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缘起
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依据教育目的的需要而预设的。作为预设的教学内容通常又是根据武术的功能而选择。武术的主要功能有技击格斗(防身)、强身、娱乐等,这些自然就成为t武术作为学校教育功能的依据。然而,目前学校武术教育却陷入了困境,“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似乎成为了目前困境的概括。加上国外武道的冲击,学校武术的生存可谓是困难重重。
在此背景下,“武术六进”工程的推行似乎成为打破僵局的希望。严格来讲,武术进校园的“进”应是“推进”的含义。因为,武术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己在校园存在。由于武术在学校没有发展好,出现了困境,国家相关部门才有了各类举措。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的《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中指出,“全国2/3以上的学校竟然没有开设武术课。”口从另外一层含义来讲,没有开设武术课的学校,“进”就有“进入”的意义。目前以“段位制”为主要内容的武术进校园止在逐步推行。木研究主要试图从学生需要的角度来考量当前武术的功能与学生需要之间矛盾,同时也对学生喜欢与教育的强制性做了理性的分析。
木文以长沙市2011年五所新入学的高一新生(入学2个月)为调查对象,发放了500份《关于“武术”、“武术课”的认知及态度调查表》,调查对象是13} 16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00人,同收有效问卷1^1份。五所学校分别是雅礼中学、湘府·长郡中学、师大附中、长沙一中、明德中学。
2喜欢“武术”、“武术课”与需要的理性平衡
2.1理性与强制性之间的平衡
依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可将武术的功能在社会的需要进行如下初略分层,见图。
结合当下学校武术教学的困境,提出了学校武术发展的困境最大的矛盾在于脱离了武术的本质功能,批判了发展技击格斗有悖于增进学生体质及健康的狭隘思维。本文还对喜欢必须理性平衡需要、快乐、强制性的教育四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学校武术在其本质功能的缺失,是导致学生不喜欢武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1显示,技击格斗功能排序第一。问题就出来了,即当前学校武术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第一需要。学校武术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制或健康的,技击格斗被认为是有悖健康的。
不仅如此,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早期的存在对技击格斗的谨慎,人为将技击格斗视为与强身健体相矛盾。
目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基本不进行格斗技能的教学,至今也未在此方面有所突破。而主要将“新长拳体系”的武术套路或基本功内容作为各类学校的教材。这就是说,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及功能的预设是同学生需求实际上是不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推断:①“学生不喜欢武术”的原因与学校武术教学功能预设及目标不一致有关;②“学生不喜欢武术课”的原因是因为武术课并不提供格斗技击的教学;③武术教学或武术教育根本的困境与武术的功能预设有关;④学校体育的目标预设产生了“格斗技击”与“增强学生体质”矛盾。
虽然,需要的并不是合理的。但技击格斗作为武术的本质功能,由于长期谨慎的保守思想,我们并未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取得进展,用所谓的“攻防含义”是不能代替实践的攻防。面对武术教育的困境,应重新思索武术的格斗功能,发展武术的格斗技击也许会促进武术的强身健体及其它的功能。功能是可以满足或提供人们需要的事物特性。功能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结构,回到武术就是武术的内容形式。长沙众多中学与全国中学情况大概相同,主要教授基本功、基本动作、武术套路(新长拳)、太极拳、武术健身操等,有的学校自编武术搏击操。
毋庸置疑,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基本功能任然是实现其它的功能前提或基础。同理,武术也当如此。如果现代社会摒弃武术基本技击格斗功能,恐怕此时的武术也许不再是武术了。武术其它功能扩大化,导致了武术最为本质的技击格斗弱化乃至丧失。最近“竞艺武术”的出现,使武术又多了一种运动或表现形式,作者认为,武术不论再出现多少功能或形式,正如手机的通话功能,武术技击最为基本、核心的功能不能忽视。事物功能的多元化为人们提供了多样性的价值选择,作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功能不一定成为人们的首选。如果将需要(如,教育需要、个体需要等)作为目标的设定,那么要实现需要的目标,对“喜欢”则需要进行预设。需要的程度可以影响到喜欢与否态度,喜欢可以视为实现需要的策略乃至是手段。
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功能,需要提高教学的效益,而教学效益必然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的合理设置以及在实践教学环节实现诸因素的协同。将教学实践环节的主体喜欢与需要之间构建矩阵表 (见表2)。喜欢且需要,就会产生积极的动机进行体育练习。如果将表2的矩阵进行博弈,效果以“快乐(此处的快乐是预设的)”指标进行评价。快乐的程度应该是:a>b>c>d.因此,为实现“快乐体育”,将喜欢与需要一并考虑是值得探讨的。
2.2 喜欢与需要的理性平衡
问卷中“如果你选择武术课进行学习,你最希望获得的什么?”目的是考察学生习武后的获得需要,也就是“期望”或“预设”需要(见表3)。
通过表3可以发现,学生习武按期望的排序,依次是格斗、强身健体及套路。那么,“在学生感兴趣的武术内容中套路名列首位”研究结果是什么在“作祟”呢?其一,可能与是问卷设计的诱导有关。其二,存在认为可以从套路获得格斗技击的能力“幻象”.武术套路固然有攻防含义的动作,但这些动作是为了艺术性服务的。简单来讲,套路属于难美项群 .而散打、跆拳道等搏斗项目属于同场格斗对抗项群。难美项群追求“高难美新”,同场格斗项群追求“快准狠”.因此,要通过套路获得格斗技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两种运动的这种本质规律,现有武术研究很少指明。再者,产生以上“幻象”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与传统武术有关,传统武术也可以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的形式来划分,但传统武术功法、套路是为了服务搏斗,而现代武术则各自发展了不同的项群,即使是功法运动也不再为套路和搏斗服务。郑旭旭指出,“主要是武术的教育功能。现在我们发展武术运动,似乎在此最为缺乏,武术的教育功能被弱化,武术难以为学校教育提供有效的教育手段,可能是武术发展遇到的最大困境” .
