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提高铁路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确保运输生产安全,铁路企业按要求对从事铁道行业特有工种(近100个工种)的职工,全面完成了一次职业技能鉴定,以达到岗位准入的职业技能要求。通过多年的实践体会到,要做好铁路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必须真正突出铁路企业的特点,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位。
一、技能鉴定要突出铁路高速发展的特点
对铁路员工开展技能鉴定,是现代化铁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一项新内涵、新任务,由于是新事物,所以上至企业管理者,下至普通职工对职业技能鉴定的性质、内容、程序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重要性知之甚少,重视不够。
以洛阳车站为例,从2002年起开展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开始几年职工对技能鉴定不了解、不认可,在2002年-2006年四年间,车站2646人,参加技能鉴定考试的不足1000人,仅占车站职工的40%不到,针对这种情况,车站充分利用闭路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各种宣传工具,转发各种有关技能鉴定工作的文件及宣传材料,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不断阐述技能鉴定重要性和与职工的关系。
随着技能鉴定宣传和实施工作的深入开展,车站广大干部职工对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性和认识程度逐渐加强,对开展技能鉴定工作也由过去的不理解、不配合现象逐渐改变为积极报名参加。截至到2012年年底,车站持证上岗职工达19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技能鉴定要突出铁企培训机制与管理的特点
(一)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机构。企业应成立相应的职工培训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应具有直观性、真实性、专业性、先进性和安全性等特点。2002年9月洛阳车站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并于2006年7月在此基础上成立路局车务系统职工培训基地,申请了无纸化考场,使基地更加专业化、规范化。鉴定基地涵盖了需要鉴定的各种主要行车工种系列,综合条件充分,为提高职工素质、挥着重要作用。
(二)健全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制度。为加强领导和协调,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洛阳车站除成立了技能鉴定基地管理机构,还成立技能鉴定基地领导小组,更好的为职业技能鉴定做好服务工作。一是根据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鉴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车站的、切实可行的《鉴定基地管理办法》、《鉴定基地保密制度》、《鉴定基地回避制度》、《鉴定基地设备管理制度》、《鉴定基地安全管理制度》、《鉴定基地考场规则》、《考务人员工作守则》等管理办法,做为日常管理的行动准则。二是建立设备、设施、仪器台账,确保基地各种仪器设施设备齐全,运行良好。三是建立健全考评员管理台账,及时了解考评员情况、掌握考评员动向,确保每次鉴定前,及时派遣考评员到达指定地点,进行考评。
三、技能鉴定要突出铁路营运与安全并重的特点
(一)加强题库管理,积极编制开发。无论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都要突破以理论为主体的培训体系。同时又要进行相应的、与操作和能力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论培训。为此,针对生产实际和岗位的规范要求,自编培训教材,以技能为主线,穿插必要的理论知识,既有科学性、先进性,又突出实用性。
(二)加强师资培训,充实考评队伍。为提高培训质量,企业应建立一支既懂理论又有实践专兼职相结合的技能培训教师队伍。可以从工人技师中选择教师,对本职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 ;对专业教员和技术人员,让他们直接参加基地的设计、调研、建设、安装、调试等全过程,组织到生产一线跟班劳动进行实习,以增强实践能力,真正达到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目的。
(三)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实践能力。三级教育网络管理。车站采用车站管理车间,车间管理班组的三级管理模式,也就是三级负责制。班组对车间负责,车间对车站负责。但培训的工作贵在日日坚持,贵在全员参与。而所有工作的开展车站只能是抛砖引玉,对夯实日日进行的培训工作实际上是力不从心,培训的实际工作进行还要靠基层班组。所以要借助于三级网络,对车间、班组的优秀人才,建立兼职教师库,聘用他们来开展工作。车站兼职教师队伍现有78人,其中有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使培训工作平稳扎实有效的开展。
(四)多种结合方式,促进培训开展。采取多种结合方式,开展了学习与考试结合、学习与效益结合、学习与奖励结合的三结合办法,激发职工要学习、学好习的积极性。洛阳车站职工每人每月8个小时的业余培训,月度由车站统一考试、考核,考核结果前三名给予人均奖励60元、40元、30元,而落后者则给予相应人均的处罚 ;季度车站要进行抽考,抽考成绩纳入车间考核 ;对于考核第一名者给予1000元一次性奖励。车站每年举行技能竞赛,技能竞赛分车间级初赛,车站级决赛两次。对于获奖选手,一是给予奖励,二是送往铁路局参加局级技能竞赛。在2012年全局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客运专业决赛中,洛阳车站取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四、技能鉴定要突出铁企特殊人才培养的特点
对于技能鉴定合格,取得职业技能证书的职工,企业还应根据职工所在岗位,从业人员多少,确定聘任职数。签认聘任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解聘事项。受聘后,职工应按不同的资格等级享受津贴待遇。对不合格人员,采取强制培训、解聘措施,不搞一劳永逸。这些措施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机制,为技能人才搭建展现自己才智的舞台,坚定技术工人走“技术改变命运,岗位成就事业”之路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