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关系精神分析最主要的三种理论形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14 共9844字
摘要

  精神分析运动在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再次迎来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弗洛伊德开创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在最初受到其追随者和学生的支持与推崇后逐渐步入暮年,精神分析运动的后继者们在传承学科统绪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理论批判和创新,使精神分析这门学科在新的时代精神与哲学思想的浸淫下得到不断完善自身和日益扩大影响。关系精神分析是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最年轻也最具反叛精神的一种继承,它肇始于 1983 年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客体关系》(Greenberg & Mitchell,1983) 一书。该书指出,精神分析学科已完成“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 ,即理论核心由驱力转向关系,其认识论则由实证主义转向建构主义。关系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的基本动力,寻求关系是人类的根本动机。不同于精神分析运动史上常见的理论派别分裂倾向,关系精神分析自创立之始就反对教条主义与门户之见,倡导各派别理论之间观点的整合,主张积极借鉴新的哲学思想与外部学科知识。关系精神分析认为,各派别理论之间的共同点多于不同点,精神分析师可以在一个宽泛的理论假设基础上捐弃派别之成见,共同推进学科之进步。由于关系精神分析体现出其时代性与包摄性,使其研究队伍迅速扩大、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理论建构日益多样化,逐渐发展成为当前精神分析运动的主要势力。不同的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在保持以关系作为理论核心的同时,在具体理论方面则不尽相同,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总的说来,关系精神分析最主要的理论形态有三种即整合性元理论、社会建构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它们是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一致认可和共同遵循的学科规范。

  一、整合性元理论
  
  关系精神分析的整合性元理论的特点是整合性与归纳性,其目的在于: 梳理精神分析的所有关系模式的共同点,强调各种理论中所包含的关系主题,从最根本的元理论层面将各种理论引导到共同的关系假设上。关系精神分析开创者米切尔(Mitchell,1988) 提出了最具代表的整合性元理论,包括关系基质(relational matrix) 概念、关系-冲突模式和互动层次(interactional hierarchy) 理论等。

  (一) 关系基质———关系模式的整合工具

  米切尔认为,精神分析内部存在两种综合性的理论模式,一是驱力模式,二是关系模式。虽然关系模式的诸理论家们都认为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心理单元,但他们却忽视彼此理论间的相似处,而互相攻击对方的理论,抱有门户之见。因此,关系模式实际上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为了整合关系模式的诸理论所具有的关系思想,米切尔提出“关系基质”的概念,用以包摄宏观意义上的“关系”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对于关系模式内部的分裂和竞争的局面,米切尔认为,关系模式的诸理论家主要是在关系的性质与意义的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看法(Mitchell,1988) 。他们围绕着人类经验的关系本质这个共同难题,使用天生的关系(relational by design) 、目的的关系(relational by intent) 、内隐的关系(relational by implica-tion) 三种基本策略,从不同视角予以不同的解释。第一种策略是将人的关系性当成一种先天存在和基本前提,它所关注的是人如何将这种关系性展示出来,即各种互动模式,鲍尔比的依恋理论与沙利文的人际精神分析正是这种策略的主要代表。第二种策略是直接将与他人的关系当成人类个体终生寻求和努力的目标,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最能充分地反映这种策略。第三种策略是将人的关系性当成人类个体形成和维持其稳定和统一的自体感的主要手段,最能代表这种策略的是温尼科特的心理发展理论与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这些策略各自强调人类经验的关系本质的不同维度: 互动模式、客体和自体。因此,它们都只能看到人类经验关系本质的某个侧面或维度而非全部。只有将它们整合起来才能建立一个能够与驱力模式相对应的人类经验的解释系统,并以此作为驱力模式的替代物。

