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经过数千年历史传承与发展,到现代形成“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多达 129 个,武术已经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符号、中华民族的代表。翻子拳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一颗“明星”,其成型时间至今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可参考,到明清时期才出现了有关的史料记载.翻子拳是一套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讲求脆、快、硬、弹的短打类拳术.
其套路短小精悍,严密紧凑,直进硬逼,一气呵成,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之一[1].翻子拳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口传身授为主,受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熏陶,在继承与传播的过程中难免披上了宗族教派的外衣,必然会影响到武术拳种的广泛性,当然,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口传身授的传播方式较好地保留了翻子拳的风格韵味.
当代有志习武者因为武术体系的庞杂,武学内容的丰富,竞技武术的盛行,往往让人难以学习到原汁原味的古典拳术.同时,传统武术的学术研究仅停留在太极拳、八极拳、形意拳、南拳等开展范围广、普及度高的一些拳种上,对于其他拳种的研究和交流较为匮乏或疏浅,使得一些武学内涵和底蕴无法显露和传播,无法为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及健身价值.
翻子拳正是处于这样的一个局面.因此,研究翻子拳的相关传播途径、优化传承方式、正视翻子拳习练内容等环节,对更好弘扬中华武术、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1翻子拳传承途径
1.1宗族教派传承
中华武术派别繁多,各门各派各家的拳种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翻子拳宗族教派传承的方式是较为原始的传播形式,鹰爪翻子、少林翻子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宗派传承,近年来翻子拳与戳脚、劈挂相互融合借鉴,在劲力上追求吞吐发力、辘轳翻扯的劲道,对翻子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翻子拳宗族教派的传承方式,受到古代中国宗法制度的深远影响.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及社会体制下的一个社会单元,是由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血缘关系和祖先崇拜中演变而来的[2].宗族教派的组织团体天生就有一种内向凝聚和外向排斥的力量,这种力量限制翻子拳的广泛传播.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宗族教派的团体组织逐步解除或弱化“排外”学习翻子拳的规定,让更多的武术爱好者能有机会接触翻子拳,学练翻子拳.
1.2师徒传承
中华武术的师徒制方式主要盛行于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传承形式是基于宗族教派的基础,是纵向单线式传播.当然师徒传承武术是适应特定时代人际联系的一种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的特定环境下甚至超出血缘般的亲情.师徒制传承是一个有着严格要求、特定仪式、不断追求更高武学境界的过程,一般习练者均是业余学练,传播规模较小[3].
上世纪80年代国内掀起习武热潮,出现大量的武术馆校,带动了武术商业化的发展.这股浪潮对翻子拳师徒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传播武术的有偿意识逐渐形成,竞技武术的快速发展,给传播翻子拳文化内涵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翻子拳师徒传承有利于翻子拳规格的“纯正”化延续,当然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也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对武术提出新的需求及老一辈武术家的减少,翻子拳的传承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本色”.
1.3学校传承
学校传承中华武术的历史较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庠、序的学习内容.
武一直是与文对立而言的,文武兼备也是中国历代学者所羡慕的。学校传承武术可以分为高等院校、体校、武校及各个中小学武术课等。当前,高校逐渐成为武术学术研究传播的主要阵地,是以竞技武术为导向,培养武术研究人才为目的。学校传承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武术传播方式,竞技武术从 20 世纪 80年代,由武打电影为媒介,到 90 年代达到习武巅峰,90 年代后期开始有衰弱的迹象。学校武术的开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竞技武术人才,但是由于政府对武术发展政策的导向和武术产业发展的滞后,学校武术在继承传统武术拳种及相关的传统武术文化方面没能做好,所以一些类似“翻子拳”的武术拳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眼,消逝在武术历史的长河中。到现在,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传统武术拳种也出现在其列,最典型的事例就是,1979 年国家体委在全国掀起的武术挖掘、整理热潮,期间多次举办武术观摩交流会,使各种濒临消逝的拳种得以抢救,许多珍贵的拳种器械图谱和影响资料得到保存。随着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对武术本质的需求欲也在逐步弱化,这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武术的遗憾[4].
