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舞蹈和音乐密不可分.人们常说: "舞蹈是看得到的音乐,音乐是听得到的舞蹈".是什么将舞蹈和音乐联系起来呢? 是情感! 现代舞之母---邓肯认为: "反借身体动作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活动,都是舞蹈艺术".我国现代戏剧家欧阳予倩认为: "舞蹈是单独用动作来传达感情的,它所表现的是……高度的感情集中".
舞蹈是舞者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有感而发的情感表现.音乐是情感外化的产物.舞蹈和音乐都是情感的产物,当舞蹈和音乐情感碰撞时,会出现共同情感和不同的情感.
所以舞蹈作品中肢体语言和音乐有着共同的表达情绪,肢体语言有着音乐情感非想象的内容.论文中将会就舞蹈作品中肢体语言产生的情感和音乐的情感展开论述.音乐和舞蹈的关系的论文比较多,但大多只谈及广义音乐和广义舞蹈之间的联系.
就舞蹈和音乐情感的关系评论还比较空缺.就情感而言,将在论文中通过比较和举例来说明它们间共同点和不同点.舞蹈杂志第九十六期《从音乐内容的角度谈舞蹈内容》中提到音乐和舞蹈的关系,文中说舞蹈内容具有音乐内容中非想象的音乐性内容的特征的观点,我基本赞同,在这基础上论文增加了舞蹈作品中肢体语言有着音乐情感非想象的内容特征.
1 阐述舞蹈和音乐的关系
从具体的艺术实践来看,舞中有乐,乐中有舞,是由来已久的舞蹈和音乐共存的表现.追溯舞蹈和音乐的起源,舞蹈和音乐是同步的,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来的节拍或歌唱相伴和.
在《乐记·乐象篇》中说: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汉代《毛诗序》中也讲了这个道理: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2]
不管是古代的舞乐还是当今的舞蹈表演,从根本上来说,舞蹈与音乐都具有密切合作关系.首先,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甚至有这样的说法: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原苏联着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也说过: "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舞蹈首先是人生情感的一种艺术化表达.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中提到: "舞蹈是人的创造物,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它以对象化的方式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而在人的本质力量中,情感的力量拥有其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因为'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
其次,舞蹈和音乐互相影响.舞蹈中的肢体语言和音乐都是很富有情感的艺术,它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通过舞蹈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和配合舞蹈音乐的渲染,从而产生激励、启迪等现实效应来激发观众的兴趣与共鸣,使之爱上舞蹈、走进舞蹈,最后能够用心灵去感悟舞蹈,从而实现观众和演员的互动性,更好地体现舞蹈艺术.一个完整舞蹈作品肢体语言和音乐情感是具有密不可分的巨大联系.
2 舞蹈作品中肢体语言和音乐情感间的直接反映
2. 1 肢体语言和音乐有着共同的表达情绪
在一个舞蹈开始时,肢体语言和音乐就开始同时表演了.两者有着共同的表达情绪,音乐是悲的,舞者的肢体语言是忧伤的.或者音乐是喜庆的,舞者的肢体语言是开心的.在很多舞蹈节目中给人的感受就是如此的.例如,在很多欢庆的舞蹈中,为表现出热闹的气氛,舞者手里往往会拿着喜庆的道具如扇子、手绢、红绸等等,舞者的肢体语言也是相对喜庆雀跃的动作,舞蹈音乐的选择也是绝对的喜庆.在历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场舞蹈,都是以这种群体性,庆祝性为主导,营造出宏大的欢庆场面.人们在这种音乐和舞蹈的结合引领下,精神被提升至亢奋的状态,为晚会的继续进行做出感情铺垫.只有在音乐和舞蹈的相互配合下,才能够达到这样的预期效果.这种舞蹈和音乐高度统一的直接表现就是踢踏舞了,这种舞比较为人熟知的就是藏族踢踏舞,美国踢踏舞,还有爱尔兰踢踏舞,她们以自己的舞蹈和音乐高度统一来表达对自己民族的情感.如爱尔兰踢踏舞.环球电影论坛《大河之舞》就是这样评论的"如果说剧情和音乐是岸边如画的景致,那舞蹈就真的是在那其间川流不息的'大河'."应该说《大河之舞》的舞蹈并不缺乏高超的技艺,摆脱了完全炫耀技巧的浅白,融入了爱尔兰厚重的文化之中.
