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流论文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发展障碍与战略转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7 共5644字
摘要

  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在中国 1995 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中就已经明确内容,是指向委托人提供货物运输和储存服务的行业,具体而言,是代理商接受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或者以自己的名义,或者以委托人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获得运输或者储存业务,并相应地收取一定的服务报酬。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所覆盖的范围广泛,除了传统的进出口服务活动,诸如托运、仓储、揽货、订舱、包装、分拨、报关、报检、货物保险等业务之外,还基于国际贸易需求发展了新的服务业务,包括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快递、物品运输、第三方物流等。物流在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货运代理的发展,一些代理运输企业已经开设运输通道,使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开展国际贸易运输业务,使得国际或与代理逐渐转向第三方物流发展轨道,实现多功能集成物流转型。

  1 中国传统货运代理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应运而生,包括大型的工业贸易企业、物流以及货物运输业的发展,并形成了产业链运作模式,国际货运代理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国际货运代理由传统的货物代理企业发展而来,初期以提供货运服务为主,包括陆地运输、船运和空运等。

  1. 1 传统货运代理具有较强的核心业务能力

  随着国际贸易的多元化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业所提供的服务业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传统的货运代理业务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获得代理企业所提供的集货、订舱、报关、检验等,包括费率的洽谈在内,都属于是货物代理企业的核心业务。传统货物代理业务按照都集成化管理模式展开,实施流程化管理,使货物运输在船运港口、海关以及机场等,都可以高效通关。基于此而使得货运代理商与承运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设多种市场营销渠道,以提升集货能力[1].

  1. 2 传统货运代理货运经验丰富

  传统的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货运经验丰富,相关专业熟练,且知识范围广,在开展运输服务的过程中,由于拥有法律知识,对于经济制度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都有所了解,可以在为客户提供集成化服务。为了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运输目标,传统货运代理会制定最优运输方案,选择最为方便快捷的工具。随着运输网络化管理,传统的货物运输代理更是依赖于长期的业务发展经验而将相对完备的货物运输网络建立起来,包括货运运输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即承运、代理、运输途径、海关、仓储、检验、包装等,都要跟踪掌握,当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偶然事件,可以及时做出处理方案并诉诸实施。

  1. 3 传统货运代理硬件配备完备

  传统货运代理拥有专业货运代理人才,为货运代理提供了无形竞争力,加之传统货运代理资产雄厚,不仅具备一定的规模,而且仓储、转运以及资金垫付能力等硬件配备都较为完备,使得传统国际货运代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竞争力。

  2 第三方货运物流发展的主要原因

  2. 1 国际货运代理是第三方物流的基础

  虽然第三方物流与国际货运代理之间在业务性质上存在着共性,但是严格地讲,国际货运代理涵盖在第三方物流业务范围内。国际货运代理业务除了承担货物运输服务之外,还要承接进出口单证制作、进出口报关等业务。第三方物流所提供的服务业务则有所进一步扩展,除了提供必要的货运代理服务之外,还承揽货物的加工、包装、装拆箱、配送、分拨等[2].第三方物流除了向客户提供必要的软件服务之外,还会提供给客户硬件服务,以对于自己所拥有的设施有效利用。比如,第三方物流向用户提供运输工具、机械设备以及仓储设施等,都可以获得一定的附加效益,提升行业附加值。

  国际货运代理也会承揽第三方物流业务,但是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局限而使得物流业务难以如第三方物流一样运作自如。国际货运代理是第三方物流经营的基础,第三方物流中的代理人和经营人多从事过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对于物流企业极为熟悉,且能够对于物流业务应客户的需求而不断完善。由此可见,国际货运代理人转向从事第三方物流,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业务基础,更是社会分工逐渐专业化的结果,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2. 2 发展第三方货运代理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必然

  从经营模式来看,中国的货运代理服务经营模式相对简单,由于无法提供增值业务,因此对于客户而言不具备吸引力。从营利方式上来看,货运代理服务以赚取佣金和差价为主。行业市场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成立了很多专门代揽货机构,使得货运代理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如果取法服务特色,且经营范围存在着局限性,就很难发挥货运代理服务的竞争力。