  米切尔以一种整合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和思考这三种基本策略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它们所强调的不同方面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而这个共同事物是指人类经验的关系本质。其中强调天生的关系的理论家提供了用以理解自体和他人之间的各种具体互动的工具,他们聚焦于自体与他人这两极之间的空间,而不是其中的任何一极; 强调目的的关系的理论家提供了用以探索和理解关系场域中的客体极(object pole) 的工具; 强调内隐的关系的理论家提供了用以探索和理解关系场域(re-lational field) 中的自体极(self pole) 的工具。具体而言,任何“客体”都与某种特殊的自体感相关联,任何“自体”也都不能单独地存在于与他人的关系基质之外,而且自体和客体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空间之内进行互动的。这三种维度的组合形成一种具有自体、他人以及它们之间空间的基本关系构型(relational configuration) 。人类的心理就是由这种基本的关系构型所构成的。

  尽管对关系模式内部各种理论派别的整合是必要而且是可能的,但是具体的整合工作却面临着一个实际的困难。由于各种理论派别的精神分析学家使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来描述人类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来建构各自的理论体系,从而导致整个关系模式内部的术语和概念纷繁而复杂,而且这些术语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异常复杂。为了处理这种术语和概念的混乱状态,米切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整合性的核心概念即“关系基质”,关系基质是一种组织原则和解释临床资料的框架,并直接对应于驱力模式中的“驱力”概念。关系基质包含着先天设定、动机性目的与涉及自我界定的内隐人际过程。根据这种观点,人类是在关系基质或互动场域中形成的,个体努力在关系基质或互动场域里寻求联系、维持联结和分化自体,并因此而深深地植根于其中; 所有的意义都产生于关系,没有任何东西是天生的,身体体验也只能在关系情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解释。因此,研究的基本单位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能被用来建立和维持与他人联系的关系基质。

  (二) 关系-冲突模式

  关系基质概念解决了关系模式的理论核心问题,而对各种理论的整合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如何处理驱力与关系基质之间的关系。关系精神分析认为,以关系基质为主的理论模式与驱力模式在根本上是互斥的,在概念上是完全不相容的。在此基础上,米切尔提出一种摒弃了驱力概念的整合性关系模式,他称其为关系-冲突模式。

  米切尔通过对精神分析运动发展史的系统总结、对各学派理论家观点的全面回顾,提出三种主要的理论模式(Mitchell,1988) 。古典精神分析代表的是驱力-冲突模式,它以驱力为核心,强调驱力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冲突。驱力-冲突模式在本质上是一元论的,它认为人类心理是由本能驱力及其派生物所构成的,否认意义是经由互动而产生的; 同时,它非常强调心理冲突,即本能驱力与防御之间、具有兽性本能的个体与文明社会之间以及伊底、自我与超我等基本人格结构之间的冲突。在古典精神分析之后的主要理论模式是发展-抑制模式(developmental-arrest model) ,发展-抑制模式是关系模式的一种变式,它最大程度地强调婴儿与母亲的最早期关系,重视个体的内部发展需要和心理发展所必需的环境供给,认为正是童年期正常发展过程的受阻才导致个体后来的心理障碍的发生。但这一模式在抛弃驱力概念的同时也忽视了冲突的重要性,并且仍具有心理一元论的特征(Mitchell,1984) 。它的一元论特征表现为: 和驱力-冲突模式一样,只注重分析师对被分析者造成的影响,并不考虑被分析者对分析师所能造成的影响,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只关注照看者对幼儿产生的影响,而忽视照看者本身受到的影响,即只关注患者与婴儿这一元而基本忽视分析师与关照者这一元。在吸收前两种理论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米切尔提出关系-冲突模式,它既像驱力模式那样,认为人类经验中的首要心理斗争是强烈的欲望和恐惧之间的冲突; 同时它又像发展-抑制模式那样,认为心理的基本成分是关系基质而非驱力的派生物。关系-冲突模式在本质上是双向的、二元的、互动的,它认为心理是互动性质的,心理的基本成分是关系基质而不是驱力的派生物,同时强调冲突的重要性,并且用关系的术语来描述冲突。关系-冲突模式继承了发展-抑制模式对关系的强调,但抛弃了其一元论主张而提倡互动论。
  