它也是舞蹈在欣赏中被感知认识的又一次升华.在这样单纯的舞蹈和节奏中,你会突然像一个返璞归真的孩童,迷失在一种原始而真实的初始情感中."[9]
可以看出舞蹈中肢体语言和音乐是有着共同的表达情绪,相信大家在欣赏踢踏舞的时候,当一段富于动感、节奏明快的踢踏舞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在场的观众可能会有这样一种现象,脚似乎被神奇的魔力控制着,随着踢踏舞的动感节奏动起来了,自己无法控制.只有舞蹈肢体语言和音乐的有着共同的表达情绪,才能感动观众,调动观众的情绪,从而达到舞者和观众的互动性,这也许是舞蹈艺术的最高境界.
2. 2 结构和情感的高度统一
舞蹈作品中舞蹈和音乐的高度统一还体现在编舞方法上.
比如交响编舞作为一种编舞方法,是借交响乐的思维逻辑,用舞蹈特有的手段来达到和音乐的高度统一.这样编出的舞蹈将会是结构、内容以及情感都是相互吻合的.在根据音乐创编舞蹈时,肢体语言是具有统一性主题的最小结构单位.肢体语言本身不需要完整,因为一个旋律或主题往往由一组肢体动作构成.
在一部舞蹈作品中也有主导造型动机( 过去有人称之为核心动作或主题动作) 和副动机.例如,伊万诺夫在《天鹅湖》,舞蹈的经典不仅是编导者创造的,而且还是因为舞者精彩的肢体语言的表达.它们的完美结合,于是乎在人们欣赏《天鹅湖》交响乐的时候,对芭蕾舞《天鹅湖》有多多少少的映像,从而都会以舞蹈的欣赏方式去理解音乐的内涵.一个舞蹈作品中舞蹈动作和音乐的段式是一起配合的,他们表达的中心情感是相似的,或者是一致的.当今中国舞蹈为达到舞蹈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很多作曲家为舞蹈谱曲.或者舞蹈编导根据舞蹈选用已成熟音乐作品.因为作曲家在根据舞蹈编导的意图谱写出舞蹈想要的音乐,作曲家他会根据自身的理解去为舞蹈谱曲,这就表明舞蹈和音乐将会配合的完美无缺,舞蹈肢体语言和音乐情感表达也会互相吻合.舞蹈和音乐都是高度的统一在情感的契领之下.在欣赏舞蹈作品时,音乐作为听觉艺术有着提升和加深舞蹈内涵或情感的意义,而舞蹈作品中舞蹈肢体语言又有着进一步渲染音乐情绪,使整体情感气氛提升到新的高度.这就是音乐和舞蹈在某种程度上的相辅相成和高度统一.
3 肢体语言和音乐情感的间接传递
3. 1 肢体语言与音乐情感内容间的反常规性
美学家玛克思德索认为音乐中的基本情绪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反应,并称这种反映为"审美反射".这种审美反射纯粹是建立在音响对感官的刺激上直接感受到的.他有这样一段描述:
"当倾听某种歌声时,我们还没有听清歌词与旋律,便觉得深受感动了,有些音色会使人立即兴奋或松弛,也有些会使人狂怒,有时也会象微风一样轻抚我."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当人们的审美活动处在"审美反射"这一初级阶段时,理性并没有发生作用.
这种"审美反射"( 即基本的情感) 在舞蹈中比比皆是.这是音乐的直接传递.在舞蹈中也是一样会体现出它的直接传递,舞蹈可以让你感动的痛哭流涕,也会让你欣喜若狂.这是舞蹈的魅力,时忧时愁时感动.
舞蹈是生活的再现,折射出生活的本质.舞蹈作品中,肢体语言和音乐充分的表达了作品的中心思想和内涵.舞蹈作品中肢体语言和音乐情感的关系中的间接传递,也就是说它不是正面体现出舞蹈本身的含义,而是从舞蹈的侧面,或者是通过欣赏舞蹈,观众自己想象或者表现出自己的情感价值.很多舞蹈作品都有特定表现的含义.有时观众能够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感受并接收舞者想表达的含义.而有时是通过音乐来感受舞蹈作品的含义,当然舞蹈编导不是故意这样设计,而是观众通过欣赏自己感受的情感,这些都是因人而异.舞蹈作品某一情感表现触动观众内心深处时,作品也就是成功的达到了她应该想要表达的属性,随之舞蹈也将会大受欢迎.舞蹈作品中音乐和舞蹈动作反差呈现的作品很多.比如,彝族双人舞《阿惹妞》音乐的情感是喜庆的,而舞者肢体语言则是痛苦的,这样的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舞蹈利用这种现实体验的这种巨大反差,在观众心中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成功地激发观众内心对这青梅竹马的情侣的极度同情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舞蹈正是利用这种看似悖谬,实则暗合的表现手法,赢得观众的掌声.
