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太极柔力球运动命名的合理性辨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2-22 共10124字
论文摘要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由山西晋中卫校白榕老师发明的一项深刻蕴含古老太极哲学思想的新型运动项目,最初采用持拍隔网对抗的运动形式,后来又产生了以表现艺术性为主的套路运动形式。该项目自发明以来,一直采用“太极柔力球”这一称谓,其发明人白榕老师先后于 2004 年和2008 年出版的两版《太极柔力球教学与研究》也都一直采用“太极柔力球”,而近期却有省去“太极”二字,改用“柔力球”名称的趋向。2012 年由山西晋中市体育局承办的“首届中国晋中国际柔力球交流大会发展论坛”,最初的通知采用“太极柔力球”,而补充通知则改成了“柔力球”。这种变化趋向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可能有人认为项目名称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而实际上,项目名称确立的恰当与否,不仅牵系着该运动的理论建设,而且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运动的实践开展。笔者将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此展开剖析。

  1 更改项目名称之前的长期思考———从“刚力球”到“柔力球”,再到“太极柔力球”

  在近 10 年的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常遇到学生提出的以下两类问题: 其一,只要能把球打过网并落到对方界内就可以了,为什么接球时不能发生撞击? 其二,不能撞击就不撞击了,但为什么还不能出现引化停顿、引化持球、引化逆转、折向发力等“二次发力”动作? 对这两个问题笔者常分别作如下回答: “因为该运动是柔力球,不是刚力球,撞击发力是刚性发力,所以错误”; “因为该运动冠名太极,要符合太极哲理( 太极即‘一’,即‘整’,即‘圆’) ,像引化停顿、引化持球、引化逆转、折向发力等二次发力动作不符合太极即‘一’思想,所以错误”。由此可知,太极柔力球运动名称中的“柔”和“太极”是回答以上问题的关键。

  对以上问题进行进一步理性思考,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诞生有点超前,在此之前,还应该诞生一个叫“柔力球”的运动项目。就客观世界的演化规律,应该先产生“刚力球”,再产生“柔力球”,进而产生“太极柔力球”。“刚力球”是常规思维方式,对于朝着身体飞过来的东西,人们本能的反应是去击打,把它打到旁边去; “柔力球”则是具有道家“反者道之动”思想的逆向思维,面对来球不是本能地去击打,而是主动接近它,把来球之力先化解掉,再抛出去; “太极柔力球”应该是在太极思想指导之下的“柔力球”,即做到了把球以温柔的方式接过来再抛出去还远远不够,在此基础上还必须通过圆融完整、一气呵成的浑圆旋转力,使作为防守的“化”和作为进攻的“发”形成一个完美的统一体。综上,小球类运动应该遵循“刚力球→柔力球→太极柔力球”的发展次序依次产生。中华武术的发展正遵循了类似规律,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既产生了以“拳打、脚踢、肩靠、头撞”为主的刚性撞击发力技术,也产生了以“快摔、擒拿”为主的柔性粘连发力技术,不仅如此,在 300 多年前还产生了在太极思想指导之下,符合太极原理的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技击技术———太极拳( 其技击以太极思想指导下的粘连型技法为最主要的特色) 。以此反观小球类运动,“刚力球”很多,如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都是撞击发力的“刚性球”,但似乎缺乏“柔力球”,而直接跨越到“太极柔力球”。按照事物的发展一般规律,在太极柔力球诞生之前,还应该产生一个“柔力球”,即: 只要不撞击发力即可,没有其他限制,甚至可以运用像排球的传球那样的逆转发力动作( 实际上,在太极柔力球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不强调,一开始学生常出现类似动作) 。而客观现实是白榕老师的思维太超前,没有经过柔力球阶段而直接跨越式地发明了更高级的太极柔力球。

  现在如果按主管部门的意见强行把“太极柔力球”改为“柔力球”,总是会有历史倒退的感觉。项目名称改了,其技术要求和竞赛规则是否也做相应的调整,降到更低的层次? 如若不然,是不是有名不符实之嫌? 一个高级的运动却采用了一个低层次的名称?

