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技体育中日益彰显的体育伦理以不容忽视,但传统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毅然无法避免伦理问题。在提倡积极、健康、绿色奥运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武术也应紧跟世界的步伐,故其伦理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通过对体育伦理及武术伦理的内涵阐述,以及对武术伦理研究现状的综述,为广大学者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一、体育伦理的内涵
体育伦理学的是以体育道德为研究对象,揭示体育运动中伦理道德的本质及规律,属于应用伦理学的内容之一。卢元镇先生认为“体育伦理学是研究体育道德的学科,是运用伦理、道德观点研究体育领域中体育道德的本质,基本矛盾和各种体育道德现象发展规律的学科”;龚正伟老师将体育伦理界定为:以体育(指身体活动)为中心所形成的各种伦理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伦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体育伦理的内部基本结构要素包括:体育伦理意识,体育伦理关系和体育伦理活动[2]P36.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伦理学不仅研究的是专业或者职业体育者,还包括了从事体育活动或与体育活动相关的人相互之间的道德联系。体育伦理学同样适于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大众体育以及学校体育,而不仅仅局限一于竞技体育。传统武德不论是在大众传习、学校体育、还是竞技武术中都是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畴。
二、武术伦理的内涵
武术伦理的体现主要在于武德。武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停的革新,不论从古代早期的军事武艺还是到清末的民间武术,又或到现代法制社会下的武德,但其万变都未离开一个“德”字。在春秋时期的《左传》中这样定义武德:“武有七德,禁暴、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可以看出是对武者自身的道德要求;古代对武德的明确定义虽然较少,但其内容却是以儒家“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伦理思想为核心,依然是对武者道德素养的规范;在现代对武德有这样的定义:所谓传统武德,是指长期来在习武群落中形成的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它协调着习武者之间的相互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3],可以看出武德依旧是习武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日常行事的行为准则。
三、武术体育伦理相关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体育伦理”、“武德”、“传统武术”等关键词发现,虽然关于此三方面的单一研究众多,但是关于传统武术的体育伦理研究几乎未有涉猎。仅有部分研究中略有提及。李宏斌博士的《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伦理意蕴及其价值》研究中,深入阐述了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生命伦理底蕴、道德教育内涵三个方面,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宪章”,生命伦理关怀是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道德是武术的灵魂,武术缺少了道德的承载,其本身就失去了意义[4].在谢刚的《中国武术中的“武德”培养与提升》一文中,提到了武德是中国伦理、文化和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体现,是武术的伦理规范及习武者的德行准则的总和[5].张绰庵,韩红雨的《中华武术谚语文化特征管窥》研究中,指出了武术谚语的伦理性特征,武术谚语以儒家文化为底蕴,推动了中华武术的传承及习武者的行为规范[6].在孙术友的《武术伦理文化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研究》的中,认为武术伦理文化武术人与他人处理日常关系的行为准则,包含了信、勇、礼、仁、孝、忠、节、义[7].其实其武术伦理文化就是指的传统武术武德的伦理思想。王春光,李跃忠的《中华武术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研究中认为:中华武术伦理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积淀,变化形成的,是由一种“下位文化”即俗文化,慢慢的演变为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等方面的一种渗入中国社会文化深层的文化。现代社会应当发扬中华武术伦理中的自强不息、见义勇为,明礼诚信、崇德扬善的精神品质[8].由此可见,关于武术伦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亦不够全面,需要广大学者予以关注。
四、结语
关于武术伦理的研究也是武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体现,学者应当注重关于武术伦理放的研究,决计不能使之成为武术文化的发展的短板。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60.
[2]龚正伟。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构建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5:36.
[3]周伟良。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3:12-17.
[4]李宏斌。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伦理意蕴及其价值[J].伦理学研究,2012(2):124-128.
[5]谢刚。中国武术中的“武德”培养与提升[J].经济视角(下),2013(2):141-142,155.
[6]孙术友。武术伦理文化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0,5:10,15-16.
[7]张绰庵,韩红雨。中华武术谚语文化特征管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6):67-69.
[8]王春光,李跃忠中华武术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7,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