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这一概念,现在普遍认同“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这一定义。关于产业的分类,一种经常的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谈到产业结构的演变,通常从第二产业即工业的产生开始。常州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可追溯到洋务运动。常州市产生最早的产业是纺织工业,到民国时期,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实力雄厚,生产的棉纺织品畅销国内,且远销到南洋各地。
常州市的产业真正发展壮大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其产业结构的演变路径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工业体系的构建及工业基础的奠定阶段(1950-1980年)、工业化道路的积极探索阶段(1981-1985年)、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阶段(1986-)。
一、工业体系的构建及工业基础的奠定阶段(1950-1980年)
20世纪50年代,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常州市建立了一批国营企业,这些企业多分布于机械与纺织工业。此外,电子业、制药业、食品业、运输业等其他产业也出现了一些小企业。同时,在国家投资少、企业规模小的劣势下,常州市积极发挥集体企业作用,探索有效的发展模式,摸索出多形式的“一条龙”协作生产方式,初步构建起了常州工业的基本体系。
20世纪60至70年代,常州全面推行计划经济,指令性计划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在常州非常突出,使得第二产业比重畸高,大多数年份都在7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社队企业的悄悄成长,集体所有制成分的比重自70年代初就稳步上升,非公有制成分比重也于1975年开始上升,计划经济为常州市留下了重要的经济遗产,特别是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和大批的科学技术人才。社队企业的早期成长,则为80年代乡镇企业的崛起积累了经验、人才和资金。这一时期,常州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业绩,为日后成长为工业明星城市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到198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37亿元,跻身于全国69个中等城市之一。
二、工业化道路的积极探索阶段(1981-1985年)
改革开放之后,在全国拼命追捧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时候,作为苏南模式的主要代表,常州市重点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在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企业、街道企业、乡镇企业,积极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据1983年统计,常州工业已较发达,市区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0个;10多家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乃至首位;15个产品国内只有常州独家生产;13个产品产量排全国第一;出口产品销往81个国家。灯心绒、手扶拖拉机、卡其、花布、化纤、收音机、塑料、玻璃钢、自行车、照相机十条“龙”的企业群奠定常州雄厚的工业基础。常州崛起成为以轻纺为主,拥有机械、农机、电子、化工、医药、塑料、服装、建材等多种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常州市这一阶段的工业化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得到广泛赞誉。1984年中宣部组织出版的《新兴城市丛书》高度评价常州的工业化探索道路,确定第一批第一个城市为常州,常州被称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上“第一个崛起的工业新城”.
三、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阶段(1986-)
调整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适宜的、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常州在崛起成为工业明星城市之后,要想实现健康、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上持续不断的努力。总结20世纪80年代至今,常州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可以简略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80年代重点发展纺工、轻工、电子和加工业阶段;二是90年代重点发展机电和提高轻纺阶段;三是21世纪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阶段。
(一)重点发展纺、轻、电和加工业阶段(1986-1990)
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历史的积累和建国后三十多年的建设,常州发展成为一个轻纺工业城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重工业比重偏低。因此,80年代中后期,常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基本结构,合理加大重工业的占比。常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轻工、纺工、电子行业和以轻型加工为主的机械业,并在为发展轻纺工业提供机械装备、配套原辅材料和满足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发展常州的重化工业,这样以轻纺工业为主带动其他行业稳步发展。这一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90年,全市轻重工业比例为49.8:50.2,由80年代初的“六四开”基本调整到“五五开”,传统支柱产业纺织工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电子、机械、化工等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更为合理。
(二)重点发展机电和提高轻纺阶段(1991-1999)
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买方市场,市场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逐渐加大。在这种环境下,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工业经济从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常州市在这一阶段,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改造提升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动力工业、输变电设备、汽车(摩托车)工业、工程机械、计算机通讯、现代视听设备、纺织服装、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合成新药及生物制造等优势产业。经过这一阶段的调整,轻、重工业比重从80年代的“五五开”发展到“四六开”,达到38.9:61.1;全市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形成柴油机、装载机、城市客车、变压器、激光影碟机、电线电缆等优势产品,常柴、长龄、长江、新科、上上等品牌被选为江苏省重点品牌;传统产业得到提升,纺织服装业在产品、技术、装备和规模上都上了一个台阶,其中,黑牡丹品牌被选为江苏省重点品牌。
(三)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阶段(2000-2010)
