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陆丰皮影的多重价值及其保护传承困境与突破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19 共4806字
论文摘要

  “中国第一个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海陆丰(现广东汕尾市),以其拥有的中国四大戏曲活化石而名扬天下。历史悠久的皮影戏、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是构成海陆丰文化的四个代名词,而皮影戏作为其中历史较久远、艺术表现形式特殊的一种艺术形态,位于四大戏剧之首。陆丰皮影戏作为全国三大影戏——潮州影的唯一遗存,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它进行过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皮影改革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本文深度分析皮影戏改革所面临的新的严峻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新的建议。

  一、皮影戏简述
  
  陆丰皮影戏,在福佬语系地区亦称皮猴戏,属于南路影戏的一个分支。相传陆丰皮影戏从福建闽南传入,传入者为陈天尹,据说陈天尹为惠州府海邑(即海陆丰旧称)的首富,拥有陆丰一半以上的土地,当年曾以百万上报清廷以备征用,在海陆丰还流传着“富过陈天尹”来形容一个人的富裕。陆丰皮影戏属于海陆丰古老的艺术形态之一,以其特有的雕刻、绘画、操作、音乐、声腔闻名于世,它雕刻细腻,色彩鲜艳,操作熟练,音乐古朴动听,形象生动感人,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陆丰皮影戏以在牛皮上雕镂、绘画制作皮影,再由艺人操作为主,艺人常常兼扮乐器演奏者、唱曲者、操作者。操作方法遵循“生对眉”“旦对脐”“净对肩”的动作规范。古代常常一个人操作两、三个皮影,现代操作的皮影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影头、影身、影尾,一般由两至三人操作一个皮影。皮影由各个小皮片通过绳线和钉钉连接而成,影身五官轮廓分明,手脚灵活方便,具有操作灵活、形象生动的特点。皮影戏的唱腔古朴动听,它采用海陆丰地区特有的白字戏“啊咿嗳”唱腔,曲调悠扬婉转、动人心弦,唱词为海陆丰特有的白字曲。

  陆丰皮影戏的表演遵循一定的步骤,并且与海陆丰特有的其他剧种相互影响。皮影戏开演之前,与白字戏、正字戏一样,必须“洗叉”,而且家家户户必须插榕树枝以驱邪,接着祭拜戏神田元帅,然后举行“扮仙”仪式,以正音演唱,再由一个“大头坎”的角色念一段顺口溜。“大头坎”凸额、拖辫、着马褂,作绅士状,念白多为警告村人不要损害农作物和遵守村规民约,最后由皮影李世民出来念一幅对联。这些仪式完毕就上演武戏或正字戏剧目了,武戏剧目主要有《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等,接着半夜后就演文戏即白字戏剧目,当地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半夜反”。

  为了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心理需要,现在皮影戏多演现代剧和儿童寓言剧,如《龟兔赛跑》《龟与鹤》《狐狸和乌鸦》《飞天》《东郭先生》《鸡斗》《两朋友》等,现代剧多采用现代音乐伴奏,使得演出人数减少,音乐采用碟片播放,减轻了配备乐队的负担。而有些传统剧目退出历史舞台,有些剧目则根据时代特色做一些变化或改革,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二、陆丰皮影的多重价值

  陆丰皮影戏糅合了戏剧、音乐、美术、造型、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巧妙地将绘画雕刻成皮影,把表现剧情人物的角色操纵得活灵活现,它既生动形象又引人注目,往往使观众拍手叫绝,妙趣横生,在观看后心灵得到长久的震撼,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种表演艺术具有极丰富的美学价值、人文价值和民俗价值。而陆丰皮影戏正由于具备这些价值,决定了它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还有保存发展的必要。

  (一)美学价值

  陆丰皮影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造型美和音乐美两个方面:皮影是一种造型艺术,主要通过选皮、制皮、描样、雕镂、着色、熨平、上油、订缀等几个重要步骤制作而成。皮影戏的造型美主要通过对皮影的操作将剧情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其造型具有自然逼真、形象动人的特点。某些皮影的眼睛甚至能左右移动,嘴巴可张合,做到了与人相仿的地步。由于皮影是牛皮片相互订缀而成,犹如人的关节一样,能轻易模仿人物的动作神情,真正表现出人的逼真形象。现代剧则根据各种符合客观形象的事物所制造,而且用来练习的皮影多采用塑料制作,在影身的两侧加上透明塑料片以保护影身。皮影制造出来符合大众的审美取向,且以其逼真的形象给人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当然,雕刻师傅高超的雕刻技术也功不可没,以精细的雕工将事物细节刻得精巧耐观,引人入胜,一方面体现出手工艺人的高超技艺,另一方面也形塑着皮影造型的美学价值。