  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对外政策逐渐放宽,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提供了开拓中国市场的机会。外国企业将货运代理业务扩展到中国,并获得优惠政策,对于中国货运代理业务以极大的冲击力。国外的货运代理企业虽然进驻到中国市场后,由于对市场环境不熟悉,导致货运代理工作举步维艰,但是其会发挥竞争优势抢占行业市场,比如降低出口货物的报价,利用互联网实施货运代理服务[3].中国市场经济逐渐步入世界经济运行轨道,国外的货运代理企业不再会受到经营限制,特别是中国的行业市场以充分调查,并做出了调研分析,归纳行业市场运行规律,使得国外货运代理企业在中国的货运代理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3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面临的困境

  3. 1 国际货运代理业在中国起步较晚,且没有规模化发展

  国际货运代理业虽然在中国已经运行了多年,但依然属于是新兴产业。从目前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不仅企业数量多,而且业务类型多样化发展,但是按照产业周期理论,国际货运代理业依然处于成长期阶段。国际货运代理业规模相对较小,且没有形成行业集中度,使得企业竞争力和行业抗风险能力都不够。由于资源配置能力不够,使得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各种经营资源相对分散,这种行业特征意味着国际货运代理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存在着行业重组现象。

  3. 2 国际货运代理业信息化网络不健全而经营方式落后

  现代化物流正呈现出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不仅包括实体网络,还包括信息网络。为推进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快速发展,就要以运营网络作为支撑,将基础性资源做大做强。但是从目前的国际货运代理在运行状态来看,由于所有的业务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撑,但网络布局难以符合各项工作需求,包括空运货物的分担、海运货物的集结以及快递业务的配送等,要纳入到网络体系中,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财、力才能够有效解决[3].以具有综合货运代理服务能力的 “巨无霸”为例,其极大的竞争力就在于其各项业务已经覆盖了全球,形成网络化管理布局。包括美国联邦快递、德国邮政等网店数量超过500 家,覆盖海外网络。这就意味着网络经营要对国内外的相关运营网店进行衔接,同时建立信息化网络,与有形网络建立统一对接。各个网点形成有机的整体,执行一体化运营模式,充分地发挥专业化为基础的网络运作优势。从中国现阶段的国际货运代理网络运营情况来看,虽然已经将实体网络建立起来,且信息网络初具规模,但是仅仅能够满足国际货运代理的基本业务,运行网络一体化经营模式相对缓慢,而且经营相对分散,即便网络已经扩展到国外,也多为自主经营,难以形成有效的网络支撑。

  3. 3 国际货运代理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所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专业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集中优势,使得代理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中国长期以来处于管理机制指导下的市场经济状态,导致货运代理业务受到局限,且占有较低的市场份额。从中国的货运代理业来看,在货物运输业务和转口业务中,国外货运代理业已经占据了集装箱、散杂货业务和空运货物业务,其中集装箱业务和空运货物业务超过 90% 由国外的代理企业经营,而散杂货业务则由国外货运代理企业占据 70%.

  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企业经营的业务内涵来看,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所提供的服务缺乏同质化,而且这种权限存在于每一个运输环节中。从现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情况来看,无论是订舱、集港、仓储,其单一功能都能够凸显优势,但是,整合成为服务链之后,就难以提升服务链效应。

  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企业经营手段来看,由于营销策略中没有考虑到服务的差异化,而仍然依赖社会关系扩展营销,且不断地强化价格竞争,导致营销手段相对落后,没有提供企业功能继承的增值服务,使得企业的运营利润受到影响,而服务替代率有所增加。

  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企业运营组织形式来看,国际货运代理业专业化程度较低。中国的国际货运代理虽然建立了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模式,但是没有开展无船承运业务,使得多式联运发展难以跟得上国际行业运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采用了多元化经营,开拓多种经营业务,导致网络资源分散,包括客户以及资金运用都难以相互匹配,由此而导致货运代理运营中无法形成合力。虽然中国传统的国际货运代理依然存在着优势,但是要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国际货运代理商形成竞争效应,就要在市场开发、团队建设以及经营运作模式上选择集约式经营方式,提高一体化运行程度,以满足客户所提出的高质量需求[4].

