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是制造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磁性合金和含钴化合物的重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原子能、航天、电子等工业以及高温磁性合金等高科技领域。此外,钴在化学工业中主要用于石油和化学加工的催化剂、油漆和油墨的干燥剂、陶瓷底漆、油漆和塑料的颜料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钴消费量日益增大,中国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钴消费国,精炼钴消费量仅次于日本,位于世界第二.然而,我国钴矿石的生产增长缓慢,钴矿产品进口量逐年上升,钴已成为对外依存度最高的有色金属,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尽快改善我国钴资源不足的局面,降低对国外钴矿的依赖程度,对于我国钴产业能否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国钴资源特点以及中国钴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提出我国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促进我国钴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中国钴资源产业现状
1.1 我国钴矿资源分布及资源特点
我国钴矿资源分布地区较多,其中伴生于硫化铜镍矿中的钴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吉林、陕西、云南、四川等地;与铁、铜矿伴生的钴资源分布在四川、青海、山西、河南、广东、安徽等地;海南、广东等地有少量钴土矿.甘肃省钴资源量最多,约占全国总量的 28%,四川、青海等省次之 (图 1)。
虽然我国钴矿分布地区较广,但我国钴矿资源仍相对缺乏。具体表现为储量小,品位低;贫矿多,富矿少;伴生成矿多,独立成矿少。世界主要产钴国家中,澳大利亚卡尔哥里镍钻矿的镍钴资源总量 1.4亿 t,含钴的平均品位是 0.09%;刚果留芦 (LIULU)尾砂矿的钴资源量约为 3000万 t,含钴品位在 0.2% ~0.4%;赞比亚那产噶矿的钴矿资图 1 中国钴矿分布略图成矿带:Ⅰ准噶尔北缘 -北天山;Ⅱ华北地台中段;Ⅲ华北地台北缘东段;Ⅳ昆仑 -西秦岭;Ⅴ长江中下游;Ⅵ扬子地台西缘;Ⅶ华南。
源总储量约为 800万 t,含钴品位约 0.62%.而我国的海南石录铜钴矿钴矿石储量 4.07×106t,含钴0.294%;青海德尔尼铜 (钴)矿钴金属量 2.85×104t,含钴平均品位仅0.0054% ~0.092%;东天山图拉尔根铜镍 (钴)矿钴资源量 1×104t,含钴平均品位仅 0.03%.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我国钴矿床的储量和品位都低于世界主要产钴国家。
我国钴资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很小。世界钴资源主要分布于刚果 (金)、澳大利亚、古巴、新喀里多尼亚、赞比亚、俄罗斯、加拿大、巴西、中国和摩洛哥 10个国家 (表 1)。其中,刚果(金)钴资源量所占世界比例最高,为 45.8%;而中国钴资源量相对较少,仅占到世界钴资源量的1.1% (图 2)。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资料显示,过去 10年间 (2003-2012年)世界钴储量总体稳中有升,但中间也曾出现一个低谷,2009年世界钴储量由 710万 t降至 660万 t,2010年后恢复增长,储量为730万 t,2011、2012年均稳定在750万 t左右。与其他钴资源大国相比,中国钴资源量相对贫乏。中国钴储量在 2006-2009年一直保持在 7.2万 t,2010年增长为 8万 t,一直到 2012年,中国钴储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为 8万 t.但由于世界钴储量的持续增加,中国钴储量所占世界比例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变为全球钴储量的 1.07% (图 3)。
由此可见,我国钴储量增长缓慢,钴资源仍相对贫乏,且所占世界比例有下降的趋势,钴资源储量明显不足。
由于我国自产钴矿石难以满足国内钴行业需求,目前我国钴生产企业主要以含钴废料为原料进行生产,如含钴高温合金废料、含钴硬质合金废料、含钴磁性合金废料、含钴催化剂废料等。当前我国以含钴废料为原料生产钴的企业有 50余家,还有几十户小型炼钴作坊,再生钴年产量近 1.0万 t.
1.2 钴供需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硬质合金、蓄电池和磁性材料等行业对金属钴粉的需求快速增长,给金属钴粉市场增添了活力。金刚石工具行业和催化剂行业对金属钴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因此,近年来中国钴消费量呈总体快速增大趋势。
中国市场钴消费量从 2006年的 1.22万 t增长至 2011年的 2.53万 t,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5.7%.
从 2011年我国钴消费结构分析,电池材料用钴份额占到总消费量的 63%;其他几个行业钴消费量所占比例分别为:硬质合金占 10.7%,磁性材料占6.3%,玻璃、陶瓷占 6.3%,催化剂占 4.7%,干燥剂、粘结剂等占 5%,高温合金占 4%(图4)。钴市场供应方面,我国钴矿山开采量逐年增加,由 2006年的 2300t增加到 2012年的 7000t.
占世界矿山产量的比例呈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图 5)。和巨大的消费量 (2.53万 t)相比,中国钴矿产量微乎其微,仅为消费量的 16%,供应的钴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进口。2012年 1~11月,我国累计进口各类钴产品25.2万 t.由此可见,我国钴资源缺口依然很大,国内钴矿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以钴储量与当年矿山产量的比值作为钴资源保证年限,世界及我国钴资源保证年限见表 3.