  陆丰皮影戏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沿袭南戏音乐的同时,又吸收了各种地方戏曲音乐,近代又把现代音乐引进皮影戏进行创新和发展。传统皮影剧目中文戏大多采用白字曲,其调式多用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五调、反线调,间奏杂以弦诗、锣鼓介。音乐结构以曲牌联套为主,唱腔采用民歌小调,但主体是正字戏大板曲“易语而歌”,腔调多为海陆丰正字戏的曲牌,拉腔唱“唉咿嗳”等衬字,拖音很长,往往一唱众和。其曲调悠扬婉转、缠绵悱恻,多表现民间故事和传奇小说。而武戏多为提纲戏,伴奏多用正字戏昆牌子吹打乐,气势磅礴,易于渲染古战场战斗和人物对打激烈的气氛。现代剧目在继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主要采用现代音乐,音乐活泼生动、曲调欢快,多用于表现寓言剧或舞蹈剧,如《飞天》《东郭先生》等。

  (二)人文价值

  作为现代人的情感纽带,陆丰皮影凝聚着海陆丰人的情感和精神,蕴藏着极丰富的人文价值。首先,陆丰皮影的生成初衷旨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其传统剧目大多表现人物爱情、家庭亲情以及忠君爱国、伸张正义的主题,这种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间接地塑造着海陆丰人的性格特点——团结友爱、勤劳质朴、坚强彪悍,而这种不畏强权、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正是对海陆丰民风的真实写照。

  至今海陆丰还流行着这样一套演出规矩——当皮影戏与其它地方戏曲(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一起演出时,往往要等到皮影戏先开锣,其他戏曲才可以演出,遵循着“一皮影,二白字,三正字,四西秦”的演出顺序,这体现出严密的等级次序,也体现出其他新剧种对老剧种皮影戏的敬重。每逢演出,出门在外的商人会出资赞助,使皮影戏成为沟通人物亲情的桥梁和纽带,也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怀念和关注。

  (三)民俗价值

  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是促进了影戏的发展、繁荣,而且影戏的起源、形成、衰微与民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海陆丰人笃信神佛,每到各种神诞日或传统节日便盛行演戏,一来可还愿,二来可祈福。此传统自古有之,据手抄残本《碣石志·民俗卷五》记载:嘉靖时“穷乡僻壤,地瘠民贫。每届神誕,多聘木头戏、皮影戏,益其戏金,每夜仅三二两白银。殷富人家喜庆寿诞,亦乐雇入庭院,以待亲朋宾客而添热闹者。”

  从中可见海陆丰人对影戏的痴迷,以及影戏在海陆丰地区的普及程度。此外,民俗对影戏的演出形式和过程有重大影响,影戏也丰富了民俗。传统陆丰皮影戏的演出过程有着特定的程序,蕴含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消灾解难的向往:一般皮影演出前先进行“洗钗”仪式,然后再进行“扮仙”(即八仙贺寿),接下来的是“跳加官”,由李世民出来吟诗,最后才开演正戏。在正戏开演前会有一个“大头坎”的角色,他身着长袍拖辫,作绅士状,口有念白,多为警告村民不可损害公物和粮食之类。陆丰影戏的仪式与过程蕴含了海陆丰的各种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对此研究有利于当地民俗的挖掘。

  三、陆丰皮影艺术面临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陆丰皮影戏面临灭绝。据华夏收藏网报导,皮影巧夺天工、精雕细琢的造型给制作造成了难度,同时保存也不便。这对现代成批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是致命点。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江海滨回忆道:“没人找我们演出,没人愿意学,没人愿意为这点收入留下。”而且陆丰的相对封闭,导致覆盖范围窄,受众群体小,显得独木难支、四面楚歌。由此可见,陆丰皮影正面临着灭亡的困境。为了使皮影能创新发展,从以下三方面分析皮影面临的处境。

