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流论文

自适应供应链系统的特征和运作机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01 共3661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及顾客需求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传统的以计划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模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挑战。企业需从根本上转变经营思想,发展更加适合市场特征的运作模式。企业可以同时属于不同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新的竞争态势下,如何更好地适应内外部变化,转危机为机遇则是企业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具体表现。

  随着供应链模式的一步步发展,能够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实现供应链动态目标的自适应供应链由此应运而生,引起广泛关注与研究。

  黄辉等人运用SPSS Clementine对自适应供应链的节点动态配置进行了研究,利用历史订单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数据,得到最佳供应商选择规则集;任荣平等人提出基于Multi Agent的自适应供应链系统模型,讨论了该模型下如何解决由于新的厂商加入引起的交互协议的改变带来的供应链系统的适应性问题。 Dmitry Ivanov等人从流程角度基于结构动态性的自适应供应链多结构计划和控制提出新的概念框架与数学模型,运用控制论、运筹学及基于代理模型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于实施多结构供应链管理及从片面最优转变为基于反馈、闭环自适应供应链最优提出了建设性方法。

  国内外学者对自适应供应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涵盖了自适应供应链结构、供应链网络节点动态配置及基于代理模型的适应性研究等方面,丰富了自适应供应链的理论研究。

  二、自适应供应链系统的特征

  根据牛津词典中对于“适应”的解释,主要是指做出调整以适合新的用途或者新的条件环境。供应链则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客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具有自适应能力的供应链可表述为能够有效识别供应链目标的变化、内外部环境参数的变化,通过自身的经验及学习能力,动态改变自身行为,适应这些变化并且实现供应链的动态目标,能够保持持续的柔性和对环境的快速响应能力,实现供应、计划、生产和分销过程无缝衔接,从而迅速做出决策。自适应供应链具有一般供应链的共有特征,同时也具有不同之处。

  供应链的自适应性可以被描述为不断地调整自身所在的供应链网络以满足市场结构的变化,其中包括检测和响应内外界环境的变化,安排新的供应商和物流供应商等。

  供应链具备自适应性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影响;二是适应业务执行环境的变化;三是通过广泛的信息技术协调和利用外部资源以适应供应链内部的变化。

  自适应供应链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CAS),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个体具有智能型、适应性、主动性。

  自适应供应链由许多不同成员构成,他们都具有自己的组织目标,能够自主地做出决定,不是简单地根据计划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体,成员能够自动调整自身状态与参数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并且与其他个体之间合作竞争,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或者利益。

  二是涌现性与自组织。

  供应链中的成员根据客户订单的变化,成员之间不断地进行交互并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逐渐形成高效的组织结构,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与循环过程。

  三是非线性特征。

  自适应供应链中的成员具有主动性,并不断与其他成员进行交互,彼此之间的合作与博弈过程包括了主观行为的作用,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

  四是适应性和演化。

  供应链一方面对环境做出反应,另一方面也在创造适合自身的环境。环境的改变使得供应链成员不断地调整组织目标与结构以适应这种变化,调整方式包括改变供应链网络的边界,如增加或减少供应链成员。

  表1从不同方面对精益供应链、敏捷供应链和自适应供应链三种供应链模式进行了对比。

论文摘要

  三、供应链复杂性来源

  供应链由具有不同执行功能的成员组成,其运作过程涉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且与外界环境联系密切,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

  自适应供应链由于个体的主体性与供应链的整体性,使其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环境、供应链结构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失真与放大等方面。

  (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供应链成员既是供应链网络的组成部门,也是独立运作的个体,都在时时刻刻与环境进行密切的联系,受到环境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所处环境。

