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史论文

解读柏拉图的“理念论”(本科)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7 共3596字
  摘要: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唯有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的庸人驱除到一旁去的时候,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天日的可能。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必须确定构成哲学家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是我们所谓的哲学。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一个爱智慧的人,是与那些庸俗的追求趣闻者不同的人,是爱“洞见真理”的人。什么是哲学?柏拉图认为:哲学是一种洞见,是对真理的洞见。在柏拉图看来哲学是一个动词,哲学是爱智慧、爱真理的人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洞见真理的行为。
  
  关键字:柏拉图  理念论  苏格拉底  哲学   
  
  哲学领域中,柏拉图的哲学理论中现在用于广泛应用,常常说什么柏拉图式爱情,柏拉图“理念论”,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他激烈反对唯物论哲学家研究客观世界发现其规律的做法,说这样做不能认识真理。认为事物所以这样是神有目的地安排,人只有从自己心里认识神才能认识真理。所以这产生给柏拉图巨大的影响。这也是他创造“理念论”的基础。  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的观点,从其寻求“一般”的方法出发,认为不但许多特殊之外有一般存在,而且对于任何一类特殊的东西来说也都有它的“一般”,他把这个一般叫做“理念”。据此他认为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的即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一个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的变化无常的不真实世界,理念世界高于并且先于现实世界。这样,普遍的概念就变成了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具体事物就成了不真实的理念的影子。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 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爱情" 。 
  
  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 ,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 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吗。"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 "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好看的花。"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唯有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的庸人驱除到一旁去的时候,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天日的可能。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必须确定构成哲学家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是我们所谓的哲学。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 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爱情" 。   什么是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一个爱智慧的人,是与那些庸俗的追求趣闻者不同的人,是爱“洞见真理”的人。什么是哲学?柏拉图认为:哲学是一种洞见,是对真理的洞见。在柏拉图看来哲学是一个动词,哲学是爱智慧、爱真理的人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洞见真理的行为。柏拉图说,假如一个人爱好美的事物,爱看新悲剧、新图画、爱听新音乐,这样的人不是哲学家。因为他只是爱好美的事物,而哲学家则是爱好美的自身。仅仅爱好美的事物的那个人是在做梦,而认识绝对美的那个人则是清醒的,前者只不过有意见,而后者则有知识。 
  
  什么是意见、什么是知识呢?柏拉图认为:意见就是关于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事物的意见,知识就是关于绝对、永恒、不变事物的知识。柏拉图认为,一切可感觉的个别对象都具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矛盾性质,仅适于作意见的对象,而不适于作知识的对象。不可被人感觉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绝对永恒与不变的事物是知识的对象,那些看到绝对永恒与不变事物的人是有知识的,而不仅仅有意见。      
  
  柏拉图由此提出了人可感觉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事物和绝对永恒与不变事物的话题,他把人可感觉到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个体事物称为假象,把不可被人感觉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绝对永恒与不变的一般事物称为理念。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是建立在实在与现象相互区别基础之上的,这种区别最初是由巴门尼德提出来的,后来得到了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的继承,继而影响了柏拉图。 
  
  任何理论都存在缺陷,就像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很大的优势,因为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同样柏拉图的理念论也存在缺陷。他的这个理念论仅仅发现和界定了普通名词表述的许多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而没有发现和界定专用名词表述的许多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具有的理念,柏拉图关于不可被人感到的一般事物或理念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没有定位的,是永恒不变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是错误的观点。 普通名词“矛” 、“盾” 所表述和界定的不可被人感觉到的一般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定位的。古代军人所说的“矛”、“盾”和我们今天军人所说的“矛”和“盾”所表述和界定的个体事物有很大的差别,矛和盾作为人不可感觉到但可知道的一般事物、作为理念明明也是变化不居的。这是其一;理念论关于同名的许多可感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一个理念的观点是不彻底的,是自相矛盾的,这是其二。 
  
  我个人不否认每一种理论的成立都会存在一个问题,所以这个理论还有很多缺陷。但是他的“理念论”的创立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加深;理解了善与恶,人类关于善的本质、关于善行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关于善的,在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就有记载,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一直就是思想家讨论人性的焦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源来自于恻隐之心,而荀子却以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所有的善都来自于后天的人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给我了一些善与恶的认识,个人觉得柏拉图的善与恶,柏拉图所谓的善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同大家相同的、同恶相对立的含义;另 一方面有柏拉图关于善的个性化的含义,具有世界本源、本体、共相、绝对、形而上者的含义,具有真理、智慧、光源的含义。 
  
  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给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 这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我认为柏拉图在当时 的情况下做出的哲学理念,建立于自己的理解这个自然社会,他在《国家篇》中说,唯有哲学家就是王。是他对哲学的理解,我对柏拉图的理解仅仅在于他的理念论的浅认识,比较肤浅。 
  
  对于善与恶的观点,柏拉图很大一部份来至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同欧提德谟斯关于什么是善行进行过一次有趣的讨论。 欧:请问苏格拉底先生,什么是善行? 苏:盗窃、欺骗、买人当奴隶,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性? 欧:是恶行。 苏: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原来敌人占领的城市里的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欧: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没有说敌人。 苏: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如果你的朋友准备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自杀的用具,这是恶行吗? 欧:是善行。 苏:你说对朋友欺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事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来到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援军,你说这种欺骗是恶行么? 欧:这是善行。 苏格拉底认为,既然同一件事情,同一种行为,不仅对于不同的人,而且对以同样一种人(如对朋友),可以是善行也可以是恶行,因此,具体的有条件的善行是不真实的,只有一般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行。所以我认为世间如柏拉图的意思一样并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善与恶之间有着灰色地带,不只是善与恶这间存在着这种关系。
  
   参考文献: 
  〔1〕《国家篇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姚介厚 着。
  〔2〕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3〕《古希腊罗马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