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史论文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幸福观及其当代反思

来源:法制博览 作者:刘世豪
发布于:2020-04-30 共5772字

  摘    要: 亚里士多德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幸福观影响深远。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德性和善的认识来解释幸福,告诉人们幸福不仅仅是简单的快乐,只有持续合乎理性地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德性,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在当代社会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仍然适用,我们通过对他幸福观的了解来引导我们找到真正的幸福。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幸福观; 德性; 善;

  如何让自己幸福,是伴随人一生的话题。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求”到“美好生活需求”说明人们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追求高品质生活也就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变迁,人们在飞速的变化之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人心渐渐浮躁迷茫起来,阻碍了人们的幸福。根据2019年中国城市幸福指数排行榜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四大国家一线城市人民的幸福指数排名在30名之外,生活在发达城市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多幸福,生活条件好了反而变得不那么幸福,到底什么是幸福,怎么样才能幸福,亚里士多德在几千年前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已经进行过深刻的说明讨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或许和我们当下所理解的幸福观不太一样,但通过对《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幸福观的学习能让我们思考关于幸福的问题,引导我们以后的生活向幸福靠近。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善,是人类生活的最高目标和追求,所有的知识和选择都在追求某种善。他强调幸福应当符合人们个人的德行,崇尚善行同时也能快乐的生活,幸福也随之到来。

  (一)关于德性与幸福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幸福是灵魂的某种合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的观点,但并未将德性等同于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可以成为现实的,但必须把德性立为根本再付诸于实践。一个人若只是有好的德行可能并不能使之幸福,只有开始行动才能实现幸福,并且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幸福是学来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更不是天生的,一个人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幸福,比如一个懒惰的有钱人并不能得到永恒的幸福。时而具有德性时而邪恶也不是一个真正具有德性的人,真正具有德行的人会在其一生去遵循德性的活着。无论什么样的人在他一生中都会遇到美好和意外,一些人的意外来临时他可能变得恐惧、惊慌和自暴自弃而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导致幸福离他们远去;幸福的人也会遭遇意外的事故,但他们不会因此放弃合乎德性地做事和生活,还是会以具有的德性的态度面对艰难和新的生活,慢慢的在自己的努力下重新获得幸福。退一步讲,没有坚定不移的坚持合乎德性就等于没有德性,比如一片云彩构不成一片天空,短时间的善也不能使一个人享有幸福。不能坚持合乎德性或本就不合乎德性的人遭遇重大的厄运或不幸,当然不是幸福。所以要相信只要坚持合乎德性的生活,获得幸福只是时间的问题,生活本来就无比丰富有好的也就有一些意外,坚持和严肃的去面对,幸福终将到来。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幸福观及其当代反思
 

  (二)关于善与幸福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善比柏拉图的更加贴近现实世界,他认为幸福就是最完满的善。“一切技术,一切研究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是向善的,比如医术的目的是健康、战术的目的是取胜,教育的目的是获得真知,这也将无形的幸福拉回了人们都能理解的善,以善来解释幸福让人们对幸福更加清晰。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们追求的幸福各不相同:贵族以荣誉为幸福,有闲者以快乐为幸福,穷人以财富为幸福,奴隶以自由为幸福,病人以健康为幸福,学生则以获取知识为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生命自然目的之幸福是出自人的自然禀赋和本性的幸福,而自然所产生的一切东西都是目的与能力的自然统一体,人的生命当然也不例外。他认为,每个人的“善”有着不同的具体的内容,显然柏拉图只用一个善的理念来概括是有点笼统。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应该分为外在善、身体善和灵魂的善。他认为灵魂的善是最充分、最具有美德的善。同时,他也承认幸福需要外在善的辅佐。的确一个人外在的善和灵魂的善是相互影响,比如他出身贫寒,长相丑陋是会有些影响他的幸福感,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说:一个有着合乎德性的内在善和有着充分外在善的人就是幸福的人,但这只是其中一种情况,所以他又强调就算一个人没有所谓的外在善只要拥有真正的灵魂的善也是能幸福的,正如艺术家绘制出一幅完美的画卷的原因不在于他是如何去画或者会得到什么样的身份、金钱和外表等这些外在的好处。如果将外在的善作为人追求善的最终目标,那人们的幸福将不会实现,或许只能获得片刻的幸福感但也只是转瞬即逝,因为外在的善不等于幸福。追求外在的善导致的后果可能是一生都在“追求”的路上挣扎痛苦着,不曾到达真正的幸福。“幸福的生活??属于那些在品行和思想方面修养有素却只适中地享有外在诸善的人,甚于属于那些拥有外在诸善超过需用,在德性方面却不及的人”。

