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史论文

自我意识的历史进程、逻辑结构及神秘性

时间:2014-08-28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8240字
论文摘要

  当笛卡尔用"自我"取代了外在本体作为哲学第一原则时,理性原则、怀疑精神就战胜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中世纪神学信仰,自此,"自我"就走上了一条追寻与反思之路,到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时达到了巅峰.与近代哲学相比较,康德哲学中的自我意识有了主动把抓外物的能动性,但是由于其原初被给予性,自我意识本身是不动的,运动的只是其上的偶性,偶性在自我意识本体的基础上变来变去,这导致了它仍旧像近代哲学那样是无历史或超历史的.自我意识立于对象的对立面,与对象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对于对象的认识只能发生在认识领域,而对于自我本体的思想只能发生在实践道德领域.可见,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在康德那里是分裂的,他统一意识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的目标最终还是落空了,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概念、范畴只是外在地加之于对象身上,只是具有统一的形式而不是内容本身的统一.黑格尔将谢林哲学中的自由意志、历史等非理性因素纳入到理性、逻辑当中,创造了辩证逻辑,建立了"主-客同一体"的自我意识本体论.

  一、自我意识的历史进程:实体即主体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对自我意识的描述并非局限于"自我意识"这一章中,可以说整个《精神现象学》就是意识对自身的理解史.在意识阶段,被意识到的存在对于意识来说是一个异己者,意识把这个异己者当作对象,并沉迷于对象中只与对象关联,它不知道自己所遭遇到的对象就是它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本质就是自我意识,所以此时的意识是一个处于自我异化中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尚未进行自我认识的意识.当意识转入到自我意识,"它才从感性的此岸世界之五彩缤纷的假象里并且从超感官的彼岸世界之空洞的黑夜里走出来,进入到现在世界的精神的光天化日."[1]122只有达到自我意识这个阶段,意识才达到了当下,逐渐清晰起来,而在之前它都是旁观者.但是,意识转入到自我意识阶段并不意味着自我意识的完成,而仅仅是一个开端.开始阶段的自我意识为了拯救和保持自身,它不惜牺牲掉对象,将对象作为自己的否定物,结果造成自我意识分裂.一方是单纯的自我意识,把对象看作异己者,而仅仅固执于自我;另一方则不是认识着自己,而是丧失自己的自身意识,它与单纯的自我意识相反,沉迷于对象之中.这就造成了两个相互分离的人格,产生了"苦恼意识",即经受着灵与肉分裂之痛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要从自身的这种分裂中逃离出来,将两个顽劣对抗的形态纳入统一,这就意味着自我意识向理性的过渡.在黑格尔那里,理性无非就是现实的、达到目的、如愿以偿的自我意识.作为理性的自我意识不再固执于自我与对象的分裂,自我意识不仅要把自我当作对象,而且又要把对象当作自我,存在就是思维,思维和存在是同一个东西,"实体即主体".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结构上是相互对应的,在这两部着作中,开始都是感性论,然后是知性论,最后都是理性论,但是两个体系在实质上却大相径庭.在康德那里,感性、知性、理性这三种认识能力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了认识能力的系统化架构,但是由于三者之间固执于严格的差别和界限,缺乏相互的过渡,使得他所触及到的人类认识能力的辩证本性再次被遮蔽起来.在黑格尔那里,感性、知性、理性之间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都处于流动之中,都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思维"沉入于内容,让内容按照它自己的本性,即按照它自己的自身而自行运动,并从而考察这种运动.因为,避免打乱概念的内在节奏,不以任意武断和别处得来的智慧来进行干涉,像这样的节制,本身乃是对概念的注意的一个本质环节."[1]40意识在漫长的自身经验中,遭遇并澄清其内在矛盾,熟悉存在的转向及变迁,以一种生命的本体概念贯穿于一切存在物中.意识就其自在的意义说来,它是一个实体,一个沉睡着的普遍本质,只有通过运动、否定、创造才能把其固有的主体性和内在的自为性实现出来,才能从对象物回到自身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展现自己为自为生成着的历史主体.因此,黑格尔开始定向于物的存在论转变为后来的自我意识路向的存在论,这种转向并没有抛弃关于物的存在论,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继续他对存在的追问,他是要证明两种存在论是同一个东西.