  (一)后继无人的窘境

  陆丰皮影跟其他民间文化艺术一样,在这个浮躁、快节奏的社会也面临着严重危机。首先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为生计所迫,出门在外打工,使得继承人数减少。其次,由于青少年儿童受现代文化的影响,使得他们对传统的民间文艺并不感兴趣。再次,中国民间文化历经几百年的延续,现接手这项传统民间艺术的人大多老龄化,出现了“人亡曲尽”“人去手艺空”的局面,老艺人的逝世犹其让人伤心,更可惜的是他们所掌握技艺的丧失,使得传统民间文化无法继承,最后由于影戏主要从艺者多为农村的民间艺人。对于民间戏曲艺人的师承关系,张紫晨认为有地缘传承关系、亲缘传承关系、师缘传承关系三种。亲缘传承以家传为主。陆丰皮影正是以家传为主,其家庭一旦出现变故,则皮影戏将会消失。所以必须加强传统民间文化对青少年儿童的熏陶,唤起他们对民间文化的忧患意识,从而更好地继承民间文化,否则再优秀的文化也可能断绝。因此,后继无人是皮影戏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杯水车薪的资金

  据调查,每场皮影的演出费很低,光靠这些收入无法支撑皮影的传承和发展,而且随着文化消费品味的变化,市场越来越狭小,演出场次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是收入的减少,要创新和发展显得举步维艰。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可以事先录成碟片,演出时再放,节省成本,但其他方面的支出不可避免。而且要到传统节日通过走村串乡的形式才有市场,如中元节和神诞日,像那些村镇和各家各户的赞助基本无法满足陆丰皮影发展的需要。据江海滨主任介绍,陆丰市政府每年都会拨50万的资金给以支持,再加上广大侨商的热心资助,使老艺人工资有了由几百块到两千块的转变,还给艺人买了社保、医保,改善了皮影剧团的生存状况。但是只靠国家政府和少数人的资助是不行的,只有地方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是陆丰皮影没有资金作为物质基础,一切都是空谈。

  (三)艺术创新有待加强

  陆丰皮影在发展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再创新的潜力。皮影艺术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几百年来熏陶了一代又一代海陆丰人,虽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皮影戏的重视,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比如把现代科技与传统皮影戏相结合,使传统的皮影在制作方法、舞美设计方面得到了变革,但仅改革了皮影的外在形式,缺少对符合现代精神和价值观内容的探索,使得皮影在娱乐消遣的同时忘记了要回归艺术审美,忽视了艺术精神的革新。如果艺术缺少主旨精神,就犹如行尸走肉。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输入新鲜的文化血液,皮影才能永葆生命力。因此,陆丰皮影在继承和发展的同时,不仅要与当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且还要为它输入新鲜的时代精神,这样才能蓬勃发展。倘若只是追求舞美设计和操作技术的成熟,却缺少创新精神的注入,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四、陆丰皮影的保护、传承及发展对策

  抢救陆丰皮影不仅要保护制作、操纵皮影的传统技艺,还要保护那些为皮影艺术奉献终生的老艺人,做到在传承中发展。大多数掌握皮影技艺的是年长的老人,他们一旦去世,皮影的传统技艺也随之消失。年轻一代的我们应该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对于陆丰皮影的发展可以通过文化下乡、网络推广、建造皮影保护和传承中心等措施来实现。

  (一)文化下乡。由于皮影戏的群众基础薄弱,其观赏者多为儿童或老年人,为了扩大皮影的传播范围,增强当地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政府可以出资赞助,让皮影剧团公益下乡演出,或者时常组织皮影戏走向市民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公益演出,把最新的剧目和最新成果展现给群众。对于本市县那些不知道有皮影存在或贫困穷苦的地方更应加大演出力度,扩大影响范围,使人们享受本土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

  (二)网络推广。当代社会是数字信息的社会,人们日新月异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因此当代媒体成为文化宣传的另一有效途径。可以利用现代人日常信息交流的平台——微博和微信,建设起皮影文化宣传的专业网站,把皮影剧目制作成一个个小视频上传至网上,并使用电影、动画的制作手法对皮影进行加工,使之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口味,有利于提高皮影的宣传力度和知名度。

  (三)建造皮影保护和传承中心——皮影博物馆。为了使儿童了解皮影戏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状,方便外来游客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皮影文化,促进皮影戏的发展、创新和保护工作,可以建造皮影博物馆——非遗继承和保护中心。博物馆不仅能保护和传承皮影,也可以创造出迎合现代人审美观念和体现当代精神的作品,同时扩大国内外影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