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道德判断研究的理论取向及实践方向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作者:王晓菲,董悦,李伟强
发布于:2021-04-12 共5390字

  摘要:人类社会生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道德判断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无处不在。从古至今,许多学者对道德判断的研究着迷,特别是关于道德判断是受情绪控制还是受认知控制这一问题。近年来,关于这一争论的研究成果很丰富,本文梳理了这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阐述各种理论的观点及其研究,分析各理论的局限,以期对深化道德判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道德判断; 道德推理; 道德直觉;

  Abstract:The moral judgment is a conscious reasoning process or a controlled automatic process of intuition has been a subject of common concern of both philosophers and psychologists. We reviewed the recent researches on this debate to present a variety of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and classify the persified views, to provide supporting evidence to further study of moral judgment.

  Keyword:moral judgment; moral reasoning; moral intuition;

心理学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道德价值观也日渐变得多元化,因此,关于道德问题的研究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在所有的道德问题的研究中,道德判断是一直以来研究的核心。研究道德判断,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几个概念,那就是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和道德直觉。道德判断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己经验的或者先验的、已内化的原则对某个行为是否道德进行决策,简单来说,就是判断一个人是好还是不好、一件事道德还是不道德。[1,2]道德推理是一个心理过程,是指基于已有的知识,对行为或者现象进行一系列思考、推理的过程。[3]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其实是不同的,前者侧重于结果,后者侧重于过程和理由,是对判断结果深一步的研究。而道德直觉是一个快速的,直觉的过程,没有仔细的思考,也没有确定的原因。[4]

  一般认为,道德推理属于认知过程,而道德直觉则是情绪反应的结果,道德推理之后可以做出道德判断,道德直觉产生后也可以做出道德判断。那么,人类的道德判断到底是由情绪决定还是认知决定?这个问题困扰着从古至今的许多学者们。在众多的哲学家们发表的观点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休谟和康德两派的思想。康德认为,理性是道德判断的基础,道德推理决定我们的道德判断,而休谟认为是情感决定道德判断。基于此,现代心理学关于道德的理论研究也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道德推理决定我们的道德判断。支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他们认为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以个体道德推理水平的发展为基础,也就是说,道德发展以认知推理能力发展为基础。[5]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赞同康德的观点,认为我们的道德判断是来自于受认知发展控制的道德推理而不是直觉或者是情绪,因此,此后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几乎都是放在道德推理等认知方面。

  另一种观点则与之相对立,认为道德推理并不重要。19 世纪末期,行为主义将实证研究引入心理学领域,重视行为的研究,认为推理只是行为带来的附带结果。[6]随着后来认知革命的兴起,受认知控制的道德推理又开始被关注,到上世纪末期受情感革命的冲击,心理学家们发现过度的重视认知导致他们完全忽略影响道德判断的其他因素,即情感,于是"情感驱动道德判断"的哲学观又重新被重视,至此,道德心理学的研究焦点又从理性转移到情感因素。[7,8]

  二、道德判断研究的主要理论取向

  道德判断究竟是有意识的、受认知控制的地过程,还是一个受情绪控制的直觉过程呢?这一直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都为这一领域贡献出了自己的努力,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取向。本文将对这些重要理论进行梳理,介绍和比较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和总结各种理论的贡献与局限,为道德判断的深入研究提供多理论视角支持。

  (一)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观认为,个体的道德判断是道德推理的结果,推理在前,判断在后。并且,他们都赞同康德的"理性决定判断"的观点,所以只重视认知而不关注情绪的作用。

  (二)启发式道德判断

  也有研究者认为,道德判断类似于问题解决中的启发式算法,只是依据某些简单的规则或者是直觉做出决策即可,而不必将所有的算法都一一检验,这就是启发式道德判断,最早由巴伦提出。[9,10]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们认为,道德判断是无意识、自动化地发生的,依据的是道德直觉,其中没有情感的参与,[11]根据启发式来做道德决策有利有弊,高效处理问题的同时也会带来决策偏差。[12]

