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道家易学之“守和尚中”辩证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23 共3209字
论文摘要

  1 道家易学之“守和尚中”辩证思想

  道家文化深受周易哲学的影响,周易哲学和道家文化的辩证法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道家易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守和尚中”思想是道家易学的核心理论。“守和尚中”观在认识问题时,主张善于从事物的矛盾方面出发,注重矛盾双方的依存和联结,寻求一种和谐;在处事方法上以克服局部片面,追寻恰当的尺度为目的。二者都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种最优化的选择。尚中标志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结构、最佳关系、最佳方式。“执其两端用其中”就是在构建和调节主客体和谐关系时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并逐渐成为传统文化思维定式即思维模式。守和标志着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它具有和谐、协调、协同、秩序等寓义。不难看出“,守和尚中”强调的是中正适度,恰到好处;强调的是折中调合,不偏不倚;强调的是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度,即不过头,也无不及。中和思想实质上是在处世中寻求平衡,防止偏激。朱熹释“中”为“无过不及”“、不偏不倚”。他对“中”最为精彩的解释是“恰到好处”。也就是说,万事万物、人情物理都有一个“度”的限制,否则,超过度的界限,就会带来灾害,即要达到朱熹所谓的“恰到好处”。

  太极拳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传统文化最完美的体现形式。太极拳以“太极”名拳,本身也充满了浓厚的哲学味道,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哲理拳”。“太极”一词,最早见之于《周易》的“彖传”。“彖传”云“:易有太极”。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儒家易与道家易的分殊直接导致后世围绕着对以“太极”得名的太极拳的不同理解。而道家易学的一些思想对于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道家之“守和”思想对太极拳修为观的影响

  太极拳对道教思想层次的融摄,包括道教的精神、思想、理论及观念等。道教作为本土宗教的民间性和包容性,以其无为、主静、易理、太极、八卦等思想和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道教在哲学思想上主要继承先秦“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老子关于无为、贵柔、尚雌、崇阴、法水、主静等思想被道教转化为自我的宗教精神和原则,成为道教哲学的核心和行为准则。这样一种精神和观念为太极文化所融摄,并逐渐形成其技术指导的思想和理论。其核心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和“以柔克刚”。从太极拳技击原理来看,主旨不讲主动攻击对手,而讲究因敌之势,乘敌之机,正如《太极十三势行功歌诀》中云:“转变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滞,静中能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道教“守和”是指圣人法顺天地,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万物负阴而报阳,冲气以为和。守和即是守中,认为守和是太极拳的最高原则之一。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孙禄堂指出:“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元妙也”。中和,既是拳术修为的关窍,又是拳术运用的原则。“在拳中,起钻落翻之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说“中者也,大本也。和者也,达道也。”

  太极拳的“中”即内劲处于静中之动,即虽然内劲未与外界发生作用,但能和而不流,无处不在。“和”即内劲处于动中之静,即虽然内劲与外界已发生作用,但仍然能自然运作,与未发生作用时的自然状态无异。守和就是守中之意。在行拳过程中追求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身法力求中正安舒,不偏不倚,求得八面支撑,八不依靠。

  太极推手主要采用守中用中、后发制人的战术,一般并不主动出击,强攻硬取,往往先让一步,先“化劲”后“发劲”,“力由人借”,“舍己从人”,陈鑫《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有云:“太极拳是以易为经,以礼为纬,出入于黄老,”而且,在序里提出学太极拳首先要主“敬”,又云:“我守我疆,不卑不亢”,推手中一般不先出手,出手也不以伤人致命为目的,点到为止,通常以牵动对方重心失去平稳即止。在双方接手打轮中,如对方中正圆满,无隙可击,要采取守中用中之策略,在沾连粘随中,守住自己的中线,等待对方发出攻势。“等”并不是等待挨打,而是以意听准对方的动向,是被动中的主动。当听准对方有欲进之机或在对方进攻的同时,我即迅速乘机借力,在其攻势未作用到我身上之前,抢先发招,击对方措手不及。因此,太极推手的“后发制人”战略思想,反映了传统“守和”思维内涵,使太极拳不愧为一门哲理之拳。

