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产业经济学论文

我国园林产业发展的PEST分析与可持续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10 共4435字
论文摘要

  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的延伸,大量的混凝土建筑物占据了绿色植被的位置,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构建“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已成为建设现代化环保城市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为园林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已从传统的公益性建设项目,转变成为一条具有巨大潜在经济价值的产业链项目,从原有“附属品”的小园林理念提升到一个具有无限附加值的“必需品”大园林理念。我国园林绿化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突破园林产业发展的瓶颈,必须选择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园林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化和科学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园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1、我国园林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9.2%,绿地率已达到35.3%,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共计171.9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上升到11.8平方米,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十二五规划”要求各地区在取得的成果之上,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不断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园林产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业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政策指导有限,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政府虽对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在行业标准、投资、税收政策等方面涉及较少,仍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企业的跨区域发展。我国园林产业的行业标准不统一,区域性明显。

  各地区在项目招投标、设计、施工和养护四个阶段的标准不统一,具体表现为招投标过程中对企业的要求不统一、对园林绿化苗木规格要求不统一、施工标准不统一以及园林绿化养护要求不统一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园林产业的跨区域发展。此外,政府对园林行业的投资有限,在信贷、税收和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尚不足,企业融资困难,税收负担重,相关服务配套设施跟不上,这些因素均影响园林产业的发展。

  1.2资金来源有限,缺少龙头企业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园林产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的政策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政府往往只注重前期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而忽视后期的管理维护费用。房地产业也因为国家的相关限购政策和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等因素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林产业的发展。又因为园林行业存在前期垫资的现象,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园林企业的资金紧张,阻碍企业业务的正常运行,扩大资金来源已成为园林企业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园林龙头企业相对较少,大多数企业融资困难、贷款难,企业经营比较分散,经济效益低,严重制约了园林的产业化发展。

  1.3信息流通不畅,企业经营模式单一

  目前,市场上常规、低档的小型苗木生产过剩,而稀缺、高档的大型苗木供应短缺。苗木种植户对市场需求信息了解少,种植技术欠缺,种植户之间沟通少,导致市场上常规低档苗木生产过剩,低水平压价现象严重,扰乱了行业的正常发展。且园林行业的产品生产周期长,产业结构难调整,供求信息的不对称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大部分企业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单一,不能规避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一旦风险到来,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4科研水平低

  我国园林产业的科研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国家虽对科研的投入已经有所增加,但整个园林产业的科研资金却相对匮乏。此外,还存在科研机构分布不均匀,条件相对较差,科研中简单重复现象严重,效率低,研究项目与实际需求不符,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大部分企业的从业人员都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又没有专家进行实地指导,企业也很少组织员工培训,致使企业的产品科学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影响了企业的跨区域和出口等业务,也不利于企业的做大做强,更不利于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

  2、我国园林产业发展的PEST分析

  PEST分析模型是一种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分析行业发展的外部宏观环境的方法。以下运用PEST模型,对我国园林产业外部宏观环境进行详细分析。

  2.1政策法规环境

  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于2010年发布了“全国造林绿化纲要”,提出到2020年,计划城市、乡镇、村屯、军事管理区的绿化面积要达到295.4万公顷,规划公路、铁路、河渠、湖库周边的造林绿化面积要达到154.6万公顷,农田的防护林建设面积要达到150万公顷,矿区的植被恢复造林绿化面积要达到100万公顷。此外,相关城市绿化政策中规定:新建的小区中绿地面积应占总面积的30%以上。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园林行业国家和地方性的法规文件共计368项。这些政策法规在为园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的同时,又规范了园林产业的生产经营体制、产权结构和内部机制,使园林绿化产业在市场、质量、注册、招投标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保障了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

  2.2经济环境分析

  我国的宏观经济现阶段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GDP(表1)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表2)均在持续稳定上升,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面积(表3)和销售量(表4)也在不断攀升。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宏观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最终促进了园林产业的发展,苗木种植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销售量稳中有升。园林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大量的园林企业涌入。目前,全国已有云南绿大地、北京东方园林、广东棕榈园林、深圳铁汉生态和广州普邦园林共5家园林上市公司,还有数十家园林公司有上市意向。企业通过上市,扩大了融资途径和市场份额,确保了园林绿化资金的到位,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和工程业务跨区域经营能力,增加了经济效益,进而确定了龙头地位。整个园林绿化行业通过这些园林龙头企业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动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结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

