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流论文

中国第三方物流成本控制现状与完善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16 共5035字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物流成为支持与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 1 个单位的 GDP 增长需要 3.7 个单位的物流量支撑。 近几年来,中国物流业发展迅猛, 物流专业化、 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 2014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 213.5 万亿元,同比增长7.9%;社会物流总成本为 10.6 万亿元,同比增长 6.9%;社会物流总成本占 GDP 的比重为 16.6%. 其中,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约为 5000 亿元人民币,市场渗透率为4%,发达国家的市场渗透率为 9%左右,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至少还有 4000 亿元左右的发展空间。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的主流形式, 研究第三方物流成本控制问题对提高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第三方物流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 TPL)亦称为合同物流、契约物流,即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第三方专业物流组织实施的物流过程。 第三方物流具有专业性、战略性、整合性等特征,主要通过整合资源,为物流需求方提供物流运作、管理、咨询等服务,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二)第三方物流成本控制现状

  1.运输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物流效率低下。 中国物流直接成本主要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

  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运输费用长期居高不下,《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中国第三方物流运输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为 51.17%,相较于 2009 年的 55.3%约下降 4 个百分点。 而同期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等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运输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均在 45%以下。可见,中国第三方物流运输成本虽然得到初步控制,却依旧居高不下。中国第三方物流间接成本主要包括燃油费、 公路和桥梁收费、人工成本和车辆保险损耗费。 其中,燃油费占比46%,公路、桥梁收费占比 25%,人工成本、车辆保险损耗费占比 29%. 以公路、桥梁收费为例,中国第三方物流面临诸多形式的收费,且收费呈现“乱、多、高”现象。

  中国大多数高速公路都要收费, 美国仅有不到 10%的高速公路收费,德国高速公路基本不收费。 此外,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滞后,不仅加大了第三方物流运输成本,还导致物流效率低下。

  2.虽然仓储成本占比较低,但费用连年增长。 通常情况下, 西方发达国家将仓储成本细分为仓储成本与存货持有成本, 中国则统一称为仓储成本。 由图 1 可知, 中国第三方物流仓储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为36%,低于发达国家约 10 个百分点 ,表明中国第三方物流仓储成本占比较低。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2014 年,中国第三方物流仓储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 32.89%、33.33%、34.12%、36.67%、35.29%、36.28%,始终在 35%左右徘徊,但从仓储费用来看,却呈现连年增长的态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2014 年,中国第三方物流仓储费用分别为 800 亿元、960 亿元、1160 亿元、1320 亿元、1440亿元和 1640 亿元。 产生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约占六成的商贸企业拥有自有物流中心,造成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量减少, 加上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体系不成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使更多的物流总成本比重被运输、管理成本所占据。二是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 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企业仓储费用连年增长。
  
  3.管理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的占比相对偏高 ,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较低。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 中国管理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为 12.55%,比 2009 年的 11.81%提高了 0.74 个百分点。2009 年~2014 年,中国第三方物流管理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的占比始终徘徊在 13%左右, 明显高于美国、加拿大、欧盟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这一占比,表明中国第三方物流管理成本控制效果不并理想 (具体数据见图 2)。 此外,中国第三方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总体数量虽然达到 70 多万家,但大多数企业存在规模小、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下、观念陈旧等问题。 其中,企业物流组织管理水平低、成本控制意识薄弱等特征表现最为明显。
  
  三、中国第三方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第三方物流组织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较低

  从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实际情况看,大多数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管理粗放、规范化程度较低、科学决策程序与创新机制严重缺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战略发展意识不强。企业发展战略与资源配置不匹配现象严重, 对市场的反应较慢。 二是业务流程、运作程序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企业运作成本与工作质量严重不匹配, 缺乏具体操作指引。 三是职位设置不科学,管理混乱。 主要表现为企业组织架构与职能岗位设置不匹配, 无法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四是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业务范围狭窄。 企业服务的连续性、一致性不强,甚至存在不兑现承诺现象。 五是设备配置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低。 如集装箱标准化水平较低,难以实现第三方物流一体化运作;物流无效作业较多,影响第三方物流整体效率等。

  (二)忽视物流链条作业分析 ,缺乏成本管理与战略控制意识

  实质上, 物流行业发展可以看成是对节省时间和空间成本的不断追求, 目标是实现准点供货与 “零库存”.第三方物流涉及环节众多,如包装、装卸、仓储、配送等。 各环节必须紧密协作、配合,否则很容易导致物流链条运转停滞。目前,中国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物流链条各环节的整合、优化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把物流链条上的各环节视为一个整体, 并站在企业战略发展高度寻求成本与效益控制均衡点。 正是因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忽视了对物流链条的作业分析, 才导致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战略控制的低效。

