 30. 92亿元,上升到 2012 年的 48. 96 亿元,三年间提高了 36. 2%。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二)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日趋合理。2011 年,资兴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39. 3%; 以租赁和商务、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1 年租赁和商务服务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 27. 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 22. 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 22. 5%;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和保险业、房地产业等现代第三产业也显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2011 年此三大行业实现增加值 5. 92 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 13. 7%。这表明,伴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传统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现代第三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 三) 第三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一方面,第三产业成为税收增长的重要支撑。2011 年,资兴市第三产业实现税收收入 3. 69 亿元,比上年增加 0. 88 亿元,增长31. 2% ,对资兴市税收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 55. 6% ; 第三产业实现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 30. 3%,比上年提高3. 8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2011 年,资兴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81,619 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 34. 1%,其中餐饮美食业从业人员 14,070人,市场消费从业人员 21,881 人,文化娱乐从业人员 719 人,占全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 44.9%。
( 四) 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初步形成。围绕加快创建东江湖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着力打造东江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世界级旅游风景区,依托东江湖品牌,强化政府主导,加强旅游开发,着力把旅游业打造成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旅游大开发”主题活动,实现了旅游景区提质、旅游产业提速、旅游经济提效。旅游总收入从 2009 年的 18. 51 亿元上升到 2012 年的 32. 45 亿元,增加了 13. 94 亿元,增加值相当于 2009 年旅游总收入的 75.3% 。2014 年 1 ~ 9 月,资兴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389. 4 万人次,同比增长 17.20%。“十一”黄金周更是出现了井喷现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12. 51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4876. 2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269. 25%和 168.36%。
二、资兴市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产业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滞后。资兴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依然偏低。近三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资兴市 GDP 均不足30%,2011 年资兴市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分别低于全国、全省、郴州市平均水平 21. 0 个、16. 5 个和9.1 个百分点; 2011 年资兴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北湖区少58. 74 亿元,比浏阳市少 99. 67 亿元,比长沙县少 117. 3 亿元,比永兴县少4. 5 亿元,在“全省十强经济强县市”中第三产业总额最少。同时,近三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依然偏缓且呈下降趋势。近三年增长速度分别为 14. 2%、13. 2% 和 12. 4%,近三年增速分别比 GDP 的增速低5.2 个、3.6 个和3.5 个百分点;2011 年资兴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比相邻县( 区) 增长最快的桂东县少6 个百分点,比韶山市少1.8 个百分点,比汨罗市少3. 2 个百分点。资兴市第三产业发展规模不大,速度滞后,特别是与其较高的城市化率和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不相协调。
( 二) 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以传统的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新兴产业才初露端倪,处在起步阶段。2011 年,资兴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大传统产业实现增加值 170,409 万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 39. 3%; 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行业的支撑; 科技信息业、中介服务等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基础比较薄弱; 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占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房地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发展,以商品房为主,且空置率高达 30% 左右,房地产业与旅游发展尚未“联姻”,休闲旅游地产尚处于探索阶段。
( 三) 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综合竞争力不强。近三年,资兴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均超过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不足,整个“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仍落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导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徘徊下降。“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投资年均增长 33.8%,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 5. 2 个百分点。同时,资兴城市布局较分散,规模小,集聚度低,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加之资兴人口基数小,外来流动人口不多,城市人口总量不大,第三产业缺少大发展的条件和动力。较小的城市规模和较低的聚集度,影响第三产业的有效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 四) 旅游业主导地位不明显,对财税贡献不大。2009 年以来资兴市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从2009 年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 1. 34% 下降到 2011年的0.69%,2012 年( 1 ~9 月) 资兴市旅游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仅为0.69%,占第三产业税收比重 7.25%。当前,资兴市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但从客观实际来看,该产业目前仍处在“名气大财税贡献不大、投入高产出不高”的发展阶段,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景点景区规划滞后,旅游服务功能还不完善,景区基础设施还有差距,旅游产业要素还不够健全,宣传营销力度还不够大,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作用没有真正“舞”起来,整个旅游产业有待全面提质升级。
三、资兴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对策建议
( 一) 明确发展战略,以科学规划引领第三产业大发展
1. 形成发展第三产业共识。更新观念,树立第三产业是大产业、大战略的思想,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显着提高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