  3 易学之“尚中”思想对太极拳实践原则的影响

  易学的核心思想之三即为“尚中”。《周易》认为中正、中和谓天之道;不偏执于一端,无过不及,为事物最佳存在之理想。只有中正、中和,关系协调稳定,事物才能得到正常之发展。

  太极拳守循尚中,要求“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无过不及,不偏不倚。在前进后退的转换过程中,需“尾闾中正神贯顶”,身体重量不可左右歪斜,前俯后仰。如:前弓步时,身体重量不可全部落于前脚,要三七或四六开,膝盖不可超出足尖,后脚不可挺直,身重应落在全脚掌,不可落于脚尖;腰要直,颏要收,立如平准。“海底针”一式折腰下探时,百会、会阴仍然要保持一条直线。两手在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以及动作在转换时,身子尤其要注意中正不偏,这是关系身躯、动作姿势“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的准星。尾闾不正,身躯必斜,动作姿势必然歪扭,失却中心。

  因之太极拳运动时极重视尾闾的中正,不论是直的动作姿势,或是斜的动作姿势,都必须保持尾闾与脊椎成直线,处于中正状态。更重要的是,尾闾中正还影响着下盘的稳固,尾闾一歪,下盘重心偏斜,它使下盘的劲力与躯干的劲力间断,上下劲力不整;尾闾一歪,失去重心,下盘也就不稳固了。要使躯干的、上肢的、下肢的内在的劲力达到完整如一的地步,必须尾闾中正。太极拳定式,要求沉裆松胯,呈“中定”之势。前面所提及的“刚柔相济”,实际上也就是用“中”。强调在意不在形。运动中意、气、形三位一体,以意为先;要意动神随,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重在神韵。

  上下相随,内外合一;轻松兼备,徐疾有致;连贯圆活,舒展轻松,绵绵不断,如环无端;飘逸如行云流水,以利如苍松挺拔;运动如抽丝,动步若游龙。这些都给人以对立统一,均衡对称,回环往复,虽动犹静,整体和谐的美的享受,使人产生和谐美的享受。

  “尚中”还可作为一个追求随时随地以处中的动态概念,即随时以处中。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应灵活对待,随时变通以合于中道。朱熹认为“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正因为“中无定体”,所以切不可死守一途;正因为“随时而在”,所以人们观察事物和处理事情也要随时变化。一句话,就是要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普遍性,注意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因势利导,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太极推手“舍己从人”的技击特点充分体现了“尚中”辩证思想。如推手时不可产生“丢匾丢抗”“,顶者,出头之谓也;匾者,不及之谓也;丢者,离开之下,神似为上”。《打手要言》对舍己从人有这样的论述:“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已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以己粘人,必须知人。”

  这里“从人”就是因对方变化而变化,进一步舍去自己主观性,达到致胜。舍己,即是舍去自身的疆力,舍去无目的盲动;从人,即是顺从他人之力,避开其实处,进入其力学结构,进而瓦解破坏对方的进攻,实施主动有效的进攻。“舍己从人”不是一味听人摆布,它是运用“沾连粘随,听化拿发”,达到“从人由己”的主动地位,制人而不制于人。

  正如王宗岳阐述的“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这个“理”即体现“舍己从人”之理。

  4 结语

  以上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太极拳拳理与道家易学思想相通,特别是“尚中守和”辩证思想对太极拳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太极拳之所以流行百年而不衰,这和周易哲学与道家文化的相互融入密不可分。由于太极拳受道家易学思想、精神、观念和理论的影响之深,因此,真正洞彻和把握中国武术的精神和精髓,必先要了解中国道家文化和周易哲学。

  参考文献:

  [1]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见沈寿校.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2]朱 熹.中庸章句集注(四书五经·上卷)[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
  [3]陈 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
  [4][5]王宗岳.太极拳论,见沈寿校.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