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北方汉族地区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歌舞形式。在甘肃省的和政县,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期间,装扮一新的秧歌队在悠扬的曲调与喧天的锣鼓声中走街串巷,逢会赶场,为城乡人民带来了新春的祝福和祈望来年风调雨顺的夙愿,这就是在和政县盛行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和政秧歌”。
一、和政秧歌的发展历史:
和政,古称宁河,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西北黄土高原交汇地带,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和政是汉、回、东乡、保安等多民族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风光秀美,还有和政秧歌这一内容丰富的民间歌舞艺术。
和政秧歌始于明,盛于清,改革于民国,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据考证,和政秧歌是由最初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经过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其表演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充实和丰富。例如秧歌表演中观世音菩萨的扮演以及演唱词中“九绣我佛莲台坐,十绣童子拜观音”等,这些都是受到祭词的影响。明代以后,由于大量汉族移民的入迁,和政秧歌中又增加了南方的旱船、鞭子、竹马灯等节目。民国初年,来河州地区经商的山西、陕西商贾又带来了“跑驴”节目。和政秧歌在清代之前称为“地蹦子”( 即不踩高跷,徒步表演) ,民国初,有少数人开始踩五寸跷子,但大多数仍为徒步表演。民国23、24 年,和政县城附近的群众相继玩起了高跷秧歌,从此,县城附近“高跷秧歌”逐渐取代了“地蹦子”。和政秧歌在经过不断地完善更新后,形成了如今这种综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并成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
二、和政秧歌的表演形式:
和政秧歌的节目丰富、阵容庞大,其表演形式多样,既有说唱又有歌舞,并伴有武术、杂耍、杂角表演等,风格独特,异彩纷呈。和政秧歌由“前五角”“中三角”“后五角”以及“串火杂角”几个部分组成,行进和演出按这个先后顺序进行,根据每部分的命名可以看出参与角色的多少。角色和行当是秧歌表演的一大特征,也最具特色。
“前五角”表演按队列顺序为: 1、“流星”: 排在秧歌队的最前列,用以开路打场,一般由二人至四人组成,白天使用铁( 铜) 制流星,夜间为火流星,其衣着为传统的武生打扮。2、仪仗队: 排在队伍的第二位,打着写有该秧歌队的队名和宣传口号的横幅,,并有彩旗辅衬,以增强气氛。与此同行的是“秧歌柱子”,是秧歌队的指挥中心,一般在五人以上,多为本村( 社) 德高望重的组织者和老把式( 导演) 担任,主要负责秧歌队的组织联络工作,并在秧歌出进场时致“告词”、接受馈赠礼品等。3、旱船: 传统的有一只至八只船不等,表演内容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如“童子拜观音”“匡胤送金妹”“东吴招亲”“八仙过海”“薛丁山大战樊梨花”“七仙女”等。表演时,其进场由“四大光棍”伴唱《十绣》的曲调引船,鼓和唢呐伴奏。表演形式有“稳荡”“飞驰”“旋涡”“搁浅”等,同时伴有引船打斗、停舟盘旋等战斗情节。
