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弱势武术文化边缘化的原因及保护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6-30 共3555字


论文摘要
  1 河南省弱势武术文化的当代境遇

  河南是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发源地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积淀了丰富的武术文化资源,全国一共存有 129 个武术拳种,其中起源于河南省的就有40 种之多。 除此之外,还有相当多的拳谱拳论在民间散落。 这些拳种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有过辉煌的一笔, 是中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和外来文化的入侵,文化自信的缺失、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威胁,有部分的弱势文化遗产逐渐被边缘化, 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有可能消失。 八极拳距今已有 800 多年的历史,如今发源地博爱县习武者甚少,和少林拳、太极拳并称为“中州三大拳派”的荥阳苌家拳始终固守“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得在人前卖弄”的传统戒律,也处于濒临失传的不利局面。 另外,长垣的六合枪、沈丘的两仪拳、滑县的虎尾镰、开封的黄派查拳、淮阳的六步拳、商水的圣门莲花拳、焦作的小尚炮捶、豫东的洪拳、鹿邑的跤术等也遭遇着相同的宿命。 河南大学教授栗胜夫对河南省这些弱势拳种的生存现状感到担忧, 他说:“我省武术传承落后于发展,流失速度快于传承速度,武术整体在萎缩,尤其是一些有名的老拳师相继离世,致使一些拳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个别拳种已经到了失传的地步。 ”由此可见,在河南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在少林和太极兴盛的背后,弱势武术文化正在不断地被边缘化。

  2 弱势武术文化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2.1 对保护弱势武术文化价值的错误定位

  人的思想观念对人的社会实践具有指导性作用。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上,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错误观念。

  一是基层民众认识不到位,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生物界一样,自然淘汰、适者生存,不必要刻意而为之;有人认为,抢救传统的文化是复旧,新时代不需要那些“老掉牙”的旧民俗,即使是掩饰和恢复人们的记忆也没有必要。 有了这样的观念,对弱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然缺乏热情和行动。

  二是研究者认识不到位, 一些学者认为弱势武术文化是次要文化,即便对其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也提不出令权威部门关注的理论与观点, 所以就不愿意在实践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大多数田野调查都流于形式或者研究缺乏深度。 因此,我国整体的武术文化研究呈现出热衷追逐主流文化的研究多,热心于弱势武术文化的研究少的不均衡状态,通过 CNKI检索发现: 作为河南武术名片的少林功夫和太极拳的研究文献较多, 其中少林功夫共有 260 篇研究文献和 329 万条百度搜索条目; 陈氏太极拳共有 203 篇研究文献和 400 万条百度搜索条目;但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月山八级拳仅有 1篇 CN 论文和 l 篇年鉴;圣门莲花拳也只有可怜的三篇新闻报道。 由此可见理论研究的缺乏是弱势武术文化处于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弱势武术文化的生长环境恶化

    每一项民间非物质文化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的符号独立存在,它所表现的所有形式都是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文化综合[1],所以生长环境的变迁对于弱势武术文化的边缘化影响巨大。 非物质文化的生长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生环境,外部环境方面,其一,因为时代的发展,西方竞技体育的推广,某些民间体育项目原有的自发性练习民间体育的群众社团难以发展,受众人群逐渐分流,从事这些项目的民间艺人和爱好者越来越少,导致传承人断层;其二,当地媒体缺乏关注,使得这些项目逐渐淹没在了众多“流行”文化之中。 我们所熟知的苌家拳在清代末期河南地界几乎家家习练,并与太极拳、少林拳合称为“中州三大拳”,但是随着时代推移,习练苌家拳的人数急剧下滑。 内生环境方面,其一,河南省弱势武术文化缺少相关的文字记载、书籍和视频,而传承人老龄化严重, 这些弱势武术文化随时都会因为传承人的终老而消失;其二,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束缚了其发展。 河南省传统武术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往往是“人在艺在,人亡艺忘”,大量的武术非物质文化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