  (三)先天性道德语法结构

  有观点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无意识的推理过程,它既不是基于有意识的推理,也不是基于情绪启动,而是人们可能存在先天道德语法结构。[13]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人们日常道德情境中的快速判断,也能较好的解释人类道德判断的普遍性特征。但该理论也有局限,一方面,只是假设情绪独立于道德判断过程,缺乏严格的实证研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没有具体证据支持人类先天就具有道德与法的结构的观点。

  (四)社会直觉论

  随着情绪研究被心理学研究者重视,情绪因素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14]社会直觉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15]该观点强调,道德判断的基础是包含大量的情感成分且由情绪占主导的道德直觉,而不是道德推理,道德推理只是发生在判断之后对判断结果的事后解释,[16]若要使一个人的道德判断发生变化,就改变做出判断前的直觉过程。[17,18]尽管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理论得到了很多实证研究的支持,[19]但还是有很多学者认为情感和认知都对道德判断起作用,认为知觉也有可能被觉知,而且在复杂的道德两难情境下,仅靠道德直觉根本无法解决道德问题。[20]

  (五)"双过程加工"理论

  面对是情绪还是认知影响着个体的道德判断这一问题,格林等人提出了"双过程加工"理论,[21]认为大脑中存在着相互独立和竞争的情感和认知两个系统,都对我们的道德判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2]竞争中占优势的一方将最终决定道德判断的结果,由认知系统决定的是结果论道德判断,而由情感系统决定的则是义务论道德判断。[23]

  格林等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证明了道德判断双加工理论的合理性,表明情绪和认知在不同条件下都会被不同程度的激活。[24,25]但是,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比如,用该理论无法解释情感迟钝病人在"电车困境"中做出了功利主义的判断,[26]但是在"最后通牒"游戏中更多的受到情感的影响以更高的代价对不合格者进行惩罚这一现象,等。[27,28]

  (六)事件-特征-情绪复合模型理论

  针对双加工理论无法区分涉及个人的和不涉及个人的道德推理、无法解释社会环境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等不足,摩尔及其同事等人从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视角提出了事件-特征-情绪复合模型,认为这一模型可以对个体的道德心理和行为进行预测。[29]该模型由结构化的事件知识、社会知觉和功能特征、中枢动机状态三个基本成分构成:结构化的事件知识是包含各种与道德、态度形成相关的知识,与这些知识有关的认知活动会激活VMPFC、OFC、DMPFC、DLPFC等前额叶区域;社会知觉和功能特征主要来自对他人表情及社会情景信息的知觉,会激活颞上回、前部颞叶等区域;中枢动机状态,对应的神经回路位于边缘-旁边缘区域,该区域对道德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30]

  三、前景与展望

  认知与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问题,一代又一代的心理学家们做出了很多研究,得到了很多丰硕的理论成果。不论是最开始的认知发展观还是发展到现在的双过程模型,都存在着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存在着不足之处, "情"与"理"之争仍在延续,虽然争议仍然存在,进步也是很明显的。要想进一步解决争议,以下问题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深化道德判断研究的前提:首先,不同的道德情境中道德判断的过程是否不一样,例如,对于简单的道德情境和复杂的道德情境,是否存在着不同道德判断过程:简单道德情境中道德直觉起作用,而复杂的道德情境需要不仅需要道德认知的参与,个体的情绪状态、道德敏感性等变量都会最终影响道德判断。其次,在由道德直觉做出道德判断后,是否有可能对做出的道德判断结果进行重新思考,如果有这种情况,那么这时候情绪和认知都会在其中起作用,而且情绪和认知两者间很可能会交互影响。再次,随着现在认知神经技术的进步,可以利用该技术探究个体从意识到道德问题开始直至做出道德判断的神经活动特点,从生理机制方面来补充和丰富道德判断过程的研究。至于道德判断究竟是由理性还是情感决定、或是认知与情感在道德判断中各自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两者间是否也相互影响,将会在道德心理研究者们不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得到科学的解答。

  参考文献

  [1]杨韶刚,吴慧红。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6(2):55–60.

