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0 世纪以来,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观所构建的德性伦理学在伦理学的维度里日渐重要起来。
尽管托马斯·阿奎那探讨伦理问题的最终目标是神学伦理,并对德性伦理的神学化或人学化做了划分,但正是对"意志"与"激情"概念的割裂使托马斯·阿奎那对"激情思想"的着述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形成了具有人学特征的激情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意志学说成为基督宗教神学伦理的正统,而激情思想则为后世的人本主义情感道德学说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8].托马斯·阿奎那在自己的着述中对"欲望能力"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为后世思想家们对于情感理论的思索,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示范。
13 世纪,不同于拉丁教父哲学后期的禁欲思想,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用大量篇幅考察"欲望能力",指出灵魂拥有欲望的能力。这种欲望的能力分为感觉欲望和理智欲望,感觉欲望服从于理性,并且,感觉欲望又可以分为愤怒和情欲,这些欲望都是以人的情感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沙夫茨伯里开启的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认为,人具有内在的道德感,这种内在的道德感与人的外部感官类似,能够感觉出情感是否合意,以及行为的善、恶、美、丑性质。对道德的价值判断,既不依赖理性,也不是经验归纳的结果,而是人的内在感官的直接感悟。
沙夫茨伯里的道德感思想正是承袭自托马斯·阿奎那"欲望能力"思想中的特殊理性与欲望的能力等观点。沙夫茨伯里的情感论伦理学又启迪了休漠对"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辨析,虽然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推翻了托马斯·阿奎那对理性与激情的辨正关系,但是休谟的情感主义正是托马斯·阿奎那激情思想发展的一种极端形式。
托马斯·阿奎那在伦理学维度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情感主义伦理学,在德性伦理学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综观古典德性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思想是其中最为系统完整、也最为深入细致的德性思想体系。针对此前基督教神学体系本身的缺陷,托马斯·阿奎那将神学德性思想与世俗的德性思想紧密的融为一体,具有独到的价值。
首先,将德性与人的目的、行为及其能力联系起来,比亚里士多德单纯从人的功能角度解释德性更有说服力;其次,将德性思想分为三类:理智德性、道德德性和神学德性;第三,将德性与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分别看作是人的自觉行为的内在本原和外在本原,扩展了德性的意义,而不再只是局限于幸福。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德性伦理学与他的其他学说一样,都被后世思想家吸收或批判。由于他的德性伦理学建立在上帝观的基础上,因此在近现代哲学家看来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就他的德性思想而言,始终属于一种德性内生论的观点,忽视外在道德要求的影响,更忽视了德性在道德上的特殊意义---德性的"目的"并不在于能力或功能的完善,而在于妥善处理个人与自己、与他人和社群的关系[9].事实上,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德性思想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也为近年的德性伦理复兴思潮提供了理论支持。如麦金太尔在《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人为什么需要德性》一书的前言里,深情写到:"我最开始认识到人生在面对肉体和精神的危险和伤害时具有脆弱性并不是因为哲学。我本不该花那么长时间才理解大多数道德哲学中缺乏这种认识所具有的重要性。重读阿奎那,不仅强调了那种重要性,而且将我引向他用以论述德性的种种资源,他笔下那些德性不仅考虑到了我们的动物状态,而且考虑到了承认我们由此而来的脆弱性和依赖性的需要。"[10] 4他进一步强调自己对德性的论述是一种托马斯·阿奎那式的亚里士多德主义,是预设了某些哲学立场的。这种方式正是托马斯·阿奎那在阐述自己的上帝观时使用的路径,用亚里士多德哲学来论证基督教教义,并预设了某些教义的真理性。麦金太尔想要克服某些分歧和冲突时,也使用了托马斯·阿奎那的探究方式。
三、对托马斯·阿奎那上帝观的评价
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观不仅在基督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整个西方思想史中也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观在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的同时,也表明了物质世界和人类的有限性,同时又坚信人性与神性可以协调,上帝的"神恩"并不消除人性,只会让人更加完美。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观重视生命的神圣、承认理性的有限、提倡恢复个人美德意义、重视世俗生活的道德观并且强调世俗道德生活的意义。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观既有理念上的伟大追求,又将各种伦理道义和形而上学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因此不仅具有学术上的意义,也有着卓越的现代意义。
