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浅析文化基因对武术发展的重要性

来源:大众文艺 作者:孙余龙陈吉
发布于:2019-01-11 共3329字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 对传统文化对于武术的发展的重要性进行探析, 自鸦片战争起, 民族文化就遭遇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而接连对外战争的失败中, 中国输掉的不只是战争, 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武术的竞技化改革致使武术中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丢失, 未来武术的发展要立足于世界, 就必须重视武术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的基因。

  关键词:武术; 文化基因; 武术发展;

  19世纪中期,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文明诞生, 其孕育于西方文化的摇篮, 在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注重发展各种科学技术和开发大自然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不可否认, 在此期间人类的物质水平确实有着长足的进步, 但是, 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破坏。在21世纪, 整个人类社更加重视生态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正是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 “天人合一”的思想远在先秦时期就己经产生, “天人合一”则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的。而中华武术思想讲究“刚健有为”与“中庸和谐”正是与中华传统文化遥相呼应。

武术

  一、近代武术发展历程回顾

  近代以来, 为了让中国的发展跟上西方国家的步伐, 紧随而来的就是一系列依据西方文化为基础的改革和革命。从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到全盘西化, 传统文化遭受的磨难与打击远比我们看到的多, 武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从土洋体育之争到竞技武术的产生, 中华武术通过西方体育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改革, 将武术的套路运动发挥到“淋漓尽致”, 但, 技击才是武术的根本属性, 武术“被”丢失了传统文化给予的慎独和天人合一的人生追求。从师徒到师生, 诚然对武术的普及有着极大地帮助。但是, 它同样丢失了武术文化中师徒之间类似家族亲缘的印记。武术从西方文化中学到的东西很多, 但是, 武术中西方体育的印记越多武术自身的内涵就越少, 武术自改革以来失去传统文化的根基, 现在主流的竞技武术中, 追求与西方体育一般无二, 竞技武术无法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容。武术想要通过入奥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但, 即使通过一系列西方体育的标准进行改革的武术依旧无法得到奥林匹克的青睐。诚然, 竞技武术的改革普及了对于武术的推广, 但其无法承担起对于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使命。

  1. 鸦片战争以来武术发展的历程

  自1840年来, 当英国用洋枪厉炮打开中国的大门, 自此开始, 中国便处于风云动荡当中, 无数仁人志士奔于疲命, 为了避免亡国亡种, 想通过武术来强大中华民族, 官方有张之江建立了中央国术馆, 而民间则由霍元甲领头创立了精武体操会。试图通过武术来培养中国人民的尚武精神, 强健体魄。在20世纪20年代, 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冲击, 武术拉开了竞技化的序幕。当时的武术比赛分为两种:一种是纯武术套路演练, 另一种是套路与技击结合。这一时期的比赛只是武术竞技的萌芽, 真正的竞技武术比赛是在建国后逐渐形成的。建国后,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 在锦标主义和金牌至上的理念上, 就注定竞技体育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武术如果不进行改革就注定会被政策抛弃。故此, 为了将武术更好的在世界上进行弘扬, 在1990年, 中国牵头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进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武术改革, 让武术的发展更好的与西方体育对接。

  2. 武术入奥的艰辛与反思

  武术第一次与奥运会有交集是在1936年的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 中国武术队在多个城市进行武术表演, 掀起一股武术热。随着1964年邻国日本的柔道进入奥运会, 1988年韩国跆拳道进入奥运会, 更加激励着中国要将武术送入奥林匹克的舞台。为了迎合西方体育的标准和规则, 武术参照艺术体操等项目, 用评分的方法来进行评判武术竞赛。20世纪90年代, 在入奥目标下, 1994年、1996年、2000年都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修改。2001年到2008年中国为武术入奥花费大量的心血, 至此, 武术入奥不单单只是一个简单的目标更体现着全民族的希望。但是, 进入奥林匹克的梦想最终依旧以失败告终, 08年北京奥运会, 武术作为一个特设项目进行, 但却不计入奥运会金牌数量。中国想要借助奥运会的平台, 提高民族影响力, 提升民族文化的世界认可度。其不仅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是十分有利, 更可以将政策导向引领入武术发展, 让武术得到国家的重视。