  (三)关于快乐与幸福

  快乐存在于幸福中,但不代表幸福的全部,幸福中更重要的应该是灵魂深处内在的合乎德性的善,这种理性的高层次的善才是幸福。亚里士多德反驳了“一切之中最快乐的乃是满足个人之欲望”的说法,他指出:“幸福才是一切之中最快乐的。”所谓外在上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内在的快乐才决定是否幸福,人的一生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事情,伴随着痛苦和快乐,在一个人遇见形形色色又复杂的事情后所反映出的表现能看出是否有德性,因为所谓的快乐存在冲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的就是这种状态,一个人以什么为快乐又以什么为痛苦反映出背后的德性。比如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研究水稻这么多年并不是在追求名和利或其他,他只是想为人民奉献自己,在实验室和田间劳作的他内心的追求就是如此,虽然他只是开着最普通的汽车但他是幸福的纯粹的。伴随德性的是快乐,如果一个人做一些具有德性的事没有伴随着快乐和痛苦,那他一定不是一个具有德性的人,这些德性的事只是看起来符合当下的舆论,也可能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一种虚伪的手段,这并不是真正的有德行当然也不会幸福。既然幸福是持续理性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那么快乐只能属于幸福。没有内在的合乎德性,只追求外在的感官快乐,这样的人不会幸福,那样的快乐也不是真正的快乐。

  二、幸福下的沉思生活

  亚里士多德通过判断人们对善或者幸福的意见把生活方式分为三种,一是一般人把快乐等同于善的享乐生活;二是追逐授予者对自己的荣誉的政治生活;三是理性对待世事的沉思生活。

  按照亚里士多德对生活方式的分类,当下多数人过的都是享乐的生活,他们把快乐直接等于幸福,这些快乐来自身体的主观感受,比如吃喝玩乐带来的感受。近年来健身突然流行开来,正是因为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之后由于缺乏理性,年轻人开始讲究山珍海味,老一辈的人也养成了有吃的一定要吃满肚子的习惯,久而久之身体变得肥胖开始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已经饱腹后,美食给人带来的快感是这些人拒绝不了的,随着时间人们又逐渐蜂拥而至的为了美丽的外表而健身,很多人没有真正的思考为何去健身只是盲目跟随,也不是真正为了健康,不过撒旦那帕罗支持这种生活方式,在他的墓志铭上“吃吧,喝吧,玩吧,其余不必牵挂。”他认为人就应该及时享乐,人生短暂应该抓着机会去享乐。不过人只依靠器官感受活着,无法体现不同于一般动物的人的高级性和卓越性,因为一般动物不具备思考的能力,他们不能理性地思考。这样的人久而久之越发懒惰,只是动物性的活着,当然也不会获得真正幸福的生活。

  还有一部分人追求政治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也不是真正的幸福。这些人是比一般人有品位,他们追求荣誉作为幸福。他们为了证明自己很优秀而追求荣誉,但这些荣誉却是让更有智慧的人授予他们的荣誉,所以他们获得这些荣誉之后并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这些荣誉并不是来自于自己,而是别人给予的,也不是因为自己的德性获得的荣誉。因为具有德性的人的德性应该来自于自己本心,这种德性不是别人给予的,是由内到外的自然散发,比如法国哲学家萨特拒绝过诺贝尔奖,他说“你们这些不如我的人来给我颁奖?”其实,萨特已经自己把这份荣誉颁发给自己,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荣誉,在某种意义上萨特已经成为幸福的人。其实追求别人给予的荣誉的人是不会幸福的,因为在你获得那份荣誉之后也不能说明自己有德性,而这份荣誉也会给人带来迷茫。比如现在高考之后考上大学的很多孩子基本都没法度过一个真正有意义的大学时光,正是因为一些人人挂在嘴边的一些话“你们现在努力学习,等考上大学就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从而使他们把考上大学当作一种荣誉和终点去追求,这个荣誉一但实现他们却变得迷茫和胆怯,他们不再认真学习变得碌碌无为,却不知考上大学并不是学习的终点,反而更应该理性去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去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德性高于荣誉,真正幸福的人不会追求所谓的荣誉,而是理性思考后顺从本心,那些所谓的荣誉便会随之而来。