1.4现代媒体传播
在 21 世纪信息化的时代里,媒体在人们生活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当然也就成为传播继承翻子拳的一种重要工具,有助于翻子拳的传承.书籍、电视、光碟及互联网的普及为翻子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书籍方面,仅搜到王伟主编《全民健身项目指导用书:翻子拳》一书,介绍了翻子拳运动的起源、发展、基本技术等,而其他为数不多的武术教材中涉及翻子拳的内容很有限,近年来,在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主编的武术段位制翻子拳教材已经出版;只有少数的电视节目中简宣传过翻子拳,未做过专题报道,在互联网中可以找到一些武术爱好者拍摄并上传的翻子拳视频,其中多数为个人翻子拳套路表演,很少涉及翻子拳技法、功法的内容;在论文科研方面,对于翻子拳的学术期刊中带有翻子拳的主题词只有23篇,仅有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张长思《鹰爪翻子拳形成与演进研究》;翻子拳的传播不均衡,甚至不为一些武术爱好者知晓,特别是相关的专著、研究成果更少.翻子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拳种之一,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仍需要借助现代媒体的平台进行传播,那么前提条件是,翻子拳需要被人们正视.
通过翻子拳爱好者及翻子拳师们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翻子拳的持续发展.
2翻子拳传承内容
翻子拳是以拳法密集、劲力脆快、直进硬逼,套路短小为特点的一种短打类传统拳术,又称翻子,番拳.根据现有资料记载,明代军事家、武术家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载有“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其中“八闪番”是后来翻子拳的前身,现流行的翻子拳是以明代“八闪番”和戚继光创编的“三十二势”为基础发展而形成的拳种[5].
较早的翻子拳套路只有八势一个单趟,民国后,武术家根据武术套路表演时起与收同位的观念,逐步发展形成往返两趟。
翻子拳以站桩和行桩八势为基本功,站桩的目的是使下盘稳固,即传统武术的脚下生根,行桩是在步法前、后、左、右移动过程中不漂浮。基本套路有健宗翻、萃八翻、站桩翻、掳手翻、擒手翻、六手翻、八手翻、一字翻等。其技法原理可以概括为:步无定形、身无定势,闪摆取势、翻生不息;直入直出、以快取胜;磨转脐不转、沉着有力;紧逼强攻、以功力取胜。拳谚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习翻子拳同样很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基本功练习数量不宜多,内容仅有一步一拳、一步两拳、一步三拳和劈、崩、挑的技法,简单动作反复练习,久而久之,才会功夫上身。打桩基本功练习是以铁臂功、车轮功、打桩功法增强习练者身体抗击打能力和击打能力,以鹰爪功练习擒拿抓握能力。翻子拳是以速战速决争取主动,在实战中一旦觅得战机必须快速出击,武林界用“疾上尤加急,打上还闲迟”的拳谚来形容翻子拳的快。翻子拳整个拳法招数不过二三十个,所以精练成为翻子拳最基础的要求。[6]
习练翻子拳,不仅仅要学习翻子拳的招法、动作组合及套路,更要学习其数百年来形成的技击理念、汲取技击经验,是我国数代武学前辈们的智慧结晶。翻子拳最精华的东西是把中华民族的技击经验---脆、快,发挥到极致。在传统文化土壤的孕育下,逐渐融合传统哲学、中医学、兵法理论等,成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块瑰宝。遗憾的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潮流下,人们对武术技击功能需求欲望已经弱化,相对传统武术衍生的其它功能得到人们的认可.
传统武术的竞技、表演、健身成为武术的主流,翻子拳也不例外.
3 结语
翻子拳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应该把翻子拳作为我国濒临失传或正在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整理,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途径,做好翻子拳的宣传与传承工作;其次,翻子拳具有独特的技法特点,偏重于近距离贴身攻击,注重身法的应用.在传承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它特有的技术风格;最后,借鉴传统武术传承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加大相关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定期举办不同规模的翻子拳观摩交流和理论研讨,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技术、理论上重点培养翻子拳后备人才,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最终达到以翻子拳为平台,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49- 261.
[2]程大力。中国武术 - 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1- 38.
[3]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0- 146.
[4]余志钧。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33- 440.
[5]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翻子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 6.
[6]陈亚斌。 三秦武术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84-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