  (三) 互动层次理论

  为了进一步阐明各关系模式内部的一致性,米切尔还进一步提出互动层次理论,表明不同关系模式理论所强调的概念重点实际上都是反映人际互动及其所包含的关系性(relationality) ,因此可以纳入同一个框架之中。互动包括四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 非反省性行为(nonreflective behavior) 、情感渗透性(affective permeability) 、自我-他人构型(self-other configuration) 和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 。这些互动层次是随着个体的发展过程依次出现的,它们在不同水平上组织着人类经验,反映出人类行为的关系性(Mitchell,2000) 。

  非反省性行为是指人们彼此实际相互做了些什么,即那些非反省性、前符号性(presymbolic) 的行为,比如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互动,双方通过身体或表情来建立与维持关系。情感渗透性是指那些穿梭在可渗透边界之间的强烈情感的共同体验,情感本身具有感染性,因此它很容易就能跨越个体间的边界而建立起情感联系,情感在关系的建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自我-他人构型是指那些组成自我-他人构型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具有多重身份,这些身份是根据他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的,比如一个人身兼父亲、丈夫与儿子的三个角色,个体依据他在各种情境下的角色以及他与相关他人之间的关系来组织他的行为模式。主体间性是指具反思性与能动性的个体之间的相互认可,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需要被另一个人类主体认可为主体,在表达自身的主体性与寻求他人认可的依赖性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而持续的张力。自我的主体性有赖于另一主体,这体现了人与人关系中的主体间性。根据互动层次理论,精神分析师们虽然强调的具体重点不尽相同,但只要涉及人类的互动与关系,不论是婴儿的依恋类型还是分析师与患者间的共情,也不论是自体-自体客体的关系还是相互认可的关系,其区别只在于互动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其本质依然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诸关系理论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它们都是宏大的关系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社会建构理论。

  关系精神分析的第二个主要理论形态是社会建构理论。社会建构理论的特点是以建构主义的视角看待精神分析情境和日常生活过程,注重分析师的参与性与双方的互动性。旨在改变以往精神分析对于分析双方的角色的理解,强调分析双方通过在分析情境存在的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choices) ,共同建构起独特的分析情境。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建构理论当属霍夫曼(Irwin Hoffman) 对精神分析过程的建构主义阐释和哈里斯(Adrienne Harris) 对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建构主义阐释。

  (一) 对精神分析过程的建构主义阐释

  精神分析运动内部出现的范式转变不仅是理论重心从“驱力”转向“关系”,还包括理论的认识论基础从“实证主义”转向“建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家们逐渐认识到分析情境是一个双方共同建构的过程,分析师和患者通过在无数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中所作出的选择,最终建构出分析双方特有的分析情境。

  社会建构理论所依据的“社会建构主义”的字面含义就已充分地表明了其性质。其中“社会”一词说明分析情境中患者的经验并不是“在真空中显露的”,而是极大地受到分析师方面的影响,而“建构主义”一词则指出分析情境中存在着选择,参与者对当下、过于与将来的歧义方面进行解释时,在塑造当下与未来的分析关系时,都面临着各种选择。社会建构主义并非“激进相对主义”(radical rel-ativism) ,该观点认为现实仅仅是社会共识而已; 也绝非“道德相对主义”(moral relativism) ,该观点认为只要有某个特定的文化或子文化认可,那么任何生活方式都无可厚非。对于“何为现实”的问题,社会建构主义并未落入相对主义的陷阱,而是将其建构性的主张建立在两个立足点上: 首先,现实根植于某种独立、先在的世界,无论这个世界是否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次,个体经验具有歧义性,个体经验的性质(先在世界的一部分) 限制了对现实的描述之可能性以及因其而产生的行动之可能性(Hoffman,1998) 。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精神分析情境可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互动,这种互动旨在表明一种辩证关系。一端是患者建构他们的过去与当下生活的特定问题方面的行动,另一端是患者不得不接受的先定条件,这些先定条件在患者的过去生活中就已存在,在当下患者与分析师的关系中也依然存在。所以,从一方面说,精神分析关注的焦点只是患者生活中的一小部分问题,只是患者生活中多重现实的一小部分; 但从另一方面说,精神分析的意义重大,因为它所要改变的东西是患者生活中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经验模式。当患者在分析中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在与分析师的关系中陷入到重复的关系互动模式时,他就会明白这些模式并不是绝对、不可避免的,而只是相对性的,不仅这些关系模式如此,他生活的所有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模式。换句话说,患者会因精神分析而受到鼓励,进而以一种内隐建构主义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经验。因此根据社会建构理论,精神分析可被视为一种心理的“再学习”,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者的批判性反思能力,使其反思自己的心理现实在过去是如何建构的,在与分析师互动的当下又是如何建构的,还有当前的建构引发了何种重复与新经验的结合。所以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分析师可被视作一位“参与者一建构主义者”(par-ticipant-constructivist) 。

