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鼓子秧歌中“鼓”的动作与表演风格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03 共2553字
论文摘要

  山东鼓子秧歌起源于鲁北平原,是一种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汉民族舞蹈形式,简称“鼓子秧歌”。在鼓子秧歌的形成初期,它也被叫做“打鼓子秧歌”或者“跑秧歌”,当地人则更加形象地称之为“跑十五”或是“闹玩意儿”。由于“鼓”这一元素的介入,秧歌的表现力极大地增强,击鼓的动作也将某些杂耍的动作吸收进来,因此,“鼓子秧歌”可以说是集歌、舞、杂耍等艺术形式于一身,在鲁北广为流传。

  一、鼓子秧歌的历史渊源以及“鼓”元素的艺术地位

  追溯“鼓子秧歌”的起源与发展,我们可以感受到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一艺术形式中的展现,它留有战国时齐鲁文化的印记,它记载了秦汉时期百姓与洪水的抗争,它揭开了唐宋时期兵乱横行的伤疤,也彰显了明清时期的兴盛。我们可以这样说,它既有百姓抗洪成功的随意而发,又有乱世枭雄的震慑之魄,还有祭祀礼仪中的庄严肃穆,更有表达祝福祈祷的欢庆喜乐。千万别小瞧这种看似下里巴人的粗狂舞蹈,它身上所凝聚的历史厚重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势必有其存在的原因与独特性,就“鼓子秧歌”而言,豪迈的舞蹈动作、稳健的艺术风格、浓郁的艺术魅力都促使着“鼓子秧歌”以其独特的姿态立于民族艺术之林。“鼓子秧歌”最早包含“歌”、“舞”、“丑”三个部分: “歌”即唱歌,主要是指秧歌中的演唱,奠定整个秧歌的表演基调; “丑”即扮丑,主要是指丑角在秧歌中的滑稽表演,它丰富了秧歌的表现内容,带动了整个秧歌的表演情绪,起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舞”即“鼓子秧歌”中的“鼓舞”,是主体部分。

  “鼓舞”多用大鼓,通过击鼓的快慢,营造出或快或慢的节奏来配合表演或者队形的变化。鼓声阵阵激荡着人们的内心,仿佛激励着人们不断奋进,我们常常可以在当地百姓欢度佳节或者喜迎丰收的时候看到它的身影,它也记录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辉煌。值得一提的是,“鼓子秧歌”中的道具并非只有“鼓”这一种,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与丰富,伞、棒、花以及外角也添加进来,它们是表演角色所持的道具。“鼓”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大鼓以及锣,综合整个表演来看,以“鼓”为道具的演员人数最多,表演方式也更加多变精彩。与此同时,“鼓”兼具指挥的作用,和“鼓”有同样功能的还有“伞”,其他三种则主要起陪衬与烘托的作用,使得整个表演更加丰富饱满。但是,“鼓”作为“鼓子秧歌”的主体,它的地位至今还是无法撼动的。道具的多样性以及功能的差异性使得“鼓子秧歌”有主有次,层次分明,主体明确,彰显出“鼓子秧歌”的恢宏之气,一扫传统秧歌矫揉造作的小家子气,以浓郁的阳刚之美、粗犷的艺术魅力打动人心。

  二、鼓子秧歌中“鼓”的动作与表演风格

  ( 一) 鼓子秧歌中“鼓”的动作表现形式

  随着“鼓子秧歌”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它在动作上的技术要求与技巧结构已经非常成熟了。它的动作形式要求动静结合、衔接流畅、协调自然,整个表演如行云流水,表演过程中不歇不止。我们以“鼓子秧歌”中的“劈鼓子”和“下晃拧”为例来谈。

