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福建省的数据, 应用协整理论、EViews6.0软件, 选取了福建省1990—2015年的货运周转量、GDP进行协整分析。分析表明, 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一系列的定量分析结果为探讨如何促进福建省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现代物流; 区域经济; 协整; Granger因果分析;
在全球化经济时代,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物流活动, 日益呈现出协同化趋势。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物流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也需要提高区域物流体系的效率。在区域物流变革中, 对两者之间的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有助于采取合适的措施, 引导区域物流的发展, 从而实现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本文拟应用协整理论、EViews6.0软件等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来达到目的。
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 本文选用货物周转量来描述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1], 以HYZ表征;选取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2]以福建省为例, 数据选取时间为1990—2015年, 具体数据见表1。
为防止虚假回归问题的出现, 协整检验的第一步是对时间序列做平稳性检验, 时间序列是否平稳就看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 可以通过ADF检验来完成。[3]为了消除上述数据存在的异方差且不影响各时间序列之间的协整关系, 本文用ln HYZ表示货运周转量的对数时间序列, 用ln GDP表示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时间序列, 具体转换结果见表2。
利用EViews6.0软件, 对变量ln HYZ和ln GDP进行单位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图。从图1、图2可以看出ln HYZ和ln GDP随时间呈现上扬趋势, 看起来是一个非平稳序列。从图3、图4看出, 而经过一阶差分后, 序列D (ln HYZ) 、D (ln GDP) 都成了平稳序列。从表3可以看出, GDP与货运周转量之间存在非平稳性, 但经过一阶差分为平稳。
2 协整性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分析
从福建省的货运周转量与GDP值可以看出, 福建省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总体上是相互协调发展的。但究竟是物流供给能力的提升导致经济增长还是经济的增长导致物流能力的提升, 或是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 尚有待证实。下面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格兰杰因果分析对此进行分析。
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之前, 针对非平整时间序列, 必须进行协整性检验, 避免出现虚假结果。
2.1 协整性检验
序列须在同阶下平稳基础上才可进行协整分析, 通过上述检验得知, 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可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ngle-Grange两步法对上述变量进行检验, 其核心是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利用EViews 6.0软件, 首先得到模型的残差, 模型为
然后进行通过AEG回归考察残差序列的平稳性。残差修正模型为
采取对回归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ADF检验值为-4.507621<-2.998064 (5%的临界值) , 残差序列平稳, 所以ln GDP与ln HYZ序列存在协整关系。[4]
2.2 格兰杰因果分析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前提条件是时间序列必须具有平稳性或协整的非平稳序列,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ln GDP与ln HYZ存在协整关系, 得到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 在5%的显著水平下, HYZ可以格兰杰引起GDP, 而GDP却不能格兰杰引起HYZ。
3 结论
(1) 福建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存在协整关系, 从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物流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 即日益增多的物流需求带来福建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2)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 经济的发展不是物流发展的Granger原因, 即福建省经济的发展没有产生理想的物流业的发展, 两者呈现出单向促进、各自发展的态势。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带来物流业的发展, 而巨大的物流需求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3) 物流产业的发展对福建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长期拉动作用, 但是经济的发展没有带来物流产业的提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近年来福建省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相对经济的快速发展, 规模较小, 发展速度缓慢。现代物流业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培育物流市场、完善物流网络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4) 福建省应进一步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引进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重点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 优化升级现代物流业产业结构, 提高物流产业标准化, 完善物流服务质量, 从而提高福建省现代物流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继文.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探析[J].交通标准化, 2011 (12) :17-19.
[2]何萍, 张光明.江苏省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系[J].工业工程, 2011, 14 (5) :146-149.
[3]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ENGLE R F, GRANGER CW J.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J].Econometrica, 1987, 55 (3)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