  4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战略转型

  4. 1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建立物流供应链

  随着经济快节奏发展,高顿客户已经不再拘泥于单纯的货运代理服务,而需要能够同时获得物流服务。国际上的一些货运商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转型,主要是由于货运代理与物流服务功能整合,形成集成化的物流服务,由国际货运代理商转型为跨国物流商,由此而提高了货物代理效率,由此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发展至今,可以通过建立供应链,与现代物流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货物代理商,以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面对目前的国际货运代理商提出越来越多的物流需求,就需要联系多个供货商,虽然在时间上和资金运作上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但是,一旦形成国际货运代理与物流的整合,就可以顺利地实现战略转型。这种建立在专业化国际货运代理基础上而形成的一揽子物流服务,不仅可以向客户提供陆运、海运、空运以及报关等传统的货运代理服务,而且还能够提供多种物流管理服务。通过唯一的联络点,就能够对供应链提供高效率的管理服务,还可以提供相关的退料管理 (RMA) 项目。在退料服务中,对于退料进行科学检测是必要的环节,从管理到退料,不仅要将客户服务功能发挥出来,而且还要安排好退料处理、退料安排,并将退料运输到仓库或者客户指定的库存地点。为了能够节省运费开支,退料要保留在原产地,进行再次包装处理,重新贴上条码,以能够满足新订单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减少退料管理进程。

  4. 2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要将物流系统网络建立起来

  国际物流系统网络是实体网络和信息网络的集合体,由收发货的 “结点”和信息流动网络所构成,可以扩大国际贸易范围,与世界其他国家广泛交流,以尽快提升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另外,国际物流系统网络还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使得关乎到货运的多个工作环节都能够在信息传输的基础上提高运行效率。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使得资金周转迅速、商品流动加快、商品的国际流动速度快,使得库存降低。运用信息技术唱过,可以将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平台建立起来,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物流管理以及银行网络都能够在商务平台上有效链接[5].

  电子商务平台具有开放性特点,包括企业的信息以及委托人信息等,都可以在网络上公布,货运代理商、托运人以及承运人能够在商务平台上进行协商交易事项,并将物流运输合同订立下来。物流系统网络与银行网绑定,实现网上支付,这种便利支付更为省时省力,而且提高交易效率。在运输过程中,托运人可以登录网络平台,在查询系统中就可以查阅货运状态,货运位置,这种实时掌握货运信息的方式能够确保双方有效合作。

  4. 3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也要建立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世界运输发展进程中,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是重要的发展趋势。将联运服务中心建立起来,通过专业货物运输业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合,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运输资源,由此而使得物流距离缩短,节省了货运时间。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将部分铁路运输转为水陆联运,而铁路承担中长途运输,由此而使得运输方式得以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还需要发展多种运输模式,包括散装化运输、集装箱运输等,以降低获得损耗率。货物运输的联营方式,使得货运更为通畅,由此而使得国际货运代理的综合运输效益得以提高,为社会创造更高的效益。

  4. 4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要开展多元化服务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要适应目前的综合服务体系,就要发展多元化服务,使中国国际货运代理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多种服务。同时,还要结合企业的需要具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以对于国际物流方面的种种问题加以解决。针对于外商独资企业已经中外合资企业对于物流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要从服务行业特点的角度出发,具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服务。在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过程中,对于服务对象要认真选择,有所取舍,综合性地考虑人、财、物以及服务水平,使得自身的优势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5 结 论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传统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是难以满足目前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物流运输没有纳入到国际货运代理服务体系中,使得中国的国际货运代理陷入发展困境。实现中国国际货运代理的物流综合运输转型,可以强化国际货运代理内部建设的同时,还能够优化外部资源,由此而使得货物运输的运作机能有所提升。将完善的国际货运代理运营体系建立起来,更能够提高货物运输竞争力,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军 . 关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结构的调查与思考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21): 173 -175.

  [2]Prahalad C. K.,Harael G. .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 (32): 102 -105.

  [3] 魏新岚 . 天津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J].产业经济,2013 (12): 151 -152.

  [4] Donald Waters. Global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lanning[M].Baca Raton,Florida: CRC Press,2001: 87 - 115.

  [5] Porter Michael E. Competitive Advantage [M]. New York:The Free Press,2005:246 - 25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