  “劈鼓子”时,双脚成八字位挎鼓而站,双手于身侧两旁以肘带臂升至斜上手位,继而手心向下在腹前劈鼓。劈鼓时要求瞬间发力,与此同时借着这股力量,左后肩自然向下拉动,膝盖顺势下沉,自然压颤后拔地而起。整个动作皆由这股瞬间暴发之力而起,从臂至手,由手到鼓,从肩到腰,由腰及膝,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下晃拧”则是指左侧肩部画的一个下圆,“晃拧”时,并非肩部用力,这股力源自腰部,以腰带肩引导身体向下晃拧,这一个简单的晃拧,却是两股力量的对抗与牵制,这个动作是在下晃的基础上,左肩还有一个向上的牵引力形成的舞姿( 同时在头上击鼓) 。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蕴含的是“鼓子秧歌”的动作美学。

  ( 二) 鼓子秧歌中的“鼓”风格表现与特点

  “鼓”是鼓子秧歌的灵魂所在,因此“鼓”的表演风格与鼓子秧歌的风格是一致的。但是在鲁北地区,“鼓”的表演也存在些许差异,按地域区分,主要以惠民和商河两县为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惠民县作为鲁北东部地区的代表,“鼓”的表演节奏较为舒缓,讲究动作的延伸之美,因此在风格上比较柔和;而作为西部地区代表的商河县,“鼓”的表演节奏更加鲜明有力,动作粗犷豪迈,风格也更为刚劲雄浑。这两种风格皆与鲁北地区的自然风貌以及风土人情有关,充分彰显出山东豪杰的英雄气概。

  在“鼓子秧歌”中,针对“鼓”的手势主要有“端鼓”和“挎鼓”。“端鼓”时,要求脚位成大八字,鼓端于左手体前,右手大提襟位; “挎鼓”时的脚位与“端鼓”一致,但是双手做斜下手位,并且左手持鼓,两手要求手心相对。“鼓子秧歌”对演员的形体也有严格的要求,身体要刚健有力,不能松垮,更不能乱晃,从头到脚都要表现男性的阳刚之气。鼓子秧歌的动作特点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稳”、“沉”、“抻”、“韧”。

  “稳”是对“鼓子秧歌”整体动作形态的总结,将山东好汉稳重伟岸的形象展现出来。“沉”则是对“鼓子秧歌”内在精神的凝练,“鼓子秧歌”虽然注重节奏的明快,但是在内在上传达给人的是一种厚重沉稳的历史感,不轻佻更不繁复,在粗狂简单的动作线条里传递的是最简单明了的力量之美。“抻”与“韧”都是对“鼓子秧歌”具体动作、动势的概括,鼓子秧歌重在节奏,这个节奏的起始、发展和完结在具体的动作上实际上是一个先发力、再延伸、最后收势的过程。这是力量在瞬间释放的过程,要求表演者要掌握好力度,做到收放自如。

  三、鼓子秧歌中“鼓”的意义

  “鼓”作为“鼓子秧歌”中最重要的道具,它传承的是“鼓子秧歌”的精神,它是一个特殊的媒介,将英雄主义的气概通过舞者的动作传递给观众。

  “鼓”在“鼓子秧歌”中体现的是一种山东精神,是当地百姓对舞蹈最原始的理解,用明快的节奏、豪放的舞姿、宏大的场面抒发他们内心的激情,这种不加修饰、粗狂不羁的情感又以一种更强烈的气息感染着观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东地域性风格通过这一独特的道具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鼓子秧歌”中“鼓”的出现与发展透露出浓郁的历史文化韵味,也展现出舞蹈道具对一种舞蹈艺术形式的成就。“鼓”成为“鼓子秧歌”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不是人的肢体动作的延伸,而是将人的精神与小小的鼓糅合起来,那种浓烈而又豪放不羁的精神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击鼓撞击着人们的耳膜,进而感染着人们的内心,这才是“鼓子秧歌”带给舞者以及观者的震撼感受。

  “鼓子秧歌”这种艺术形式不论作为一种审美对象还是作为一种文化,源自生活更升华自生活,是在当地百姓不断的自我认识、自我发掘的实践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完善的。这世上可供他们选择的道具何止千万,而这小小的鼓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可见“鼓”这一元素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它将“鼓子秧歌”中的动态美和形象美以一种可观、可闻的方式呈现出来,日益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