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太极文化底蕴下的黄梅岳家拳解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23 共3256字
论文摘要

  “我国古老的文明,缘起于‘察天之命’的敬畏、膜拜自然。”[1]从本质上讲,山川河流、鸟兽虫鱼等自然物象和日月盈昃、寒暑更迭等自然天象,并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注入情感意趣、价值观念后,便有了文化的意义。可见,“自然的人化”就是文化。

  太极文化就是在这种“法象莫大乎天地”[2]的,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实践中形成的,它具有历史性、群体性的特点。

  1、 太极文化的核心精神

  太极文化经几千年的积累沉淀,已经形成了一个十分丰富而完善的体系,其内容十分纷繁。但是,不论如何不胜枚举,其核心的精神实质,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太极者,道也”。“太极者,道也”属于“太极文化”中形而上的范畴,概述的是天地万物的客观规律。何谓“太极”?“太”有“至”之意,“极”有“极限”之义。“太极”的意思有二:一为最高至当之理,即所谓“极中之道”。

  二为“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3],即所谓“淳和未分之气”。何谓“道”?“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4]

  亦即,“道”就是天地万物的客观规律。它既包括宇宙运行的自然规律,也包括人类社会本有的社会规律。一言以蔽之,“太极者,道也”即是涵盖“天地人物”的,至大至小至始至终的,时空极限的至极之理。二是“太极者,阴阳也”。先贤认为,论“天地人物之通理”,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用诸如天地、昼夜、动静、刚柔等,出于同一本源而又对立统一的两个系统为纲要,阐释万象之至理。诚如周敦颐以“太极”涵“动静”二力而生“阴阳”,来详明“太极”的“至极之理”一样。其所要解析的核心精神,就是要说明宇宙万象变化的动因———“太极者,阴阳也”。三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属于“太极文化”中形而下的范畴,总结的是天地万物运动的法则。先哲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一阴一阳,互为其根,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这既是天地万物的本性,又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法则。

  2、 太极文化底蕴下的黄梅岳家拳解读

  2.1 “太极者,道也”———黄梅岳家拳的精武之道

  “太极者,道也”阐明的是宇宙万物的一般规律。众多先哲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阳。而阴与阳既互相对立、又相互资生的依存关系,既是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又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作为万物之一的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互动依存的关系。即所谓“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5]。这种“通理”思想,在黄梅岳家拳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

  具体而言,体现于黄梅岳家拳的“通理”,就是习修黄梅岳家拳的精武之道。精武包含知武和善武两个方面。知武是指参透武艺之理,善武是指精通武艺之要。就黄梅岳家拳来说,知武就是明了习修黄梅岳家拳的要旨———“气”。这一要旨与天地万物的“通理”是同一的。正所谓“天壤间万类众俦,纷纷者各有所属。千汇万品,攘攘者各有其原(源)”[6]。对这一“源”,拳谱作了深入的解析“:武事之论,亦甚繁矣。要之诡变奇化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同类,而气归于一。”[6]

  要求知武就得“五行百体,总为一元,四体三心,合为一气”[7],做到“手心、足心、本心三心一气相合”[8],“自顶至足,要一气相贯”[8]。

  因此,“气归于一”是黄梅岳家拳的至上规律,即懂武明武之“源”,亦即是习修黄梅岳家拳的形而上的最高至当之理———“极中之道”,其宗,法自“太极者,道也”的思想。善武就是精通黄梅岳家拳的各种武艺,最终达到融会贯通“、技进于道”,而“总领于一要”的程度。就黄梅岳家拳而言,“拳随意发”[8]“、机关在眼,变通在心”[8]是善武的根源;“存心要精”[8]“、以心为主宰”[8]是善武的前提;“四体百骸,总为一节,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9]是善武的法则“;知己知人,随机应变”[8]“、统全体而俱无抽扯游移之形”[9]是善武的终极目标。黄梅岳家拳的这些善武思想,皆中于形而上的“道”,是“太极者,道也”的延伸。综上所述,从本质上来说,黄梅岳家拳的精武之道,就是“太极者,道也”。

  2.2 “太极者,阴阳也”———黄梅岳家拳的构造之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10]两仪即太极的阴、阳二仪。先哲认为,天地万物皆有阴阳,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就人而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11],男为阳,女为阴。就人的个体而言,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腑为阳,脏为阴。这种“太极者,阴阳也”的阴阳对立统一于一事物的构造思想,是黄梅岳家拳招式构造的理论基础。