不难看出,我国钴保证年限要低于世界钴保证年限。尽管中国钴保证年限与世界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中国钴保证年限与世界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图 6)。钴矿资源供需形势是影响钴价格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世界钴资源供需形势发生变化,钴价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当前我国钴矿资源缺乏,对外依存度较高,钴价格的波动对我国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数据显示,自2003年起钴市场价格发生了显着变化 (图 7)。
2006-2008年,受到刚果 (金)政府开始限制钴矿石原料的出口和刚果 (金)钴产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钴市场价格连续增长,到 2008年钴市场价格达到 39.01美元/磅,2009年钴市场价格暴跌,到 2012年,钴市场价格降为 14美元/磅。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现有生产商和新项目生产的钴有可能超过钴的消费量,如果出现生产过剩,将导致钴价格的下降.因此,预期未来几年世界钴市场的发展对我国比较有利。
2 中国钴资源产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钴产品需求量的逐渐增加,钴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尽管我国精炼钴的产量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国没有优越的资源条件,钴资源供应形势依然紧张,钴产业中仍存在相当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钴资源严重不足,储量增长缓慢目前,我国的钴矿床主要有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东天山图拉尔根矿床、青海肯德可克矿床、山西恒曲铜矿峪矿床、赣西五宝山矿床和海南石碌矿床等。这些矿床中钴多以共生、伴生的形式存在,几乎没有单独的钴矿床;而且这些矿床的钴品味很低,平均仅为 0.01% ~0.03%.此外还有不少矿石由于品位低、交通不便、能源无法解决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不能利用.
受到成矿条件和找矿力度的制约,2010年以来,我国钴资源储量没有发生变化,一直维持在 8万 t;相比之下,世界钴资源储量却出现了明显增长,由 2010年的 730万 t增长到 2012年的 750万t.使得我国钴资源储量在全球的排位在逐步后移,导致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更加没有优势。
我国目前每年从自有资源中生产的钴只有 7000t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对钴的需求,每年都必须从国外大量进口钴原料和钴制品,导致了中国钴原料的对外依存度高而且对原料价格没有话语权,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2)生产成本高造成我国钴制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钴矿石品位低,且与其他金属共生、伴生,因此提取钴的工艺流程较长,技术较复杂,这是造成我国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我国钴生产企业技术和设备过于陈旧,很多还处于 20世纪 70年代的水平,生产效率低,要降低生产成本更是难上加难;最后,我国目前仍然存在很多作坊式生产的小企业,这些企业技术和设备落后,只专注眼前利益,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规模生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难以保证产品质量,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目前国内每吨钴的生产成本为 10~15万元。
而世界产钴大国由于矿石品位高、生产工艺简短,而且钴生产企业注重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因此钴的生产成本比较低,如红土矿提钴,通常采用加压酸浸-沉淀-溶解-萃取分离工艺,钴的生产成本不超过 2000美元/t,大大低于我国成本.
3)钴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生产的钴产品中,初级产品比例过高,而超细钴粉、纳米级钴粉、高密度钴粉、球形钴粉以及高纯钴粉等高精端产品比例较低,而且国内钴粉的产品标准较低,在粒度和化学纯度等方面与国外先进的生产厂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每年有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钴产品出口,高附加值的高精端钴产品几乎完全依靠进口,这种进出口模式造成我国钴行业发展受到国外企业的严重制约,不利于我国钴行业的长久发展。据 2012年 1-11月数据显示,我国四氧化三钴、钴湿法冶炼中间品、钴酸锂及其他金属酸盐及过金属酸盐等初级钴产品的出口量占到出口总量的 89%,而超细钴粉等高精端钴产品所占比例仅为 9%.进口的钴产品中,超细钴粉等高精端钴产品的进口量为9980t,较出口量 (3527t)多出 6453t(表 4)。
这说明我国生产高精端钴产品的技术相对落后,高技术含量的终端产品较少,钴行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
4)再生钴资源回收利用率低我国以含钴废料为原料生产钴的企业主要有金川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赣州钴钨有限责任公司、赣州鸿晟冶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宁波华力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和海南金亿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大多采用浸出-萃取-电积的工艺流程。这些企业的工艺装备比较落后,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能源消耗高、金属回收率低、环境污染较严重,生产成本较高;同时,人员配比不合理,具有研发能力的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过低;再加上企业制度的影响,更加制约了员工创新的积极性。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导致钴的回收效率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我国对炼钴技术和设备研究的投入远远不及对其他金属矿种研究的投入,也是造成钴的综合回收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可持续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钴矿资源特别是富矿资源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未来的巨大需求,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我国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推动我国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进而维护我国经济社会安全。