  因此,关系精神分析的社会建构理论主要关注精神分析情境,它重视分析师与患者的互动,强调经验的歧义性所产生的丰富可能性。在该理论看来,患者的生活是他对经验进行主动建构的产物,分析情境是患者与分析师共同建构的空间,分析师通过对患者的互动与启发,使患者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经验模式并不是绝对必然的结果,而是自己主动建构的固定模式,精神分析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患者丰富生活的意义与可能性。因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经验的歧义性及其所附带产生的可能性,所以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做出“选择”。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又是一种辩证关系,一端是既定的现实,另一端是对其进行解释的选择范围。经验的歧义性既给选择留出空间,同时又限制了合理可能性的范围。霍夫曼认为,经验由三种因素构成: 一是象征意义充分明确的相对无歧义的特征,二是象征意义不充分的有歧义的态度、情感与心态,三是完全未开发的可能性。在分析情境中,分析双方能够充分感受到经验的这些特性,就像罗夏墨迹测验一样,虽然已有固定的墨渍规定了既定的现实,但不同个体所做出的解释却反映了解释的多种可能性。当个体以一种方式而不是另一种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歧义性时,不论他是主动还是被动,他都在做出选择。因此对于分析师来说,他都必定身处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环境,肩负着做出选择所要承担的责任。对分析师的行动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分析师与患者的互动,是分析双方对患者生活以及分析关系进行的建构。

  (二) 对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建构主义阐释

  哈里斯的心理发展理论阐明了关系精神分析对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建构主义阐释。她强调,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在复杂环境中的建构过程,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多种可能性,个体的发展过程具有多重性与时间性的特征。

  哈里斯认为,尽管以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赢得了大量的追随者与不菲的名誉,但是,一方面,这些理论大多具有还原论的弊病,受这些理论影响的分析师对来访者的分析变成一种还原过程。

  这些理论过于以成人为中心,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某些事件与能力的实现作为理想化与标准化的发展节点,而在对这些事件与能力的选择过程中又夹带理论家个人的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很难实现真正的中立性与客观性。它们提出预设的价值观,假定个体发展的无偏性,还存在着理想化的危险。

  另一方面,以往的心理发展理论还存在归纳简单化的倾向,通常表现为对个体发展线路做出整体预测,假定个体内部存在一种固定不变的动机,动机驱使个体沿着某条预设的发展线路前进。不论实际环境如何、遭遇何种经历,不同的个体却都遵循着相同的发展线路。将个体心理发展看作一种标准化的生产过程,选择性地忽视大量明显存在的“非常规”发展过程,这就会造成其解释适用度的限制。而心理发展过程的建构主义观点则不重在预测,而重在描述,正视心理发展存在多重线路的事实,考虑个体嵌入于家庭与文化的背景(context) ,尤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环境因素,更能如实反映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Harris,2009) 。