  具体有二义。一是“太极者,阴阳也”是黄梅岳家拳招式创立的思想源泉。黄梅岳家拳作为万事万物之一,其招式创立之道,也必同于“太极者,阴阳也”的天地万物化生的“通理”。如,拳谱云“:统言为气,分言为阴阳”[6],“气分为二,而实主于一”[9]。这里的“实主于一”,就是拳谱所说的“不动如出岳”[8]的“太极”境界,而“分为二”就是拳谱所说的“难知如阴阳”[8]的“二仪”之变,也是招式的创立之源。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源”,才有了浑而有章的“二生三,三生万物”[12]、千变万化的招式演化。黄梅岳家拳这种“散者统之,分者合之”[13]的招式创立之理,合于自然之道,源于太极运行之理,与“太极者,阴阳也”之理相合。二是“太极者,阴阳也”是黄梅岳家拳招式构造的理论发端。黄梅岳家拳招式构造之理,是万千世界的万千殊理之一,“而万殊咸归一本”[9],其理之发端,就是“太极者,阴阳也”的天地“通理”。如拳谱说:“捶不能无动静”[6]“、主平静者为阴,主乎动者为阳”[8]。这里拳谱所言的意蕴,即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生化阴阳之理。又如,黄梅岳家拳的招式要求做到“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而上为阳,下为阴,因之手、肘、肩为阳,足、膝、胯为阴。

  再如,黄梅岳家拳的招式强调“上虚下必实”[8]、“内外相连,前后相需”[9],而虚、内、前为阴,实、外、后为阳。可见,黄梅岳家拳招式的构造遵循“圣门一贯之传”[9],要求“自能通贯,上下表里”[6],“捶以内而外发”[7]。等等这些,皆阐言了黄梅岳家拳招式构造之理,同“太极者,阴阳也”的万物构造之道。

  2.3 “一阴一阳之谓道”———黄梅岳家拳的化生之道

  程颐云“: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13]因此,“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对“太极者,道也”的形而下的具体解读。先哲认为,天地万物均含有一阴阳,阴阳对立统一于一具体物象之中,阴阳的包涵与交合,是万物化生的根本原因。可见,“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指阴阳双方既对立统一,又相互依存的运动规律。这一规律,文约义丰,针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呈现。

  就黄梅岳家拳而言,“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黄梅岳家拳的化生之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黄梅岳家拳拳术理论的基石。这有二义,一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黄梅岳家拳招式多样化的理论成因。阴阳交合,则化生万物,黄梅岳家拳招式的丰富、多样,也源于这一理论。如,拳谱载“上自顶,下至足底,四体百骸总为一节”[7],而“自顶至足”[9]又“莫不各有三节”[9],三节之分,实无定则,即三节又可生三节。而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对这些化生的纷繁阴阳,加以排列组合,即可生出黄梅岳家拳丰富而多样的拳术招式。二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黄梅岳家拳招式转换的理论动因。就黄梅岳家拳而言,阴阳转化,动静之变,实为招式的转换。一招已成,可化生万招,招招虽有异,然统一于“一”———人体。如,黄梅岳家拳招式转换的总的要求是“捶不能无动静”[8],要做到“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8],强调“占右进左,占左进右”[8],“打前要顾后,知进须知退”[8]。黄梅岳家拳这些招式转换的内在理论动因,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论,如出一辙。二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黄梅岳家拳技击理论的开山。黄梅岳家拳的技击理论强调“不拘提打”,亦即打法不定。具体有“按打,烘打,旋打,斩打,冲打,锛打,肘打,膊打胯掌打,头打,进步打,退步打,顺步打,横步打,以及前后左右上下百般打法”[8]。这一种种打法出手,百般打法随之而生的打法理论,与阴阳运行而化生万物的思想,法于一脉。黄梅岳家拳的技击理论,还主张闪进、顾打兼备。这与阴可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的阴阳转化理论,一气相连。可见,黄梅岳家拳的技击理论,是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为理论源泉的,其技击的生克制化,虽然复杂,“而究要领,自有统会”[3],即“统会”于“一阴一阳之谓道”。

  参考文献:
  [1] 王崇伟,余利斌.基于山文化的传统武术[J].搏击·武术科学,2013(7):34-37,44.
  [2](商)姬昌著.周易大全[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68.
  [3](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08.
  [4](宋)张载撰,(清)王夫之注,汤勤福导读.张子正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85.
  [5] 景中译注.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3:89.
  [6] 张峻整理.岳武穆九要论(上)[J].武当,2003(4):3-4.
  [7] 张峻整理.岳武穆九要论(下)[J].武当,2003(5):11-1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