  2012年7月, 国际奥委会将武术作为2020年奥运会的备选项目之一, 并且将武术排在第一顺位。这个消息传出, 再次激起了国人将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武术”送入奥林匹克舞台的斗志。当武术再次被奥林匹克拒之门外时, 笔者认为, 通过奥运会这个舞台展现自己的民族文化诚然是一个便捷的渠道, 但是, 并不是唯一的。多年来, 为了让西方体育文化认可武术, 我们对武术的改革越来越接近西方体育的标准, 由于渴求得到认可, 在西方体育标准化的要求下, 武术运动追求“高、难、新、美”逐渐将传统武术中的手眼身法步, 精神气力功遗弃。主流的竞技武术丢失了太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缺乏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武术便与艺术体操无太大的差别, 而武术体育化就是将武术自身的长处丢掉, 去迎合西方体育反而落入下乘。

  二、武术生存空间的缩减

  1. 域外武技的挤压

  近年来, 域外武技——跆拳道、空手道、泰拳、拳击等等, 在中国境内开展的如火如荼, 而号称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却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学校武术名存实亡、传统武术边缘化、竞技武术成为精英武术。更有跆拳道打出了“学跆拳道, 体验中华武术精神”的口号, 让无数的武术爱好者和习武之人心感愤怒和无力。域外武技的对中国市场的占领, 导致武术传承人数的骤减, 如果一直让其掠夺中国的传承人和传承的土壤, 那么中国武术终究有一天会成为历史, 高高的居于金碧辉煌的博物馆中成为记忆。中国武术的近代改革与发展之路可以说是一直沿革着西方体育的发展模式, 走着别人的路, 按照别人的规矩生活着。这样, 走得越远, 别人的东西越来越多, 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 最终, 会形成一种浮士德式的选择和抛弃。不可否认的是, 良性竞争的能促进武术的发展, 但是, 缺乏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竞技武术无法当担这个使命。将竞技武术作为中国武术发展的主流, 导致武术与其他武技的竞争节节败退。

  2. 由近代历史遗留中文化自信的丢失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系列战争的失利, 让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一度的强大已不复存在, 中国人不但输掉了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也输掉了对自己文化的恪守和民族自信心。当人们发现, 国人一度信仰诸子百家的学说无法让中国立足于当下, 无法挽回颓势时, 处于极度自卑的中国人产生了妄自菲薄的心理, 便将目光方向西方国家, 将希望寄托于西学。“西化”几乎成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性标志。自此, 西学东渐日益加深。

  三、传统文化——武术的生命之源

  俗语有曰:拳起于易, 理成于医。中国武术博大精深, 在5000年中华文化的熏陶下, 其汲取儒释道文化于一身, 包含着美学、医学、兵家、伦理学等等中华传统文化。而武术之所以称为武术就是其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别国的武技相区分。中国古人认为: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体, 也是构成人的生命的基本物质, 因此养生的中心就是知道如何养护人体内部的元气。人处于天地之间, 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 是自然界的用一部分, 人和自然有相适应的关系, 共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约束, 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正是纳入气一元论和天人合一、贵中尚和、追求和谐等思想, 才造就了武术这朵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同理, 在传统文化的侵染下, 中华武术同其一样拥有着相同的价值诉求, 追求慎独、深层的自我, 极强的超越意识, 与以和为贵, 不假外求的理念。

  四、结论

  自鸦片战争以降, 中国便逐渐陷入文化自卑, 总认为己不如人, 而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 导致了西学东渐, 以及全盘西化等相对片面的思想, 但是, 其又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作用, 武术的发展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 故此, 武术想要真正强大, 便必须扎根传统文化, 汲取养分。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99-100.
  [2]桑全喜.竞技武术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3) :53-55.
  [3]樊艺红.“武术入奥”视域下中国竞技武术发展思考[J].武术研究, 2016 (11) :7-10.
  [4]张继生.张萍.何兵雄.单相思下的失望与希望:武术“入奥”的历史回顾和策略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 :56-60.
  [5]金玉柱.王岗.李丽.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困境与重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 (2) :128-131.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体育学院
原文出处:孙余龙,陈吉.文化基因对武术发展的重要性探析[J].大众文艺,2019(01):230-23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