进入21世纪,常州的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新的情况与挑战。一方面,长三角成为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重要目标地和世界制造业重要基地;另一方面,买方市场的性质更加深化,众多工业企业面临市场结构性过剩的问题,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不仅没有高利润,而且在一步一步丧失自己的市场。因此,这一阶段,常州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以科技为先导,优化投资结构,快速壮大常州的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同时,通过改造、调整传统产业,将支柱产业由传统的轻型产业迅速转移到重化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经过“十五计划”的产业结构调整,常州市主导产业经济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纺织、通用机械、化工及钢铁四个行业的比重超过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专用设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比重超过5%,产生农业机械制造业和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形成工程机械、车辆、机车、集装箱及配件制造业,新型纺织服装业四大支柱产业,以及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
进入“十一五”后,结合长三角都市圈产业定位与本市实际,常州市提出了做强做优“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能源和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五大重点产业和努力打造“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及车辆、新型农业机械、数控机床及基础装备、计算机及通讯设备、数字视听及电子元器件、太阳能光伏产品、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及药品”十大产品集群的调整目标,调整投入结构。2007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占全市工业投入的比重提高到50%左右,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轻工、纺织、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投入占比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
2009年3月,常州市出台《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确定上述五大产业的行动计划,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13个扶持政策操作办法,旨在突出“调整、提升、优化”这一主线,倾力发展五大重点产业,不断加大有效投入力度,狠抓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五大产业发展新的突破。
四、常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愿景展望
党的十六大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作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部署,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这三大政策为常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撑、指明了发展方向。结合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就常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如下展望:
(一)重点发展新能源和环保、创意产业
首先,常州的五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为今后领先全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其次,五大产业体现了世界先进工业的发展方向,其发展水平关系着各国家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再次,在国家提出要“涨工资”的新形势下,原有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成本大增,面临着遭淘汰或向中西部转移的命运,这种情况下,必然要发展技术密集型的五大产业。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以来,低碳、环保、节能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及以后,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必然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环保节能型产业和企业必然具备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五大产业中,常州的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更加符合这一趋势,应该得到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常州拥有良好的电动车和电池制造基础,在政策扶持下,极可能会成为常州新的经济亮点和城市名片。此外,以软件与动漫为主的常州创意产业拥有为数众多的全国知名企业和品牌,在2009年全国首批认定的百家动漫企业中,江苏有15家企业上榜,全部被常州包揽。无论从产业现有规模还是发展前景来看,创意产业都有成长为常州支柱产业的实力。
(二)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常州要发展五大产业,创出“制造业名城”,必然要发展与之紧密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在这方面,常州市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武进区的产业集群众多,又拥有常州科教城等高新区,但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水平仍停留在镇一级的层次上。今后,必然要着力提升武进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可通过建立各产业集群的配套市场,发展物流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来完成。二是服务业态发展不完善。中心城区商贸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新北区的物流业和科技服务业也形成一定规模。但是,在现代会展业方面仍然发展落后。今后,可以充分发挥国际会展中心的作用发展会展业,要多频率举办一些有影响的专业性会展。
(三)偏重培养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国内省内一线城市相比,常州市的经济主体更多的体现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囿于各方面条件限制,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对其长远发展不利。今后,应该为这些中小企业设立针对性的科技创新平台,引导其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合作,争取在关键领域有重点地选择具有市场优势和潜力的项目,实现重大突破。同时,重视产品设计开发具有自主技术、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自主品牌产品。此外,在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引进技术人才方面给与适度政策倾斜,组织其抱团举办、参加高级人才招聘会等等。
(四)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打造“绿色产品制造名城”
常州目前在柴油机、变压器、工程机械、农机、纺织机械、轨道交通、电动自行车、强化地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小有名气的区域品牌。这些产品或者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耗费大量能源,或者与人们健康生活紧密相连。在全球提倡低碳、节能、环保的趋势下,将常州打造成为“绿色产品制造名城”将会极大推动相关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宏国。创新引领成功之路---回眸常州三十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李群,丁跃进。常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探析[J].中国市场,2009(9)
[3]人民网苏南频道。常州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EB/OL].2013-4-27
[4]何富春。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战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