表3“其它”包含的期望也是武术功能多元化的表现,如,“咏春”、“气场”等,绝大部分是带有“正能量”的,我们应当反思,学校武术能给他们吗?
学生对技击格斗能力的排序第一,说明学生对武术的本质功能认知度较高。满足学生对技击格斗功能的需求并不过分,但当前的武术套路教学模式难以实现这一基本要求。这应该是武术在技术层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即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对武术的基本要求。同时,而将所谓的“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作为首要功能而“强加”给学生。
喜欢与否是人的一种主观意愿或态度。不喜欢的事物由于种种原因可能“被喜欢”,反之亦然。喜欢是一种意象选择,喜欢是人一种自由选择。人们应该有选择事物和参与事物的权利和自由,这就是通常所讲的尊重他人的选择。但是,人类生活有多少事情能按照主观喜欢而设定了呢?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似乎在回答要满足学生的喜欢需要,但喜欢并不见得就是合理的。
(1)喜欢并不全是合理的。一般来说,喜欢某一事物,其根本原因是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是合理的,也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是社会应该提供民众的。如,香烟、槟榔等是有害身体健康的,但很多人却喜欢,而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人的身体健康,但很多人却忽视甚至不愿参见日常的体育锻炼。可见,喜欢通常并非人的理智选择。我们要以历史唯物观态度看待喜欢与否的问题。在一定历史时期套路可能曾经是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而伴随着时间的发展,影视、书籍以及外来价值观念、思潮的涌入,人的价值观取向必然受到影响及转变。银屏上功夫明星艺术般高超的武术技巧往往成为青少年的追捧与向往。殊不知,功夫明星大多是竞技武术运动员出生,也主要以习练“新长拳”体系的武术套路,而为满足电影的故事情节的需求,常常又冠以不同的武术拳种名称。武术过度地被媒体的艺术化、娱乐化、神秘化,甚至妖魔化,使得普通民众对武术并不能理性思考。如,一旦被人欺侮,大多数人的念头,到少林寺去学武功。少林武功成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信仰。
(2)“喜欢”通常只能作为一种态度或评价,而不能作为武术教学内容的追求。武术教学的窘境,如果以喜欢来考量,只能反映学生对武术的意愿态度,而不能反映武术教学或教育对教材的必然要求。当下,我们将学生不喜欢武术,归因于武术教学内容模式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就是陷入了以“喜欢”来决定主体学习态度的圈套。武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只能遵循武术教育的规律,而不应以学生喜欢与否来进行评价。近些年来,武术的教学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并不是依据学生的喜欢与否来进行选择,而是武术教育规律的需求表现。如,学生喜欢影视艺术化的武术,我们不能提供此种武术。
(3)大众普及型需要与群体个性需求的矛盾。我们要注意到学校武术教育是将其预设的主体是广大学生-普及型大众武术教育。然而在实际上,我们并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武术、选择武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武术教育应该体现一定的个性化追求,即满足特定(一定)群体的需求,而这恰恰与现实矛盾。这种现象在其他体育项目是普遍存在的,我国终身体育教育提倡鼓励会两种及以上的体育项目也正好反映此种情况。其实很早前许多武术专家早已意识到此点,即大众化与群体化的问题。李小龙曾经提出,“截拳道不是一种普及型的武术。我的武术-功夫和截拳道-只有万分之一的人才可以掌握……也可以说,武术只属于一定人群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我们也见到武术与禅修、修身等经常融合在一起的原因。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应当是大众化的,但在实施中,也当考虑个性化的问题。
现实操作上,不可能这么多学生都去选择武术。