  意识对自身的理解是通过回忆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回想不同于柏拉图的回忆说,柏拉图是把灵魂从物召回到作为原型的理念,物和理念是个别事物与普遍概念的二元分立,其中物对理念的分有并没有扬弃二者之间的分裂对峙,毋宁说是强化了这种分裂对峙.而黑格尔是让自我意识在物中发现自己并在物中现身出来,因此,物并不与自我意识相分裂,而是同一的.

  柏拉图采用还原论的方式追寻本体,这种还原论认为只要找到事物由之而来并最终复归于它的本原、根基就可以解决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而黑格尔认为还原论实质上回避了矛盾、取消了矛盾,这种实体性哲学仅仅是面对以往的历史,体现着自我封闭的理论立场.在黑格尔看来,哲学不仅要面对以往的历史,解释以往的历史,而且更应该向未来开放,从批判旧世界中生发新世界,在相互作用中解决矛盾.恩格斯说:

  "自然科学证实了黑格尔曾经说过的话(在什么地方?):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比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认识追溯得更远了,因为在这之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东西了."[2]328黑格尔的这一思维方式开启了现代哲学,深受其影响的马克思同样从矛盾辩证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中寻求本体,他称这种方式为"从后思索法",这也道出了"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这句名言的深刻内涵.

  二、自我意识的逻辑结构:主-客同一体

  黑格尔通过形式推理与辩证思维(概念思维)的对比,详尽地分析了自我意识的逻辑结构---"主-客同一体".他说:"表象思维的习惯可以称为一种物质的思维,一种偶然的意识,它完全沉浸在材料里,因而很难从物质里将它自身摆脱出来而同时还能独立存在.

  与此相反,另一种思维,即形式推理,乃以脱离内容为自由,并以超出内容而骄做;而在这里,真正值得骄傲的是努力放弃这种自由,不要成为任意调动内容的原则,而把这种自由沉入于内容,让内容按照它自己的本性,即按照它自己的自身而自行运动,并从而考察这种运动."[1]40在形式推理中,判断或命题中的主词与宾词是严格区别的,二者不能混淆、颠倒,主词是在宾词之外独立持存的,它是静止不动的基础和重心,不能再分析,是无可言说的,而宾词处在我们的头脑中,是不断变换的偶性.譬如,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表就是凌乱的不成体系的,具有经验的偶然性.所以,形式推理只能认识到系词"是"的两种用法:一个是等同,如"单身汉就是未婚男子";另一个是属性,如"玫瑰花是红的".玫瑰花可能是红的也可能是白的,其属性是偶然的,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就是先设定了一个上帝,然后把各种属性附加到上帝这个主词之上的.

  在概念思维中,思辨命题打破了主词与宾词的对立与隔阂,实现了同一,主词就是宾词,可以用"甲是甲"结构来表示.但是,这里的"甲是甲"决不是同义反复,决不像黑格尔所批评谢林的同一哲学那样是黑夜观牛一切皆黑,是"知识空虚的一种表现"[1]10.而在概念思维中,进行自我认识的意识本身取代了形式思维中静止不动的主体,主词通过积极的自我运动发展,把自身消失在宾词中,在宾词中显现自身,它就是各种宾词.于是,宾词成了重心,主词的真理是宾词,宾词才是真正的主词,主词与宾词的地位发生了反转,"宾词本身被表述为一个主体,表述为存在,表述为穷尽主体的本性的本质,思维就发现主体直接也就在宾词里"[1]43.因此,主词与宾词之间的系词"是"就不是静态的"等于"或"属性",而是"是起来"的过程.