1)加强钴矿勘查,重视对国外钴资源及海洋钴资源的利用我国钴矿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分布较少。我国西部地区汇集了古亚洲成矿带和特提斯两大成矿带,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不同序级的板块碰撞、拉张为来源于幔源的钴成矿物质向上运移开拓了充分的空间,因此,我国西部地区钴矿找矿前景十分广阔。目前西部地区还有许多尚待开展深入勘查的区域,有较大的钴资源潜力,故应重点加强对这些区域的勘查力度。同时,还应加强对已开采矿区深部和外围的勘查力度,对原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不能开采利用的贫矿和伴生矿进行新的资源储量评价,以提高我国钴资源储量。另外,我国还应实施 “走出去”的战略,充分利用国外钴资源,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找矿合作,在国外建立长期稳定的钴资源供应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钴资源缺乏的局面得到改善。
据推测,约有10亿 t的钴资源量存在于海底的锰结核中.由此可见,海洋中的钴资源量相当可观,应充分重视对海洋钴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以提高我国钴资源量。我国的深海探测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使得未来海洋钴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可能。
2)提高选冶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由于我国钴生产成本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致使我国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严重影响了我国钴行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高校、研究院所的科研优势,增加科研经费投入,研究经济高效的钴矿采选冶技术、方法和工艺,以降低钴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加强同其他国家钴生产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做到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如采用生物冶金技术从含钴的硫化矿中提取钴的技术,这种方法处理硫化矿与传统的焙烧相比,投资省、成本低,特别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避免 SO2和 As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该技术已获工业应用,如法国 BRGM 公司已于1999年在乌干达建成从含钴黄铁矿中提取钴的工厂,并且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这对我国钴提取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
3)推动产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我国生产的钴产品中初级产品比例高,高精端产品比例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钴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有必要出台一系列有效的钴产业改革措施,以改变我国钴产业陈旧的发展模式,使我国钴行业向高精端方向发展。如政府可以淘汰一些产能过低且主要生产钴低级产品的工厂,在审批过程中,优先审批高精端钴产品的生产项目。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引导性政策,如在高精端钴产品出口退税或者其他政策上给予优惠,以此提高企业生产和出口高精端钴产品的积极性,为我国高精端钴产品走向世界注入新的动力。
4)提高再生钴资源利用率随着我国钴消费量日益增大,国产原料生产的钴已不能满足需求。钴尾矿资源和含钴废料是重要的二次资源,如废锂离子电池、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磁性合金、各种含钴催化剂、废弃炉渣等废料.提高尾矿资源和含钴废料的利用率,成为缓解我国钴资源紧缺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议企业增加资金投入,充分重视对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增加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改革企业制度,清除阻碍员工创新积极性发挥的制度弊端,建立良好的企业制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吸收国外从尾矿资源和含钴废料中提取钴的先进工艺技术与装备,为我国钴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加强从尾矿和含钴废料中提取钴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丰成友,张德全,党兴彦。中国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况[J].矿床地质,2004,23(1):93?98
[2] 李安国,廖春发,饶先发。从含钴废料中回收钴的研究进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27(2):16?18
[3] 赵中伟,王多冬,陈爱良,等。从铜钴合金及含钴废料中提取钴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湿法冶金,2008,27(4):195?199
[4] 李冠东,童雄,叶国华,等。铜钴分离技术研究现状[J].湿法冶金,2009,28(3):138?141
[5] 许德如,王力,肖勇,等。“石碌式”铁氧化物 -铜(金)-钴矿床成矿模式初探[J].矿床地质,2008,27(6):682?686
[6] 潘彤。我国钴矿矿产资源及其成矿作用[J].矿产与地质,2003,17(4):517?518
[7] 秦克章,丁奎首,许英霞,等。东天山图拉尔根、白石泉铜镍钴矿床钴、镍赋存状态及原岩含矿性研究[J].矿床地质,2007,26(1):1?14
[8] 王永利,徐国栋。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3):15?16
[9] 焦建刚,黄喜峰,袁海潮,等。青海德尔尼铜(钴)矿床研究新进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9,31(1):42?47
[10]孙晓刚。世界钴资源的分布和应用[J].有色金属,2000(1):38?41
[11] 美国地质调查局。2003-2012年钴业统计数据[EB/OL].(2014?04?07)
[12]曹异生。钴工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金属通报,2006(1):10?13[13]顾其德。2011中国钴市场消费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2(16):42?43
[14]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2012年钴商品进口统计结果[EB/OL].(2014?04?07)
[15]刘大星。国内外钴的生产消费与技术进展[J].有色冶炼,2000,29(5):6?11
[16]陈青林。我国钴粉的生产现状和技术进展[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1(3):34?38
[17]耿文辉,贾国相,张永林,等。我国西部地区镍钴资源综合评价[J].中国矿业,2001,10(2):27?30
[18]翟扬。浅析中国钴业的政策需求[J].中国金属通报,2009(16):40?41
[19]谢福标。含钴废料回收工艺述评[J].矿冶,2003,12(1):63?66
[20]侯慧芬。从各种含钴原料中提取电解钴[J].上海有色金属,2001,22(3):132?137
[21]雷汉云。矿产资源产业的整合及可持续发展[M].资源与产业,2013,15(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