2. 科学制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明确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远期、中期、近期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发展步骤和政策导向,统筹考虑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发展,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城乡沟通、行业齐全、互相配套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
3. 大力实施梯次发展战略。资兴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核心在于做大做强旅游业,其次优先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娱乐、休闲地产、商贸流通等配套产业,再次是培育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广播电视、信息技术、家政、保险、金融、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逐步形成第三产业各行业相互促进、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4. 抓紧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当前,要重点突出“吃、住、购、娱”等旅游要素,加快实施东江湾区域发展规划,把东江湾打造成“吃、游、玩、乐”的“天堂”,让来资兴旅游的游客既游得开心,又吃得开心、住得开心、玩得开心,把游客留在资兴,消费在资兴。
( 二) 突出发展重点,以资金扶持驱动第三产业大发展
培育产业、繁荣市场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从资兴人口比较少、第三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实情来看,以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勇气研究制定一些突破性的资金扶持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1. 设立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建议资兴财政每年设立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5,000 万元,专项用于支持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中介服务、商贸服务、服务外包、旅游、文化创意、民办教育等第三产业发展,并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切实加强引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 扶持住宿餐饮业发展。提升宾馆酒店的接待档次,形成一批定点旅游接待宾馆酒店。对新建的四、五星级宾馆酒店,建成后每家一次性补贴 200 万元; 鼓励城区现有三星级及以上宾馆酒店进行改造升级,按核定的床位每个床位奖励 200元,并根据项目改造投资规模贷款额度予以一年贴息补贴; 鼓励经济型连锁酒店在资兴通过新建、改建,或与现有宾馆酒店开展连锁经营,客房规模达到 100 间以上的一次性补贴 50 万元; 在旅游景区沿线规划建设一批大型旅游餐饮服务区,对就餐规模达到500 人次以上的旅游餐饮服务区,一次性补贴 100万元; 对新建、改建客房达到 100 间以上规模的三星级及以上宾馆酒店和经济型连锁酒店,从营业之日起,三年内上缴的企业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由财政按奖励形式返还。出台接待奖励政策,对于酒店与旅游社之间合理的返点,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形成合理的利润分配,刺激住宿餐饮业的发展。
3. 鼓励建设特色商业街和大型专业市场。对新建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商业网点规划、为主导特色产业配套、投资上亿元以上的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档次高、体量大的特色商业街( 大型专业市场) ,不出售产权的,对供地、规费、税收等政策实行“一事一议”; 免收项目建设审批过程中各项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 财政部门从企业所缴纳的所得税实得部分前两年全额、后三年减半奖励给投资者。
4. 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兴市在物流业发展上,应突出重点,对新注册物流企业自营业年度起,其企业所得税按市实得部分前两年 100%、后三年 50%的比例先征后奖。凡首次获得“国家 3A”、“国家4A”、“国家 5A”资质证书的物流企业,分别给予 20 万元、30万元、50 万元奖励。
5. 鼓励发展休闲娱乐业。休闲娱乐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休闲娱乐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兴市在休闲娱乐业发展上,要针对休闲旅游产业做文章,对于新办娱乐企业,开张营业次年起,年缴纳工商税收总额 100 万元以上的,从该年起,前两年按市财政所得税实得部分的 100%,后三年按50% 给予企业资金扶持。
( 三) 深化改革创新,以优惠政策带动第三产业大发展
1. 全面放宽市场准入。第三产业大多属于竞争性行业。这些行业只需政府创造一定的发展条件,而无需直接投入,就可以得到迅猛的发展。因此,资兴市应放宽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未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全部向社会资本开放; 凡是向外资开放的领域,全部向民间资本开放; 凡是向市内资本开放的领域,全部对市外资本开放; 坚持内外一致,在实施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其优惠政策对所有投资主体同样适用。
2. 实施特殊的价格政策。资兴市应充分利用有关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项目,积极推行收费听证、收费公示、收费巡查督导、收费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治理服务管理中存在的乱收费或收费过多的不合理现象。
3. 实施特殊的土地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项目建设,实行与工业园区项目同等供地方式和用地价格,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取得的土地发展上规模第三产业,出让金中的土地净收益地方留成部分,作为政府扶持专项资金全额予以返还。鼓励受环保和产业政策限制淘汰取缔的工业企业,充分利用原有土地等存量资产上马第三产业建设项目,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原有工业场房、仓储用房发展第三产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
( 四) 建立健全机制,以优质服务推动第三产业大发展
1. 建立协调机制。应成立第三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领导和协调,把第三产业发展列入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对相关单位和各乡镇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细化明确第三产业各相关重点领域的牵头部门及工作职责,各牵头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关领域政策措施及具体实施意见并抓好落实。第三产业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协调发展第三产业办公室,由一名市级领导专抓此项工作,从相关三部部门抽调干部( 脱产) 到办公室,专门协调解决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 优化行业服务。强化部门服务意识,切实履行部门职责,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对企业的监督检查主要放在是否安全生产、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等方面,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或只收费不服务、多收费少服务的现象,切实减轻第三产业主的经济负担,保护第三产业主的合法权益。
3. 规范行业管理。积极推行行业标准,对已实行标准化生产的服务行业,要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标准; 对暂不能实行标准化生产的服务行业,要以提高服务满意度为原则,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 对新兴服务行业,要以各类行业协会为主制定相应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率先推行标准化服务。加快服务业行业协会的培育和组建,引导行业协会独立化、规范化、中间化发展,促进行业自律。
4. 加强人才培养。要根据第三产业行业发展需要,结合资兴市“一户一产业”培养工程,分层次、多渠道、全免费培养专门人才,培训从业人员。要重视和发挥经济能人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培养具有经济头脑、经济基础的第三产业大户,加快建立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人才工作机制,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志平.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 同济大学,2008
2. 刘博轩. 中国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关系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2012,5
3. 卢燕云. 第三产业发展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6
4. 资兴统计年鉴( 2011,2012)5. 湖南省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