简而言之,学校武术教育虽然面对的是广大学生,我们不能奢望所有学生都喜欢武术,我们只能期望有那么一个群体(希望这个群体大一些)喜欢武术,并能将其作为终身的体育或生活方式,但我么必须思考,学校武术能提供他们终身所需的”修炼“内容及方法吗?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下面是对学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的调研统计(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球类排序第一,武术仅有17人选择。其主要原因是武术早期”阵地“的丢失,也就是在13~16岁前(小学和初中阶段)几乎没有接触武术课。其它项目则先于武术,同时球类等趣味性要强于武术,因此,学生早期的体育兴趣已经被其它项目占据了。这就势必造成喜爱武术的群体规模小,这种现象几乎可以延续到体育教育的终结。
(4)教育的强制性与个人喜好的选择矛盾。体育的教育功效要得以实现,必须通过国家强制性的教育措施及手段。也就是说,武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教育强制力或国家意志的体现。现在的情形却截然不同,学校体育的教育改革似乎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竞争意识,而前提则是公平、公正、公开,这就是体育的教育目的。学校体育还包含身体教育的成分,即培养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往往十分注重后者(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是增强人民的体质),而忽视了前者(体育的教育功能)。因此,学校体育往往是开设一些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其目的是所谓的”终身体育教育“,通俗地理解则是选择一两个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增强或维系身体的健康水平。学校体育预设的教育内容、目标也基本是以此为基点的。体育包含的项目繁多,有些项目很多人喜欢,但并不能代表所有人喜欢。学校体育在发展中也深刻认识到了,这就有了中小学的模块课、选项课等教学改革举措。体育课程作为国家的强制力表现,其课程设置(功能、目标等)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力,并不因喜欢是否而设定。正如国防一样,没有人喜欢战争,但国家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必须要通过强制的手段发展军事。因此,我国的体育课程预设的内容并不以学生的意志力(喜欢的态度)为转移,而是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人才需要的国家意志力。
(5)喜欢并不意味愿意去实施。人们喜欢均衡体型或健壮的身体,这些需要艰苦的体育锻炼才能获得,但是多少人愿意为此进行体育锻炼呢?喜欢并不意味着自己要去实施,即使是有相当的诱惑力,这正是人的本性的一面”好逸恶劳“.因此,要实施训练计划,应培养适当动机以及制定激励策略和可行的运动方案。
3 喜欢与快乐的理性平衡
喜欢某一事物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完全快乐的过程,也许还会带来终身的痛苦。学生在对武术和武术课的认知中虽然少数人表现出”累“、”难“等,实际上这些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种精神或身体的痛苦。
3.1快乐来自于磨砺
没有痛苦获得的快乐只是简单地快乐,历经痛苦的分娩获得一个新的生命,才是一个母亲真正的快乐。我们在体育课程改革提倡”快乐体育“,然而体育最大的精神在于竞争、公平。体育活动的过程充满了未知、野蛮、单调等不快乐的一面,提倡”快乐体育“往往会将体育所谓”不快乐“的一面产生的功能所忽视,事实证明,往往就是这些不快乐的过程在培养人的毅力、勇敢、果决、忍让等优秀品质做出的贡献更大。
因此,以学生的喜欢与否去评价武术课并决定其学习的态度,不是理性的选择。钱文忠指出,”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凭什么对注定将要接替我们的子孙说学习一定会快乐?我想不明白。“ 痛苦主要是自己制造的,快乐和痛苦是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果实。特别是痛苦,主要是自己制造的。我们从来没有预想的那般幸福或不幸福。超脱一点,按照道家思想,痛苦与快乐是一体的! 我们可以提倡”快乐教育“,但教育不一定全是快乐的。国外有许多体育项目,也是强制性进行的。
许多国家在强化本国少年体质的手段是非常残酷苛刻的,是我们中国现代学生无法想象的。
3.2喜欢与痛苦的磨砺是好朋友
许多技艺并不是人见人爱的,有的甚至是令人厌烦的。对于传承者而言,更是一种艰辛的磨练及选择,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追求,才能达到技艺与道(修养)的顶峰,而这个过程就是”先苦后甜“.而对于众多普通人而言,”望而却步“也不足为怪。虽然武术与人的安全本能需求有着紧密联系,但能长期坚持习练的人能有多少呢?
