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syphilis)也被称为胎传梅毒,主要是指梅毒螺旋体经母亲胎盘传染至患儿血液所致,其发生、发展与母亲妊娠期所接受的治疗情况息息相关。先天性梅毒可于新生儿、婴幼儿时期发病,会造成胎死腹中、新生儿夭折等,若能于新生儿早期确诊并给予综合治疗,其预后将会得到极大改善。目前,该病在我国呈不断上升的发病趋势,因此,为了减少该病对母婴所造成的危害,需加大对梅毒的研究与治疗,控制母婴传染。本文主要就母亲梅毒治疗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作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6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梅毒新生患儿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入院时间在1h~8d;47例为足月儿,33例为早产儿。根据其母亲在妊娠期间所接受的治疗情况进行分组:正规治疗组37例(治疗组)、非正规治疗与未治疗组43例(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新生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46例为皮肤黏膜损伤,主要表现为颜面与四肢丘疹,且伴有脱皮与皲裂现象,其中9例存在梅毒性天疱疮,其大小不等,破裂后存在大片脱皮现象,且表皮存在黑痂;41例为病理性黄疸,主要表现为黄疸退而复现、持续时间长等;29例存在心脏损伤,动态心电图表明其心肌缺血,心肌酶普遍较高;26例为肝脾肿大;14例为梅毒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有脓性分泌物等;12例为骨损伤,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骨密度增高、骨膜增厚等。80例患儿均不存在明显的神经系统损伤。
1.3方法:对所有患儿静脉滴注青霉素钠,每次剂量为5~10万U/kg、持续12h;1周后,每次剂量改为5万U/kg静脉滴注、持续8h,疗程为2周。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应以头孢三嗪代替;对所有患儿给予对症治疗与支持疗法。比如对于血清RPR下降缓慢或不下降者,应再以青霉素给予1~2个疗程的治疗,2个疗程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周,当患儿血清RPR为阴性即停。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治疗组患儿出生时的临床表现症状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与ALT含量的对比情况:对照组患儿于出生时与出生后2周的间接胆红素较治疗组高(P<0.05);两组患儿出生时的AL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生2周后,对照组患儿高于治疗组(P<0.05)。见表2。3讨论据有关调查显示,妊娠期梅毒妇女未经有效治疗,其新生儿感染先天性梅毒的几率高达75%~95%。先天性梅毒在临床表现为多样性,会对人体多个脏器造成损伤,其中尤以患儿皮肤损伤、肝脾损伤、黄疸、骨损伤为甚。临床试验表明,仅仅以RPR(+)或TPPA(+)作为判断先天性梅毒的依据尚无定论,相关研究者认为,梅毒螺旋体明胶凝聚试验为阳性或TP-IgM-WB(+)可作为临床判断先天性梅毒的依据,且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症状的轻重程度同其母亲妊娠期的治疗情况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中,接受非正规治疗与未治疗的孕妇的新生儿,其先天性梅毒的表现与体征较接受正规治疗的孕妇的新生儿更为严重(P<0.05);且治疗组患儿的肝功能基本无异常情况。提示加强对妊娠期妇女梅毒的血清诊断与治疗,对于早期预防先天性梅毒具有积极作用。对妊娠期妇女给予早期抗梅毒治疗,可明显减轻新生儿的病情。
本研究还显示,对照组患儿于出生时与出生后2周的间接胆红素较治疗组高(P<0.05),表明其肝功能损害更为严重,临床表征更加典型。相关研究者得出,对妊娠期妇女提前16周给予对症治疗,则预防新生儿感染先天性梅毒的几率将大大提高。为此,需加大对孕妇梅毒的筛查力度,同时对新生儿的先天性梅毒进行追踪随访,对出生时即存在皮疹、肝脾肿大、病理性黄疸等情况予以高度重视,争取第一时间确诊,并给予针对性处理,将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母亲妊娠期间若接受非正规治疗或未治疗,其先天性梅毒新生患儿会于出生后表现出多样化的临床症状,对其肝功能造成损伤,因此,需加大对孕妇的综合干预,对其宣传性病有关防治知识,并对患儿给予全程抗梅毒治疗,以对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症状予以有效改善。
4、参考文献:
[1]庞琳,曾慧慧,何明,等.妊娠合并梅毒孕期规范治疗后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的变化特点及转归[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0,13(4):282.
[2]王昌林,王晓蕾,李雅雯,等.母亲梅毒治疗情况对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8):923.
[3]吴慧.母妊娠梅毒之新生儿临床情况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66.
[4]高昂.新生儿先天性梅毒预防及早期诊断探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5):300.
[5]陶晓玲,马立显,李瑞,等.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治体会[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3,2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