  2.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而土地又是一个固定有限的资源,一些城市出现了“热岛、雨岛、干岛、温岛、混浊岛”五岛现象,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居住环境。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为了美化居住环境,净化室内空气,园林绿化盆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了对室内绿化需求之外,农家乐和自然风景区成为人们时尚生活的新宠,越来越丰富的业余生活也为园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4技术环境分析

  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大了科研力量的投入(表5),相关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技术上保障了园林产品的质量,启发了园林产品的创新,拓宽了园林产品的市场,促进了园林产业的发展。

 论文摘要

  随着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大,园林产业在苗木研发培育、工程施工、园林新材料和后期养护等技术上取得了一定进展。通过新品种的培育,提高了苗木的质量,适应了市场的新需求。在园林绿化建设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苗木的生长环境和环保特点等的差异性,合理地栽培养护,增加了低污染环保型和可循环再生型园林绿化材料的使用。在后期的管理和养护期间,根据不同苗木的特点,科学地进行灌溉、病虫害防治、修剪和造型等工作,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价值。

  3、我国园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从政策角度看,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

  为进一步发展园林产业,首先,政府应从战略上明确发展园林产业的重大意义,把发展园林绿化经济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项目;其次,要在宏观上做好调节和控制工作,弥补园林市场现有机制的缺陷,制定园林行业具体详细的政策、法规,引导和规范园林产业的发展;最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功能,使供求信息、技术信息流通顺畅,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园林绿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园林产业各区域间存在差异,行业标准不同,为实现企业的跨区域发展,走产业化之路,政府必须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在原材料的选取、苗木的培育、产品质量和规格、品种命名、市场销售、施工过程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政府亦可利用国有苗圃资源,建立苗木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也可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建立苗木生产标准化基地,积极组织种植户学习实践绿化苗木的标准化生产,提高绿化苗木的质量,打破区域标准限制,拓宽产品市场,增加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园林的产业化发展。

  3.2从经济角度看,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培育龙头企业

  资金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园林绿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存在一定的公益性,资金来源有限。为了有效扩大园林绿化资金来源,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保政府绿化基金到位,尽量不拖欠、少扣压;第二,制定并普及中小企业信贷优惠政策,确保园林绿化企业资金的到位;第三,实行跨行业合作,积极引导其他行业入股园林绿化行业;第四,在园区设立广告载体,收取一定的广告费用;第五,做好园区的认养工作,收取一定的管理维护费用。还可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扩大企业的融资途径,进而支撑整个园林产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把小农户联结起来,引导他们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小农户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持,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一体化经营,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带动整个园林行业的产业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成立专项基金,给予金融支持;第二,企业自身要扩大基地规模,处理好与基地农户的关系;第三,要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第四,要加强企业自身的制度建设。

  3.3从社会角度看,园林绿化协会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引导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

  园林绿化协会是协调园林产业发展的重要社会组织,而园林产业发展的前提是拥有完备的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基地;且园林产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产品的生产周期长,产业结构难调整,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在园林绿化协会的指导下,对苗木种植户实行区域化布局,及时向种植户提供市场的需求信息,调整种植户的产业结构,辅导种植户生产高档苗木,从而防止苗木的生产过剩和供应不足的现象,减小同行业间的竞争,形成区域规模化产业带。

  通过园林绿化协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信息的变化,指导企业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发展观光休闲苗圃,开发垂钓、度假农庄等旅游项目,规避因市场需求变化或产品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经济收益,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产业的生态价值,确保园林绿化产业化的稳定发展。

  3.4从技术角度看,要注重科研开发,实现产学研结合

  科技是园林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政府和企业要认识到科研机构的重要性,多设立科研机构,并改善科研环境;要积极研发新品种、防治苗木病虫害的方法和新型培育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加大科研投入,普及推广研究成果。企业可与相关高校签订定向培养人才合同,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邀请专家、教授到基地进行实地指导;也可与相关科研单位签订合同,及时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及时将科研成果投入生产;还可将实际生产遇到的问题迅速反馈到科研机构,定时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技术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产业的专业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提高园林产业的利润,在技术上保障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

相关标签:园林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