  [2]徐平,迟毓凯。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2007,30(2):403-405.

  [3]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1):113-116.

  [4]CARLA L,HARENSKI O A.,MATTHEW S S.A functional imaging investigation of moral deliberation and moral in tuition[J].Neuro Image,2010,49:2707-2716.

  [5]MURPHY F C,WILDE G.OGDENn N.BARNARD P J.Assessing the automaticity of moral processing:Efficient coding of moral information during narrative comprehens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9,62(1):41–49.

  [6]喻丰,彭凯平,韩婷婷。道德困境之困境--情与理的辩争[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702-1712.

  [7] 罗跃嘉,李万清,彭家欣。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3):81-86

  [8]HAUSER,M.,CUSHMEN.A dissociation between moral judgments and justifications[J].Mind&Language,2007,22(1):1–21.

  [9]]MILLER G A.The cognitive revolution: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3(7):141–144.

  [10]BARON J.Nonconse quentialist decisions[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4(17):1–42.

  [11]UNSTEIN C R.Moral heuristics[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05(28):531–573.

  [12]Sinnott-Armstrong W,Young L,Cushman F.Moral Intuitions as Heuristics[M]//J Doris,G Harman,S Nichols,et al.SinnottArmstrong,&S.Stich(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moral psychology.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23(1):83-93.

  [13]MIKHAIL J.Universal moral grammar:Theory,evidence and the future[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7(11):143–52.

  [14]FISCHIER.Self-conscious emotions and the affect revolution:Framework and overview[M]//J.P.Tangney,K.W.Fischer(Eds.),Self-conscious emotions:The psychology of shame,guilt,embarrassment,and pride)。New York:Guilford,1995:3–22

  [15]MILLER G.The roots of morality[J].Science,2008,320:734–737.

  [16]HAIDT J.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J].Psychological Review,2001,108:814–834.

  [17]HAIDT J.The new synthesis in moral psychology[J].Science,2007,316:998–1002.

  [18]HAIDT,J.Morality[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3):65–72.

  [19]GREENE J.The secret joke of Kant's soul[M]//W.SinnottArmstrong(Ed.),Moral psychology:Morality in the brain.Cambridge,MA:MIT Press,2008(3):1-13.

  [20]PIZARRO.Causal deviance and the attribution of mor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3,39:653-660.

  [21]GREENE J.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oral mind[M]//S.Laurence,P.Carruthers,S.Stich(Eds.),The innate mind:Structure and contents.New York,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338-353.

  [22]MCCLURE.Conflict monitoring in cognition-emotion competition[M]//J.J.Gross(Ed.),Handbook of emotion regulation.New York:NY:Guilford Press,2007,204-226.

  [23]CUSHMAN F,YOUNG L.Our mutli-system moral psychology:Towards a consensus view[M]//J Doris G.Harman,S Nichols,J Prinz W.Sinnott-Armstrong,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moral psychology.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2010:1-16.

  [24]PAXTON J M.Moral reasoning:Hints and allegations[J].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2010(2):511–527.

  [25]GREENE,COHENJ D.An f MRI investigation of em 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J].Science,2001,293:2105-2108.

  [26]MOLL J.Response to greene moral sentiments and reason:Friends or foes?[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7(8):323-324.

  [27]MOLL.Opinion:the Neural Basis of Human Moral Cognition[J].Nat Rev Neurosci,2005,6(10):799-809.

  [28]MOLL.The Neural Basis of Moral Cognition:Sentiments,Conceptsand Values[J].Ann NYAcad Sci,2008,1124:161-180.

  [29]MOLL.Social Attachment and Aversionin Human Mora Cognition[J].Neurosci Biobehav Rev,2009,33(3):456-465.

  [30]罗跃嘉,李万清,彭佳欣,刘超。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3):81-86.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
原文出处:王晓菲,董悦,李伟强.道德判断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模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02):6-9.
相关标签:心理学史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