  这一点对于形式思维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当命题中处于宾词位置的东西是作为主词的自我时,形式推理就无法进行下去了.形式推理中只有"是"与"否"两个方面,"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1]360,只要发生自相矛盾的,就要否定它、取消它.因此,这种否定不能超越自己赋予新的内容,只好从别的地方撷取毫不相干的东西.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就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唯一不会否定的就是自我,结果一切都被否定了只留下空洞的自我,为了摆脱这种窘境只好求助于上帝这条大阴沟.

  在概念思维中,主词通过自身内部的自我否定性,自己发展成为自己的宾词,自己对自己进行规定.自我否定性是一种无限性运动,是一种去对立,而同时又是这种对立的自我扬弃,"实体作为主体是纯粹的简单的否定性,唯有如此,它是单一的东西分裂为二的过程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这种过程则又是这种漠不相干的区别及其对立的否定."[2]11这种否定运动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意识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虚无性,使自己获得愈来愈丰富、具体的规定性;另一方面,意识又不断地、反思性地批判自己所获得的规定性,使自己旧有的规定性跃迁到更深刻的逻辑层次之上.

  费希特已经不像康德那样任意添加范畴,而是进行范畴推演,而他与黑格尔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外在主体去推演范畴,后者是范畴自己推演范畴.但是,黑格尔并没有否定费希特那种主观的主体,而是把它收归于客观主体,形成了"主-客同一体"."主-客同一体"是"正在重建其自身的同一性"的过程,[1]10是一个从"是其所是"到"不是其所是"再到"是其所不是"的过程,或者说是从"甲是"到"是甲"的过程."甲是甲"的思辨命题其内涵是"甲如何是甲"的命题,忽视了"如何是",哲学命题就变成了独断论.

  古希腊哲学中提出了逻各斯与努斯两种精神,这两种精神在后世的哲学发展中都被归结为理性---规范的理性与超越的理性.但是,在古希腊哲学中这两种精神并没有发展成为人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虽然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也有主体概念,但是这一概念并不是与人(或精神)相关联的主体,而是万物由之而来并且复归于它的本原,所以本质上还是一种客体性思维.近代哲学家们认为没有认识论的本体论是无效的,因为人们在断言"水是万物的本原"的时候,实际上是"我说""水是万物的本原",虽然"自我"在当时隐而不显,于是近代形而上学就把"我"、"我思"作为第一原理.但是,自我把对象看作异己者,这样自我仅仅固执于自己,成为单纯的自我意识.虽然说在康德那里范畴被理解为存在者的对象性存在的基本结构,但是对于物来说,物与范畴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这些哲学家们的自我意识哲学都或明或隐地设定了一个理论前提: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分离,或者用物质解释经验,或者用精神解释经验,他们不能想象"从物质到精神"和"从精神到物质"的双重过渡,在这一前提前提下要实现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是徒劳的.在他们的自我意识哲学中,主词与谓词的关系只是两个事物或者同一个事物内部的两个不同要素的"外在对立的关系",而不是"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关系".在黑格尔那里范畴不再是与对象相分离的空洞的框架,而是存在者构造中的内在运动性,是使事物系统化的内在原则,是物存在的根本本性.这样,黑格尔就把相互矛盾的事物观相互串联起来了---"物就是自己的对立面",事物中那相互矛盾着的环节就在整个运动变易的过程中得以理解和解决了,范畴与内容、主体与客体就实现了同一.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西方哲学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康德再到黑格尔的发展就是从单纯的客体哲学到单纯的主体哲学再到"主-客同一体"哲学的发展过程,从意识发展的维度看就是从对象意识到单纯的自我意识再到自我意识的过程.

  三、自我意识的神秘性:超越与虚无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黑格尔的自我意识辩证法展现了人类思维的逻辑运动,解决了传统静观、机械的形而上学之理论困境,实现了思维方式的巨大变革;另一方面,这一革命性是以"无人身的理性"即概念辩证法展现出来的.能否客观地评价黑格尔的自我意识辩证法,直接关系到我们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和阐释,我们不能因为其理论贡献而囿于黑格尔哲学城堡来阐释马克思哲学,也不能因为其理论不足而把黑格尔哲学当作是马克思哲学要拒斥的一条死狗.