当舞者的肢体语言在舞台上舞动情感时,观众是视觉上吸收艺术情感的,而当音乐的介入,观众则是听,视觉的双重冲击.视觉的冲击与音乐听觉的交织,舞蹈艺术在观众本体中将会再次得到升华,这种升华更加的明确,更加的高深.
3. 2 肢体语言有着音乐内容情感以外的特性
从舞蹈作品的诞生开始,音乐就伴随其中了,音乐具有广泛含义,它通过声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早在没有产生一种乐器的远古时代里,就有了音乐.
真正的音乐能够表达文字所不能表达的内容. 仅仅一个音节,一个短短的声响,就能使人们震惊、忧伤、舒畅、激动.人类内心里每一种微妙的情感,它几乎都能表达出来.但是在舞蹈作品中并不是舞蹈伴奏都是有听得见的音乐进行伴奏的.有人会说"那在舞蹈中无声音音乐就是没有情感了! "舞蹈作品中虽然是无声音但是它有着自己想表达的意义.因为编导者选择了无音的伴奏,不仅使舞者能更好地表现情感.而且使观众更好地在更大空间的发挥想象和理解舞蹈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因而很多舞蹈是选择用没有无音乐的基础上,就是单单靠舞者肢体语言在传递舞蹈的情感.另外一种就是舞蹈创作的背景是通常不被人们认同为音乐的音响.也可以将之理解为另一种特殊形式的音乐.这种特殊的音乐,有个确切的名称,音效.这种音效直接表达出作品最直接的意义,她有一种引导能力,最快的速度表达出舞蹈的意境.这种表现形式很多样,包括说话,自然的生活的声音等等,现在这种方式在当今舞蹈中屡屡出现,这也许填补了音乐和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表达能力.现代编导可以舍弃被人认为是"舞蹈灵魂"的一般意义上的音乐,而大胆地用自然声、鸟鸣声、流水声,及狂风呼啸、电闪雷鸣、惊涛拍岸等声响,从而勾画出舞蹈的环境,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舞蹈可以借助声音进行舞蹈呈现,当然,舞蹈和声音是一组完美的搭档,声音直观的表达让舞蹈可以更加的通俗易懂.
4 小结
舞蹈作品中肢体语言和音乐情感的有着相当密切的依赖关系.一个舞蹈作品的成功,他的肢体语言即舞蹈动作和音乐情感是互相影响,相互辅助的.甚至可以这样说舞蹈作品中肢体与音乐的关系是相得益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万斯洛夫认为: "舞蹈和音乐的'纯粹的'结合植根于两门艺术的本性.音乐和舞蹈都是时间的艺术,都建立在节奏的基础上,都具有虚拟性,就其基础来说都是表情的而不是造型的语言---正如音乐依赖于言语音调的表现力但不描绘言语一样,舞蹈同样也是依赖于人体动作的表现力但并不描绘具体的动作"因此,要想表现一个完整的舞蹈话语,需要肢体动作和音乐的密切配合,即便是无声音乐,来服务于整个舞蹈的话语体系.舞蹈中的肢体语言和音乐总是以情感的表达作为纽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服务于整个舞蹈作品.完全没有肢体动作的舞蹈就失去了舞蹈的本质,不能称之为舞蹈; 而完全失去音乐的舞蹈,则是空洞的,干涩的动作的堆砌,失去了艺术的特征.同时,两者要在相同情感的统帅表达下,才能为塑造形象提供勃勃涌动的生命活力,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最终打造出成功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邢维凯. 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M].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31-145.
[2]冯双白,王宁宁,刘晓真. 图说中国舞蹈史[M].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
[3]于平. 丰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6.
[3]金秋. 外国舞蹈文化史略[M]. 人民音乐出版,2003:89-120.
[5]于平. 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6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