  如此随意地更改项目名称,可能是因为该运动的实践者和管理者对“太极”一词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该运动项目与太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2012-09 在山西晋中举办的国际柔力球交流大会上,就有专家提出: 这个运动项目属于球类,不属于武术,所以不应该冠名“太极”,必须将名称由“太极柔力球”改名“柔力球”。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地认为太极属于武术范畴了。鉴于这种状况,很有必要澄清到底“太极”是什么,该运动与太极到底有哪些必然联系。

  2 太极柔力球运动与太极思想在理论方面的内在联系剖析

  2. 1 太极是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是儒家哲学的最高范畴

  武术界太极拳的风行,致使很多人误认为“太极”就是太极拳。而事实上,太极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而太极拳仅仅是中华武术中的一个拳种。前者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至少已有 2 000 多年的历史了,而后者作为一个武术拳派,仅仅有 300 多年的历史。

  “太极”一词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被阐释,最早见于《周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汉儒郑玄《周易注》对“太极”的解释是“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一”字时说: ”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三国时期虞翻认为: “太极,大一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当代大哲学家张岱年说: “太极即是天地未分的原始统一体,《系辞上》以太极为天地的根源,这是一朴素的唯物论观点。”[1]金景芳先生说“太极就是太一,这个一是整体的一,绝对的一。”[2]吕绍纲先生经归纳总结,认为“太极就是一,是大一,绝对的一,整体的一,没有二的一”。儒家经典《易传》把宇宙的根源追溯到太极,而且只追溯到太极,对太极之前是什么,没有讨论。由此可以说,太极是儒家经典《易传》的最高范畴[3]。

  综上,“太极”作为“极中之道”,是儒家哲学的最高范畴,作为“淳和未分之气”,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统一体,即最原始的“一”、绝对的“一”、整体的“一”,是“二”( 阴阳、两仪、天地) 之母。

  为使这种高深抽象的哲学思想更加直观、形象,自唐宋以来,人们开始尝试着对太极思想予以图示。

  历史上太极图分两类: 一类为数层组合图式; 一类为阴阳鱼互纠图式。前者的创始人众说不一,有周敦颐、陈抟、寿涯之说,还有源自《道藏》之说。对于后者,一说是南宋朱熹得之于蜀之隐者或武夷君,另一说是源于《周易参同契》。因后者更能形象直观地揭示太极思想,所以以之为例说明。太极图的理想状态如图 1,图中整个圆才是如上所说的作为“一”的“太极”,圆中黑白二色代表阴阳,是由“太极”而生出来的“两仪”,黑中的白点表示阴中有阳,白中的黑点表示阳中有阴。太极图所揭示的实际上是宇宙万物之间及内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双方的互相作用是运动变化的根源,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矛盾、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状态下不断向前发展。正因为太极图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才有人称之为宇宙的模式、科学的灯塔[4]。

论文摘要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将“变”“圆”“整”“一”作为太极思想的核心。太极首先是揭示事物之间发展变化的哲学思想。其次这种变化是通过圆融的方式完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矛盾双方的此消彼长,形成了对立统一。最后,太极是一个完整的混沌统一体,是整体的“一”。

  2. 2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在太极思想指导之下的球类运动

  《易经·系辞》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说太极思想是“形而上”的“道”,那么,深刻蕴含这种哲学思想的具体事物就是“形而下”的“器”。在人体运动范畴,太极拳和太极柔力球正是深刻蕴含着太极思想的两个具体事物,可以被称为太极思想指导之下的“形而下”的“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2。太极柔力球运动与太极思想的关系既体现在其具体技术、竞赛规则方面,还主要体现在太极思想对其层次境界的提升、哲学高度的指导方面。

论文摘要

  2. 2. 1 技术、规则方面的剖析

  太极柔力球运动与太极思想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其每一具体技术都遵循了太极思想,太极思想是其具体技术之所以如此要求的内在理论依据。就其隔网对抗技术而言: 其一,太极柔力球运动每一次攻防转换都通过圆弧形运动轨迹完成,即完成每一个技术动作时球和拍的运动轨迹必须在一个圆上,而在形象地揭示太极思想的太极图中,“阴”与“阳”的对立统一也是通过一个大圆而实现的,圆是太极柔力球运动受太极思想指导的首要标志; 其二,太极柔力球运动要求每一具体技术不能像排球的传球那样把“化”和“发”分成两个环节,而必须通过一个完美弧线连为一个没有棱角的浑然统一体,这种“化发一体”技术的哲学指导正是太极即“一”的思想;其三,太极柔力球运动要求每一具体技术从开始接到球的刹那到最后抛球的完成必须“一气呵成”,不能出现先减速再加速的情况,这背后的哲学指导也是太极即“一”的思想; 其四,太极柔力球运动每个技术动作都不是单纯的手臂划弧,而是通过身体重心的先降再升以整个身体的力量完成化解和进攻,这种“整体合一”的用力方式也遵循太极即“一”思想。另外,就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套路技术而言,每个动作之间的衔接与转化一般通过圆滑的“S”弯完成,这标志着该运动对太极思想的汲取已经由太极图最外面的大圆深入到了内部的“S”弯[5]。

