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从宪法角度论述农民工的平等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19 共2248字
论文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加工出口企业,二是城市化,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便是农民工。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出口加工企业里,工人的主体是农民工,在城市的建筑工地上,农民工依然是主体。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诞生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 5 亿人,他们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工在劳动权利、就业、社会保障以及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上受到诸多不平等待遇甚至遭到歧视。农民工作为中国公民,应当拥有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历史和法律制度等原因,农民工的各种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和保护。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平等权的缺失。保障他们应有的合法利益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课题。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结构的演变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宪法学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下面我就从宪法赋予公民平等权的角度来讨论农民工的平等权。

  公民的劳动权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劳动并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报酬的权利。而农民工劳动平等权的实现状况却不容乐观。中国人民银行在 2006 年公布的一项关于农民工的调查分析显示,约有 85%的农民工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时间。此外签订劳动合同的仅占1 /3,没有办理任何社会保险和不知社会保险为何物的占 75% 。不仅如此,我国农民工的工资还很低,为同期欧美国家工人的 1/50 - 1/30,为我国台湾地区的 1/30 -1/20,甚至不如菲律宾等一些国家工人的工资。

  农民工的工资不仅低,而且时常被拖欠,原因是我国的工资给付制度仍然不完善。而在工作时间上,大部分农民工工作的时间超过法定时间,英国《星期日邮报》报道称苹果公司的 Ipod 是“血汗工厂”生产出来的。

  其中所提到的血汗工厂即为台湾代工巨头的富士康公司。报道称工人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五个小时,由此见得,大部分农民工工作条件不容乐观,这也是中国在最近数十年来只注重发展经济的效率,而漠视人文关怀的突出表现。在法治社会中政府应当依靠法律管理公民和社会,面对如此的现状,这就要求立法机构完善相关劳动法法律法规,各类用人单位遵守宪法,政府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改善农民工的工作条件。

  平等分为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我们可以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成才的轨迹作出判断,若要达到结果的平等,实际上就否认了个体的差异,剥夺了某些个人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可能。若是建立一个机制使机会平等,则可以使得每一个人都拥有相应的权利去发展。然而在现实中,农民工缺失公平就业的权利,我国《劳动法》第 3 条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这即是把宪法的平等权具体化了。然而农民工使纸上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企业雇主对农民工就业过程中的职业歧视和雇佣歧视成为社会的一种常态,城市农民工就业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一方面,在职业选择上,农民工仍要遭受严重的政策不公正对待,许多城市通过制定政策对农民工进行总量控制,职业与工种的限制,先城市后农村的控制等。另一方面,由于身份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民工不能被平等地雇佣,从而造成雇佣歧视。目前,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的还是城市中的边缘职业,收入低,环境差,待遇劣的低端劳动力市场是农民工的主要雇用领域。

  再次还有农民工受教育问题,我国宪法第 46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我国宪法的平等权条款,此处应当解释为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这里的平等,仍然应当只是机会上的平等。这里的教育问题表现为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名称上的差别即表明了农民工子弟与城市居民子女在制度安排上受教育权就是不平等的。首先,师资上的差距很大,优秀教师一般都集中于重点学校,硬件方面的差距则更不必说。其次在升学问题上,尤以高考最为突出,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许多农民工子弟需返回原籍考试,造成极大的不平等。

  我国当前情况下,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暂时现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趋于完善,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大量农民将转化为市民,真正享有市民待遇。到那时,农民工这一带有时代烙印的概念,将会成为历史。

  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农民工问题如何解决,将既是对建设法治国家的考验,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契机。公民权利的实现主要依靠一国法律制度的发达与完善的程度。社会公正的核心内容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问题。一个社会制度如果是公正的,那么它的权利义务关系应该是平衡的。而当前,一方面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农民工平等权的缺失却非常严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公平社会的必要性。同样,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 “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具体实践也必将在农民工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真正得以实现,进而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韩大元. 中国宪法学上的基本权利体系[J]. 江汉大学学报,2008,3,25(1) .
  [2]“85%的农民工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N]. 中国经济时报,2006- 6 - 1.
  [3]蔡定剑. 中国宪法司法化路径探索[J]. 法学研究,2005(5) .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