  第一,精神本体与历史本体

  黑格尔哲学是唯心主义,但不是一般的唯心主义,其本质是历史唯心主义.说黑格尔哲学是唯心主义是因为它"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质的",这一点主要体现为"无人身的理性"与"狂妄的理性".在整个精神发展的过程中,自我意识突破了个体思维的有限性,跃迁到了人类思维的无限性,但是,他抓住了精神的无限性、超越性的同时,却放逐了人的有限性与现实性,人从有限的理性者一步一步地变为了无人身的绝对精神.黑格尔认为,从现象和有限的意识来看,历史是由人的私欲、冲动所推动的,但是从本质上看,历史同样是理性的表演,理性将个人的冲动、热情当作了它实现目的的工具,这就是所谓的"理性的狡计".这样一来,每一个人都成了理性所拨弄的东西,成为理性发展的牺牲品,正如有学者曾指出:"在黑格尔那里,人之所以是普遍的东西的体现者,不是由于他是社会的存在物,而是由于理念必须有单个人,理念只有通过单个的人才能够体现出来."[4]294当黑格尔把"无人身的理性"当作主宰世界的绝对主体时,理性也就变成了"狂妄的理性"---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自我的表象,都是从那个自我精神王国的圣餐杯中翻涌出来的泡沫.

  在《神圣家族》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方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首先,黑格尔把现实的主体抽象为普遍的思维,即从"能思维者"转变为"能思维者的思维",把原本的"主体性"颠倒为"主体";其次,把外部世界、人类精神等"客体"抽象为逻辑范畴;再次,把一切运动都抽象为精神范畴的逻辑运动及其表现;最后,马克思总结道:"这种办法,用思辨的话来说,就是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的过程,了解为绝对的人格.这种了解方式就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5]76虽然"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神秘"并不等于荒谬,并"没有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6]22马克思所指的"被神秘外壳包裹着的合理内核"就是指巨大的历史感.黑格尔在辩证逻辑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种历史的本体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即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这个伟大的思想,特别是从黑格尔以来,已经成了一般人的意识."[2]244黑格尔哲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对社会历史和人类意识发展史的思考,甚至可以说他的哲学的本质就是一种历史哲学.恩格斯对这一思想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说:"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平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意只是前者的验证.真正的关系因此颠倒了,头脚倒置了,可是实在的内容却到处渗透到哲学中……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在《现象学》、《美学》、《哲学史》中,到处贯穿着这种宏伟的历史观,到处是历史地、在同历史的一定的(虽然是抽象地歪曲了的)联系中来处理材料的."[7]42概言之,黑格尔哲学是唯心主义,但他超越了一般的唯心主义,在辩证逻辑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种历史的本体论,所以用"历史唯心主义"来概括黑格尔哲学更为精确.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更容易理解作为对黑格尔哲学扬弃的马克思哲学不应当是一般的唯物主义,而是历史唯物主义,换言之,马克思哲学的载体不应当是撇开人的活动的纯粹自然自身的运动,而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

