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从新闻的美学特征谈新闻写作如何忠于时代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5-14 共3269字
论文摘要

  新闻作品作为文学作品的分支,从审美的层面来说,新闻传播体现着人类在精神层面把握社会脉搏并超越自身的一种方式;新闻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要以审美的眼光把握新闻素材,以人为本地满足受众的审美诉求;新闻作品的思想性要反映时代的精神和力量,要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新闻传播要以审美为关切,以审美作为其动力和意义。

  迈克·费瑟斯通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 这一命题,提出在大众文化社会中,日常生活与审美的界限渐渐消弭;日常生活的一切都变成了我们审美的对象。

  这也解释了当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统一意识形态的权威正在被不断消解,大众传播分众化的趋势使得受众在向“创众”发生着职能转变。传媒社区、网络社区的出现,使得大众的经验感知发生着变化,对“选择性价值的选择加权进行调整”.

  ①本文从新闻与美学的关系入手,利用社会历史研究法,研究美学在折射新闻作品时代感上的表现,探讨美学研究方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新闻作品与时代相关联
  
  19世纪法国着名的文学批评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及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②黑格尔把文学与时代、环境、民族等一样视为“绝对理念” 的演化形式,并进而认定文学是时代、环境、民族的观念的表现,“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都依存于特殊的历史和其他观念和目的。”

  ③从审美的角度将时代与新闻作品衔接,就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新闻作品都被赋予时代精神并被打上时代的烙印。观照新闻作品的时代维度,一般学界将其划为: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年时期几个阶段④.以时间为维度考察新闻作品与时代感关系的学术成果较多,故本文不以时间为研究新闻作品时代特征的唯一参考维度,而是从媒介形态出发,将新闻作品的时代划分为:以纸质媒体为主要媒体形态的时代、以广播电视为主要媒体形态时代、以新媒体为主要媒体形态时代,这三个以传媒技术为衡量指标的时代维度,从每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审读建国后我国新闻作品中所具有的时代风貌,进而完成对新闻作品时代感的审美。

  1、以纸质媒体为主要媒介形态时代:
  
    宣传色彩的新闻作品凸显典型美与崇高美意识形态的目的在于 “塑造特定的世界观,确定理论思维的总体框架和主体的思维态度”.⑤在以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为主要媒介形态的时期,新闻机构实际上充当着体现统一意识形态并达成社会各方面共识的作用。在纸质媒体为主要媒介形态的时代,新闻与宣传的界限弥合,新闻发挥着政令发布与舆情解读、引导主流舆论和动员群众的作用。

  在纸质媒体作为主要媒体形态的时代,新闻报道以典型人物的通讯报道为主,带有鲜明的宣传色彩。这个时期的新闻作品,笔端常饱含统一意识形态下树立榜样的 “典型美” 与主人翁意识塑造的“崇高美”.在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很长的一个时期中,新闻报道的宣传职能表现为高调、主观的书面语,加之新闻报道文风和政治任务的需要,新闻报道呈现出新闻语言缺乏理性,新闻报道的对象成为经过艺术加工“高大全”式的形象。在石峰、王玉章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中,描述黄继光堵枪眼前的心理状态“后面坑道营参谋长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他的母亲也在望着他,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为在鼓舞着他。”⑥
  
  明显是作者未经采访将出于意识形态宣传需要的“合理想象”植入于新闻报道的对象上;新闻报道“皮下注射式”地重复树立意识形态与权威意识的上层建筑作用。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突出强调焦裕禄是“带着毛泽东选集来的”在防沙治沙工作中“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疾风骤雨式激昂的字眼、短促的排比句和诗体句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风格,《黄继光》 一文中的四个“望着”观照着英雄面临的紧急情况,使报道呈现出磅礴的气势。

