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问题是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源头治理腐败并加强预防一直是根治腐败问题的共识,但如何从源头治理腐败? 源头的具体指向是什么? 目前尚未明确.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一学习阶段相对于人生较为漫长的职业生涯,可以看作一个重要的源头,因此,在大学生学习阶段就要进行廉政文化的建设.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廉政文化是指人们对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活动.
廉政文化以廉政为内容和内核,以文化为外在形式和表现手段.文化具有多样化的表现特征,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社会,文化的表现样式更为丰富多彩,大大提高了文化的表现力.
廉政的内核也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才能内化于心、外现于形.廉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今天我们所讲的廉政主要是指我们党所倡导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及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行政方式、服务态度和所构建的制度等; 它以净化党风和政风为思想内涵,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弘扬清风正气为主要内容; 它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传承的信仰、规范、制度等.通过廉政制度、廉政理论、廉政思想、廉政文学艺术等表现出来的,即为具体化的廉政文化.廉政与文化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廉政的内容借助文化平台、新技术手段得以充分表现出来.
廉政文化具有先进性特征,这先进性主要是指廉政文化与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一致,符合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启迪、教育和改造人.廉政文化具有实践性特征,这是因为廉政文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文化是需要建设的,廉政文化也不例外,需要在实践中创新、丰富和发展.不仅国家各级机关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高校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地,这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需要,是对未来即将进入国家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大学生打好廉政思想防线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廉政文化建设,在建设中丰富内涵,在实践中探索新途径,在开拓中创新形式,在传播中丰富载体,形成多元、立体的廉政文化建设网络.廉政文化也具有实效性特征.这是因为廉政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其根植于经济基础,但又具有巨大反作用力,能够从心理和情感上潜移默化地教育、感染、引导、陶冶人们的精神和灵魂,洗刷人们思想的污垢.丰富多彩的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增强校园的廉政文化氛围,而在浓厚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走向社会后大多能洁身从廉、规范自身、自省自悟,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
1. 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实践
校园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各种文化传播载体很多,廉政文化进校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可充分发挥宣传、人才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之中,通过各种廉政文化形式来教育和引导师生加强道德修养.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高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社会和谐.如举行廉政文化图片展,举办廉政文化论坛,开展廉政文化征文、廉政漫画、廉政格言书法等比赛,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周等,这些廉政文化活动增加了校园文化氛围,强化了学生对廉政的认识,增强了他们对廉政的信仰.这些高校还积极开展校外廉政文化交流和文化阵地建设.如挖掘地方廉政文化资源,成立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高校之间开展廉政文化互访和廉政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与此同时,注重廉政文化的传播和研究.如创办廉政文化网站; 部分高校还成立了廉政研究中心,加强对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实施廉政文化走进学生、教材和课堂等活动.如开展廉政歌曲演唱赛、廉政文化主题辩论赛、反腐倡廉文艺演出赛等; 组织学生观看廉政影片; 举办廉政专题讲座; 开展学生诚信教育活动; 向毕业生颁发《廉政从业手册》; 开展廉政文化主题班会; 举办廉政黑板报展;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增加廉政教育内容等.注重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开展廉政教育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我国高校大学生通过各类廉政文化活动,增强了廉政意识,净化了心灵,弘扬了清风正气.
2. 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我国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完善.
首先是观念问题,对廉政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甚至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来说是多余的,为时过早,没有实际意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生活过、奋斗过,完成了人生重要时期的德行提升、知识储备、技能提高等任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传承我国丰富的传统清廉文化,传授廉政知识,确立大学生在日后职业生涯中廉洁为民、廉洁奉公的价值理念,让廉洁意识深深植根在他们的头脑中,为他们未来廉洁从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可以说,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践行之举.
其次,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应付检查或装点面子进行"运动式"建设,背离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我国是一个经历了二千余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这使我国缺少一种民主的政治文化.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些准则在腐败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心理依托的作用,其中不乏一些极端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想,如"当官发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成语就是明证.廉政文化建设就要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转变一些不利于反腐倡廉的传统思想观念,切除腐败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心理依托.
反腐在经历过漫长封建社会历史的中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决定了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追求短期效应,必须遵循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再次,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不同程度地与社会脱节,廉政文化建设缺乏现实关照,没有"落地",实效性不强.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业后感受到一个不同的世界,大学是象牙塔,神圣而廉洁,而社会现实却世俗而腐败,与书本描绘相差甚远,他们对这强烈的反差难以适应.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就是因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现实脱节,只注重"学究气"的廉政说教,没有用现实来激励和警示学生.
高校不是孤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互动,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合作,形成建设的合力.必须发挥榜样力量,也必须用鲜活的社会腐败案例来警示青年大学生,把社会不同于大学的真实性、复杂性说明,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反腐倡廉的热点问题,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辨别和批判能力,引导道德修养,砥砺高尚文化.教育大学生从青年开始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做人,做一个有涵养、有责任、重廉洁、敢担当的高素质公民.
三、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让青年学生踏入社会前接受廉政文化熏陶,可以引导和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廉政意识、法制观念.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展了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成绩,应及时总结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进行理论提升,以便指导新的实践.
1. 从理论路径来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充分遵循文化的属性与规律,充分认识文化这一平台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廉政文化属于文化范畴,同样具有文化的质的规定性.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国家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板块,也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
在我国的廉政教育实践中,很多正式制度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就是因为这些正式制度的背后缺少文化的支持与认同.而一些非正式制度却在社会交往中发生实在的作用,恰是因为这些非正式制度的背后有深厚的文化因子、积淀与底蕴.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实质坚强.文化,承载了推动国家进步的愿望."[2]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 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在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要将廉政制度文化化.只有实现了廉政制度文化化,并形成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才能使制度和规范成为人们的活动与生活方式,才能内化于心,最后化为行动的自愿."徒法不足以自行",先进文化滋润先进制度,先进文化支撑良法善法,反腐倡廉实践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其理论根基正在于此,而高校正是培育青年学子廉政自律的重要领地.
2. 从实践路径来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总结经验,增加内涵,创新形式,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实践建构的具体设计.要积极举办廉政文化活动,浓厚校园文化环境氛围,扩大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强化宣传,大力传播和弘扬廉政文化,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崇尚廉洁的道德空间;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打造高品质廉政文化传播平台,提高廉政文化传播能力,增强廉政文化吸引力、渗透力、感染力和震撼力.高校不仅是廉政文化传播的重地,也是廉政文化生产的高地,应完善激励机制,引导高校为社会开发弘扬廉洁价值理念的文化精品.把廉政文化建设充分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把诚信立人、廉洁奉公的有关内容融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高校"两课"的课堂之中,为大学生树立坚实的廉政文化思想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