  心理发展过程的社会建构观点认为,心理发展过程具有多重性,它表现为个体的发展可能性与个体状态的多种多样,以及个体与他人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多重性起源于早期的亲子二元生活与家庭生活,成长中的儿童是在随着背景、共同参与者、情境设定而变化的复杂完型(Gestalts) 中的一名参与者,能够起到建构与变型的作用。关系模式对背景十分敏感,背景是一种多层次的现象,包括家长性格、家庭关系和文化环境等,而背景处在不断破裂而又不断修复的循环前进过程中。心理发展过程就是个体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持续建构过程。

  因为心理发展的多重性包括在时间线索上的不同发展线路与速度,时间概念由此从线性框架中解放出来,时间对于个体而言不是标准化、固定不变的单位,而是不断经历建构的可变单位。人对时间的感知是一种多重嵌入性的经验,个体在某时所体验到的情感有时是可重复的,有时是不可重复的,当个体在事后回忆起过往的某一件事时,所体验到的感受与事发当时的所感经常不尽相同,因此,当分析师在讨论或解释某个事件时,不可能复原过往的事件,而是在与来访者进行一种建构。在不同时间段,个体的情感、认知都不同,个体经过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经验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只有在时间性的基础上谈经验,才能避免陷入过往心理发展理论的还原论解释的通病。

  三、主体间性理论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第三个主要理论形态是主体间性理论,其主要特点是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主体间性观点,以主体间性的视角看待分析情境和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注重分析双方的主体性与相互性。其目的在于: 改变以往精神分析理论的一元论假设,强调他人对于个体的意义,将分析情境与心理发展过程纳入主体间性范畴内进行解释。最具代表性的主体间性理论有相互认可(mu-tual recognition) 与第三方(the third) 学说。

  (一) 相互认可———母婴关系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理论的倡导者认为,精神分析长期以来都持一种歪曲的母亲观。在大多数精神分析心理发展理论中,母亲都被描述为婴儿驱力的客体和婴儿需求的满足者。理论家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婴儿和婴儿需要的满足者,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对等的关系,彼此之间不存在相互认可。这种理论观点忽视母亲的主体性,将母亲降格为一个客体,而忽视其自主性的主体。主体间性理论家认为,主体间性贯穿于个体的一生,从生命的最早期起个体就在向主体间性关系的方向发展。母亲和婴儿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通过相互认可建立而成的主体间性关系(Benjamin,1988) 。

  相互认可起源于母婴之间的互动,包括情绪协调、相互影响、情感共同性以及共享的心理状态。

  在抚育婴儿的过程中,母亲逐渐地适应婴儿的行为模式,而婴儿也能够将母亲与其他人区分开,偏爱于母亲的照顾。这种早期互动就是相互认可的雏形,母亲认可着她认可的婴儿。在这种早期的认可过程中,母亲感觉到这个属于“自己的”婴儿是如此不同而全新,独立于她之外,这种认可过程包含着他者性(otherness) 与联合性(togetherness) 的矛盾混合。在发展早期,婴儿对母亲的依赖程度极大,以致于母亲的短暂离开会使他的需要与主张无法及时满足,他的主张与全能感就将遭遇现实的挫败,婴儿从而感到极度的痛苦与愤怒。对于这种情形,婴儿最初对待暂时离开他的母亲的态度是全然以报复与逆转为主旨的,他在内心中对母亲展开无情的攻击并试图控制母亲,期望母亲完全听命于自己的主张,成为自身需要的满足者,否定母亲的自主性而将其视为自身意志的延伸。然而,婴儿在经历多次自身需要与母亲行为之间的冲突与磨合后,逐渐认识到母亲并不仅仅是满足自身需要的客体,还是一个独立于自身之外的主体,和自己一样具有需要与自主性。于是,婴儿便接受他人具有独立性的事实,认可他人的主体性,于是,他与母亲之间实现和解,母亲和婴儿之间通过相互认可建立起主体间性的关系。

  (二) 第三方———分析关系的主体间性

  现代精神分析主体间性思想使分析师与患者间的关系由传统的主体—客体关系转变为主体—主体关系。主体间性理论的倡导者强调分析师与患者之间是主体-主体的关系,分析情境是以相互性为基础的三维空间。在分析情境中除了分析师与患者之外,还包括构成三维空间的第三要素,即“第三方”。这种第三方并不指代一个现实存在的实体对象,而是从分析双方中自然衍生形成的抽象存在(Aron,2006) 。

