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伊斯兰美学思想与伊斯兰文明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2-04 共2833字
论文标题

  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普世性.伊斯兰本义是"和平"、"顺从",穆斯林将伊斯兰的美学精神贯穿于穆斯林的人生始终、日常言行以及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从中体认"独一真宰"的至美、至仁、至慈,追求美好高尚的思想境界,具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伊斯兰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不同文明的审美观念和思想,并积极借鉴不同文明的美学内容及其美学的艺术形式,从而铸就了伊斯兰美学思想和具有独特艺术气质的伊斯兰文明.

  一

  作为伊斯兰美学的源泉--真主"天启"的伊斯兰原典《古兰经》--不仅是穆斯林的信仰指南,还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修身养性的立身之本.要了解和把握伊斯兰的美学思想,《古兰经》是一把登堂入室的"金钥匙".在《古兰经》及其美学思想的指导下,伊斯兰美学思想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成熟和丰富发展起来,最终形成了在世界美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美学流派和风格.

  《古兰经》本身就是一部优美的经典,自始至终充满了审美意象、审美情趣及审美价值取向《.古兰经》中洋溢着对绝对美安拉的具体且生动的描述,尤其安拉的99个不同名字,满含着优雅、仁慈、威仪、至善等审美涵义,透过字面使每个穆斯林焕发出对真主独一、至仁、至慈、大能、无形象、无方位等审美属性的认同和感悟,从而树立"认主独一"的虔诚信仰和理念.同时,《古兰经》中还描述了大自然是完满的统一体和演化的统一性等美学特征,特别强调了"天地万物以人为美"的人性美的主张,积极提倡人性的完善必须从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相互统一进行认知和提升实践,从而使人性日臻完善,实现后世永久乐园的终极目标《.古兰经》还着重论述了伊斯兰的真精神--"中正平和的和谐"之美,这样就为伊斯兰和各种形形色色的打着伊斯兰旗号的伪伊斯兰的偏颇主张和言行划清了界限《.古兰经》最早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审美观,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目标,完成人类对大自然和社会进行合理、有限制的"代治者"的任务,这是伊斯兰文化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审美关系的最好体现.

  《古兰经》对后来的阿拉伯伊斯兰的审美观念以及艺术美学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历史影响,包括对中世纪的伊斯兰美学理论的形成,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尤其在伊斯兰文明发展的"黄金时期"--百年翻译运动中,对伊斯兰哲学和思想的影响更是源远流长.

  从历史上看,自伊斯兰哲学产生以来,早期的伊斯兰哲学虽然没有专门探讨美学的着作,但在许多哲学着作中对美都有涉及.在讨论真主及其属性与其创造物的过程中,伊斯兰哲学家受到新柏拉图思想诸如亚里斯多德神学、宗教学等理论的启发,强调了美的本质.由于柏拉图的《诗学》和修辞学中,论述了艺术美和创造美,伊斯兰哲学家吸收了文学界影响深远的柏拉图关于文学和艺术模仿的学说.总体上说,伊斯兰哲学家并没有仔细考虑把艺术和文学的创造性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相对来说,他们最大的兴趣是解释这些创造性活动与纯化理智目标之间的关系.对于诗学和修辞学,伊斯兰哲学的分析,更侧重于它们的实用性和政治性:

  由于一般人的智力有限,诗学和修辞学被看作是对平民百姓传递哲学真理论证的手段.伊斯兰哲学家同时也非常关注和思考在人类知识的范围内,解释审美判断和艺术发生过程中,所蕴涵的心理学的基础和认知的基础.他们证明了诗学和修辞学与一些非理性艺术的重要关系,还特别强调诗学对接受者来说所具有的想象功能.

  伊斯兰哲学家安萨里(1058-1111年)曾经对美下过一个定义:"任何东西的美和壮丽都在于它具有一种使其臻于完善的、合适的和可能的东西,如果它具备了一切最完善的东西,那么,它就达到了最高境界的美,如果它只是达到了某些完善的东西,那么,它就只是拥有它所具备的那种程度上的美和壮丽."这一界定被认为是阿拉伯哲学家在中世纪给美下的时代性定义,即"物是它应当成为的那种样子".着名哲学家法拉比(870-950年)认为,任何东西的美、壮丽和装饰都在于以最好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存在并使之充分完善.

  伊斯兰哲学家们很少倾向于在超越现实的实体世界中去寻找美的本质,以及美给人以享受的原因.伊斯兰着名学者伊本·西拿(980-1037年)认为,存在的事物整体说来是美的,而且一切美都各有千秋,只要物的完美在于物在这个完善的和美好的世界秩序中占有它应当享有的地位.因此,伊斯兰古典美学普遍认为:这些或那些物体在世界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管多么渺小,其中每一个物体的身上都带有它的普遍美的因素,因为可以把世界比作是一部本身包含着一定智慧和和谐之美的艺术作品.

  二

  在伊斯兰美学理论不断成熟和丰富发展的历程中,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它涵盖信仰学、伦理学、宇宙观、人生观、科学观、艺术观等诸多方面.以《古兰经》为代表的伊斯兰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哲学和美学的形成,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伊斯兰世界的文学、建筑、绘画、雕刻、纹饰、书法等艺术门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历史上,涌现出了不胜枚举的形式华丽、内涵丰富,包容虔诚信仰而又诉诸官能审美愉悦的作品,并逐步丰富和提升了阿拉伯--伊斯兰艺术所具有的美学品味.

  随着历史的发展,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广泛交流,欧洲文化对以《古兰经》为代表的伊斯兰美学思想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直到近代,伊斯兰美学思想受到了西方哲学界和思想界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古典诗歌及其美学思想引起一些西方着名哲学家、思想家的瞩目.例如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论及从伊斯兰教诗歌里所表现出的诗人主体方面的情况时,说:"他从自己的特殊存在中解放出来,把自己沉没到永恒绝对里,在一切事物中认识到而且感觉到神的存在和神的形象.这种渗透性于自我以及在神里陶醉的幸福生活已经带有神秘色彩."《古兰经》美学思想对中国穆斯林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价值等方面,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中国穆斯林所体现出的美学观念,是伊斯兰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美学形态.中国穆斯林的审美观念深受中国传统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善与美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等审美观念的影响.同时,伊斯兰文化中"认一论"观念的浸润,使得中国穆斯林在审美观念上,形成了崇尚绿色、白色、黑色的色调审美价值取向,尚洁清真,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在世俗的现世中,既能够认识和实践人生的丰富意蕴,又能够超越现世的局限,还能够追求终极关怀的审美理想,这些价值和审美心理、审美理念是中国美学史、中国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保安、东乡、撒拉等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性地吸收、融合了伊斯兰美学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精华,在中华大地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颇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宗教特色的内容丰富的美学思想.可以说1300年来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轨迹,就是一部中国伊斯兰教美学艺术的发展史.

  对伊斯兰美学思想的丰富内涵进行探讨和研究,已经越来越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并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对我们而言,关注中国穆斯林所代表的艺术类型和审美文化特征,对其进行系统和深度研究,是一门提升中国穆斯林精神品位、促进穆斯林高尚人格和审美情操境界的人文必修课.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