旱船表演气氛热烈、神情激荡,将每个历史典故表现得活灵活现,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4、“四大光棍”,女性不能参加。由男性分饰男女两角。扮男角的戴礼帽、墨镜,上身着白衬衣、黑坎肩、肩上斜搭宣传政策的绶带,下身着黑裤子,腰挎眼镜盒、腰刀、披彩绸,右手执扇,左手叉腰,扭动起来,舞步矫健,动作潇洒大方; 扮女角的踩低跷( 约 1. 5 尺) ,戴假发,配以钗环首饰,黑纱制成的独辫,末端彩绸扎结,垂于膝下,上着大襟绸缎服,下身穿罗裙,一手执扇,一手拿彩巾,亦戴墨镜,歌舞时,动作小而优雅舒展,在表演中演唱的传统曲令有《织手巾》《绣金匾》和《兰桥相会》等。5、乐队: 传统秧歌的乐队通常由三弦、二胡、板胡、笛子、木鱼、撞铃、棒子等民乐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吸收了手风琴、小号等西方乐器,大大提高了伴奏效果。乐队的任务是为行进间和进场后表演的“四大光棍”及“跑驴”等小节目的表演做伴奏。主要负责伴奏的曲令有《柳青》《八谱》《四季歌》《采茶扑蝶》《十二个月》等。
“中三角”表演人数最多,为秧歌的主体,排在“前五角”之后,在进场后三种角色类似于绝活展示的“舞花场”最有声势。1、“霸王鞭”,表演者多为青少年,他们手执约一米长两端装响环的鞭杆,随鼓点节奏用鞭杆敲击肩肘腿脚等部位,动作矫健灵活。
2、“膏药灯”,表演者右手掌纸灯,左手执铁铃,扮为古代武将形象,威武凶猛,在秧歌行进时,各领一队,摇铃为后面的“身子”发号施令。3、“身子”,通常为十组男女约四十人。男饰“中郎”,女饰“蜡花姐”。
女角踩高跷,男角不踩。表演形式分为行进表演和场地表演,行进表演节奏慢、动作简单; 场地表演则节奏快而动作复杂,整个过程在进场和退场时最为精彩,表演者大步奔跑,边舞边唱唱传统的《十盏灯》《孟姜女》等曲令,此时满场彩带飘扬,锣鼓震天、全场雷动,表现出“社火”故有的热闹、红火、欢快的气氛。是和政秧歌最具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
“后五角”,其实也是乐队,是秧歌队伍的最后一部分,由鼓、锣、钹、唢呐等组成,由一位手持拂尘的玩手指挥。鼓在秧歌里起统揽全局的作用,秧歌队的行进、队形变换,均听从鼓点指挥。唢呐在秧歌行进时吹奏,以壮声势和体现喜庆吉祥的气氛,在旱船表演时进行伴奏,其他项目中不再多用。后五角中,除小鼓、太平鼓有单独表演的节目之外,钹、锣等一般只配合鼓点而用,没有独立的操作形式。
杂角是正角之外的其他角色,主要有: 妖婆、鬼子( 男丑角) 、笑和尚、驾鹰、尕黑驴、猎人与狗熊、春牛、纸马( 竹马) 、社火官( 春官) 、货郎等等。杂角的表演形式不拘一格,主要以滑稽动作和幽默语言来打趣逗乐观众,营造喜庆气氛,增加秧歌的趣味性。
其中妖婆、鬼子在表演时以说吉利话、祈福祝愿为主要表现形式,辅以歌唱。
三、和政秧歌的音乐特点:
在和政秧歌的歌舞音乐中,以徵调式最多,其次是商调式、羽调式宫调式,偶见角调式。调式音阶有五声、六声及七声,其中五声性较多。
歌曲多采用四句体乐段结构,旋律以级进为主,由于较少的跳进,音乐旋律显得优美流畅。其乐句结构颇有特点,谱例 1 中 b 句属分裂型乐句结构,与a 在长度上形成对应,c 句属于乐段的补充,称为补充性乐句。全曲表面上看属于方整型结构( 16 小节) ,但其乐句结构形态又不方整,这就形成了不对称中又有均衡,平稳中又带活泼的音乐风格。
和政秧歌的锣鼓乐,主要由鼓、锣、镲、锣等组成,行进间打的鼓点叫“路鼓”。大鼓声音浑厚,节奏较慢( 慢半拍) ,小鼓活跃,节奏紧凑( 快半拍) 。
其实锣是后五角中的指挥,后来由鼓来控制,常为“中三角”的身子伴奏。
进场后的鼓点叫“折”,最后结束叫“折帖”( 方言即停止、结束的意思) 。
和政秧歌这一民间歌舞形式在临夏州乃至全省都有较大的影响,它经过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魅力。作为音乐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在保持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和政秧歌,使这一民间艺术世代传承。
参考文献:
[1]杨民康. 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