  经济全球化也导致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受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企业处在大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做出反应,不同的个体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对供应链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二)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自适应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采购、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对于采购环节,如采购数量受到生产环节的生产率、运输环节的在途品、客户的需求等方面的影响,很难做到全面的考虑,而往往一个细微的失误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生产环节,如人员、物料、设备等的不确定性都会对生产造成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上下游的各个环节,生产环节的瓶颈控制也是产生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运输环节,不确定性来源于运输工具的选择、仓储的安排及交通环境等方面;销售环节,顾客的需求与市场的变化都会导致不确定性的存在,而能够有效适应客户需求及市场环境变化也是自适应供应链优越性的主要特征。

  (三)供应链系统中信息的不确定性

  市场的需求是供应链系统的主要输入信息,由下游逐级往上游传递,由此作为上游制订与执行计划的主要依据。

  然而,由于市场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这就直接造成需求数据的不确定性与不完整性,从而会进一步导致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失真与放大情况的存在,也就产生了着名的“牛鞭效应”,直接的后果便是库存过量或短缺,造成市场秩序的不稳定。

  (四)供应链系统组织结构的动态性

  由于供应链目标与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供应链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供需过程不断重构的动态性。新企业的加入,将会带来不同的运作机制、企业文化、产品特征等,同时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相应供应链会瓦解,并且根据市场需求,重新组成新的供应链。

  供应链系统就是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因此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理论,动态性要求供应链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性,有效处理其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

  (五)供应链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自适应供应链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可以分为两方面:构成自适应供应链实体自身的复杂性及自适应供应链网络形态的复杂性。

  供应链网络会由于核心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性质等因素的不同,呈现出双向树状、树状、链状和星状等形态,实体间的对应关系及实体类型也不尽相同。实体自身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地域的分散、实体本身性质的差异、实体数量庞大等方面。

  如供应链新增一成员,则整个供应链系统会因为该成员在地理位置、本身属性的不同而对整个网络造成影响,进而导致供应链网络复杂性的增加。

  四、自适应供应链的运作机制

  自适应供应链的运作是一个动态过程,当发生的扰动在供应链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则整个供应链网络是不受影响的。当系统发生新变化,给整个供应链网络带来的影响较大时,供应链会触发自适应过程,将系统性能调整到正常水平。

  设系统输入信息为U(t),系统输出结果为Y(t),则系统出现的误差为E(t)=U(t)-Y(t),当E(t)处于系统设定的正常误差范围时,供应链系统并不做出反应,当误差E(t)超出范围时,控制系统便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自适应供应链内部的结构与流程。图1描述了自适应供应链系统的运作机制。

论文摘要

  自适应供应链的自适应过程主要有三种形式,对于可预知的变化,可以根据经验事先制定其相应的策略。现实环境中的变化多是不可预知,并且会存在由细小的变动而带来的供应链各环节的关联变化。

  对于这类不可预知因素,可以通过设定供应链系统的性能指标,并时刻检测指标值,指标值是动态变化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状态动态调整。如果处于系统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则可认定系统处于正常变动的范围。

  如果超出设定的范围,则需要重新对系统的详细状态信息进行收集,并且制定新的应对措施,此时自适应机构会对此事件进行学习,记录到系统中;系统也可以通过设置检测点,主动收集系统运行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和优化,这是更高级别的适应形式。

  五、结论

  自适应供应链可以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自身的结构和状态,适应这种变化并实现供应链的动态目标。正是由于供应链系统主体的多样性及不确定环境动态变化的特点,传统的供应链形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自适应供应链通过对不确定性的来源进行分析,并且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及学习机制来实现供应链的动态目标,为企业实现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后续的研究重点主要是自适应供应链运作的系统指标设定及自适应系统建模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黄辉,梁工谦.基于SPSS的自适应供应链节点配置[J].工业工程,2012(01).

  [2]任荣平,蒋国瑞,黄梯云.基于Mul-ti-Agent自适应供应链系统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05).

  [3]D.Ivanov,B.Sokolov,J.Kaeschel. Amulti -structural framework for adaptivesupply chain planning and operations withstructure dynamics considerations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0(0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