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观在历史时空里为 13 世纪混乱的意识形态找到了理想的平衡点,在丰富的理论思想土壤中又滋养了文学和美学的发展,如但丁的《神曲》所描述的"天堂"就深受托马斯·阿奎那上帝观的影响。托马斯·阿奎那作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主动采纳亚里士多德哲学来对经院哲学进行改造,创造了更具理性色彩的经院哲学。另一方面,托马斯·阿奎那坚持了传统的基督教哲学奥古斯丁主义,维护了基督教教义的权威和统治地位,和奥古斯丁一起成为基督教思想史上的双台柱。公元1323年,托马斯·阿奎那由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册封为"圣徒",并且评价他为"黎明前的星辰,照亮了整个教会","托马斯给教会的贡献超过所有的学者","托马斯着作中的每一个字句都包含着无比的力量","托马斯的学说是无与伦比的".溢美之词加身的托马斯·阿奎那思想不仅是教会官方承认的意识形态,而且成为了基督教唯一的正统哲学。
从占据过基督教正统思想地位的奥古斯丁主义到托马斯主义,这些学说的衰落和兴盛在本质上都由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然而从基督教对柏拉图主义、新柏拉图主义、奥古斯丁主义、阿威罗伊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托马斯主义的态度轨迹来看,思想体系本身的消亡或是复兴依然是可以有选择的,但如果不主动地选择历史,终究会被历史所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托马斯·阿奎那在基督教官方立场里失去了"唯一"正统哲学的地位,但他的上帝观不仅在基督教思想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思想资源,始终具有生机、活力以及指导意义。正如布莱恩·戴维斯所指出的,"无论人们称他为一个'神学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哲学的'思想家其实都无关紧要"[11] 269,重要的是,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观无论内容还是方法,都对人类思辨思想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观及以此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神学体系和德性伦理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不少观点为日益世俗化的现代文明提供了启示意义,但必须指出的是,它是一种宗教神学的世界观和思想体系。作为其基本出发点的"上帝存在"是不能成立的,或者说其论证是不充分的。诚然,托马斯·阿奎那为上帝存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也似乎有力的论证,甚至迄今为止尚无人能在理论上有所超越,然而托马斯·阿奎那的论证仍然缺乏说服力。因为如果坚持"先理解再信仰",那么托马斯·阿奎那对于上帝存在的论证在逻辑上并不完美,罗素曾对此反驳:什么是上帝存在的原因呢?如果"万事必有因",则上帝的存在也需要原因,上帝若依赖于外物存在则不是全能的。假如并非"万事必有因",意味着有事物不依赖原因存在,万事最初的原因既可能是上帝,也可以是其他事物。这个反驳似乎是一种诡辩,但托马斯·阿奎那试图用纯粹的理性证明上帝,就必须服从逻辑规则。
而罗素的反驳恰好说明托马斯·阿奎那的论证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扩展和深化,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内容也受到来自科学的质疑,并且必将充分表明托马斯·阿奎那论证的非科学性。如果作为前提的"上帝存在"是有缺陷的,那么托马斯·阿奎那建立在这一前提之上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有可能坍塌。当然,托马斯·阿奎那思想体系的局限性并不意味着其中的所有内容都是糟粕。我们今天之所以要重视和研究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观和神学思想,除了要总结思维的历史教训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吸取有价值的成分,获得某些有益启示,为克服现代文明的一些弊端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敦华。基督教哲学 1500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何光沪。多元化的上帝观:20 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概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素民。大家精要:阿奎那[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
[4] 詹姆斯·利文斯顿。现代基督教思想:下卷[M].何光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5] 江作舟,靳凤山。阿奎那[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6] 约翰·英格利斯。阿奎那[M].刘中民,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7]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 黄超。托马斯·阿奎那论激情的伦理学意义[J].基督教思想评论,2007,(1)。
[9] 江畅。托马斯·阿奎那论德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10]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人为什么需要德性[M].刘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11] 约翰·马仁邦。中世纪哲学[M].孙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