  太极柔力球运动与太极思想的密切关系还体现在其竞技对抗规则的规定暗合了太极思想,太极思想是其竞赛规则之所以如此确定的最终依据。在太极柔力球运动对抗比赛时,首先要通过“退”的方式做到“柔”,不能硬性撞击,但是仅仅做到“退”、“柔”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整”“圆”。做到“整”“圆”的内在依据正是太极思想。接球时虽然做到了“柔”,但出现了“连击”( 球拍两次以上触球) ,将被视为犯规,其依据是什么? ———两次以上的触球不符合太极即“一”思想。那为什么接球时既做到了“柔”,又做到了一次性接触球,但在引化过程中出现了“引化停顿”( 在引化过程中先减速又加速) 、“引化持球”( 引球时出现引化间歇,致使球的离心力消失,发生持拍拖球) 、“引化逆转”( 顺时针接球引化变为逆时针抛球或逆时针接球引化变为顺时针抛球) 、“折向发力”( 引化过程中拍体突然改变弧形引化轨迹,沿近乎直线的轨迹运行,将球推、压、挑出) 时也被判为犯规呢? ———这 4 种情况虽然是一次性接球,但都出现了两次( 以上) 发力,正因为不是通过一个浑圆旋转力完成的,不符合太极即“一”的思想,所以被判犯规。其中的“折向发力”,不仅不符合太极的“整”( 出现了两个力) ,其运动轨迹也违背了太极的“圆”( 由圆弧形运动轨迹变为直线,出现了明显的棱角) ,从太极思想角度而言,属于双重错误。

  综上,“太极”二字为太极柔力球运动的运动原理、技术标准和规则判罚提供了极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切实可靠的内在依据。如果去掉“太极”二字,将导致其技术和规则失去内在的理论支撑和判定依据。不仅如此,还会使其降低层次境界,失去哲学指导意义。

  2. 2. 2 层次境界、哲学指导方面的剖析

  “太极”二字的存在是该运动项目的层次、境界的标志。武术领域的太极拳之所以被称为“最高境界的格斗术”( 2011-07-29CCTV-10 的“探索发现”栏目播放“最高境界的格斗术”———太极拳) ,正因为该拳种的技击思想得到了太极哲学思想的全方位指导。陈鑫曾例举了太极拳技击中的 36 个病手,即36 个错误动作,然而,如果将这些病手看成 36 个武术手法,所谓的“病手”根本就不存在,因为这些手法都有很强的技击功效,并且在很多拳种中一直被人们习惯地使用着。而在太极拳中之所以称其为“病手”,是因为它们没有遵循太极拳技击的原理,其病根就在于“缺乏整体的眼光”,不合“太极之道”[6]12。也就是说,这些技击方法的境界、层次不高,不符合太极原理,故在太极拳中是“病手”。对于太极拳以外的习武者完全可以说: 只要能制服对方,有效技击即可,管他是否符合太极之理。这涉及到不同人具有不同审视标准的问题,一般人仅以技击实用的标准判别这些动作,而陈鑫则以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技击之道”的技术标准———太极原理审视这些动作。一些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初学者的想法是“在做到‘柔’的前提下只要能把球打到对方界内将其扣死就是好球,还考虑是否存在‘二次发力’

  干什么! ”正与武术领域太极拳之外的习武者的想法类似,而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明人白榕的考虑则与太极拳家陈鑫类似,他俩都以更高的层次境界审视技术。在此,只能说,打球时仅仅遵循“柔”,不管是否“二次发力”,这仅仅是“柔力球”,而不是“太极柔力球”,这仅仅是较低的技术标准,而不是在太极思想指导下更高的技术标准。