  2、以广播电视媒体为主时代:国家话语与平民意识并存,新闻审美向真实美与质朴美靠拢
  
  当电视渐渐进入公众生活的时候,正是我国从文化精英启蒙向大众文化转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虽然媒介“讲故事”的主体仍是精英阶层,但已有向民间关注的倾向。中国社会面临着从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向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市民社会。大众从文化接收者转向文化消费者的角色,新闻作品因此也体现出“平民化”的趋势。⑦新闻作品的审美向真实美与质朴美的方向开始迈进。

  这种时代背景下,新闻作品的时代感体现在树立国家话语、展现国家形象与消解权威并存的态势。一方面在播报方式上,出现了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三十分》、《朝闻天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代表的一批新闻节目,用“主持式” 的文本传达取代了单纯宣讲式的播音方式;而以《有报天天读》、《老梁看世界》为代表的一些新闻评论节目,通过对新闻进行故事化编码,实现了对时事新闻的通俗化解读,拉近了新闻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随着电视进入寻常百姓家,视觉审美建构起对时代感审美的另一维度。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除了视觉呈现国家形象外,对民众形象也进行了视觉呈现,以往媒介构建的公众统一式的形象渐渐开始与百姓的喜怒哀乐、人情冷暖并存。1993 年央视开播 《东方时空》,标志着媒体的精英意识开始向人文关怀转变。其中的《生活空间》板块更是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作为其栏目用语,平民意识和人文关怀逐渐升温。

  3、新媒体时代:草根崛起解构精英意识,催生新闻审美的新标准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发展为人们与社会联系的重要工具,公众的信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界限渐趋消弭,草根意识在无数传媒社区的孕育中不断崛起,网络成为“开放与控制并存的场所”.这一时期,受众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新闻作品审美中的接受美学在受众追求个性的话语表达场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满足受众更为多元的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媒介融合便成了这个时代的大趋势,媒介通过整合文本、图片、视频等内容为受众呈现更加完整的事实真相。

  新闻作品的审美也因此有了新的标准,除了新闻作品本身的审美意义,是否满足受众的“期待视界”也被纳入审美中。新媒体时代的“对抗”成为公众情绪,在官方话语的消解中,媒体传播内容与受众定向期待相对立,便“与原视界形成审美距离”,创新期待“作为期待视界中隐藏较深的因素便会浮到心理表层,活跃起来,发生作用。”⑧
  
  媒介为了覆盖更加广泛的受众空间和受众视野,必须使新闻作品呈现出新的美学特征。这种特征体现在:一是网络新闻专题化。例如网易新闻推出的纪念曼德拉逝世专题,其中制作了滚动、图片视频、自由人生、铁窗岁月、家族图谱、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曼德拉批评等专栏,全方位地展现人物生平;二是纸媒网络化。出现了以《看天下》、《博客天下》等为代表的新兴杂志,开始模拟网络平台的交流空间,将杂志页最顶端设计成互联网网页中常见的标题栏图标,标题栏上标注有文章所处模块的名称,甚至有最大化、最小化、关闭按钮,有可供输入网址的地址栏。隔开一页版面中不同文章的分割线被设计成了网页中常见的下拉条,隔开一篇文章不同层次内容的分割线被设计成了电脑中漏斗形状的后台运行图标。这就在视觉与内容的双重维度上完成了与受众审美的双向互动。

  丹纳曾说,“环境把艺术带来或带走,有如温度下降的程度决定露水的有无,有如阳光强弱的程度决定植物的青翠或憔悴。”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将现在发生的事件置于历史的框架上,不仅增强了新闻作品的厚重感,给人以抚今追昔的审美愉悦,更能带给人们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①孙德宏、王确,《新闻的审美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2)
  ②[法]丹纳 着,张伟、沈耀峰 译:《艺术哲学》[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28-29
  ③[德]黑格尔:《美学》(一卷)[M].商务印书馆,1979:346-347
  ④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⑤[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华夏出版社,2001
  ⑥乔云霞:《中国名记者传略及名篇赏析》[M].新华出版社,2003
  ⑦彭焕萍,《中国电视新闻的平民化进程》[J].《当代传播》,2005(5)
  ⑧朱立元:《接受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4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