  (三)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滞后
  
  信息化、网络化是物流业发展的中枢神经。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处理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21.87%,中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化、 网络化建设滞后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第三方物流在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四方面制约因素:一是经营网络不完善。二是行业内信息交流不畅。三是信息技术使用率偏低。四是第三方物流与客户间的信息兼容、共享能力较差。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14 年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仅有 18.3%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现代化信息设备、使用信息化管理。美国第三方物流早已实现了信息共享,可以对货运车辆实施全程卫星定位, 有效降低了货运车辆空载率,如 2014 年美国的货运车辆空载率几乎控制为零, 同期中国第三方物流货运车辆空载率大约控制在 37%. 除此之外,中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低还导致物流配送效率低下。 如韩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化运作率高达 64%,其对仓库、运输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统一采用标准集装箱运输,有效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 同时,韩国还不断拓展物流服务领域,提供了诸如维修、电子跟踪等增值服务,为促进第三方物流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匮乏

  目前在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中, 中专以下学历人数占比 85%左右,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甚至不乏手工作坊企业,这些企业的人才战略意识缺乏。 二是高中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设物流专业时间较晚,且对相关人才的培育“重理论、轻实践”,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培养的不多。 三是物流人员从业资格、资质认证体系不完善。四是物流行业协会、 第三方物流企业不重视物流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 中国第三方物流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 使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长期处于“高成本、低效率”困境中。

  四、完善中国第三方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物流链条作业分析与管理 ,促进第三方物流成本整体控制

  对中国第三方物流成本的控制并不局限于某一环节。从物流链条角度看,任何一个作业环节都可能成为控制物流成本的突破点。 一是提高第三方物流从业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物流成本控制流程只能从制度上约束从业人员行动, 而成本管理意识将从思想高度促进从业人员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作为行动准则。二是将成本控制与企业愿景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方位、全视角成本管理体系。三是以第三方物流价值链为导向,不断优化企业运作成本。 第三方物流涵盖着多个价值链条,每一个价值链在产生价值的同时会消耗资源。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寻求并消除低效率链接,实现成本有效控制。 如减少作业过程中资源耗费, 减少作业人数、时间,提高设备利用效率等,有效促进第三方物流成本整体控制。

  (二)加强第三方物流内外部资源优化整合 ,促进“低成本、高效率”战略实现

  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 不仅极大程度造成资源浪费,还阻碍了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第三方物流对码头、仓库等资源的利用率分别只有 35%和 40%. 因此,加强第三方物流内外部资源优化整合,有助于企业“低成本、高效率”战略实现。 一是加强客户资源整合。 实施顾客管理战略,使客户资源成为企业重要资产;创建并维护良好客户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优化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是加强能力资源整合。 包括加强运输、装卸设备、仓库等有形实体资源整合和专业知识、技能、管理团队等无形资源整合。三是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包括实施组织结构扁平化,使客户“声音”能直达决策层、管理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适时把握市场动态;促进物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 事实上,实施第三方物流成本控制、提升物流效率, 关键在于寻求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最佳利益结合点。通过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第三方物流整体竞争力水平提升,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实现成本科学控制。

  (三)提高公共设施利用效率,促进管理能力提升

  科学控制第三方物流成本离不开政府、 行业协会的支持。 从政府层面看, 应着力健全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减少企业外部发展成本;逐步完善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推进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处理成本;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减少企业土地成本负担;逐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网络,有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减少车辆道路损耗;推动第三方物流 EDI 建立,强化数据交换;协调物流管理部门工作,修订物流行业管理标准,降低第三方物流协调成本。从物流行业协会层面看,应着力完善物流行业标准,降低第三方物流外部发展成本;加强行业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市场资源;组织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经验交流,促进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从业资格及认证制度,促进专业化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物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进程,提高第三方物流把握成本与效益均衡点的能力。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物流成本控制奠定人才基础

  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人才作为无形资产,是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 第三方物流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加强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改变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做到理论培养、实践培养两手都要硬。 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倡导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 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层要转变陈旧观念,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要针对当前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专业知识欠缺的实际,在培训中多注重实践,减少枯燥的理论教育;采取与职业技术院校联合开展培训方式, 提高从业人员信息技术水平、网络运用能力。三是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引导第三方物流企业重视人才、爱护人才、留住人才;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经验交流,推动企业尽快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徐晓飒.基于超循环模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分析[J].物流技术,2014(8): 287-290.
  [2]宋华.中国第三方物流研究脉络及其模型构建:一个理论框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4):116-125.
  [3]马林武.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4(1):12-15.
  [4]郝忠娜.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研究[J].中国商贸,2012(6):89.
  [5]梁业章.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5(1):88-89.
  [6]吴云.我国B2C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现状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89-91.
  [7]肖冰.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8):26-27.
  [8]李国强.基于战略联盟的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8):71-74.

相关标签:第三方物流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