  或许正如第一部分所分析的那样,在目前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形成之前,还应该出现一种仅从“柔”的角度出发,要求更低的球类运动———“柔力球”,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融入太极思想( 即不仅要求“柔”,还要求“整”“圆”) ,产生一个更高级的运动———“太极柔力球”。在武术领域的太极拳中,那36 个手法并没有被彻底抛弃,而是根据太极之理被改造成了太极拳的专门技法。田金龙博士指出:

  “太极哲理的融入对以往拳学进行了一场革命性的重整,经此梳理,武技中的功法、技法和动作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整合,由此引发了武技‘质’的变化。由于这一变化的诱因是太极哲理,故称这样的拳术是太极拳。”[6]15与太极拳的产生是对武术的一场革命性的重整一样,在太极思想指导之下的“太极柔力球”则应该是对“柔力球”的革命性重整。很可惜的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明者白榕老师思维太超前、太迅速,没有按照先发明“柔力球”,再发明“太极柔力球”的逻辑思维进行,而是直接发明了“太极柔力球”。

  在“太极柔力球”这一名称中,“太极”二字是该运动“形而上”的指导,即中国古老的太极哲学思想; “柔力”二字说明了该项目最突出的发力方式,即“柔和用力”,而非硬打硬碰; “球”字是对该运动项目的定性或定位,即这个项目的最终归属或这个名称的落脚点,它绝非属于武术中的太极拳类,也绝非武术中的器械类,而是一项球类运动,一项持拍类的小球运动,球类运动才是其最终性质归属。把“柔力球”几个字连起来,主要说明了技术层面“柔”的问题,把“太极柔力球”几个字连起来,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该运动项目“形而上”的指导思想和“形而下”的具体技术的完美统一,是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缺少了哪一部分,都将使其残缺不全。

  如果在该运动项目的名称中去除“太极”二字,将无形中使该项目丧失“形而上”的理论指导,而变得没有思想、缺乏主导。这种人为的硬性行为,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将降低其运动层次和思想境界,而且还将使该运动中的很多技术动作的评判标准失去存在的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由此而引发的实践问题可能会接踵而至,无形中将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步伐,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影响全身”的问题。

  3 在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名称中去掉“太极”二字将带来的实践问题

  一项事业的发展实践一方面取决于其所处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独树一帜的特色。西方各类运动项目之所以在现代社会能够传遍全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势文化的世界性发展。正因为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传遍了全球,所以其运动项目才得到了世界性传播。就目前而言,东方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其运动项目要得到世界性传播,首先要有极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其次还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否则不仅在国际,即便在国内也寸步难行,因为市场早已被其他强势文化下的运动项目占领。没有自身特色,哪有生存空间现在无法以去掉项目名称中的“太极”二字之后产生的事实为依据从实践方面说明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因为这种影响是长期的,现在还没有发生。但是,可以以史为鉴,对比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史进行说明。

  3. 1 参照东方武技的发展轨迹说明不同的名称定位对各自的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仅从项目名称角度,大凡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并产生广泛世界性影响的武打技术,其名称基本都是“形而上”层面的“道”和“形而下”层面的“具体技术”的完美统一。东方武打技术最先得到世界性广泛传播的是日本的“武道”,首先是柔道,然后是剑道、空手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柔道的练习者达 1 万以上,1933 年就成立了柔道世界连盟,1951 年就成立了国际柔道连盟,据 2007 年的统计数字,世界各国登记在册的柔道练习者有 2 000 万人( 195 个国家) 、剑道练习者 70 万( 47 个国家) 、空手道练习者 4 000 万人( 175 个国家)[7]43 -44。进入21 世纪以来,韩国的跆拳道也以汹涌澎湃之势得到了世界性广泛传播,特别是在中国的各大城市,跆拳道馆铺天盖地,早有报道描述了一个客观事实: 武术被跆拳道“踹出都市时尚”[8]。

  这些东方武打技术能够得到世界性广泛传播,应该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也有一个共同原因,即:其名称都是“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术”的高度统一。“柔道”“剑道”“空手道”“跆拳道”,其名称都是前面部分揭示了各自的技术特点,后面部分则提升到“形而上”的“道”的层面,集中体现了“术”与“道”的结合。