  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幸福的是人们沉思的生活,这种生活不会追求所谓的高贵或低贱,他们会沉思自己知道的知识和事物,做自己内心认为要做的事,沉思越多幸福越大。沉思是一个具有个体性的生活方式,理性的思考让这些人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不依附任何人的个体,当然这个理性并不是说死板麻木和冷酷无情,必须经过实践后的理性也就是人性温暖的加持才是真正的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当然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经历过实践和具有个人品质的人才能真正的沉思生活,最后由个人到城邦自下而上的由个人道德、社会风气到城邦政治。由此看来,具有实践性的沉思生活才能让幸福到来。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引起的当代反思

  现代的人民的幸福程度没有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而持续提高,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很多人被大数据冲昏了头脑,使人们不能理性判断这些过多的信息,最终很多人迷失在这世界中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或许是人们觉得自己不幸福的很重要的客观原因,但我们或多或少对幸福有一些误解或有一些不同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地方。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在当下仍然重要,正反事例也处处可见。亚里士多德认为并在书中告诉人们,幸福是一种人在内心的满足,这个满足是自己实事求是的经过理性思考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的德性,这个不断壮大的过程称之为幸福。结果固然重要,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只要能按照自己的德性去追寻幸福,那么幸福一定就离我们很近了,只要坚持持续遵循自己的德性,那么赢得一个好的结果只是时间问题,但在有结果之前我们就已经是幸福的了,毕竟我们无法说明什么样的结果才算结果,一件事的结果、一段时间的终点、人生的生老病死和后代的发展,这些都可以称之为结果,而且我们不需要也没有能力去预测一些事什么时候就是有结果,因为我们没办法知道自己的预想和一些我们想不到的事情哪一个先到来。所以所谓的好结果一定会有,不过过于考虑结果就会将获得幸福既当成一种手段也成当目的,这样不仅摧残我们的志气,最后也不会有任何好结果。

  当代人经常说起“成功人士”这个词,其实就是说那些人生活幸福美满,他们在工作、品德和婚姻等多方面中达到了一定高度,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生活。在中国说起成功人士可以很快想到阿里巴巴的马云,不仅因为他的资产,还因为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马云创业前期几乎毫无收入,但他坚持自己的想法一直做服务社会的事,他曾经说过:“犯足够多的错误,你跌倒,你站起来,所有的错误都是进账,都是很棒的收入。”而且他的目的并不是给自己赚钱,而是想着为社会解决当时的痛点来为社会做出贡献,马云表示当一个人心里想着服务社会并付出行动,那么人就会随之而来,财富也就会随之而来。这点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中持续的坚持自己的德性是契合的,我想马云在创业前几年做的这些事虽然收益不多,但应该也是幸福的。反观现在的社会,一些人迷失在快速发展时代中,他们自己没有什么想法,跟着大多数人一样的生活,他们害怕承担未知风险而恐惧改变,也没有思考过自己在做的事是为什么要做,他们正在机械麻木地生活着。比如前两年开始流行起来的某些短视频,一些网红随便做一些事很多人便争相模仿,如一些恶搞,一开始还是娱乐精神,代表人们向往自由的开放姿态,到了后来人们只是为了模仿而模仿,最严重还有偷别人车标等违法乱纪的现象。这就谈到人们到底要的是幸福还是暂时的幸福感,幸福虽然有感觉上的体现但并不是一种感觉,短暂的幸福感也不是幸福,也可以说是一种欲望的满足,归根结底算是人的劣根性在作怪。幸福也有个体性,我们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如果关注点变为他人也就是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也是不可取的,在中国老一辈人我们经常会听到,子女获得好成绩时,父母就会经常的在别人面前谈论自己的孩子而沾沾自喜,然后产生一种幸福感,这样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如果说教育也应该是教育孩子学会以独立的个体去理性思考并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德性,我们作为子女的同时也终将当上父母,自己的幸福不应因前人的影响也不能受后人影响而改变。

  这个时代的我们或多或少对幸福有着一些误解,只有以自己为独立个体下进行的理性思考并加以实践来提升德性,幸福才会随之而来。学会独立思考最为关键,哲学思维训练并不无用,西方教育很早就会开始教授哲学思维,我们还很缺乏类似的训练。接下来反思自己和充实自己,这才是获得幸福的途径,另外幸福也不是漂浮在半空模糊的概念,合理弘扬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使每个人获得幸福从而实现人民幸福,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温克勤.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J].理论与现代化,2002(3).
  [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7] 马云.最伟大的成功[EB/OL].http://www.360doc.com/con tent/17/0811/16/4749096_678432849.shtml,2017.
  [8]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9]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原文出处:刘世豪.浅谈亚里士多德幸福观[J].法制博览,2020(10):232-23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