  2.3 弱势武术“文化空间”日趋萎缩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手册》界定“文化空间”是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庙会、节日和庆典等文化同构体是以地域性、血缘关系或社会、经济结构为基础的,拥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方式。 这些共同体是民族传统体育不可或缺的生存空间,表现出时间的节律性、场所的定点性,成为了传承民族语言、民族传统、民族思想、民族信仰和民族价值的重要场域。 随着现代文化的兴盛,很多民俗节庆方式逐渐被人们淡化。 兴盛于明清时期,开封民间的武术擂台赛,曾经作为民间武术切磋技艺、展示交流的主要平台,也是农村百姓用来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至今已经销声匿迹。 很多武术文化为了拓展自己的文化空间往往借助现代的市场化手段, 比如每两年一届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的成功举办为登封少林拳和温县陈式太极拳拓展了文化空间。 由于弱势武术影响力低下,与当代市场融合力差,导致其文化空间举步维艰,日渐式微。 据了解,河南省某些武术项目平均每年进行由多人共同参与或表演的艺术形式不足一次, 并且部分展示为了取悦观众添加了很多配合舞台效果的舞蹈元素, 以致武术文化原生态内涵遭受损坏, 传统文化“盛宴”因此而变得乏味[2].

  2.4 弱势武术文化群众基础的薄弱与传承者的缺失

  因为非物质文化特有的“活”的特性,使得它的延续与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 基层民众是多彩民间文化的创造者、享用者、传承者,他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是血肉相连无法分割的, 他们是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是民间文化得以发展壮大的土壤,离开了这一生长的土壤,民间文化的艺术之树就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3].

  由此,可以说广大群众的觉悟、态度根本上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传承或摒弃的命运。 从河南省弱势武术文化调查中发现,基层民众对当地武术文化的关注度低下,甚至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当地的这些民族文化,多数人表现得漠不关心,认为其可有可无。 因为弱势武术文化鲜有人知,当地的政府和企业不能直接从中获得经济效益, 所以他们不热衷对其进行推广。 而愿意继承这些弱势武术文化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甚至有些传承人自己的直系亲属宁可另谋他职, 也不愿留在家中继承老一辈传下来的文化。 今年已经 85 岁的陈忠德,是唯一的圣门莲花拳传人,他在家乡免费招收弟子,却无一人登门求艺。 贫瘠的文化土壤使得弱势武术文化找不到可以依附的根基,生存境地岌岌可危。

  3 保护弱势武术文化的策略

  3.1 正确定位弱势武术文化的价值

  由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流变性,人们对它的评判准则,常常受到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以及审美标准的影响。 同一种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其价值评判也不尽相同。 因此,今天我们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客观对待弱势武术文化,尊重其文化价值。

  3.2 营造一个环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有关民族民俗活动和传统活动的保护中提到过“维护民族传统活动的生存环境,使其充满活力”[4],保护弱势武术文化应注重从其自身的文化环境入手,不但保护弱势武术项目本身, 还应努力营造一个与其生存与传承相适应的文化氛围,以确保弱势武术文化活力的存在。

  3.3 加强原有民间武术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活动形式

  如庙会、民间擂台赛等;同时,还要从发展角度出发,开发出一些新的适合于民间武术发展的活动形式, 如定期举办武术文化艺术节、武术高峰论坛等,拓宽弱势武术的文化空间。

  3.4 注重对弱势武术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一方面政府与社会要关注传承人的生活状态, 对弱势武术项目的传承人给予足够的关心与支持,提供专项津贴补助,鼓励他们坚持组织开展武术传播活动;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原地域文化特色,发掘各地武术文化教育资源,将当地武术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加强对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4 结语

  河南省武术文化遗产, 是河南省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珍贵财富,它作为河南省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原民族先民在历史岁月的变迁中所创造的宝贵的民族文化形式,承载着鲜明的民族特质和“文化记忆”. 然而,随着时光的迁延与时代的变革,曾经辉煌一时的“文化记忆”有一些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人们忽视或遗忘,或许我们唯有在守护和重新唤醒这些“记忆”的基础上,才能真确理解人类文化的完整内涵。 否则,我们失去的不单单是一种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遗失了寄寓在武术文化中珍贵的人类才智和精神血液。

  参考文献:

  [1] 白 晋 湘。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 我 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 [J].体 育科学,2008,28(1)。
  [2] 吉灿忠。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所遭遇的抵牾及其理论调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
  [3] 李荣启。论保护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重建中的作用[J].广西民族研究,2009(4)。
  [4] 联 合 国教科文 组 织。世 界 文化报告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