  另外,以中日武打技术名称的整体而论,由于中国人没有考虑周全,而日本人经过了深思熟虑,所以日本武打技术的发展先胜一筹。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就具体技术而言,中国武术无论从横向的“广博”角度,还是从纵向的“精深”角度,都远远胜于日本的武打技术; 就文化精神而言,中国武术对“形而上”层面的“道”蕴含,绝对不次于日本的武打技术;就历史渊源而言,日本武打技术中的很多内容也是中国武术的派生品,其中的“道”更源于中国文化。

  然而,20 世纪中国将自己博大精深的武打技术仅仅定名为“武术”,日本则将其武打技术定名为“武道”。从名称上讲,好像中国武术低了一个层次,仅仅是一项运动技术,而日本武道却蕴含着更深的哲学内涵。

  实际上,名称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具体发展实践。由于中国仅仅把博大精深的武打技术命名为“武术”,将其定位于“术”的层面,所以长期以来国家层面仅仅将武术视为运动技术层面上与田径、球类、体操并列的一个体育项目,根本没有意识到武术技术中还蕴含着处于“道”层面的巨大的文化教育元素,致使武术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由此导致的发展现状是“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状况很不乐观。有 70. 3% 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有些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内容,反而削减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9],“武术在中小学,已名存实亡”[10]。而日本由于把其武打技术定名为“武道”,所以人们才十分注意对其中之“道”的提炼,也正因为他们把武打技术中蕴含的“精神之道”进行了全方位的提炼升华,各类武道项目才作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成为培育其民族精神最主要的实践途径。目前日本武道一直是其初中、高中课程体系中的必修的正课教育内容,“经过学校教育的日本人,几乎都接受过武道的教育。日本男子不是练过剑道,就是练过柔道,女子则是练薙刀或弓道”[7]123 -124。就国际化发展而言,在欧美遍地都是日本武道馆,日本的柔道、空手道、剑道、弓道早已被全世界接受和珍视,据 2007 年的统计数字,仅登记在册的日本武道会员,在其国内有 605. 5 万人,国际有 6 133. 35 万人以上,“在德国,柔道是被作为一种修养而推广的”[7]155。而中国武术还基本限于国内发展,虽然近期发展出了百余个会员国,但是,活动人数实在少得可怜。正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武术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几乎完全忽视了“道”的指导,所以,很多武术界外人士对武术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课题调研过程中,在加拿大业余开馆教拳的严志刚先生指出: 武术在国外是非常不主流的,甚至是三流、四流的,很多人之所以选择中国武术,是因为便宜、方便。中日武技国际化发展这种巨大落差,应该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不能否认,对于名称的选取和定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日本武道的大发展归功于日本着名教育家嘉纳治五郎,是他于 1882 年在其“讲道馆”率先采用“柔道”的称谓,之后“柔道”一词才逐渐取代“柔术”一词,而被广泛使用,到 1926 年“武道”这个名称正式被官方认可[7]191。嘉纳治五郎是日本很着名的大教育家,曾担任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现国立筑波大学)的校长之职长达 26 年。正是因为作为教育家的他具有高瞻远瞩的长远眼光、高屋建瓴的思想高度、高韵深情的思想境界,才将日本的传统“柔术”改称“柔道”,也正因为对传统柔术进行了“从术至道”的思想提升和技术转型,才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日本传统柔术的高度,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精神教育的手段。因为 20 世纪的中国武术界没有出现具有这样思想高度的大教育家,所以,整体而言,中国武术始终没有完成“从术至道”的提升,至今仍局限于狭隘的技术层面,其深层的思想精髓和教育价值完全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利用。

  进行以上相关中日武技的对比,旨在说明: 对一项运动的名称确立得恰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发展空间。中国武术正因为在名称上被定位于“术”,其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才被很多人忽视,从而不断走下坡路,日本武打技术正因为被具有高屋建瓴思想的大教育家定位于“道”,才促使后来者不停地挖掘提炼其中所蕴含的“道”,从而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精神文化教育的手段。

  3. 2 参照太极拳的发展轨迹说明名称定位的巨大效应

  虽然中华武术整体发展相对落后,虽然中华武术的很多传统拳种被逐渐边缘化,但是其中也有亮点值得称道,那就是太极拳。该拳种不仅在国内受众群体最大,活动人数最多,而且在国际上尤其受国外朋友喜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名称定位也是很关键的因素。其名称中的“太极”是“形而上”的“道”,后面的“拳”则是该运动的落脚点———武术拳种。正因为其名称集中体现了“术”与“道”的高度统一,所以才被称为“哲拳”,才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醉心研究、付诸笔墨,才作为最有文化品位的武术拳种而得到了极其广泛的传播。