  引入第三方的概念来描述分析情境,是为了跳出分析情境的旧的二元线性框架。在旧框架中,分析师的行为和患者的行为被无情地割裂开来。例如,移情属于患者而反移情属于分析师,付诸行动属于患者而解释属于分析师,分析过程被视为其中一方向另一方施加作用的单向过程。而第三方的概念则彻底颠覆这一传统观念,关于“是谁创造了第三?”的问题,答案是悖论式的“都是又都不是”(both and neither) ,分析师与患者都是分析情境的参与者与作用者,双方共同创造出独特的分析气氛与分析关系,没有任何一个事件或行为可被还原为归某一方的单独所有(Benjamin,2006) 。因此,第三方的概念有利于体现分析过程是一个双向沟通的主体间性过程,从两人之外的视角看待彼此间的角色与作用,从而能更好地阐明分析情境的复杂性与相互性,而非简单的非此即彼式的关系。在两个主体的交流中,需要一个空间来容纳双方的共性与差异,以摆脱服从-抵抗、赞同-反对的诸如此类的简单对立关系。

  第三方是进行交流的两个主体之间共同建立起来的抽象存在,它是双方所共享的一种关系与状态。正如主体间性的过程总是一种认可与破坏、破裂与修复的张力维系过程,第三方也并不总是代表双方最顺利的状态,但它是双方关系性质的风向标,因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既可能因协调而顺利,也可能因矛盾而不顺。例如,当分析双方的互动与沟通行之有效,彼此于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达成共识、相互认可、彼此尊重,最大限度地推进分析过程并提升分析关系时,分析情境中的第三方就是一种实现主体间性的第三方,亦称具备“第三性”(thirdness) 的第三方。反之,当分析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对彼此的认可发生破裂时,则会使第三方陷入与第三性对立的“二维性”(twoness) ,分析双方处于一种由差异导致的对立状态,其中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不同意见,要么彻底服从要么彻底反对,分析双方无法达成有效的共识。以第三方的概念看待分析情境,分析情境中的主体间性的过程是分析师与患者努力维持第三性、陷入二维性、重建第三性的循环往复过程,患者与分析师以第三方为媒介努力建立起主体间性的分析关系(Benjamin,2004) 。

  四、结语

  整合性元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是关系精神分析的三个主要理论形态,它们是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们共同认可与遵循的学科规范。其中整合性元理论是整个关系精神分析理论的根本框架,它以极大的包摄容性将另两个理论形态所涉及的所有理论都置于自身麾下。而社会建构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之间则是一种平行互补的协调关系,以关系为核心假设,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人类日常生活、个体心理发展过程和精神分析过程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具体而言,整合性元理论提出在精神分析理论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的范式转变,归纳并说明了精神分析理论中各关系模式实质上都指向同一个理论重点———关系,关系是人类的根本需求与动机,关系基质构建了人类生活最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关系基质概念与互动层次理论论述了各关系模式理论内部的一致性,说明其实质上是关系这一宏观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冲突模式则是关系精神分析理论的理想模板,它既明确地抛弃了驱力概念,又保留了冲突的重要性,指明了关系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方向。社会建构理论重新阐释了精神分析过程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个体不是既定命运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多样生活的主动建构者,社会环境与生活事件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个体仍然握有改变与创造的选择权,患者通过在分析情境中与分析师的共同努力,能够重新建构有利于他的生活方式。主体间性理论重新描绘了精神分析对于母婴关系与分析关系的蓝图,它将其视为两个主体间的互动过程。母亲与婴儿之间通过相互认可建立其主体间性关系,分析师与患者之间同样是一种相互认可的过程,从第三方的视角看待分析情境,分析双方是相互影响的主体,他们在相互交织的三维空间中共同发展与维持主体间性关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