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简述上舍化龙灯的历史

来源:浙江档案 作者:杨森芳;施玮行
发布于:2017-06-27 共1868字
    
  我叫杨森芳,1941年4月出生于安吉上舍村,是民间舞蹈化龙灯创始人杨九林的直系后代,化龙灯是我们家族世代传承的技艺,我是第五代传人。在族人的熏陶下,从小就对化龙灯充满了兴趣,后经过师傅杨秀春的教导,逐渐掌握了化龙灯表演的各项技艺。
  
  
  
  化龙灯最早起源于清代中叶,它最大特点在于“四变”,即在舞动中聚宝盆变龙头、寿桃灯变龙珠、蝙蝠灯变为龙尾、九盏花灯变为龙身,“进门是花灯,出门是龙灯”.化龙灯的“四变”在浙江舞龙队中独一无二,堪称一绝。与一般舞龙不一样,化龙灯多在天井厅堂演出并结合拜门、跨砚、敬笔、赠鞋、送元宝等形式,向村民贺春并为他们祈福。拜门时,遇“读书郎倌”人家,进门要“跨砚”,向读书郎“敬笔”,祝福“读书郎倌”前程似锦;遇新婚人家,则赠送婴儿鞋子一双,意为龙王送子;遇经商人家,则送元宝一只,祝福主人财源广进,主人家向龙头敬红包。化龙灯表演时两人执头牌灯领路,聚宝盆、寿桃灯、蝙蝠灯、九盏花灯由男性表演,十二个村姑手拿花瓶灯,锣鼓伴奏、挨家拜门,进门后走阵势并化成龙形,化龙灯因为变化多端的特点和独特的祈福寓意,深受老百姓欢迎。
  
  
  
  我出生在化龙灯世家,从小就接触化龙灯。对化龙灯最为清晰的记忆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觉得化龙灯外观漂亮,舞动起来气势十足、变化多端,从此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就多学多看,虽然还未正式学习化龙灯技艺,但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了化龙灯大致的制作流程、了解了基本阵法。我15岁时正式参加舞龙队,向大伯杨柳春、杨秀春学习化龙灯表演及制作技艺。我对这门技艺很感兴趣,学习非常认真,牢牢记住各个部位的制作方法以及舞龙阵法,并且勤加练习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化龙灯的技艺有了深刻的掌握,渐渐成为舞龙队的骨干力量,并且能很好地制作化龙灯。
  
  我小时候,逢年过节都会去舞化龙灯,精彩的表演受到老百姓热烈欢迎,每次表演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观看。我们也奔赴外地进行演出,1957年,舞龙队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大会”,但在这次演出中发生了重大事故,化龙灯道具不小心被烛火点燃,由于龙鳞都是由纸做成的,非常易燃,所有的道具基本都被烧毁,这对化龙灯技艺和舞龙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们失去了辛苦制作完成的化龙灯,深感沮丧,化龙灯表演自此进入了沉寂阶段。
  
原文出处:杨森芳,施玮行. 传承化龙灯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J]. 浙江档案,2017,(04):40-4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