  文化定位是太极拳得以广泛传播的关键。陈式太极拳在其最初的百余年里虽蕴含了太极之理,但一直采用“绵拳”“炮捶”“陈家拳”的称谓,从未命名“太极拳”,是武禹襄依《太极拳论》将这种拳术命名“太极拳”之后,通过杨家祖孙三代的努力,才使太极拳在大江南北得以广泛流传。陈式太极拳在没有采用太极拳的称谓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其传播范围仅限于陈家沟这个小村落,根本不被外人熟知。

  正因为外人将其命名“太极拳”,极大地提升了其文化品位,才使其得到社会上层,特别是文化人的广泛关注。也正因为有了这种上层关注,才使在封建社会一直为上层人士不耻的“下技”( 武术拳术) 中,出现了一颗璀璨的明星———太极拳。高屋建瓴的文化定位是太极拳能够声名远扬的关键。正由于这种凸显文化的战略定位极大地提升了这项拳术的社会地位,促进了其广泛传播,各家相关拳术才竞相冠名“太极”,陈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等等各种名称应运而生。

  在国家层面把文化战略摆在突出位置的 21 世纪,武术领域掀起了一个一个的武术文化研究高潮,其中的主打拳种就是太极拳,很多学者去挖掘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及其与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另外,现在到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氏祠堂去参观拜祖的中外太极拳爱好者络绎不绝,当地政府也以此搭台,大搞旅游产业。

  试想,如果武术领域的太极拳最开始不叫“太极拳”,那么,还会有多少人从文化学角度去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 如果太极拳同其他拳种一样,文化内涵得不到开发,还会有多少人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如此而言,这个拳种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鹤立鸡群?

  如果陈家沟的这个拳种仍坚持采用“陈家拳”“炮捶”的称谓,其结果可想而知,它只会像其他众多武术拳种一样湮没无闻,自生自灭。如此一来,有多少人还会知道焦作? 有谁还会知道温县陈家沟? 有谁还会去为陈王廷塑像? 如果不是太极拳的巨大影响,是否有些地方还会像现在这样为争太极拳的发源地而不断地杜撰历史,大造舆论,大肆宣传?

  3. 3 从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名称中拿掉“太极”将导致的不良后果

  如果从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名称中拿掉“太极”二字,看似简化,无关紧要,但是,实际上肯定会在无形中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速度,限制其进一步推广的空间。西方世界早就对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情有独钟,很多人学习太极拳的目的是以此了解中国文化。通过太极拳和太极柔力球这些直观形象的运动技术,正可以最为直观地将这些哲学层面的高深思想形象地展示出来。这两项运动正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如果从太极柔力球的名称中拿掉“太极”二字,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文化魅力,从而减少其国际受众人群。

  陈氏太极拳的传承人正是看到了冠名“太极”的深刻意义,才主动将其传习的“炮捶”“陈家拳”更名“陈式太极拳”,百余年之后的发展现实印证了这种具有先见之明的改动之伟大。而现在太极柔力球界的做法恰恰相反,却欲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名称“太极柔力球”改为没有文化品位的“柔力球”,如此一来,必将导致多少年之后的传习者无意于去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没文化影响力的、名不见经传的一般运动项目。

  孔子说: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这里的“名”原指“名分”,在此也可以作“名称”解。

  只有首先把握好该运动的名称,才能在理论方面顺理成章,在实践方面促进其长足发展。特别是在中华民族正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力号召“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今时代,更不应该精简该运动的名称,把最具中华文化特色、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太极”二字删掉。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 中国哲学发微[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374.

  [2]金景芳 . 周易讲座[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63.

  [3]吕绍纲. 周易阐微[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306.

  [4]百度百科. 词条“太极”[EB/OL].[2013-10-11].

  [5]杨建营.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文化内涵及其思想根源剖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 6) ,36-42.

    [6]田金龙. 太极劲技理研究[D].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2000.

    [7]郑旭旭,袁镇澜. 从术至道: 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的轨迹[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8]慈鑫. 武术被跆拳道踹出都市时尚: 失落中的中国传统武术( 上) [EB/OL]. [2014-10-11].

  [9]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10]《关于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课题组. 改革学校武术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J]. 中华武术,2005( 7) : 4-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