因此,将喜欢与否作为对武术的态度选择,只能侧面反映武术教学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教育功能及价值的特色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如,柔道的”以小胜大、自他共荣“核心教育理念。”以小胜大“需要高超的技艺,”自他共荣“体现的人我之间的价值实现。世界所有的武道基本是通过两两学习实现技术、教育的功能,我们不能否定武术(学校武术)的教育功能,但以武术套路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依赖自身提高程式化、固化的套路模式,个体性极强。世界其他武道则是群体性的。显而易见,这两种方式在实现教育功能肯定存在”天壤之别“.当前的武术运动主要依靠个体的运动形式,而在两两学习的缺失也是武术教育症结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教育的过程就是要实现教育的功能,这个过程要通过一定的强制性手段以及实践中采取一定的策略,因此对学习的主体的喜欢态度、需要层次等加以必要考略是符合教育的”以人为本“的要求的。但是相对目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不理想的现状,多点强制性的手段,也许是”逼迫无奈“的选择。
4 结语
学生的武术需要呈现多元化,但作为武术的差,剩余油富集。不同的沉积微相形成的沉积砂体具有不同的渗流物性,因此可以说沉积微相控制着注入水在油层中的运动,它是影响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如主河道等高渗流区,受注水波及程度高,采出程度也高,次河道及河道间等相对低渗流区剩余油富集。庄2断块阜一段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沉积,Ef 小层的Z2-42位于水下分流河道边缘,剩余油饱和度监测在45%,而位于河道中心的Z2-60饱和度则只有30%.
b、层内非均质性影响,正韵律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地层沉积韵律控制着储层垂向渗透率的变化。油层一般是由几个沉积单元叠加而成的多段、多韵律沉积,受油水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当高渗部位位于砂体下部时,注入水沿少量高渗层突进,水驱纵向波及系数小,在油层顶部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岩心分析资料表明:在正韵律油层水驱过程中,底部高渗透部位水淹严重,向上水淹程度逐渐减轻,从而在多个沉积单元叠加的油层剖面上表现出多段水淹的特征。如Z151井C/O测试结果显示E s 三个砂体均为顶部弱水淹,下部强水淹,E s 顶部复检电测解释油层2.5 m.
c、层间非均质性影响,开发层系内相对低渗透层剩余油富集。层间非均质性形成剩余油的机理与层内非均质性形成剩余油的机理相似。由于层间渗透率的差异,开发层系内物性好的油层多采多注,注入水沿着高渗透层推进,低渗透层水驱效果差,从而造成低渗透层储量动用差,剩余油富集。
(4)厚油层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厚油层中由于夹层的阻隔作用,形成夹层顶部遮挡型和上下隔层夹持型剩余油类型。在层内发育有连续稳定的岩性或物性夹层的情况下,在紧靠夹层的下部或夹层之间物性相对较差的区域形成一定剩余油分布,由于隔夹层的存在造成油井多段水淹。
ZW油田ZJ4井Es 为一大套砂岩,分为9个韵律层,整体水淹严重,根据岩心观察,ZJ4井在1945.78 m处见0.4m厚钙质结核,其下部沉积单元E s 分析化验含油饱和度达到60%,电测解释为油层5.2m(图3)。
2.2 开发因素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开发因素主要包括注采井网、生产压差等。
(1)注采井网不完善。井网因素主要表现为井网及注采系统对储量的控制程度以及对油层非均质性的适应程度,最重要的是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及其与地质因素的配置关系。对于砂体分布不稳定的油层,由于砂体发育不稳定,或规模小,现有井网对油层控制程度低,造成注采不完善,或是有注无采,或是有采无注,从而形成剩余油。另外,宽度小于目前的注采井距的砂体形成的”漏网“(图4)、部分非主力层、井网控制差、储量未很好动用以及被井钻遇而未采或无井控制的油层,都成为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富集的重要部位。
(2)生产压差不合理。生产压差过小满足不了补充地层能量及产能的需求,生产压差过大导致注入水平面上沿主流线突进,纵向上单层突进,结果油井暴性水淹,水驱动用程度不高、驱油效率低,剩余油富集。
3 结论
ZW、MTZ一类老油田纵向油层多,复杂小断块的特征明显,进入开发中后期因开发层系的划分、频繁的措施调整及复杂小断块的开发特点等影响,形成”多种剩余油成因共存,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状况,对这类老油田应首先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和油藏动态分析,结合沉积环境和沉积微相综合认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依据特征采取针对性的研究和措施挖掘剩余油。
参考文献:
[1] 俞启泰。关于剩余油研究的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46-50
[2]赵迎月,周红。微构造对油水运动规律的影响[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6:41-44
[3]林承焰。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M].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