  第二,批判性与非批判性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61我们往往把这句话误读为传统哲学是解释世界的思辨哲学,而马克思哲学是改造世界的实践哲学,同时把二者二元对立起来.这种曲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于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批判性与非批判性缺乏客观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曲解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概念辩证法的批判性就在于黑格尔打通了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自我意识就是自由意志,它的生命和灵魂是否定与创造,在方法论上体现为从矛盾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寻求本体和解释世界.具体来说,一方面,自我否定使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抛弃了将主体与客体看作是没有发展、没有过渡的近代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自由意志没有停留于心灵自身,而是强调在对象化与客观化的历史中逐渐创造、显现和形成主体自身,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黑格尔反对康德将思维与存在、知识与道德(实践)分裂为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反对康德把自由意志总是限制于"应当".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康德用"思想中的一百元"与"口袋中的一百元"的区分来说明他所坚持的思维与存在二元分裂,黑格尔对此评说道:抽象的思维与具体的存在的确不同,但是总是停留于想象是不健康常识,健康常识就是要让每一个行动扬弃主观的东西,而把它转变成客观的东西,只要通过劳动工作过程,就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对黑格尔来说,意志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自由活动,把自己的希求与目的现实化为身外世界,这就是实践活动.人通过自由意志的实践活动所创造道德、伦理、法律和国家等就是自由的定在,自由才获得了它的现实性.马克思指出:"关于'苦恼意识'、'诚实的意识'、'高尚的意识和卑贱的意识'的斗争等等、等等这些章节,包含着对宗教、国家、市民社会等整个领域的批判的要素,但还是通过异化的形式."[9]162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的非批判性主要体现在其本质上是思维与思维自身的对立同一,是"思维的自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种思想上的扬弃,在现实中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却以为已经实际上克服了自己的对象"[9]173,因此,"他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这种历史还不是作为既定的主体的人的现实的历史,而只是人的产生的活动、人的发生的历史."[9]159这是马克思对概念辩证法的非批判性所作的批判,是对只停驻于解释世界的概念辩证法的批判.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因此而抛弃概念辩证法的批判性,没有抛弃概念辩证法对世界的解释功能.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能够为经验事物的运动找到一种逻辑的表达方式,这本身就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正如后来列宁在讲到运动的辩证法时说: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如何在概念的逻辑中表述这种运动.列宁还说过:黑格尔哲学的概念辩证法"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10]235这里的"聪明"就是对世界的批判性解释,而"愚蠢的唯物主义"只是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当下.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就在于将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统一于自己的哲学中,同时把理论对实践的优先性颠倒为实践对理论的优先性.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自我意识的历史辩证法,把抽象思维中的"主-客同一"辩证法,变为感性实践中的"主-客同一"辩证法,把自由意志变成改造感性世界劳动实践,这一理论成果即实践唯物论和实践辩证法.因此,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主-客同一"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另一个是人的感性活动.我们不能夸大理论解释世界的社会功能,但也不能把它贬低为脱离生活实践的玄思,以往我们更多的是从行动意义上来理解实践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出和强调实践的另一方面,即"主-客同一"的实践论思维方式.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离开了"人的感性活动"这一因素,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就成了黑格尔式的神秘的"主-客同一"哲学,同样,离开了"主-客同一"的实践论思维方式这一因素,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就成了建立在"混沌的整体的表象"基础上的经验主义,就会造成实践过程中的"阵痛"."主-客同一"的实践论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史的积淀和结晶,具有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理想性引导实践活动的社会功能,从而能够缩短和减轻社会实践中的阵痛.

  第三,逻辑与历史

  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性还可以从其逻辑与历史的关系中体现出来.黑格尔从其逻辑推演的需要出发对实际上发生的哲学史进行取舍,甚至许多时候把哲学史发生的时间次序进行任意的更改,因此,黑格尔强调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实质上是逻辑决定历史,历史处于从属地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黑格尔的这一思想,把逻辑对哲学史的重新理解、规划定性为"逻辑对历史的谋杀、清洗".

  "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论原则是奠基于黑格尔对历史经验的认识与分析之上的,只不过当他把经验提升到理念之后,却坚持了逻辑在先的原则.进一步思考会发现,与其说黑格尔是用逻辑创造历史,不如说是给历史加上了逻辑的维度,使之理想化而已,并且通过活动将这种理想性变为现实.黑格尔说理性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理想,悬浮于现实之外、无人知道的地方,它要通过它自己的活力去创造东西,它要把这个目标展现在"自然宇宙"、"精神宇宙"---世界历史现象中.这里我们可以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表达黑格尔的意图,"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20]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米·费·奥普相尼科夫.黑格尔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